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欣赏之九
冲  和  之  美                                 ——浅谈李刚田先生的书法艺术
                                                                                                             洪  亮
和朋友们一起谈起李刚田先生,总是谈他的篆刻,因为他是当代的一位实力派的著名篆刻大家,他的篆刻作品代表了当代篆刻创作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仅管,他在书法篆刻理论的研究上颇有创见,在书法创作上独具风格,但很少看到有相关的评论。无疑是他的篆刻盛名掩盖了他的书法篆刻理论家之名,同时也掩盖了他的书法家之名。最近,喜读刚田先生寄来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新出版的《李刚田书法篆刻》大16开两卷本。使我从其中的《李刚田书法篆刻·书法卷》中比较全面地读到了他的书法作品,对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审美追求也有了了解。于是,可以肯定地说:他在书法上的用功和所取得的成就是不亚于他的篆刻的。
下面谈谈李刚田先生的书法艺术。
一、总体风格和审美追求
李刚田先生的书法,给我们的感觉总是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有强烈的自我个性流露。时时透发出坚毅、雄浑、朴厚中带有几分秀逸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通的气息。
对书法的风格,李刚田先生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我们在他自撰的《〈李刚田书法篆刻·书法卷〉引言》中读到:“风格很重要。表现风格直接的物质形态是艺术形式。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书法艺术的展厅时代,形式上先声夺人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惟有在形式上挖空心思以收眩人耳目之效,大概与这里所说的风格不是一回事。风格形而下的表现在于形式与技巧,形而上的表现在于内蕴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生发于漫长的书法史之中,生发于数千年的东方文明之中,这种内蕴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只可感而不可视,只可意会而不可言状。两千年后的今天,书法篆刻只有‘不激不厉’、‘中正冲和’的雅是不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已不合时宜,如果把‘酒香’比作作品中耐人品读的文化性,‘巷子’的深浅比作作品可人耳目的形式美,那么,今天既要‘酒香’,又决不能‘巷子深’。货必须好,广告也必须做,这就是时代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与发展。今天的好作品不但要夺人耳目,而且要耐人品读。就风格而言,不但要有形式的风格,而且要有文化的风格,风格需要形式与内蕴的两方面支撑。”这话说的真实、直白,没有半点装腔作势,没有半点故弄玄虚,是活生生的现实。
仅管,刚田先生说:“两千年后的今天,书法篆刻只有‘不激不厉’、‘中正冲和’的雅是不够的”。我看他的书法篆刻作品的审美追求始终是沿着“冲和之美”这条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脉,不断地追寻着他的理想彼岸。所以,他的作品总是有大气而少霸气,多文气并也有野趣,质朴、雄浑中时时透发出秀逸、清新的气息。这一审美追求带来的文化性风格几乎渗透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之中。
李刚田先生在书法艺术上几乎涉及到了正、行、篆、隶、草的各个领域。不过,我看到他的草书大多是在行楷书作品中所出现的,并用行楷的笔法为之,故略而不谈。可以说他在书法的各个领域中,都达到了一般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二、艺术水准超一流的篆书
