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Rapaport列出天然钻石和人造钻石的五大特点



    Rapaport最近公开发表了两篇比较有意思的文章,分别阐述了天然钻石和人造钻石的五大特点。一直看本号文章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自小李子前年为自己投资的人造钻石工厂站台以来,行业里出现了几股“泥石流”:鼓吹人造钻石的道德性、抬高人造钻石的价值、把人造钻石混在天然钻石里卖,甚至还拿去几个机构做检测等等。

    今年五月份戴比尔斯(De Beers)老大说了一句“人造钻石不值得分级”,并推出极为廉价的人造钻石珠宝品牌 Lightbox,将两种产品间的矛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时Rapaport对戴比尔斯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马丁叔叔(Martin Rapaport)觉得如果这么干的话,反而会损坏天然钻石的市场。

    随后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将“天然”一词从钻石的定义中删去,这更让马丁叔叔大怒。奔走之下,全球珠宝业联盟(CIBJO)开了会,表示不愿意更改之前蓝皮书里对“钻石”的定义,算是支持了马丁一把。

    毛坯石的价格还是在涨,家里有矿的还是在减产,切磨工厂还是没钱赚,贷款还是紧得要死,混着卖的商家依然在弄虚作假。中国老百姓呢?大部分还是买不起。所以要遏制人造钻石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立法和立规才能有效区分两者的渠道,并排除鱼目混珠的商家。

    然而,谈及立规,太难。

    Anyway,Rapaport的文章我还是大概整理一下吧,各位小伙伴随意看看,觉得好玩不妨转发一下。

《天然钻石的五大特点》

  1. 钻石比世界上任何生命都要古老,这是大自然的奇迹

        早在地球上存在生命之前就有了钻石。大部分钻石都形成于三十亿年以前,即使是目前发现的最“年轻”的钻石也是形成于一亿年前的地幔层。钻石存在于地表以下100英里处,亿万年前由火山喷发带到地表。因此,钻石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古老的东西。

  2. 钻石只会越来越稀有

        全球钻石开采量在2005年达到了顶峰,并在随后的时间里逐渐下降。古老的金伯利岩脉蕴藏着大部分的钻石,但金伯利岩极难寻找。事实上,现在发掘的大部分钻石,均来自几十年前发现的金伯利岩。这就是为什么钻石产量会越来越少、钻石变得越来越稀有的原因之一。

  3. 钻石的需求越来越强劲

        2017年是全球有史以来对钻石需求最强劲的一年,包括美国市场在内。千禧一代的需求占了钻石珠宝总需求的59%,但这一代只占了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研究表明,千禧一代对真实性、稀有性和珍贵性强烈的产品具有浓厚的兴趣。十亿年前形成的钻石就是对于“真实”与“稀有”的完美诠释。一粒真实的、天然的钻石无疑蕴含着极深的历史情感。

  4. “冲突钻石”已经成为过去

        2006年的电影《血钻》很直观地解释了什么是“冲突钻石”。但事实上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行业对钻石的开采进行了极为严格的规范,比如著名的“金伯利进程”(Kimberley Process),用以保障在销售过程中不出现“冲突钻石”。目前,全球有99.8%的钻石均加入了“金伯利进程”。

  5. 钻石工业对全球的益处

        钻石工业支撑了全球大约1000万人口的生计,包括在非洲和南美的150万名手工业者和矿工等——他们提供了全球钻石15%的产量。博茨瓦纳钻矿的发掘,令这个国家从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中等收入的国家。今天,13岁以下的博茨瓦纳儿童都能上学,这完全归功于钻石在该国GDP中的作用。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钻石行业雇用了约一百万名员工,并建立了大量的学校和医院。
        从环保角度讲,钻石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并不会采用化学制剂。矿业公司由政府和当地组织严格操作,很多项目都有极为严谨的碳排放限制。开采切磨一克拉天然钻石的碳排放量,远低于生产一克拉人造钻石的碳排放量。

《人造钻石的五大特点》

  1. 人造钻石的物化特性与天然钻石相近,但并不一样

        人造钻石的制作时间大约为2-3周,一般有两种方法:高压高温(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CVD)。任何方法都会在钻石上留下痕迹,因此人造钻石很容易被专业仪器检测出来。另外,大多数的人造钻石都需要进行改色处理,以修正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瑕疵。

  2. 大部分的人造钻石都在美国以外的工厂制作,尤其是亚洲

        大部分的人造钻石都不在美国制作,而是在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新加坡。亚洲的新产业投入巨大,今天依然在不断增长。人造钻石工厂经常宣称自己是“环保的”、“透明的”和“诚实的”等等。然而这些言论经常含糊不清,并无法被确切跟踪。

  3. 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人造钻石的零售价也在不断走低

        人造钻石的生产成本几乎全在电力的使用上,这就是为什么生产商往往选择电价低的地方开厂。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人造彩色宝石如红宝、蓝宝、祖母绿等的价格约为天然宝石的10%左右。还有,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影响,产量越大,每克拉的成本自然也就越低。

  4. 生产人造钻石的碳排放量超过天然钻石

        如果与天然钻石比较,人造钻石即使在生产中100%采用可循环能源,其碳排放量也是相似的。人造钻石生产使用的电能大都来自化石燃料,尤其在中国、印度和新加坡。以1克拉为例,新加坡采用CVD法制作,其碳排放量比天然钻石开采切磨要高40%左右。

  5. 大量消费者觉得人造钻石不是真的

        2018年5月份的Harris民意测验表示,68%的美国消费者相信,人造钻石“不是真正的钻石”。只有16%的受访者觉得人造钻石“是真的”。其他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越多了解人造钻石,越不愿意将其用在自己生命中重要的时刻,而宁愿将其用在时尚珠宝上。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然钻石面临人造钻石的挑战:难以区分
为什么全球正在像买白菜一样疯买钻石?
一个小镇实现钻石自由
义乌老板推人造钻石导致全球天然钻石销量大幅下滑
急眼了 | 美化天然钻石的开采,能够抵挡培育钻石的爆发吗?
戴比尔斯:如何制造了钻石谎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