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第49讲【滕文公章句上】(1)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滕国是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遇到最配合孟子的一个国家。他们之间的缘分要从滕文公的一次出访开始。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在滕文公还是世子的时候,有一次要去楚国拜访,当时孟子在宋国,滕文公在去楚国的路上,就听说了孟子的大名,因为滕国是个小国,他心里想把滕国变得越来越富强,所以他就在去楚国的路上经过宋国时,他就拜访了孟子。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孟子并没有跟滕文公讲太多的内容,简略的谈了谈仁政的思想,先王的治国之道,以及尧舜禹是如何以德行平治天下的。这次谈话给了滕文公非常大的启发。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 夫道一而已矣。

所以他在从楚国返回滕国的时候,孟子还在宋国,他又去拜访了孟子,显示出的诚意很足。孟子也没有跟他讲新的知识,还是讲人性本善,尧舜之道。滕文公两次都听到同样的话之后,有点不解。觉得人性这个东西好像跟富国强兵不太相关,还想问具体的方法。

孟子于是说:世子,你是不是对我所说的话不以为然呢?你是不是对尧舜之道、仁爱之心还有怀疑?如果有的话,你一定要更正自己的看法,因为仁爱之心确实是治国的不二法门。尧舜之道讲的也正是以一颗至仁至爱之心对天下的百姓;没有仁爱之心,仁爱之政无从谈起,没有仁爱之政,平治天下更无从谈起。

成瞷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然后孟子说:“如果还是不明白的话,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以前有一个人叫成瞷。由于齐景公比较怠慢他,他就跟齐景公讲'你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我对你并没有任何的畏惧之情。如果你没有礼贤下士的态度,是得不到贤者辅助的。

颜渊曰:'舜何? 人也。予何? 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又比方说颜渊曾经讲过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如果让我们把位置对调一下,那么我会做他做的事,他会做我做的事。这就是因为颜回也具备了像舜一样的仁爱之心,所以当把他放到舜那个位置的时候,他也能够治理天下。所以颜渊他在孔子那个年代就能成为一个复圣,克己复礼,孜孜不倦,都是因为他有一颗仁爱之心。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然后又举了一个例子;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骗我吗?’周公不骗人,周文王的治国方略也是仁爱之心。大学里面讲“为人君,止于人,为人臣,止于敬”,说的正是周文王的教法。

孟子连续举三个例子,都是在讲这些古代的贤人,他们都是把仁爱之心理解到了最高层面,知道只有拥有这颗仁爱之心,才可能做出大有作为的事情。他是让滕文公不要舍本逐末,心回归仁爱了,力量才发的出来。没有仁爱之心而去追求力量以及外在的东西,那就像一个小孩子去跑100米冲刺一样,就算使尽力气,也跑不过成年人。仁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在前面的仁者无敌这些论述里面都已经论述过了。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所以孟子继续开导:“你不要怀疑,也不要自卑的认为滕国是小国家不能推行仁政。因为腾国虽小,掐头去尾,你也有50里。当时周和夏他们都是以50里60里的国土为基础,最后得到天下的。你滕国虽然小,但是也是有50里国土的。关键是你要自信,要去践行这些圣贤之道,体悟仁爱的力量。

这和我们今天很多人的问题是一样的,有太多的人不自信。所以自信一定要建立在对理论通透的基础上,如果不能够从理论的通透当中得到自信,那就要从历史当中得到自信。

比方说我们在讲国学这条路,自信心就从孔子、孟子而来。他们的一生,我们从书籍中从历史中可以看到,他们是怎么度过一生的。他们为人类进步,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最后他们的思想确实是名垂青史。

不止孔孟,历代所有的仁人志士都是如此,甘于寂寞,牺牲奉献,到最后成就了自己。正如《道德经》所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又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信是从这些历史中而来。

所以孟子对滕文公讲:舜以布衣之身得到天下,凭借的就是一颗仁爱之心,你现在好歹还有50里地,凭什么不自信?由此可以看到孟子他一直以来对滕文公的指点,都是在心力上加以指点,让滕文公能够明白只有强大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关键的,别的都没有用。

这和《中庸》里面【哀公问政】中的一段话都是同样的意思,原文讲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是一个道理,方案策略就在那边,你用了没有?你能不能用的出来?方案策略都从仁爱中而来。

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思想更新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孟子说就像吃中药一样。一开吃药调理时可能会觉得很不舒服,是在排除病灶和杂质,当身体机理慢慢的恢复,就会越来越健康了。顽疾,他没有办法去彻底康复。

孟子说的顽疾,是当时每个国家的通病,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吃人,人剥削人”是一样的通病。剥削就会产生对抗,对抗自然就会民不聊生。只有仁爱之心能够消除剥削,消除对抗,也只有仁爱之心能够把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所以在这一章节里孟子说:“性善、尧舜之道”,我们可以去学到几点:

第一个是到滕文公两次见孟子,态度很虔诚;

第二个是学到孟子所说的性善论,唯有性善方能行仁政。唯有性善,能使天下太平。

第三个是行仁政会经历一个瞑眩期,同样,人学习而更新思想也会经历瞑眩期。所以如果我们正在学习和更新,会发现人生有点跌宕起伏,这是很正常的瞑眩期。

附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 夫道一而已矣。成瞷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 人也。予何? 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四书通 孟子通卷五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道性善
孟子他说-131、是风云际会,还是羊入虎口?
(4)《孟子》精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