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河流风光带旅游开发(连载一)

导读

山水林田湖草,一个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乡村河流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核心空间,记忆中的乡村河溪、田园村舍承载了多少游子无处安放的精神灵魂。

小编今天给您带来乡村河流风光带的旅游开发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更好的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重塑乡村河流的生态风貌,让更多的人在旅游中认识她、爱护她、了解她、珍惜她。今天是第一篇,希望您喜欢。

◎本文来源:和美智业机构(www.ihmee.com)

在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风景河段”是其中重要的亚类,包括了观光游憩河段、暗河河段及古河道段落3种基本类型。

在现有5A级景区、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以河流为核心吸引物的景区占了一定比重。一些以河流为核心的名胜之地,如长江三峡、桂林漓江等在国人心中早已如雷贯耳。放眼全球,尼罗河、莱茵河、多瑙河、密西西比河、塞纳河等亦盛名在外,成为旅游者的天堂。

1

河流旅游的缘起

虽然在外在形式上同为以河流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但河流旅游在其内在行为根源上,不同文化背景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中却呈现相当大的差异性。对于河流旅游的缘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传统:

 01 审美与寄情的传统

河流是国人审美寄情的重要载体,《诗经》中涉及河流的篇章近百篇,开启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先河,山水成为人精神的一部分,人又依托山水寄托其精神情感。

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使山水在古人心中即是人与自然相融的联系空间。在大众旅游之前,河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便是审美与寄情的重要载体。即便在现代旅游概念下,这种传统也并未丢失,国内许多著名河流旅游地本身就是这种脉络的延续。

 02 人文主义与后工业化的传统

工业革命以来,河流的经济价值被盲目追逐,美学价值被省略,河流从原先自然的、动态的、难预计的河流转变为静态的、可预计的人工河道。

工业化伴生河流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沿岸生活环境。工业革命之初,为逃避污染开始到乡村河流地区开展旅游活动;工业化后期,随着河流治理,游憩价值逐渐得以关注。随着环境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河流休闲游憩价值逐渐显现并被充分发掘。

 03 朝觐的传统

在以大河流域为文明源地的文化背景下,河流被赋予了强烈的宗教意义。河流成为信仰中心和朝觐对象,如恒河便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河”,不仅是其所膜拜的对象,自身也成为朝觐的终点与寻求归属的圣地,旅游活动更多体现出宗教与朝觐意义。

对于中国河流旅游的缘起,在审美与寄情传统上,亦伴随快速工业化施加的强烈影响,并在后工业化即将来临的背景下寻求建立新的人与河流的和谐关系。尽管中国缺乏宗教朝觐的传统,但作为大河文明,如黄河,其在传统文化中的神圣地位亦不可忽视。

2

乡村河流旅游的开发意义

 01 有利于实现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是一个相关性、带动性强的行业,对于河流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实现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如:餐饮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02 促进河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时代” 的到来,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所取代,河流的旅游开发强调在生态基础上保护周围景观、文化资源,是对人与自然融合需求的重视,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环境提供了实践的指导。

 03 引导新农村农业朝着健康生态发展

乡村河流作为乡村人们的生命之源,影响着乡村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对于乡村河流旅游的开发,不仅能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河流的开发来保留淳朴、野趣的乡村风貌与氛围,整合农业景观资源,将农事活动与乡村河流观光旅游相结合,弘扬农耕文化,引导新农村农业朝着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剖析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生态修复|探究乡村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措施【164】
百考不厌的河流|罗讷河(一)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专家论述】流域生态修复和治理!
烟台市河道生态基流分析及保障措施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