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简介

背景概述

2021年9月1日,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化安全保护建设正式迈入新的阶段。《条例》是我国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专门性行政法规,也是指导国家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性行政法规。对于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利益具有深刻意义。
《条例》的颁布,不仅提升了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依据的效力层级,更对一系列重要制度、机制加以完善和固化,必将推动开启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新格局。

关键基础设施的概念最早溯源应该起源于美国1998年63号总统令首先提出的基础设施保障的概念和要求,2002年美国制定了《关键基础设施信息法案》,欧盟在2004年《打击恐怖活动,加强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通讯》提出了关键基础设施定义后,先后颁布了计划,评估,保护三个指令。

我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概念于2003年,在中办发27号文中首次提出要对基础网络和重要系统的安全进行重点保障。

在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2016年11月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中提出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

2017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

2021年4月27日,国务院第133次常务会议通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涉及的范围,管理监督的组织机构,运营者的职责等内容。

国务院在2021年8月发布第745号令,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指公共通信和信息系统,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信息系统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针对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共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简介

本文主要内容: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背景概述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条例制定历程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界定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评价内容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流程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体系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检测机制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责任机制

  • 相关法律责任


怕漏掉军哥文章的话,三个步骤:

  • 1. 点击手机屏幕最上方“军哥系统集成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安全】等保、分保、关保、密评四道防线守护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解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浅谈及思维导图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及时雨”,我国网安和信创产业迎来利好
国务院发布关基保护条例,落实安全责任义务需遵循何种标准?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发布,后续准备梳理与总结的系列关键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