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切乐语皆情语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总第277期)

一切乐语皆情语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

作者:牛梦哲

指导教师:汪振军教授

久石让与宫崎骏

第一次看千与千寻,大概是在大一,想来也是四五年前了,那时候惊呼:宫崎骏也太厉害了吧,这是多么迤逦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童话。这几天重温《千与千寻》,又看见那个慵懒地窝在四驱奥迪车后座上,抱着同学送别的鲜花贺卡,口里抱怨着父母搬迁,皱着鼻子冲天空不满地吐舌头,在隧道口胆怯地阻止父母进入,但是又在异世界勇敢找工作、救父母、救白龙的小女孩荻野千寻,我再次被这场动画盛宴打动了,当电影院的灯光亮起时,我四周环绕了一圈,看着大荧幕下被熏红眼睛的人们,迟迟没有起身。

这部囊括了奥斯卡、柏林金熊、香港金像、日本电影学院等多项大奖的动画长片,是日本导演宫崎骏的巅峰之作。而宫崎骏拥有久石让,是我们的幸运,我们在欣赏那些善良的故事与精美的画面的同时又能沉醉于空灵的天籁之音中。如果宫崎骏是动画界的大师,久石让就是音乐界的大师,他那融入无限情感,透人心扉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无法忘怀。

       一、动画大师与音乐大师的碰撞

电影是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综合,将视觉和听觉艺术元素水乳交融地兼容在一起,使得电影的艺术魅力倍增。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人类接受外界信息的通道,在人类审美感知中,视觉和听觉最为重要。而宫崎骏画面和久石让音乐的融合,将视觉和听觉完美呈现,是我们观众最大的幸运。

久石让说,认识宫崎骏是我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宫崎骏说,没有比认识久石更幸运的事了!两人的相逢是在1983年。宫崎骏当时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开山之作《风之谷》,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忙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经人介绍,宫崎骏在一间由破烂酒吧改造的工作室里见到了当时还没有名气的久石让。当时,宫崎骏的日程表上只留出半天时间会见久石让。然而,当他听了久石让为《风之谷》创作的印象音乐的片段后,立刻说:“就是这个了。”之后,两人的碰撞与融合之路就开启了,《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作品,都为我们展现了动漫界的传奇,让我们百看不腻、百听不厌。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主题都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并有着浪漫主义对现实的忧伤。这点可以从他电影的色调和颜色搭配看出,不论是《风之谷》中浪漫的金色麦田,或是《天空之城》壮丽下透露出的沧桑古朴,还是《千与千寻》中熙熙攘攘的妖怪小店,都有着明显的鲜艳和浪漫。虽然有些作品描述环境、战争等等,但他的结局总是充满希望的。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宫崎骏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始终相信世界会走向美好的一面,始终坚持人性的善终会杀灭人的罪恶。所以宫崎骏的作品中,结局都是充满了希望,都是充满了美好。而久石让的音乐,同样是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简约却不简单,注重钢琴与管弦乐的运用,平静和谐,使人放松,能够治愈人们的心灵。电影《千与千寻》中,钢琴悄然无声的出现,使整个世界都显得那么孤独,忧伤之感也接踵而来,成为小女孩千寻内心复杂情感的无声独白。两位大师不断地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视听盛宴。

 二、音乐与人物性格塑造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从视听两个方面展现给观众,因此音乐对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以及形象的衬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当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观众在萦绕在耳边的音乐和不断变换的画面中感受着千寻的真诚勇敢、无脸男的孤独、白龙的迷茫和善良、汤婆婆的贪婪暴躁……

不同人物出场时,配乐也各不相同,烘托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表现了各自的性格和情感状态。影片一开始,淡淡的钢琴乐,不仅衬托出了主人公千寻离别的忧伤,还反映出千寻迷茫任性的小女孩性格。同时也有奠定整部影片基调的意味,这是一部充满着美好的梦境般的成长故事。当她进入异世界时,喑哑的管弦乐响起,小千寻无依无靠,孤独无助,让观众随着音乐进入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经历、探寻,当千寻与汤婆婆谈判,要求为她工作时,她内心止不住的恐惧,此时的交响乐此起彼伏,仿佛她心里浮动的波澜,像恐惧的浪潮一阵阵向千寻袭来。而当她自己一个人在异世界终于找到工作时,白龙来找她,给她充满力量的食物,并帮她找到名字时,让她在陌生的地方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这时的音乐轻柔舒缓,一个个音符仿佛一滴滴水珠,滴在少女尚稚嫩的心扉,也滴在观众心灵最柔暖的一角。几段音乐将小女孩千寻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了观众脑海中,这个普通、任性、胆小又有些可爱的女孩将来会怎么样呢?不禁让人好奇,也让人担忧。

白龙第一次出场,背景乐逐渐响起,是有些阴郁而急促的钢琴独奏,让我们看到一个孤独但是坚定的少年。白龙帮助千寻过桥时,不小心被一只青蛙发现,白龙带着千寻迅速去找藏身之处,此时的音乐急促紧张,不仅渲染了当时的气氛,更是为我们展现了白龙勇敢果断的性格。而在千寻为自己被发现感到不好意思时,白龙安慰她:“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以及白龙将千寻叫出去,并将写有她名字的卡片给她时,轻松、清新的钢琴曲渐渐响起,似乎这个少年心中有着善良和美好。汤婆婆一出场,便是诡异怪诞的管弦乐,便衬托了她的可怕。第二次的正面镜头,管弦乐仍萦绕在她的头顶,给人以压迫感,衬托了汤婆婆狡诈、阴险的性格。无脸男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桥上和千寻的相遇,过桥的脚步声中,突然响起了几声铃声,让人感到诡异,无脸男神秘的形象跃然在荧幕上。第二次是在雨中,还是轻柔的音乐和缓慢的节奏。无脸男神秘而孤独,内心单纯、简单,就像一个孩童一般不谙世事、不明是非。

