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诗词微刊】第408期 | 章元生:邹国荣重阳书怀赏析


作者简介

 章元生,江西人氏,大学学历,国贸行业退休,客居闲暇时好读诗词文赋,自以为灵性不足故述而不作。


黄花岁岁总依人
邹国荣重阳书怀赏析

章元生/文

庚子重阳日,我在习字时抄了几句诗:“与客携壶上翠微,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菊花须插满头归。”这是改头换面摘句于苏轼《定风波.重阳》的。苏词曰:“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其实,苏轼的诗也缘起于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后人解释说,此二者心境一致之故也。 
     恰巧,近日读到邹国荣先生的重阳书怀之作,悠游其中,也有心境一致者也。这个心境是白居易式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邹先生隐于诗赋翰墨既深,“门巷清如水,情怀淡似秋”,“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其诗文郁郁葱葱,读来“顿觉情怀似少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在唐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首诗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首。”邹先生仿佛是从唐朝穿越来的,对于诗词文章有一股少年般的情怀。他的数千首诗,出入于世俗红尘桑田沧海,风雅于油盐柴米草木河山。没有什么物象,也没有什么物候,是不能入他的笔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我也遇见了一个少年重阳节。

邹先生的格律诗词有鲜明的时代取向,作品的逻辑气脉属于眼前这个社会和时代。这个特点很宝贵。明朝谢榛《四溟诗话》说:“今之作者,譬诸宫女,虽善学古妆,亦不免微有时态”,“有意於古,而终非古也。”他的意思是说,东施效颦,终非西施。如何用古人壶樽盛当今桂浆,邹先生的诗作很有教益。

       重阳一日,诗人书怀数首,细细看,像是钱塘潮的波浪层层,先后而至,各有气象。《四溟诗话》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照此论,我循其迹而不泥其迹,依自己初浅的理解,加上些许自我想象,尝试着来品味诗中的意境情怀。诗禅互通,所谓“作诗如参禅”,所以读诗也如参禅,识辨顿渐在乎一心,得失有时与诗无关矣。

其一
旧时心性爱登高,占尽峰头始觉豪。
老矣曾经兜海岳,归兮何必佩弓刀。
支筇簪菊寻常看,面壁怀铅已自陶。
且让后生争极顶,一壶聊发说題糕。

      解读:这第一首书怀诗,第一感觉是“调侃”,调侃得含蓄又明朗。比喻清晰而不直白。措词夸张而能轻快,格调高扬而能平和。前两联高扬,“占尽峰头始觉豪”之类,句句豪气干云,即便“归兮”句亦有余威在侧。后两联平和,仿佛沙场归来,归复平静,栩栩而有形象,宛如卸甲归田者,也有“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尾联是调侃,是从争极到題糕的变奏曲,是从自信到自陶的祝酒词。全诗在写一个意念、一个心路。陶明濬《诗说杂记》说:诗要“和情辅势,回环错综,务使镕成一片。”这个“一片”,就是几十个字全指向一处,归结于一个要点。这首诗做到了这“一片”。

      文字的调侃,即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风度。苏轼有一首顽皮词《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一个平常的洗澡搓背,就这样被苏轼弄得这么妙趣横生。崔护和刘禹锡有几句关于桃花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寻常人事的一去一来写得风流倜傥,为人们带来了一千四百多年智慧与美好的传说。自然,他们的调侃诗是藏着机锋的,是微笑的锋芒。

