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第241讲【尽心章句下】(16)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内容简要:

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听上去很简单,但是他把儒家的核心观点讲了出来,分别是三个字,第一个是仁爱的仁,第二个是我们这个人的人,第三个是道。这三个字其实单独拿出来哪一个都能够让人想很多天。

孔曰成仁,什么是仁?作为人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成为什么?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第三个道,何为道?道可道非常道。“仁”、“人”、“道”这三个字好像都是不太容易解释的。

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是什么意思呢?从最后一句话来推敲,把“仁”、“人”合就称之为道。由此可见,“仁”是我们人的根本;是人应该要遵循的,也是我们要成为圣人也好,君子也好,必须依从的,或者说它是一切智慧的出发点。所以仁是人内心的原点;但是这个内心的原点,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具体的载体把它呈现出来。像前面所说的伯夷,柳下惠他们在乱世当中坚守自己的道义,坚守自己的仁德,因为他们这样做出来,所以我们看到了。这就是仁。我们不太能够领会抽象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人做出来的具体仁爱的事件当中理解到:原来这就是仁。所以孟子说“仁”、“人”合而为一,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哪能说得清楚呢,道是做出来的。

君子之道,温良恭俭让说着很简单,理解难。但是有一个人实实在在把温良恭俭让做出来了,待人温和,心地善良,与人谦恭和蔼,有利益也不会去争利,会让给大家,温良恭俭让,都做出来之后,大家就能直观的看到那个就是君子之道。孟子所表达的就是道要通过人这个载体做出来,让别人直观的可以看到;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延续前面那段“圣人是百世之师”来讲的。所以多听听柳下惠、伯夷、孔子、孟子这些人的故事都可以让我们立志,因为道就在这些人的身上,是他们真实的做出来的。

我们获取榜样的力量也不仅仅是通过古人或者书籍,我们身边有些人的品质就会让我们很受鼓舞。像前段时间奥运会上那些人拼搏的精神不就能够鼓舞我们嘛?《中庸》里面说率性之谓道,仁就是没有杂质纯天然的天性,所以用仁爱这颗天性去待人,用纯善存在于自己的内心,这个就是仁者仁心,要时时刻刻把它做出来。

在《论语》当中,孔子对颜回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保持仁心的关键。因为非礼的东西会污染我们的心,如果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多了之后,他的脑海里面会时不时闪现那些画面或者音乐的。一个人如果听音乐听久了,他就哼出几句来,因为人的这个耳朵、眼睛是入口,外面的东西会进到我们脑子里面去,然后就形成了意识。所以孔子说非礼的东西不要去不要去看,你看了听了就会说出来做出来,所以不看不听无礼的东西,让内心保持清澈的仁爱,这个就是仁心。

如果内心已经有了不对的东西怎么办?那就要格物,通过内省,通过自讼把它给格掉,使内心回归仁爱与纯净。在《中庸》里面也都这样谈的,“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一段大家可以回过去看看《中庸》里面是怎么讲的。所以如果还没有很受污染,那就要保持不受污染;已经受了污染就要多多内省,让它回归宁静。最后把仁爱的心作为我们的底色并做出来。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论语》和《孟子》其实是我们的行为手册,作为君子或者圣人的行为守则,多看,看完之后就照着去做,就能让我们的内心回归仁爱。做出来就叫“合而言之,道也”,这就是道,就是率性之谓道。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书集编 孟子集编三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行仁之方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国学名言警句精选140条
品读《论语》之君子论(2)君子之道——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