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涛视听沙龙 │ 合唱艺术中的音色问题

合唱艺术一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区别于传统的单旋律音乐,而在主旋律音乐外加上一个与之对应的旋律,丰富了演唱效果。在我国,很早就具有一定合唱特征的演唱形式存在,如地方戏曲中的帮腔(川剧中的帮腔)衬腔(越剧中的衬腔);民歌中的“一领众和”的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如贵州的“侗族大歌”。

合唱的“合”字带有拼、凑、结合的含义,因此合唱是把具有不同声部、不同特点的演唱组合和结合在一起的意思。本文着重阐述合唱艺术中音色统一的重要性及演唱的风格和特点。

音色(Tone-color)是音的色彩和特性,是音的品质表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情感,情绪,不同的物理属性(器皿),包括了自然界的一切不同声响的重要手段。音色是情感的表现手段和符号,是个性发挥的标志,合唱就是把人声混合音色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不论声乐,器乐都会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来丰富和加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合唱也是一样。每一个合唱团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都应该有自己的音色表现。

合唱对音色的要求

合唱最基本的单位是声部,合唱声部是指声音具有大致相同,但又有区别的音区与音色的合唱分组,多声部的演唱是合唱的特点。

合唱有二至八个声部,甚至更多,“混声四部合唱是现在常采用的演唱形式,它具有丰富的音色,既有男女声声部的音色的变化,又有各自高低声部的音色对比。由于具有声部的多种可能性,因而具有多样的复合音色,即有四个声部一齐出现的复合音色,也有任何两个或三个声部组合而形成的各种复合音色。使音响效果协调丰满,更丰富了表现力”。每个声部都具备各自的音色特点,合唱中女高音(soprano)是合唱队中的最高音区声部,有一种青春的活力。音色要求具有抒情性,音色明亮、华丽、轻柔、秀丽并且有穿透性强的效果。女低音(Alto)具有浓郁,稳健,朴实的特色,充实合唱效果,音色要求圆润、温和、浓厚、活泼、结实。男高音(Tenor)音域与女高音很接近,音色要求明亮、柔和、清晰、刚健有力。男低音(Bess)在合唱中起着基石的作用,音色要求低沉、有力、浑厚坚实。由于有了以上声种的划分,才使音色色彩更加丰富。合唱中音色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合唱艺术中音色十分丰富,是其他演唱形式无法可比的。因为它不是单一的一种或一个声部,加上最佳的和声效果,就像一个四重奏乐队,还可以将任何几个声部自由组合在一起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

阎维文《阿拉木汗》美国百人合唱团


合唱的均衡也十分重要,合唱的均衡是各声部互相结合而产生的。比如:合唱团各声部人数的划分,音量的增减、音色的浓淡都有直接的关系。旋律声部是合唱中的主要声部,起主导作用,其他声部是烘托和伴随的作用。副旋律声部起辅助作用,与旋律声部有时是反向并进的。合唱排练中,横向是旋律化的时候,要求旋律声部在音色与音量上完全一致,协调、均衡、谐和统一,就象一个人的声音似的,尤其齐唱部分在副旋律超越主旋律时,要用弱声处理,根据作品的需要,有时要求二声部的音色要贴近和靠近主旋律声部;纵向的是和声,所有声部要符合和声设置,领唱与伴唱及合唱,伴唱者需轻描淡写,有时又需遥相呼应,有时需有意渲染,烘托气氛,有时把合唱部分,领唱一起推向高潮。声部从音量音色上要搭配恰当,才能使声部平衡,达到预期的效果。合唱中的不同声部除具有不同的音域、音质、音量、音色上的特点外,还具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色,它都赋予了合唱艺术以更丰富的表现力。

古今中外的合唱作品都是音乐文化的精华,它自然的美,内在的美,必须要通过演唱才能表现出来,在排练和演出中让合唱队员用理性、感性的认识去解决音色方面的技术问题,更贴近作品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每一个合唱队员来说,对合唱声部的特点要有一定的了解。各声部要保持各自音色的特征,使各声部不但要整齐统一,而且在音色上要区别于其他声部。就像一个交响乐队里的各种乐器一样都有高、中、低音之分,合唱中浑厚坚实低沉的中声部,明亮,清晰,华彩的高声部,构建成了合唱的立体声音效果。但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要求合唱队各声部的音色要达到很高的理想效果,很不容易做到,所以通常需要在音色上“做秀”模仿声部的音色特征,以到达音乐所要表现的效果。在排练演出的实践中,必须明确各声部的音色特点,注重学习和模仿,使在表现各种音色时,富有想像力,做到唱什么像什么,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音色与作品表现

