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老家的五棵枣树——忆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1256


听母亲说老家后院的那五棵枣树是她和父亲栽种的。那时候老家是奶奶爷爷的家,家里还有大伯、四叔,都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三叔和姑姑都是嫁出去的,爷爷在我出生半年的时候因为一场事故过世了!后来的五六年里,大伯和父亲都搬到了东头的新家里,西头的老屋就留下奶奶和四叔,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四叔也成家,奶奶还和四叔他们一个院子住着。     
老家的那五棵枣树,一棵是酸菱枣、两棵是鸡蛋枣、两棵是甜菱枣。那五棵枣树都种植在后院,是早期那种枣树和其他树木外观类似枝叶繁茂,十余米高度,不是而今的冬枣树在大棚里只能长得两三米高。酸菱枣在后院东北角和邻居家院墙挨着,鸡蛋枣在东院墙和酸菱枣竖排,甜菱枣在中间位置由北向南和鸡蛋枣横排。最南边的鸡蛋枣树种在外面树身却长歪了大部分树枝都在当时的茅房上方,最南边的甜菱枣树下就是猪圈,酸菱枣下是以前的草料房,除那一棵鸡蛋枣长相不好,其他几棵都笔直笔直的身材,只是个头不一般而已。     
春风轻柔吹起时,那几棵枣树早早地就发芽,舒展起叶片。不多时间满树花开,散发着那种自然的幽香淡雅纯馨、香气扑鼻、芬芳馥郁,整个空气里都弥漫着清幽的枣花香!再过几天枣树座好了果子,微风又一次拂过地上落满一层枣花瓣,在阳光下投射着影子后院如披上了一件青衣,总之枣树从花开到结果都有它漫美的故事和优美的景致。     
经过一夏的成长期,就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村里村外的植物已然是换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后院的枣树上结满的果实也在渐渐地变成红色的表皮,放学回到家里先到奶奶的房间里喝一大口老茶壶里奶奶提前倒好放凉了的凉开水,闻着枣子的味道就跑到后院里,爬到甜枣树上找红透了的枣子,一边吃一边往口袋里装。那种枣树上满到处都是小刺,都被我爬得光溜溜的,从树上下来以后反正是裤子的两个口袋满满的,下来院子里跑出去准备坐在哪里继续品享美味果实,奶奶说“再不敢吃那些生枣,拉肚子”,才不管那么多先吃完再说。     
看着树上的枣红得差不多了,奶奶就开始喊叫“你弟兄几个看谁这两天闲了把后岸的枣一打,看收枣的来了一卖”。两三天过去,一个清晨阳光娇柔地抛洒在院子的角角落落,我父辈的兄弟们就忙着摘枣了,奶奶早几天都收拾好几个棉花包子和用蛇皮袋子做成的口袋。一个肩膀挎上口袋先上到第一节树杈的位置,把能够到的都用手摘下来装进口袋里,因为那几棵树的品种不同,收枣的时候在一天里分开进行,先收甜菱枣再收鸡蛋枣后收酸菱枣。一般都是父亲和四叔上到枣树上,大伯搬个板凳或小梯子把底下树枝上的枣儿摘下来,那会儿我和自己的兄弟姊妹们都跑来看他们摘枣子,当然过来都是等着吃枣的,就过来帮忙把奶奶准备好的花包子铺在每棵枣树下面。     
因为枣树上面太扎手,所以父辈们都不再往上沿爬,先摇一摇能揺得动的枝条摇下来一些枣子,再从树上下来找几根略长一点点的桐木棍子,站在地上敲打每个枝条,那些枣儿就顺势掉落于地上铺好的棉花包子上,只听得砰砰啪啪的响声,快晌午时分所有的枣子都打落了下来。然后我和姊妹们还有父亲他们就在地上捡拾那些枣子,也是一样在装枣的过程里总要品尝几个,还是甜菱枣甘甜可口,鸡蛋枣虽然个头大却吃起来稍微有点涩涩的感觉,酸菱枣的形状是两头尖尖的吃起来酸中带几分甜,总而言之各有其味。     
不一会儿装了五六袋子枣,一袋子酸菱枣、两袋子甜菱枣、两袋子半鸡蛋枣。奶奶给每家都装上一点分了部分,酸菱枣都分完了,过了一两天巷里来了收枣的,奶奶就把鸡蛋枣和甜菱枣卖了一些,剩下的都放在大竹筐里晾晒,等到晒得差不多时拾掇起来冬天食用。每家都分得的枣用途都不相同,母亲把拿回来的枣做了几顿枣沫糊,剩下的蒸着吃了些,也晒了一大簸箕留着给过年蒸馍用。     
那时候后院那五棵枣树每年的枣产量都基本上差不多,但每年都会有所减少。后来邻居家盖房子时折断了酸菱枣和鸡蛋枣些许枝条,加上后院每一次猪圈出的粪堆可能把靠近猪圈那棵甜菱枣树烧得上火,再加上岁月的流走枣树的树龄渐久,所以打的枣就更少了。再后来因为父亲和大伯搬出来住了新院,四叔就把后院改造了一番,只留下了一棵甜菱枣树,也已是枝叶稀疏。当我仿佛已忘记了不知何时再很少去过老家的后院,又不知何时再也不曾爬上过那些枣树,当而今只在春风吹过时闻得地里面大棚下的冬枣花香、只在秋风一起时摘得冬枣去南边的镇上去卖。     
那时候是上世纪八十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时候枣子成熟的情节就此成了忆痕里一段故事,当如今奶奶的重孙子都能上得了树枝上。前两年有一次回家,去老家屋里看望奶奶,不由自主的我往四叔改造好的后院走去,是的,我主要是看那几棵枣树如何了,看得就剩下那一棵甜菱枣树,光秃秃的似乎有两三年没有结过几个枣了,奶奶笑着说“那枣树老了,你哒准备把那树也挖了吤,一年结不哈个枣,还么够得挖呢”,我也没说什么,只是简单地回道“啊”,也许我是看着而今老家的风景,回忆着过去自己的影子。
2023.6.3
文/苏磊
图/网络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晒麦场的大石头——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钩甜杏的回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半夜浇地——忆痕
挖蝉蛹套知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种苞谷种麦——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扫屋里——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那两年高考——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我上小学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公园夜宿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相框里的老照片——忆痕
露天电影——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走,上会走——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粉红薯——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八零后童年趣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爬老槐树——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蒸馍——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碨面——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收麦——忆痕

END

作者简介

苏磊,大荔两宜人。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虎||尘封岁月
梦中的那棵红枣树
打枣
忆院中的两棵枣树
老家的枣树
那段与枣儿有关的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