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纳布鞋——忆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1262


工业机械化的发展取代了很多手工制作,但过往那些个手工制作的工艺,绝对要比机械化来得精致,虽然显得几许繁琐,但每一步都是用心而作的。仿佛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是一个时间节点,所有的手工艺制品都在千年之后,随着科学信息化技术的发达,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升温,人们的生活节奏逾加快速,那些手工艺制品显然已跟不上潮流了。     
还记得我们都穿过的布鞋“千层底”吗?相信不光是八零年代的我,每个人也许都有穿过,那是妈妈亲手纳的布鞋。用平常做饭的大锅熬一点苞谷面,熬制成粘稠状,备用;在后院放杂货的房间里翻出来一些滥馞馞就是旧衣服、床单、被套等,找一块石板先铺上一层稍微大一点的布条,第二层均匀地涂刷上方才熬制好的苞谷面,起到粘合作用,再把旧衣服等布料都撕开来和第一层贴紧,用手使劲地拍一拍将其拍得平平整整的,再涂刷一层那熬制好的苞谷面然后再把那些布条往上一帖,总共贴够四五层或着五六层。因为需要制作出很多张那样尺寸不一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根据石板的宽窄而定的大小,我们那边把那种材料叫“革悖”,用来制作鞋底,所以就再把平房地上先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在地上一样涂上熬制好的苞谷面,将那些革悖摊开晾晒,有时候也是直接从平房上进行操作的。     
制作好革悖以后,就去一趟镇上,买回来做布鞋用的鞋面布,那种黑颜色条绒布,一般都是在那一匹布上裁下来一米就够做好几双布鞋子了。再去地摊上买一两尺松紧带,还要再去另一个摊位上买一点白颜色的布,都是为做鞋底收边用的,当一切所需都准备齐全之后,妈妈她们就在巷里找“鞋样”,鞋样分为鞋底样和鞋面样,那时候都是拿剪刀剪出来的不同码的纸质的鞋底鞋面平铺的样子就叫鞋样,那时候的鞋样也有不同款式的,像以前那个老板鞋、胶板鞋、普通布鞋、窝窝布鞋、小孩子的鞋子、老年人的鞋子等等。那时候妈妈也收集了很多鞋样,就夹放在我初二的历史书页里。

     
纳布鞋是纯手工制作的,以上所有东西缺一不可的。那些革悖干了就收拾起来放在平常放置一些干净衣物的房子了,纳布鞋时候再取出来用。舅姥爷的布鞋条绒磨花了、爸爸的布鞋鞋底磨得裂缝了、我的布鞋大拇指那块漏风成窟窿了、妹妹的布鞋穿着夹脚小了,妈妈要做出来好几双布鞋呢赶到过年之前!把鞋样拓在革悖上用铅笔画上印子,用剪刀剪下,一般一个鞋底四五个鞋底革悖,由人而定,想厚就再加一层,用白布条把鞋底革悖周围包起来,做好几个后就叠放在一起用砖头压住,主要是起到更好地固定白布条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纳鞋底了,巷里的妇女得空的时候就坐在门口纳鞋底,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个男人也干纳鞋底的活儿。纳鞋底的工作就简单了,就是把一只鞋底的四五层革悖用针缝在一起,但因为革悖有多层,每一次用针都不能一次穿过的,所以人们都用锥子,先用锥子把鞋底锥透,再用针把线引过来,那时候基本都用的白线,后来也有人为了给鞋底增加花式,就加了其它颜色的线。纳鞋底要一针挨着一针,纳得密密麻麻的,坐在门口纳鞋底的妇女们说说笑笑,有的还不会纳才向别人请教,“诶,叫我看一下你纳的”、“嗯,我看你这鞋底纳的好,你做的革悖硬,我这不行革悖垫得有一点太薄了”、“诶呀,你看这细发人,这鞋底还有花子呢!”、“看,你这样子纳,那样不行是松松子,纳不紧!”,反正是那时候没事从地里干活回来就串门子,走到谁家门口都把纳的鞋底拿着。一只鞋底纳成那也是需要下点功夫的,没有几天闲暇的时间都完不成,纳完一只还得纳另外一只!“嗯,你这是给谁纳的鞋?”,“我这是给我娃纳的,看你那鞋底大是给你家那人纳的么?”,“不是不是,我这给我爸爸纳的!”那些妇女聊着天纳着鞋底,傍晚的时光过去的也快,不一会儿天色已晚,把蒲蓝一收拾各回各家。     
鞋底子纳完,就把鞋面往鞋底上纳,在纳鞋面之前就把松紧还有包边已经处理妥当了,那鞋面其实不仅仅是黑色一种,还有红颜色的、带花纹的、斑斑点点的等等。沿着鞋底的周围,打个边,还是一样一针一针地,把鞋面纳到鞋底上,一双漂亮的布鞋就制作完成了。冬天的棉布鞋和做单布鞋是一样的步骤,只是在鞋面上加了一层棉花。“快试一下新布鞋穿着夹脚不?大么小?”,“嗯,刚刚好,诶呀还是布鞋穿着美”。那时候其实等不到布鞋穿坏了才纳布鞋,巷里的妇女们都会提前准备好几双新布鞋放在家里,一是纳布鞋的周期长,二是可以随时都能换新的穿。     
而今的布鞋虽然随处可见,卖的也很多,也许大部分都已然是机器操作的。不知道是哪一年开始,好像都已经久许的时间了,再也没有看见巷里谁还在手工纳布鞋,那纳布鞋的场景从此成了回忆里一道抹不去的忆痕,因为只有妈妈纳的“千层底”穿着舒服不磨脚,才能在路上走得更安稳踏实。
2023.6.10

文/苏磊
图/网络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买氢气球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当过一次花童——忆痕
【大荔文学·诗歌·苏磊】听雨落的声音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晒麦场的大石头——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钩甜杏的回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半夜浇地——忆痕
挖蝉蛹套知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种苞谷种麦——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扫屋里——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那两年高考——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我上小学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公园夜宿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相框里的老照片——忆痕
露天电影——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走,上会走——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粉红薯——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八零后童年趣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爬老槐树——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蒸馍——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碨面——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收麦——忆痕

END

作者简介

苏磊,大荔两宜人。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做手工布鞋鞋样
宝宝手工布鞋鞋样图纸(两款)
渐行渐远的记忆——布鞋
【中州作家】乐悠悠:土布鞋(之二)
【西散原创】张云婷作品 | 布鞋的记忆
​母亲的布鞋 山泉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