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的谋士,意见不被采纳便装疯卖傻活命

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被相国萧何骗入长乐宫钟室,早已埋伏好的侍卫即刻将他俘虏,他叹息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随后,韩信被夷三族,一代将星陨落。蒯通就是曾经建议韩信三分天下的奇士,当时韩信手握天下最精良的部队,足以与项羽、刘邦相抗衡,却选择了忠于刘邦,最终没能逃脱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除了韩信重义气,不肯背叛刘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导致他没有条件拥兵自立。


武涉游说

楚汉争霸形势

公元前203年,项羽派大将龙且率兵二十万攻打韩信,韩信水淹楚军,获得完胜,龙且也被灌婴部下斩杀。项羽听说之后震恐不已,便派盱眙人武涉前往游说韩信。武涉在韩信面前痛斥刘邦太过奸诈,多次背信弃义,并告诫韩信:你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就是因为楚汉相持不下,一旦项王失利,刘邦第一个要杀的人肯定是你!现在你的最佳选择就是与项王联合,最终三分天下。韩信则以刘邦的知遇之恩为理由,拒绝了武涉的建议。


蒯通相背

淮阴侯韩信

当时韩信手握三十万精兵,明眼人都知道天下大势全都掌握在这位军事天才手中。齐国人蒯通便以相面为由,给韩信建言:“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并开始了长篇大论:“项王曾经所向披靡,现在被困在京、索之间;汉王将兵数十万,现在被项王制约,现在的局势就是智勇俱困,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但是我建议你谁都别帮,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楚汉都会拉拢你,你是最大的受益者。”但韩信依然以受汉王厚恩,不忍背叛为由,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刘邦、项羽剧照

而蒯通则以当年为刎颈之交的张耳、陈余,最终反目成仇为例,证明即便是韩信与刘邦交情再深,在利益面前,仍然有反兵相向的可能性。又以文种兔死狗烹的例子,证明功臣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并且现在韩信 “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不论投靠谁都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韩信最终还是没有听取蒯通的建议,于是蒯通“详狂为巫”,保命去了。

无法背叛

西汉地图

不论是对武涉,还是对蒯通,韩信始终以汉王对自己恩重如山,且情同兄弟为理由,拒绝背叛。其实,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韩信无法背叛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他手下到处都是刘邦的心腹!且看韩信当年灭赵之后,刘邦只身一人伪装成使者,径入韩信军营,夺取了韩信虎符,随后将灌婴、曹参安排到韩信身边。灌婴是韩信手下第一武将,曹参则是韩信的第一文臣,而此人都是从起义之前就与刘邦是故交。所以,即便是韩信真的有心背叛,他也没能力调动手下三十万军队将刺刀对准刘邦,因为这些人,都忠于刘邦而不是忠于韩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史 | 天下已定,却去谋反,韩信被杀也是应该的
鼎足而立
鸟尽弓藏的名将韩信(6):两个说客,未能改变韩信的决心
刘邦称帝--关键的一票
听完韩信的这番话,刘邦下定决心跟项羽争天下!
韩信当上齐王,项羽派人策反韩信,但被严词拒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