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里95亿美金吞下饿了么,非常迫切!

在听到阿里和饿了么消息的时候,犀利家族进行了一番重量级对话:

犀利哥:现金收购呀,张旭豪赚翻了!

犀利姐:到了他们这个Level,钱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犀利哥:钱当然重要,否则双方也不会谈了拖了这么久。

犀利姐:阿里看的是格局,谈钱多low呀,要谈理想谈愿景谈改变世界!

犀利哥:我的理想,被阿里95亿美金收购,Cash!

饿了别叫妈,叫阿里爸爸。有前辈起的这个题目,犀利君真的是太喜欢了。

今天阿里和饿了么的这笔收购,号称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笔全现金收购!现金呀!现在谁都缺钱的情况下,能拿出这么一大笔现金,阿里巴巴的决心已经摆在台面上:最后一公里,任何代价都要拿下!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此前累计持有饿了么32.94%的股权,此次并购余下股份,需支付的资金大约在60亿美元,相当于370多亿人民币。

投资人全身而退

传言最终都变成事实。饿了么和阿里联姻的传说,已经在江湖上飘了很久了。有阿里这个超级大金主接盘,投资人都乐开了怀。在江湖上被称为“小虎”的投资人、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在朋友圈说,"在三国大战全面爆发前,先让财务投资人全身而退。"

资料显示,金沙江创投早在2011年3月投资数百万美元,2013年继续投资,是饿了么最早期的投资方之一。这次,阿里巴巴以95亿美元估值全资收购饿了么,最大的收益方,就是金沙江创投了,历经7年,赚的盆满钵满。

而消息一经传出,今天早上饿了么概念股强势涨停。

A股上市公司华联股份公告称,2015年8月,旗下全资子公司投资9000万美元,持有饿了么股权4.83%,2017年转让了0.376%的饿了么股权,之后因饿了么股权增资,华联股份的旗下公司持有饿了么的股权比例降至2.04%。

此次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股权,华联股份旗下公司所持饿了么2.04%股权,交易定价 1.847 亿美元。简单计算,饿了么的估值在90.54亿美元。

华联股份同时表示,交易完成后,预计将给公司带来税后约4.3亿-5.1亿元人民币的一次性投资收益。而根据华联股份的公告,2017年公司净利润预计1000万-3000万元。投资饿了么的这笔收益,让华联股份一飞冲天,股价开盘不久即涨停。

不过,华联股份的公告也透露出一些交易的细节:“由于公司未向 Rajax(主要运营品牌就是饿了么) 发出书面同意意见,董事张旭豪(饿了么创始人)已代表公司签署全部交易文件,公司将必须接受本次交易安排。”

其实,犀利君就想问,明天华联股份还会涨停吗?

阿里巴巴的“局”

江湖上都在调侃说,马云叫了一个史上最贵的外卖,95亿美金。其实,大到如阿里这样的企业,每一步都是在做“局”。

自2016年4月阿里巴巴领投饿了么,到2017年阿里巴巴联手蚂蚁金服对饿了么增资4亿美元(32.94%持股量)变身第一大股东之后,线下商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盒马鲜生作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样本,快递员30分送货上门、30分钟生活圈,成为新零售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2018年,随着腾讯等巨头加入,阿里巴巴这场关于新零售的布局,更加马不停蹄。

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如果将价格比较,可参考的对象是美团点评。美团点评去年10月融资40亿美元时,公司的整体估值在300亿元。饿了么,相当于美团点评旗下的美团外卖,即阿里巴巴用美团点评近三分之一估值的价格,买了一个外卖业务,看起来这并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

阿里巴巴买的这个史上最贵“外卖”,究竟为什么?