李刚田先生在篆书上,可谓用功最勤。这大概与他的篆刻艺术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他在篆书的形式风格上的探索也是多方面的。
我看他的篆书主流风格,如“篆书直幅李白诗”(图1)可谓是吸取了吴昌硕、杨沂孙、吴大澂等诸大家篆书之长,又参入小篆、金文和简书等笔法,将她们溶于一炉,化为已有。形成了李氏特有的字形修长,上紧下松,上粗下细,重心上提,既厚重又空灵,既质朴又秀逸,既端庄又潇洒的篆书风格。李刚田先生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探索篆书的新形式。
他在原生态的古文字领域中,沿着前人的探索之路,不断地去发掘书法艺术的可贵资源。如“篆书直幅王昌龄诗”(图2),这种拟楚简帛书意的篆书,从字形上看,以扁为主,也参有长形,在书写过程中,长、扁形的选择上极为自由;从用笔上看,以圆弧形为主,也参有直笔,书写时中锋为主,也兼有侧锋,还偶有行草笔意参入。这种篆书作品给人颇有一种神秘、灵动的感觉。看他的“篆书集周王孙钟字凤凰鼓钟联”(图3),这种字形修长,极具装饰性的文字,用细劲挺拔、圆转流美的笔法写成,颇似洁净秀丽、文静典雅,端庄大方,亭亭玉立之美女,还不时地散发出透人心扉的清香。再看他的“篆书扇面临秦诏版”(图4),这种原本横平竖直,折角坚挺,霸气十足的诏版文字,在李刚田先生的笔下,也不得不显得庄重、浑穆起来,不过还带有几分敦厚中透出的逸气。
可以说,李刚田的篆书,无论是他的主流风格,还是其它形式的作品,其艺术水准在当今书坛都属于超一流的。
三、广泛涉及的隶书
李刚田先生的隶书,涉及面之广是不亚于他的篆书的。秦隶、汉隶和各个方面,他都涉及到了,甚至把竹简书也溶了进来。如果将他的隶书与篆书相比的话,显而易见他的篆书在用笔上是精妙的,并且是经典的。而他的隶书用笔显得比较随意,并且显现出一股荒散之气。
我想他广涉隶书之目的,并不在于锤炼隶书之点划,而是在隶书的字法结构上求新意。试看他的“隶书宝马苍鹰联”(图5),文字的结体上,几乎每个文字之点划,皆以或横、或竖、或斜的成组的线条出现。这种文字的处理方法,使我想起了刚田先生在篆刻上对文字印化的功夫。大凡书法篆刻大家皆有自成一格的字法体系,刚田先生也不列外。我说不清是他的篆刻文字的印化影响了他的隶书,还是他广涉隶书,为的是自已自成一格的字法体系开拓新意。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吧。
四、堪称“刚田体”的行楷书
刚田先生的行楷书与他的篆书、隶书在形式上相比较是单调的。这单调是因为既没有他的主流篆书的取诸大家之长,溶于一炉;也没有他的其它形式的篆书和隶书那样,涉及面之广,形式面目之多。他的行楷书,在用笔和结体上,几乎总是以一种比较统一的形式面目出现,但恰恰是这一种形式面目,使我们看到了刚田先生特有的行楷书风。
如果从中国书法史的长河之中,去寻找刚田先生那特有的行楷书书风的直接师承关系,我们会发现他与钟繇,二王,颜、柳、欧、褚,苏、黄、米、蔡,赵吴兴,王觉斯等历代书法大家并没有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师承关系。我看他“行书直幅临韭花帖”(图6),也只是意境上相通,其用笔乃为自家之法。这种点划凝练、厚重、朴实,结体端庄、稳健、冲和,时以撇捺取势的行楷书,堪称为“刚田体”。
“刚田体”行楷书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李刚田先生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沉潜于传统的书法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或借鉴或吸收于自己的书法艺术之中的结果。他对历代书家的学书成功之路,以及历代优秀碑帖多经过一番深入透彻的研究。他在对古代书家之间的笔法借鉴与各自风格形成的关系时谈到:“习古帖时,取古人之一点发展之便可成新的风貌。例如同是师法二王一脉,张瑞图夸张其用笔翻折一面,祝枝山夸张其入笔的侧势,八大山人则突出二王线条中含之美而淡化其它,于是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笔法个性。” ①还谈到:“善学书者,莫不存前贤之大略而变其一端。如颜真米南宫皆从褚遂良出,颜存褚书结体端正之势,变褚书笔端灵动瘦劲之意为浑厚圆劲,这是学褚又参以篆籀意的结果;米存褚书用笔丰富灵动,得‘八面出锋’之妙,而变褚书结构的正势为欹侧之势,这是学褚又参以二王的结果。