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第20讲【梁惠王章句下】(13)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这一讲是滕文公向孟子请教小国家的立国之本。

滕国是鲁国的一个下属子爵小国,爵位是子爵。像齐宣王是侯爵,后来慢慢的都自己去变了。

但是滕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还没有苏州市那么大,介于齐国和楚国之间。

齐楚这两个国家都是战国时候的超级大国,从军事实力上,对滕国这样的小国家来讲,想灭就能灭的。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滕文公非常没有安全感。他问孟子,现在我被夹在齐国和楚国中间,我是去投靠齐国,还是去投靠楚国?换句话说我做谁的附庸?

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焉:凿苦瓜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则是可为也。

孟子说,你问我这个问题,我是没有办法回答你的。但是如果你要问滕国应该怎么办?我只有一个回答:

把你的护城河开凿起来,凿得深一点,把你的城墙建起来,建得高一点,用仁爱之心对你的百姓,要能做到你的百姓有和你共同存亡的决心。

让百姓与你共存亡,不是拿着枪顶在腰杆上让他们冲,而是他觉得你确实是一个好君王。

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不要想着做谁的附庸。

滕文公的内心是有恐惧的,而且他并没有一个作为小国家,立国在这种强国之间的智慧。

孟子曰:“大国事小国以仁,小国事大国以智。”作为大的国家,对待小国家要有仁爱之心;作为小国家,对大国家要有智慧。

这种智慧并非是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而是首先做到明哲保身,不依附于任何一方。

依附于楚国,齐国打你,你求楚国来帮忙,他不会真的帮你,只是个说辞而已。只会麻痹你自己,让你丧失军事战斗力。

或者你让另外一个国家保护,交保护费。跟现在的世界格局很像,现在也有很多国家是这样的,交保护费给别的国家,让它来保护你。

结果保护费任别人开,今年20亿,明年40亿,再过一年60亿,再过一年80亿,就这样给你加。所以要认清楚: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完全不对的。

任何时候这些大国是不会真的为你小国考虑的,只是你这个棋子有用就用一下,没有用或者自己有危难的时候,是不会管你的,这是人性。

孟子说,大国也好,小国也好,你大小是个国,不要把成为别人附庸当成一种活法,你要做好自己的国君,保护好自己的子民。

孟子是把滕文公这种柔弱的内心和外求的想法打破掉:

首先,他把强国的那种美好外衣撕开。告诉他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是瞎扯,他们是不会为你的安全负责任的,他们只会利用你。

第二,他把滕文公这种力量的重心扶正了。你的力量要放在自己的军事防御和与百姓的团结上。只要你的百姓支持你,就算一个小国家,也不是那么好攻克的。

况且假如你滕文公讲仁义讲道德,名声远扬,到时候,无论齐国还是楚国,都找不到你的把柄,是不能够随随便便打你的。

如果他随随便便来攻打你,你完全可以讲这个人不讲仁义道德,人人得而诛之。

在春秋战国年代,喜欢做世界警察的人是很多的,如果你滕文公真的行仁义的话,会有别的国家为你主持公道。

而且滕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是周公后人的封地,地位跟周天子离得很近。

从法理上你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不被侵犯的权利,如果有人无故来侵犯你,你是可以申诉的,是可以获得援助的。

但如果你自己不行仁政的话,你就给别人落了口舌,别人就有权利来打你。

孟子是把思路给滕文公理清楚了,告诉他把力量聚焦在自己身上,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你行仁政,做好自己的国防。

同时用智慧去和两边的国家打好交道,起码在通商上可以做到,这样大家都觉得你这个国家是不会侵犯别人的,而且还能做做生意,别人干嘛要灭你。

就像在春秋战国年代,大国之间打仗,可是也有不少小国的日子过得是蛮好的,蛮太平的。

像我们一战二战期间都有这样的国家,中立国,独立国,不参与任何战争,也不参与任何的结盟,这些国家活得也很好,但前提是你得把自己做好。

你不能够今天中立,明天看哪边有好处,马上就站那边,这就不可以。你要中立你就永久中立,就把自身做好。

作为小国家的国君,把你的责任负好,把你这一方子民养育好。就像我们今天的一些小企业,不要说自己小,再小的企业,也承担着几个人,几个家庭的生活。

有几个人就把几个人团结好,凿斯池也,筑斯城也。这样一定可以慢慢的立足脚跟。如果只想着抱谁的大腿,大家看着也觉得跟你没有希望。

所以小国家要立足,必须是做好自己,得到百姓的信赖。得不到百姓的信赖,一切都没有用;而要得到百姓的信赖,只有自己行仁义。

孟子通过这一番话,让滕文公增加了信心,减少了恐惧,也给他指明了与自己的百姓生死与共的这一条明路。

后来滕文公确实是这样做了。这是孟子比较欣慰的,他的思想还是有人听得进去。

附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惠王下2.13|《孟子》没有那么难
孟子日课026丨飘摇乱世下,小国的两难选择
孟子的智慧: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孟子给了我们启发
读《孟子》(18)两大之间难为小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下)第十三节
034 欺软怕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