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了冠心病,必须放支架吗?不一定,还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得了冠心病必须放支架吗#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且危害很大。随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冠心病的发病人数是越来越多。得了冠心病,必须要放心脏支架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今天,陈大夫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相关的问题,除了心脏支架外,冠心病还能怎么治?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也就是心脏供应自身血液的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长了斑块。简单地说,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长了斑块导致的心脏疾病。根据斑块是否稳定,冠心病可以分为两大类:慢性冠脉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一、慢性冠脉病

慢性冠脉病,指的是斑块稳定,不破裂得冠心病。主要危害是斑块造成冠状动脉的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随着斑块的长大,狭窄越来越重,心肌缺血也越严重。

1、稳定型心绞痛

随着斑块的逐渐长大,造成的血管狭窄也是越来越严重。血管狭窄在50%以下,基本上对血流没有影响,这个时候也不叫冠心病,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大于50%以上,才叫冠心病。

  • 当狭窄大于50%以上,在平静状态下,斑块对血流也没有影响,因为血管本身会扩大。但是当活动的时候或者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脏需要射出更多的血液,心脏本身对血液的需求也是大大的增加。但是由于血管狭窄,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这样就会导致心肌急性的缺血,发生心绞痛的症状。
  • 患者出现心绞痛势必会停下来休息,休息后心脏对血液的需求下降,冠状动脉提供的血液足够了。因此,心肌缺血也就缓解了,心绞痛的症状也就慢慢地好了。

2、缺血性心肌病

  • 缺血性心肌病,可以说是冠心病的终末阶段。由于长期存在心肌缺血,而没有好好的治疗,心肌细胞发生纤维化,导致心脏衰竭。
  • 这样的病人,在临床上也是不少见的。平时对健康不是很上心,有点不舒服也是忍忍就过去了。长期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脏衰竭,平时轻微活动就气喘的不行,熬不过去了,才不得不来医院看病。

3、隐匿型冠心病

  • 隐匿型冠心病,指的是心肌存在缺血的证据,但是患者没有症状。比如患者心电图检查发现有缺血,但是没有发作心绞痛的症状。

二、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指的是不稳定斑块破裂或者糜烂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心肌急性的缺血缺氧。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斑块破裂导致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心肌细胞坏死。根据心电图上ST段是否抬高,可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两者区别是: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更重、更急,是冠状动脉100%的堵塞,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没有100%堵塞,还留有一丝缝隙。

2、不稳定型心绞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状态,进展为心肌梗死的风险很大。
  • 相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有活动或者情绪激动这样的诱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不一定有诱因,有时候休息的时候都会发作。
  • 发作时的症状和发作时间也比稳定型心绞痛更严重。

冠心病支架治疗的好处和不足之处?

心脏支架自发明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支架也经历了从裸金属支架到目前主流的药物洗脱支架。支架的发明每年拯救了成千上万的患者。

一、心脏支架的主要作用

1、对于稳定型冠心病,心脏支架能够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活动后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都会出现心绞痛。随着斑块的增大,可能轻微的活动就会引起症状。刚开始可能药物还有作用,狭窄越严重,可能药物的作用也不大。
  • 这样的生活质量毫无疑问是很差的。而心脏支架技术能够把狭窄的地方重新开通,对于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是很好的。

2、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脏支架是救命的技术

而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心脏支架更是救命的技术。

  •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支架技术是最安全,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方法。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支架是首选的技术。
  • 而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说,心脏支架可以把不稳定的斑块及时的放上支架,可以把心肌梗死扼杀在萌芽之中。

二、心脏支架的不足之处

心脏支架技术尽管发挥的作用很大,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其不足之处。

1、金属支架,放进去之后就取不出来

  • 现在用的大都数是金属合金支架,一旦放进人体,是没办法再取出来,而且也没办法被人体吸收。
  • 金属支架在体内虽然对人体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身体里面留有支架,有些人心理总是感觉不得劲。
  • 另外,放了支架之后,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也被破坏了。