不同的人物交织在这场梦中,有人善良勇敢,有人贪婪暴躁,有人孤独胆小。但历经成长之后,希望总是在前方,世界总是可爱的。

三、音乐与剧情相映衬

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的发展中和剧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着音乐独有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对剧情的内容起到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电影剧情的表现力,使剧情的发展更加完善。而且会起到烘托故事气氛的作用,让观众在音乐的暗示下,渴望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展,使观众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影片的第一个剧情转折点,就是千寻一家人驶入树林,然后汽车飞驰,似乎预示着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在这一过程中,欢快、急促的交响乐贯穿始终,并且节奏逐步加快,紧张感逐步加强。在一家人进入异世界时,千寻内心极为不安,甚至恐惧,这时剧情也要因此而正式展开。父母在不顾一切大口大口吃着异世界的美食时,喑哑低沉的管弦乐和间断的钢琴合奏,透露出一丝阴森和诡异,预示着不祥之事的发生。千寻在异世界逃窜,躲避汤婆婆和众人的追捕的情节,紧张凶险。急促、诡异的管弦乐似乎随着他们的脚步而跳跃着,画面和音乐的完美配合令紧张感侵入到了观众的内心。当千寻寻求烧水爷爷帮助时,一群搬运煤块的小黑虫出现了。为了衬托这些小生灵的可爱和忙碌,这时音乐变得活泼、轻松。在千寻接待“腐烂神”时,众人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千寻一人身上,气氛紧张。交响乐适时地想起,并且音乐的气势随着千寻等人的动作逐渐加强,铿锵有力的节奏将观众的情绪带入高潮。

夕阳欲沉,晚霞悠悠的浮动着,海天一线处驶来列车。千寻、无脸男、老鼠和鸟,四人一行踏上了不可回转的旅途。看不清面容的旅客,湛蓝的令人动容的大海,随列车行进而不断变换的风景,看着这些,千寻陷入了沉思。此时的音乐具有了幻想色彩,优美舒缓——钢琴奏出的忧郁气息,通过管弦乐队模糊轻盈的渲染,仿佛秋日清晨薄薄的雾,将人带入遐想梦幻的沉思中。这一段落是喧闹嘈杂后难得的宁静,是整部影片中最宁静旷远的片段。淡淡的钢琴乐将观众引入另一个世界,一个可以让灵魂休憩,思绪延展的角落。忧伤、迷离、未知,又萌动着希望。影片的结尾,千寻猜对了汤婆婆的答案,故事也到了尾声。宏大而喜悦的交响乐,将人物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随着音乐和千寻一起经历,一起感受,一起勇敢地成长。

四、音乐营造电影意境

影视艺术从音乐中吸取了节奏感与感染力,使音乐成为渲染影片意境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这一长于抒情的听觉艺术元素,大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千与千寻》也不例外,久石让音乐大师的音乐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浪漫绮丽的梦境。

《千与千寻》是一部关于爱、真诚、勇敢与成长的影片,到处充满着浪漫的想象、纯真的情谊、绚丽的梦。影片中所使用的钢琴和交响乐,音色质感截然不同的二者,相互结合,相互碰撞,为影片打下了绚丽的底色。

整部电影似一场梦。千寻误入神明世界,并且天色暗下来时,她拼命地往回奔跑。诡异跳动的音乐,配合一盏盏亮起来的红色灯笼、花花绿绿的窗户以及一个个巨大的黑影。不仅为我们展示了神明世界的原貌,也烘托了这个世界的奇怪之处,在千寻心中则是可怕又难以置信的。当千寻看到一个个神明从船上下来时,跳动的音乐增加了奇幻的气氛,千寻甚至一直对自己喊“醒过来!醒过来!”音乐为影片打下了奇幻的底色,让我们开始随千寻一起经历。

电影充满着温暖与爱。当白龙每次安慰千寻时,都会有淡淡的音乐倾泻而出,钢琴的纯净与空灵让人心情平静,主人公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也逐渐消散,变得坚强、独立,背景音乐让人感受到阵阵温暖。当千寻告诉白龙真正的名字时,响起的交响乐恢弘饱满,让人听起来有些激动,充满着温暖与爱。多次出现的音乐使得整个电影的意境也更加温情起来。

影片的主题曲《Always with me》,也是配合温柔的钢琴,轻柔舒缓,“在我心深处的某个地方,有个声音在呼唤”,如诗般的歌词,都是整个影片的意境更加纯真美好。影片结束时,空灵的女生唱起这首歌,让人们的情绪瞬间舒缓开来,荡涤着人们的心灵。

宫崎骏,手执画笔,用奇幻的色彩,勾勒出恬静素雅的梦境,装点了无数个纯美无暇的梦;而久石让,每一曲熟悉的旋律,都能触及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唤醒心中那一份纯真的童年记忆。当宫崎骏遇到久石让,引人入胜的动画就与优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蜕变成世间永恒的经典之作,这不仅值得全世界的动画迷们庆幸,也为动画影视的视听艺术做出了榜样,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学习。

作者简介

牛梦哲,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THE

END

编辑:陈梦
校对:冯晓昕 李玉瑞 闫卓恩

指导教师:汪振军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宫崎骏 - 放松音乐~ 竖琴音乐 钢琴音乐 适合疗愈
《交响乐庆典》宫崎骏经典电影中那些好听的音乐
渴望岛(钢琴与管弦乐配合的休闲减压音乐专辑)
交响是什么?寻找中国交响记忆
【阅文掬芬】《辛丰年音乐笔记》之不必望洋兴叹
音乐殿堂系列(11C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