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具有“被讨厌的勇气”吗?

这两周在读的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有一天早上我拍了几张照片发微信上,被同事戏谑:这么喜欢灵鸡汤我微微一笑,对他说:怎么样,对你有作用吧,感觉你今天比平时来得还早一些。

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人,生怕其他人说自己不务正业,以致于放着朋友圈不太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偶尔发表了观点,别人说几句又思前虑后,担心影响人际关系。我形容为比较拧巴,其实想发表观点,想拥有自由表达,但太在意“被讨厌”,所以你会看到关闭朋友圈、三天可见、分组表达等奇奇怪怪的行为。

如果你也偶尔有这种想法或做法,或者纠结于不幸福,《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正适合你去看一看。

01


简介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

以前一提到哲学,我总有些害怕深奥而不太敢读,因为哲学是思辨的产物,得有一个严密的逻辑,能够经得起推敲和辩论,而这些都比较费脑力。但这本书很友好、读起来相对轻松,采用对话式的方式写成,里面有一个青年,可能和我们差不多有许多对生活的困惑,通过他的问题一步步引导我们找到最终答案。

02


改变-幸福-自由

被讨厌的勇气》前三章说的是“人可以改变与进步”、“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人人都可以追求自由”这三件事。


改变:需要勇气,而后能进步
书中青年问哲人的第一个案例就是他有个朋友,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闭门不出。可能是在父母的虐待下长大,从未体会过人间真情,所以才会惧怕与人交往,以致闭门不出。这种“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叫做“决定论”。相当于说,青年朋友自卑而闭门不出,一切都是因为他爸爸妈妈的错。

但阿德勒不赞同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青年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做“目的论”。这种情况你是不是也很熟悉?因为一发言就容易紧张,所以选择在公众场合不发表观点,然后说服自己:要不是有社交恐惧症,肯定能把事情做成。

所以,当我们感觉不到幸福,活得很痛苦,甚至想要变成别人。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仍以青年朋友为例,他从小性格孤僻,害怕外面的世界,所以不敢出门只能待在家里,这是他的性格悲剧吗?不是。他也知道孤僻的性格不好,但是这个性格对他有利——有了这个性格,他就有了不出门的理由,他就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照顾。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而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大部分选择了后者。所以,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过去、环境、能力这些都是外在因素,而我们真正缺乏的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幸福: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青年讨厌自己,是因为他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从而陷入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的窘境,“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根源就是人际关系。因为你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哲人的身高只有155厘米。一开始他也非常苦恼于自己的身高,总担心别人嘲笑他,很烦恼。后来有个朋友跟他说,其实个子矮也是一个优势,在和别人交流时,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有让人感觉轻松的能力,这就是价值的转换。

书中将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统称为“人生课题”。

“工作课题”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在这个环节,核心问题也是人际关系。比如,为了求职而发出简历,面试了却没被任何公司录取,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思来想去便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败,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开始讨厌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而在“交友课题”与“爱的课题”这两项中,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我们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同样,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用阿德勒常用的话来说: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阿德勒的说法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父母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再比如,青年在公司里的上司毫无理由地讨厌他,用阿德勒的指导方针,不能认为“因为有那样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这是原因论,而应该反过来看:“因为不想工作,所以才制造出一个讨厌的上司。”如果用课题分离的理论来说,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阿德勒的理论是,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不畏惧被人讨厌仍能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反而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03


缔造共同体感觉

无论是课题分离还是自由,听上去似乎是虚无的个人主义。实际上,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书的第四、第五章主要是青年和哲人更深入地对话,讨论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以及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举一个例子,在不同国家版本的世界地图上,被绘制在地图中心的可能是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不同国家。但在地球仪上,每个国家都可以是中心。在人际关系中也是这个道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样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不是世界中心,但我们是共同体(地球)的一部分。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但也是幸福之源。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在缔造共同体感觉的过程中,阿德勒提倡建立起横向关系。和别人比较、命令孩子做父母希望的事情、以挣钱多少来区分家庭地位、用领导的身份来命令员工,在阿德勒看来都是“纵向关系”,这些例子中不同的人仅仅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怎样获得“被讨厌的勇气”以及“幸福”?阿德勒说,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只要有一个理直气壮的价值在,我们就是幸福的。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等都是参与的方式,幸福来自这些不同的贡献。

04


认真活在当下

书的最后一章叫做: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我理解为,当事情或者状况已经注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意义,从而也就选择了生活模式,进而能获得幸福。阿德勒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建立共同体感觉

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系,需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就是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自我欺骗。比如对考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是自我欺骗。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是自我接纳。

他者”说的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地相信。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无法理解,但阿德勒说的是,信赖是自我的课题,而如果被人背叛,那是他人的课题。现代博弈论也提出,在长期博弈中,做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无条件地合作。

他者贡献”是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他者贡献的意思不是自我牺牲,母亲牺牲自己的生活去成全孩子,这不符合人人平等,因为孩子的人生是人生,母亲的人生也是人生。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递进的关系。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后果,你才不怕被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有了他者信赖,把别人当做是伙伴,你才愿意做他者贡献。

活在当下
阿德勒认为人生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地的线,而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组成。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好好珍惜、好好体会、好好享受。这就好比旅游,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算旅游——是从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就已经开始了,路上每一处点点滴滴都值得欣赏。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什么。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05


写在最后

《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看成讨论如何获得勇气、获得幸福、获得人生意义等,都是很宏大但又和我们休戚相关的。阿德勒提倡的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自己赋予人生的意义,通过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每一个刹那。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

备注: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一位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

阿德勒的父母是犹太谷物商人,所以其家庭还算富裕,但阿德勒却有个不幸的童年。家中有六个兄弟、两个姊妹,阿德勒排行第三,从小因患有佝偻病而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使得他没有办法和一般小朋友一样跑跳自如,也因此他时常觉得自己不如哥哥或邻居而产生自卑感,后来曾发生两次车祸;五岁时,得了严重的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他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而这些幼年经验也使他强调的早期记忆对个体心理的重要影响。

好在他最终找到了独特的人生意义,并成为了一名心理学的大家。可以说,他本人就是战胜自卑、逆袭成功的人生典范。

你好,我是锋言冷语,前产品经理,现开发经理。

从事过测试和硬件开发、负责过质量管理、带过产品线,在安防公司厮混过,也曾短暂地加入过创业公司打拼,如今在一家环境监测仪器厂家里担任开发经理。

爱好运动、每年跑1-2次马拉松、喜欢独处和看书,也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日常感悟与管理心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本心理书出版就是日本榜首,狂销350万,读完你会发现新世界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 阿德勒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你想要活得“自由”吗?那就从被讨厌开始
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最实用的心理学,没有之一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终结篇)
多说说:“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