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第10讲 絜举之道(下)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内容简要:
(接上文)
所以,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看懂了这个道理,你还会把眼睛死死的盯在财上面吗?那是非常愚蠢的。
就像盯着苹果树上的苹果,而没有想着为苹果树施肥一样,给苹果树施肥才是根本,是德行。
养德行,聚人才;深耕作,财自来。深耕细作,财富自然而然就会过来。
不要去追,追是追不来的,人终究要领悟,钱财不是追来的,是靠德行吸引来的。
有了德行之后,才能把这些生生不息的财富逐渐的聚集起来,没有德行的财富,来的快,散的也快。
德者本也,才者末也。
要知道重视本,君子务本,不能把财放在外面,要把德放在最根本处。
一个君子肯定不会把关注点放在财富上,而是把关注点放在德行上。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如果把财富放在外面,把德行藏起来,百姓也会跟着掠夺财富,而不重视德性,一个社会没有人重视善良,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论在何处,永远不要失去对善良的坚持与相信,永远不要失去对道义的坚持与相信,永远不要为了财富而泯灭我们的人心,忘记了我们的德行。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一味的去聚集财富,百姓就散了;你愿意把财富散开去为百姓,百姓就聚了,这是一个根本点。
永远相信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千金散尽还复来。
但德行若有亏,那是根本性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正所谓覆水难收,你伤害了别人,那就是伤害了,是永久性的。
德行是永久性的,财富是暂时的,不流动的财富是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德行。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悖,偏颇的,这里讲了两点:一个言悖,说一些不好的话,出言不逊,去说别人,必定是亦悖而入;
一个是货悖而入,赚了一些不该赚的钱,虽然进来了,也会出掉。
是赤裸裸的因果,告诉我们因果谁都躲不过,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命运不是恒常的,行善福就会至,作恶祸就会来。
人要永远把这一点牢记在内心,坚守自己的德行这个底线,相信因果,相信祸福无门,为人自召。
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一个承担更多责任的人,更是要记住这一点。
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内心被金钱和利益所蒙蔽,而失去对德行的坚持。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大学》全文及译文
当国学老师不能讲财商课的,因为穷人听了财商课,要是真的变得有钱了
【孝善·微国学】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员工必读---国学智慧(430)
儒家经典《大学》中最经典的八句话,睿智深刻,值得铭记!
以下几种因果,是命中的安排,无法逃避,只能坦然接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