音色在任何一个合唱作品中都起着极大的作用。音色的表现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发挥。但音色又是根据作品的要求决定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作品必须选择不同的音色去表现,比如合唱作品《长征组歌》中的《告别》(混声合唱)中段的女声二部合唱采用了江西采茶戏风格的民间音调,《报喜》(领唱与合唱)是一首带有藏族民歌风格的优美曲调,《遵义会议放光芒》(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这里吸取了苗族侗族的民歌元素,优美的山歌旋律,从声音上这些不同地方的音调就要求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风格去表现,又如《过雪山草地》(男高音含领唱与合唱)表现了“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思想境界,是由男高音明亮柔和刚健有力的音色来表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吸取了民间劳动歌曲中的船夫号子的音调,《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也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这两首歌曲从写作上看都采用民间的素材,合唱队在演唱这两首合唱曲时,要求带有民族民间的音色去表现。又如《黄河颂》(男中音独唱)音乐壮阔,热情、深切,唱出了黄河的雄姿和民族精神,这首独唱曲是用男中音低沉、浑厚的声音特色演唱的。《长征祖歌》《黄河大合唱》是合唱曲中的经典之作,作品描会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描绘了黄河的雄姿,歌颂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气势雄伟,恢弘壮丽的历史画面,这就要求合唱团各声部从力度上,音色上表现出激情高昂,浑厚饱满的气势。又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牧歌》、《小河淌水》、《乌苏里船歌》等作品都是以各民族的特征为基础,因此从发声上,音色上都要符合各民族的特色,不同的民歌要表现出不同的音色,这才符合作品要求,才能充分表现作品的内涵,才能体现出细致入微,真挚感人的内心情感。要求从情绪上,音色上表现出一种柔美、抒情的感觉,同前面的作品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从以上例子说明,把音色与作品表现处理好了才能诠释合唱的魅力,使合唱艺术真正起到一种跌宕起伏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根据作品的构思和要求而形成的,音色效果必须与作品意图相互吻合,因此音色是艺术合唱表现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音色与演唱风格

音色是指声音的色彩,色调,风格是指艺术表现形式所体现的风貌和格调,音色与演唱风格也有密切的关系,与歌唱方法也有直接的联系。中央歌剧院合唱团是以歌剧表演为主的文艺团体,合唱团为西洋歌剧中的合唱部分担任伴唱,合唱部分的比例也占了重要的地位,如歌剧《茶花女》第一幕中唱起了著名的“饮酒歌”表现热闹的情景,合唱团担任了伴唱,演唱以美声唱法为主,音色上明亮、丰满、圆润、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具有一种金属的色彩很“洋”派。又如,以蒙古族为主的内蒙古合唱团,该团的演唱风格及方法以蒙古族长调、短调为主,无伴奏合唱《牧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地区。就是采用长调的民族风格,特点及色调演唱形式,发声采用民族唱法,音色上很有特色,浑厚、抒情、宽广、自由,低回宛转的旋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又如称为天籁之音的贵州“侗族大歌”是以原生态、多声部的形式演唱的,风格独特,自然形成和声,采用最原始的民间唱法,音色上具有独特的表现,很和谐,《蝉之歌》就是由侗族姑娘演唱的多声部的音响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唱法已经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和音响效果,也就听到了不同的音色,为了想得到不同作品所需要的音色就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演唱,合唱队员是塑造音色的主角,但作为合唱指挥应当具有音色的想象力和塑造音色的手段,作为一名合格的合唱队员也应该具备演唱各种风格的作品,做出不同音色的能力,掌握不同的演唱方法及咬字,吐字的方法,甚至语言。

中央乐团合唱团《阿拉木汗》


合唱的作品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美声的、有民族的、通俗的、还有原生态的,有表现愤怒的,有忧伤的,如《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把愤怒和忧伤的情绪通过音色表现出来。有歌颂大自然的,如《雪绒花》表现了雪花的洁白、纯洁。有赞美上帝的,如《圣母颂》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是带有宗教色彩的音乐。有表达爱情的《小河淌水》见景生情,望月抒怀,表现了阿妹对阿歌的一片深情,有歌颂祖国的如《祖国颂》,雄伟、气势宏大的合唱场面,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有表达摇篮曲及船歌的,如《边寨摇篮曲》、《乌苏里船歌》等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由此可见不同的情感都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不同的音色,不能用单一的方式或音乐去表现所有的歌曲,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不能千篇一律。每一个合唱团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音色),但并不妨碍用各种不同音色去演绎不同的作品,去塑造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美妙的声音从何而来,美好动听的音乐从何而来,那就是要符合作品需要的音色,才是好的声音,美的音色。

总之,一首好的歌曲,通过声音、音色的表现,使曲调优美、娓娓动听,有情、有景、有意,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产生美好的构思。不同的节奏、音型、音高、歌词之间纵横交错,有强弱疏密,音色才好听才美。音色在合唱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合唱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唱艺术的常识和现状
指挥的200条修养
控制合唱排练均衡与谐和的六大法则
“声音的共性与个性”是合唱排练中必须掌握的技巧
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
多声的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