用诗文来记录岁月、调侃人生是文人很自豪的事,邹先生也是自豪的。他在诗中调侃,是自陶也是自信。五十六个字“和情辅势,回环错综,镕成一片”,这“一片”就是一个“让”字。《诗说杂记》说:诗“贵乎切,一字可以追魂摄魄也” 。这个“让”字可以追魂摄魄,是诗眼,统领全篇。让“弓刀”,让“峰头”,让“海岳”,让“极顶”,把好风景都让给“后生”。然后,自己华丽转身,像李清照那样洒脱:“江山留与后人愁”,自己则“支筇簪菊”、“面壁怀铅”,世事寻常任由之。由此观之,前三联都只是铺垫,只是序曲,到“且让后生争极顶”句题旨豁然打开,然后转瞬收住:“一壶聊发说題糕”。既然“江山留与后人愁”,自然就可以收笔而无须多言了。在重阳时节打理这样一个“让”的心路,殊不寻常,不禁让我集一副联以和之:酩酊但酬佳节了,菊花须插满头归。
罗素说: “如果世上有一个国家自豪得不屑打仗,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如果借用这个句式来形容一下此刻感想,想到两句话。一句是“如果世上有一个物件自豪得不屑争让,这个物件就是年龄。” 另一句是“如果世上有一个物件自豪得不屑礼让,这个物件就是历史。”
诗的布局适度,几乎无须赘言。而用词考究则值得盘桓。“題糕”是用典,用意颇为不俗,也不易,潜台词很丰富,使得煞尾余味十足,并无一放了之的单薄。“聊发”二字,初看随手而略无担当,也许不然,有内涵在其中而不必解。“兜”是大气魄,让人想到古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兜”又有江山主人的身份,若顾炎武诗“万古河山应有主,重来此地一登临”。这句是在衬托后面“让”的气概,并非只为着下笔的痛快。“支筇簪菊”、“面壁怀铅”,于心于事都十分贴切,是作者自信自陶的由来。“
于是,想到清朝流传下来的一个名句:“让它三尺又何妨”。

其二

黄花岁岁总依人,陪我闲居倍觉亲。

又到重阳思雅客,还邀诸子赏时新。

品茶已味田家淡,颂酒细斟陶令醇。

今日无须扶杖远,秋光三径似胜春。

解读二:

此为第二首重阳书怀,气脉上有所承接,能够演绎第一首诗中“支筇簪菊寻常看,面壁怀铅已自陶”的意境,与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相仿佛。叙事是载体,重心在意境韵致。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此诗如白居易所言“歌诗合为事而作”,叙事成诗,诗意地叙述。事载以情,情出于事。正所谓又是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谈笑有鸿儒,往来多白发。其叙事六要素,面面俱全。“黄花岁岁总依人”,说时节;“陪我闲居倍觉亲”,说场合;“又到重阳思雅客”,说人物;“还邀诸子赏时新”,说事体;“品茶已味田家淡,颂酒细斟陶令醇”,说过程;“今日无须扶杖远,秋光三径似胜春”,说结果、说心情。秋光三径,“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诗眼为“秋光三径”,重阳雅集故也。全诗呈飘逸态。何谓飘逸?陶明濬谓:“ 秋天闲静,孤云一鹤者是也”,对一种神态、一种意境的形容。这首诗,有田园诗的色调,取闲适之意境,得风人之深致。所谓“深致”,是诗词语言外所呈现出的一种深远韵致。
诗以事体为米,煮饭而成境界,韵致就是饭的香味。饭有饭香而饭香非饭,个中意味,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说。此诗所营造的闲适韵致,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特色,为大众所熟悉,它其实象征着一种理想心灵。唐代王驾 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多美的生活啊!此时此刻,感动我们的是诗,还是诗之上的东西呢?是米饭还是香味呢?邹先生的这首诗,字字句句都是寻常,像一粒粒白米简明。然而,当它组合成一首诗之后,呈现出来的美妙和芬芳,令人十分亲切舒服。它有丰富的画面感,像一幅即遥远又亲近的农家田园画。此时,所谓诗词技巧的讨论显得多余。诗以境界为上。
好比八碟菜肴,都是农家时蔬,都是家常做法,组合成席,看着就是妥帖,嗅着就是别致,吃着就是舒服。这一层平淡境界,实在也是妙不可言的。严羽《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这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事,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诗所记为重阳雅集,所以用了“三径”作喻。古往今来,不是随便什么小路和田园就可以自称三径的。杨万里说“三径初开自蒋卿,再开三径是渊明。诚斋奄有三三径,一径花开一径行”。它是隐逸者的田园,是清高之士声气相通之径。没有雅士交集的三径,未必三径;没有三径往来的雅士,也未必雅士。雅士虽是三径的主人,诗词却是雅士的名片。诗词可以没有茶酒菊和重阳,茶酒菊和重阳却不能没有诗词。所以,便有了邹先生的诗作,以及诗一般的茶酒花故事。
树应该长在土壤里,树不能长在树上。诗的生命在生活的土壤里,不在唐诗宋词里。这首诗是从生活土壤里长出来的,接地气,有活力,出境界,见性情。
 