“饿了么的外卖服务将与口碑的到店服务一起,为阿里生态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阿里巴巴CEO张勇这样说。

不过,这只是并购饿了么之后的第一步,背后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新消费之局。

对阿里巴巴而言,饿了么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入驻平台的超过200万家餐饮商家,更重要的是全国300万蜂鸟配送员,以及2000个市县的覆盖。这对阿里巴巴构建30分钟生活圈,以及渠道下场到三四线城市,可谓如虎添翼。

此次并购,阿里巴巴也透露新零售布局的信号,从以消费场景为重心转向以人为核心。未来人在哪里,其周围三公里都将成为个人专属的理想生活圈,包括饿了么在内的,菜鸟、盒马、口碑形成了阿里集团的即时服务网络,同时与苏宁、银泰、百联、大润发、居然之家等传统零售业态的空地协同加深。

对阿里巴巴而言,除了用大数据重构传统商业的“人、货、场”,还要构建它的“地面”部队,形成“天、地、人”的新零售布局。

所谓“天”,是以天猫淘宝为代表的线上商业,“地”是以盒马、银泰、苏宁以及智慧门店为代表的地面部队,涉及到商品、门店、配送等体系,最终是要服务“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全新的配送服务体系和供应链改造,为数亿用户带来体验。

这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新消费之局。

到线下去,到线下去,杀进去

到线下去,杀到线下去。

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和投资人都知道,无论你套用什么概念,新零售也好,无界零售也好,线上线下也好2018年,一个宗旨,到线下去!

“我们发现资本已经不是在未来致胜的关键要素了,仅仅是一个很基本的点,更多未来要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多的还是资源的补充,跟生态的补充。”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4月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张旭豪的观点,也验证当下各家的竞争格局。单纯的资本,已无法拉开差距,大家都不缺钱,但更深度的资源整合和生态支持,让竞争进入另外一个维度。

阿里巴巴CEO张勇说,饿了么为什么一直跟竞争对手拉不开明显的差距?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以前是大家都在抢二楼,融入新零售生态后,饿了么有阿里全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可以直接跑到了六楼。

值得关注的是,2天前,盒马宣布24小时配送,上海和北京的25家盒马门店全部实现“24小时服务”,在晚间22:00至次日早7:00门店闭店时,消费者依然可以使用盒马App下单,并享受最快30分钟送达的配送到家服务。

盒马的这一动作,从某个侧面反映出,线下商业竞争的激烈,开始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还是腾讯的智慧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巨头的三国大战已经打响。

此前,腾讯巨资入股永辉超市、步步高、海澜之家、家乐福……腾讯还专门成立了智慧零售战略投资部,动作频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说,确实看到很多需求在变化,比如现在很多零售店、包括超市,开始使用新技术,使用腾讯的解决方案。这背后不仅涉及到线下零售门店的改造,还涉及到支付等金融服务、云计算AI技术、以及广告等业务发展。

对任何一家巨头而言,这是一个必须要入的局,地盘必须要抢。

腾讯,不仅在投资上重拳出击,实际上,滴滴、美团、京东也都构成腾讯的商业零售格局。

近期,美团从外卖、餐饮、旅游业务,跨入了出行业务。如此,美团在每天智能匹配50万外卖小哥、100万多万上架、1000多万消费者之外,又增加了一个地面部队。而滴滴出行,近期涉足外卖业务,这意味着不仅有2100万司机和车主、4.5亿乘客,在生活服务领域,滴滴板块进一步放大。

同时,腾讯系的京东集团,其优势不仅是电商,还有物流体系。京东自有物流从业人员超过12万,还有达达-京东到家这样一个同送快送信息服务平台和生鲜商超O2O平台,覆盖360多个城市,300多万达达骑士。

以上种种,都让阿里巴巴95亿美元拿下饿了么变得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

线下商业,已经成为巨头们“跑马圈地”的大地盘,补贴等资本战之外,流量、资源、平台和生态的整合,成为各家制胜的关键,决胜的时机可能就在这两三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里收购饿了么留下七大谜团 受益最多的是这只股
美团还敢继续浪么?阿里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阿里还是阿里,饿了么已不是饿了么
倪 叔:从外卖到新零售 阿里京东的橙蓝之争
刚刚!阿里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一文看懂马云的商业逻辑
怼美团、抗京东,盒马鲜生“舍命狂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