2、放了支架后需要双抗,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 冠心病患者需要吃很多的药,有些药是终生服用的。放了支架之后,服用的药物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不放支架更多一种。
  • 没放支架的时候,冠心病患者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就可以了。但是放了支架之后,需要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
  • 两种双抗是为了防止出现支架内血栓。

抗血小板药物在抗血小板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同时,也存在出血的风险。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抗血小板之后,意味着止血能力的下降,出血风险的升高。

多使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意味着风险的进一步升高。特别是一些出血高风险的患者,比如老年人、既往存在消化道溃疡的。

3、双抗12个月,使一些急需外科手术的患者无法短期内手术

  • 在临床上,经常能遇到这样的病人。患者发现肿瘤,急需外科手术治疗。
  • 但是,在术前检查中,发现存在冠心病。患者有冠心病,全麻的时候怕出意外,就没办法进行手术。
  • 需要先进行支架治疗,把狭窄的地方开通。但是,支架之后,术前停用双抗,至少服用6个月后停用双抗才比较保险。

除了支架,冠心病其他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 冠心病的治疗,除了支架之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首先,就是药物治疗,也叫保守治疗。
  • 稳定型心绞痛是可以使用药物治疗的,只要使用药物后,能够控制症状不发作。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和使用支架是一样的。
  • 上面说的是稳定型心绞痛,如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自然是不如支架治疗。

二、药物球囊

1、什么是药物球囊

球囊是支架植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球囊就像一个气球一样,可以把冠脉狭窄的地方扩张开,然后再放上支架。

药物球囊就是在球囊表面涂有药物,目前的药物主要是紫杉醇。在使用的过程中,先使用普通球囊把血管狭窄的地方扩张开,使狭窄的地方小于30%。

然后将药物球囊在血管狭窄的地方扩张开,这是释放药物的过程,至少需要40秒钟,最好能持续60秒。这样药物就会渗透到血管内皮下面,可以防止细胞过度的增殖,防止血管再次狭窄。

与支架相比,药物球囊适合支架内狭窄,小血管病变,出血风险比较高的人群。

2、与支架相比,药物球囊有什么优缺点?

  • 首先,使用药物球囊,后不需要植入支架。在临床上,有些患者对于在体内植入支架是比较介意的。药物球囊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其次,对于着急外科手术,或者出血高风险的患者,药物球囊也是合适的选择。因为使用药物球囊,只需要服用双抗1~3个月,也就是说着急的话服用一个月双抗就行了。不着急的话,最好吃到三个月。对于急需手术的患者,药物球囊无疑是赢得手术机会。

3、药物球囊不足之处

  • 药物球囊当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首先,在支架集采之后,药物球囊一万多的价格,就显得比较昂贵。
  • 其次,使用药物球囊之前需要预处理狭窄处。有些地方如果扩张处夹层,也是不能使用药物球囊的。

三、可吸收支架

  • 可吸收支架的设想是很完美的。既解决了冠脉狭窄的问题,后面支架吸收了体内又不会留下支架。可吸收支架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一款国产的可吸收支架。在人体内3年可以全部吸收掉。
  • 但是目前的可吸收支架还是不完美。一方面,可吸收支架价格昂贵,一个支架3万多,上海市报销7000左右。再加上放支架前需要进行OCT检查,要1万多,属于自费项目。总的来说,放一个支架将近5万。
  • 另一方面,可吸收支架由于材料的限制,支撑力比较差。如果狭窄的地方存在钙化,可吸收支架也是不能使用的。

总结:

  • 得了冠心病,不一定要放支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冠心病的治疗应该会越来越好。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的文章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脏支架到底该不该装?除了装支架,冠心病还能怎么治?
早读 | 关于支架的10个真相,本篇为你解惑!
上周抢救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时家属...
冠心病不做支架手术能治好吗?
心肌梗死,安了心脏支架后为什么必须长期吃药?还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超过50%叫冠心病,但不是冠心病都必须心脏支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