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天道观念的哲学意义与《道德经》一书的宗旨
老子以前的天道观念,都把天看作一个有意志、能喜怒、能赏善罚恶的主宰。而老子则反对有人格的上帝,主张按照自然界本来的面目去认识它,说明它。老子以道,而不是上帝或神明来作为最高的哲学概念,冲破了宗教神秘主义的牢笼,使人们的思考从宗教迷信中逐渐解脱出来。
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万物的原因,是天地万物之所以为是的本原,可以说没有道就没有天地万物的存在,所以道对于天地万物而言可以言长言大,可以看作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或“统治者”,但是天道是无为的,它的无为性在于它生有天地万物而不生有自身,它是天地万物之为是的原因却不是它自身的原因,所以对于天地万物而言,道“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这就是道的无为性的定义。正因为道的无为性,即生万物而不自生,长万物不统治,功于万物而处下,将自身归于虚归于无,所以身在天地万物之中,我们只能获得关于天地万物的具体知识,而不能获得关于道的任何具体信息。关于道,我们可以肯定的只是:1.它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宇宙万物之所以为是的原因。2.它对于天地万物的主宰具有无为性。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道教造像风貌
在老子的逻辑中,道存在着是必然的事实,而且是一个不需要加以证明和论证的事实,它是被发现了的事实。它被发现出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证明了天道是无为的这一特性。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同意老子的意见,接受老子的逻辑和论证,承认在天地万物之外还存着一个所谓自在地道的这么一个事实,那么天道必将是无为的。有了这样一个所谓的“自明”前提,德无为才能作为一个必然的结论被推论出来。
在《道德经》体系中,老子并没有解决道是什么的问题,由于老子无为的概念,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是不可能被解决的。我们知道的只是,道是存在的且它是无为的统治着世界或宇宙万物。至于,道是什么?它是实质是什么?结构又怎样?等这样的问题,老子并没有回答,而且在老子的体系里这些问题也不可能被回答。
这一点,只有在了解了《道德经》无为概念的含义之后,在了解了老子整个体系论证的逻辑规则之后,才能有更清楚地认识。而且,我们现在只需要知道,道是必然存在的且是无为的这一点就足够了,因为只要有这一点就可以构一个天道无为的前提,进而完成《道德经》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推理,使得老子关于社会必然趋向德无为的结论能够必然成立。
经文进而论证了“无为而无不为”,“有为而有以为”正反两个命题。统治者倘若采用有为的政策去治理社会终将使社会内部矛盾越积越深,从而导致矛盾不可调合的两极分化,从而有以为;统治者倘若采用无为的政策来治理社会,社会将自化而趋向大同,而实现天下大治的目标,所以无为而无不为。所以无为为上策,有为为下策,从而教导人们崇尚并实践无为的法则。
老子全书的宗旨,就在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说理引导人们选择无为的理论和实践。在老子看来修身治国都应当崇尚无为。从而建立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侯王治理天下,违背天道而为宗旨。统治者只有效法天道、顺应天道,采纳无为的法则治理天下,才能使天下实现太平清静的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些精华
道德经与科学价值观《道德经》剖析
老子论道,开启防御和退守的中国哲学智慧!
《姬氏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