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第231讲【尽心章句下】(6)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添加语音

经典原文: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内容简要:

孟子说,当舜还在山里耕种的时候,吃的是很粗糙的米,以及野草、野菜,并没有整天抱怨老天不公平,他自得其乐,好像就算一辈子这样也没什么。

后来他做了天子,穿着绫罗绸缎的衣服,弹着琴,两个夫人(尧的两个女儿)伺候在旁边,他也没有受宠若惊,觉得日子发生了多大变化,好像他本来就有一样。

这个反差很大,现实以及舜的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平常人,过着很贫穷的生活,可能会不甘心,或者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贫穷,也没有甘心不甘心,可是一旦看到了好的就会感慨,这个感慨说明心中以物质为贵。

舜把物质看得很淡,不管是饭糗茹草,还是被袗衣,鼓琴,在他看来这没有什么区别。在山里,就耕种,孝养父母,教育好田间地头周围的人;做了天子就履行天子的职责,让四方平定,百姓安宁。

至于吃穿,有什么就吃什么穿什么,没有关系,舜的这种态度就是中庸。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便是这个意思。

君子对待问题,始终是用一颗平常的心,不管外面的物质怎么变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

贫穷的时候独善其身,不恒其德,贫而不谄,不去谄媚别人,而且乐在其中,乐的不是贫,乐的是道,所以可以饭糗茹草,若将终身。

后来做了天子,是富了,富不会骄。人之所以会骄,本质上是驾驭不了自己所拥有的物质,或者别人的称赞,不管物质,还是精神,人在承受不住的时候才会骄,能够承受得住就不会骄。

如果今天有人夸奖我们,如果他的夸奖和你实际能到达的一致,你不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当然也不会骄傲。

如果别人和的夸张,是你很希望得到的,但是你实际没有做到,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或者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没有达到,只是听着别人这样夸奖很开心,就不自觉的骄慢起来,就是承受不住。

《道德经》里讲:“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贫穷和富贵也是,突然有钱了,如果能做到不骄,说明能够承载这些财富;如果骄了,说明你承载不了。

人的心胸,能承载多少,决定能走多远,所以视金钱如粪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被钱财牵着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够,贫还要乐于道,富还要好礼,因为好礼则为修德,修德才能承载更大的财富。

承载财富不是目的,承载责任才是目的。舜做天子,不是从山沟里直接出来就成为天子,他辅佐了尧27年,德为圣人,尊为天子,是因为德行达到了。

从他在山沟里面的饭糗茹草,若将终身,到成为天子之后,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就是他的中庸,君子时中,君子不以外界的东西作为自己骄傲或者卑贱的因素,内心不动,则一切不动,而不动,不是为了不动,而是要承载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天底下要从无序变成有序,需要像舜这样的人,需要君子,儒家不厌其烦的讲君子,因为社会需要君子。

不管我们现在是饭糗茹草,还是被袗衣,鼓琴,都只是我们当下应得的一个果报,我们要做到贫则乐道,富则好礼,振作精神来修德、立身、立业,用这样的方式尽心。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中国古代百句修身诗句
随遇而安
《孟子》中的成语
《中庸》原文和译解
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