其三

秋高放目入云端,磊落河山气度宽。

造极人知天下小,临渊我识履跟寒。

沉浮当酹江中月,俯仰犹怜夜半翰。

欲问沈沈忧乐事,黄花无语独依栏。

解读三:

此诗似有題而无题,类似《赤壁赋》之飘渺、《锦瑟》诗的迷离,若无所欲又无所解一般。《人间词话》说:“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 由此而知,所谓无题,乃是诗词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此诗中之意,显然不止于怀秋而已。
清人周济以为,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细析之,此诗恐为“忧乐”而生,借景写情。“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原本无关他人,生生要把青天、江月、东海拉进来说事,这是古已有之的习惯。邹先生亦如是这般,是托物喻事、借景喻情,衬映情事之不寻常。人世许多忧乐是伴生的,有时互为答案,这一点在构思上似乎有所体现。
古人说作诗譬如用兵,必有布置。此诗四联,后三联,如登极顶,如临深渊,江月沉浮,诗心俯仰,独与菊花说忧乐。其造景如造境,意象繁多思维连绵,物物皆著自我色彩,有一种关怀人事时运的淑世情怀。然而,首联则是“秋高放目入云端,磊落河山气度宽”,格局高远,洒脱气象与后三联迥异。诗人是想以一种强烈的反差,来表现另一种强烈的情愫吗?诗的每一句都是一组伏兵,待目标出现,蜂拥而出,一击而功成。此际,那个目标叫做題旨。那么,首联的伏兵,剑指何方呢?
诗词有隔与不隔之论。所谓隔,指写景不够明晰,或者感情内涵不够明晰。所谓不隔,在写情写景的真切、透彻和自然,让人理解了无障碍。
当年王安石有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大谬不然,提笔讽之“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不久他看见大风过后黄花满地,悔之不迭。读诗而不识解语,并非罕见。是故,诗者,因事而起,因物而异,隔与不隔,当知人论世。
我想,此诗题旨是忧乐,有忧有乐,乐天之乐,忧秋之忧。比如欧阳修《秋声赋》之言:“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忧生忧世是诗的本质体性,“忧”是大核心。“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这大概是本诗的题旨了。秋高气爽天地阔,是为一乐;造顶临渊履跟寒,是为三忧。世上隐忧,莫险于知其不可而为之,又最难于知其不可而任之。这个消息从尾联的“欲问而无语”中猜测耳。人世许多忧乐是相伴相生的,有时互为因果,诗人恰如哲人,于此尤为敏感而知觉。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就是撒豆成兵。诗的意图,分散在字里行间;字里行间又隐隐映带着一些故事。对于不知诗之背景的读者而言,可以琢磨的是词藻的内涵,可以感受的是诗人的情绪。也许,这就足够了,诗的使命已然实现。《沧浪诗话》言:“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邹先生的诗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之有物。这个看似寻常的特点,其实是很高的标准。因为,这个物,指的是诗意甚至词藻以外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那个东西。没有别材和别趣,言之有物还真不容易做到。

    题外话

苏轼说:“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则参禅”。此诗之后,两宋文人学士参禅遂成风气。再后来,“作诗如参禅”成为文人共识。照此说来,解读诗词可谓替参禅者参禅,玄虚而玄虚。自然,解析诗,即非翻译,也非考据,它好比风景名胜的一个导游词,介绍一些理解和感受,顺便让诗的本身多一些异样的色彩。所以时常,作者未必如此,而解析者未必不如此,惟对美的追求和享受是一致的,并且希望有益于他人。

微刊工作室

本期编审:王敏建  陈松春

执行主编:杨宝明

本期编辑:宋力

本期校正:蒋正华

栏目荐稿:邹国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诗词欣赏
邹国荣 | 当今诗病三十品
赏菊品诗在金秋
红楼梦咏菊诗词赏析【组图】
诗界快讯||戊戌南行唱和选
邹国荣先生用古体诗勾勒官场现形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