继承创新之道,当于此中悟之。”② 他在对古代法帖的字法结构和章法构成的研究上谈到:“细察古帖,大凡结构较为团聚,外实中虚者,章法上多采用紧密的形式,以字的宽博虚灵与章法之茂密形成对比之势,如颜真卿《颜家庙碑》、汉隶《衡方碑》、《郙阁颂》、《西狭颂》等都属这一类。字的结构中宫收束,外向开展,其章法一般较舒朗,以章法的舒朗与字势的紧密形成对比之美,给字势的向外舒展留下空间的自由感,如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北魏《张猛龙碑》、汉隶《曹全碑》等就属于这一类型。把握章法的疏密与字势收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章法形成构成的规律,自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 我看这就是李刚田先生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成功之密决。
如果要用最简洁的话语来概括“刚田体”行楷的特点,是否可以用“碑意帖情”四字。请看他的“楷书方幅临阳平王墓志”(图7),落款处清楚地写着:“以写帖之法临魏墓志”。分明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他的行楷书走的一条碑帖结合之路。
我们细细品读“刚田体”行楷书,时时发现其文化风格的正统性和丰富性;而形式风格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下面从“楷书左壁东牖联”(图8),对他的行楷书的形式风格试作解读。我觉得此联还是称为行楷联更符合实际。
从字法结构的形式上看,“刚田体”行楷书,在横与竖的笔划处理上,采取得是横平竖直,基本均匀的分布方式的。试看“左”字的三横,“壁”字,“辛”部和“土”部联成一体的五横,“东”字四横,再看“蕙”字中间的三竖,“西”字的四竖,“图”字的六竖等等,均为基本均匀的分布。这种字法结构,使每个字的重心居中,给人以稳健端庄和中正平和的形式感。然而,“刚田体”对撇、捺取势的夸张可谓石破天惊。请看“左”字的一撇,自右上角到左下角以一斜直笔出现,真有气壮山河之势;“壁”、“观”、“右”、“牖”的一撇,和“东”、“养”、“史”的一撇一捺,使文字的中宫紧收,左右开张,并且重心略有下降,显得更为大气和稳健,给原本“中正平和”的结体,带来了耀眼的亮丽,从而进入了“冲和之美”的境界。
从笔法形式上看,“刚田体”行楷书消解了晋唐以来的诸多传统经典笔法。我看他的“折笔”尚保留了魏晋古法,其它的横、竖、撇、捺、点等笔法较多地来源于甲骨文字和钟鼎篆籀之类。细看他一横的起笔,是直接入锋的,锋入纸后也不作提按,而是直接行笔,收笔处更不作提按和回锋处理,而是戛然而止。再来看他的竖、撇、捺、点的用笔,与他的横划用笔有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他的一捺的用笔,彻底消解了晋唐以来有关“捺”的笔法程式,这种壮实而灵动的线质,给人以正大、鲜活、旺盛、朴厚的生命力感。
刚田先生的这种从远古的原生态书法资源中吸取营养,来润养他的行楷书艺术的做法,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也是少见的。难怪“刚田体”行楷书,总是给我们以形式新颖,风格强烈,又敦厚大气,古气十足的感受。这也就是“刚田体”行楷书在风格的确立上,从形式与内蕴两个方面对历代行楷书的又一次双重突破。这不仅仅为我们当代书法理论上开拓了新的美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当代书法创作上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的价值。

注:①②李刚田《宽斋书话》,《篆刻》2003年第2期,第10页。
③同上,第6页。
(《中国书法》2003年第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名家|李刚田篆隶作品选
李刚田篆书书法欣赏
玩篆刻的都临过篆书吧,李刚田摹秦官印文你觉得怎么样?
“三名”书法工程----李刚田(篆书)【作品.访谈.简介】
许雄志丨圆活激扬 纵横捭阖
当代中国五体书法的代表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