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好人,做好老师——听陈锁明教授《行走在通往“大先生”的路上》讲座有感

做好人,做好老师

——听锁明教授《行走在通往“大先生”的路上》讲座有感

写在前面:以下是我在324日下午1点到3点,听陈锁明教授讲座的课堂记录,难免挂一漏万,记录不当之处,责任均在笔者。陈教授对于与会的江西省名师成为“大先生”的期待溢于言表。文中红色字体标注有些是陈教授讲课过程中的延伸之意,有些是我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写下的一些感受。

《行走在通往“大先生”的路上》

陈锁明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院长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陈锁明老师暖场,鼓励学员们相互握手。(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一、名师的样子

四有好老师;大先生:为学,为事,为人;楷模:经师(专业),人师(道德)

孩子生命当中的贵人:孩子,你不该属于这里,因为你这么聪明.(陈教授提到一位老师跟一位学生的对话,认为孩子不应该只是现在这样的水平,让人印象深刻;人的进步,往往是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期待眼神,一个善意的提醒......

二、普通老师与名师理念与实践的差异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潜在与显性;碎片与系统;单一与统领;常规与品牌

补充:关系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

    三,12341、坚定的信念2、两敢精神:敢探新理,敢入边疆;3、三大拥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四项独立:独到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实践,独立的教育著述,独立的教育人格。(陈教授总结出的四句真谛,每个人在走过万里路,读过万卷书后,总会有那么一两句话沉淀下来,但是,如果没有人去提醒,可能一生都不会去总结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行。)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补充:第一流的教育家:实践,经验,空想,比如,大单元,大概念,跨学科,与谁跨,跨多久;二八定律,20%的人引领。担当,中午不托管,早放进学校(一个学校的领导,充分为家庭离学校较远又不在学校托管的学生考虑,让学生能够早进教室,少在校外吹冷风);教育与教学,教育放在前面,先有好的理念,再有好的行为。

    每天一百字的教育笔记。我的日记也该好好地坚持写下去。

    教育随笔,反思教育行为,教育理念。我的教育反思与随笔可以出专著了。

    四、名师要充分认识时代背景

    教育1.0

    农耕社会,教师中心,讲和背,前喻文化;天地君亲师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教育2.0

    工业社会,教师主导,讲和练,前喻文化与并喻文化

    教育3.0

    知识社会,学生中心,创中学、凝中学、问中学、研中学,前喻,并喻,后喻文化

    新发展阶段:新环境,条件,机遇,目标,矛盾,时空,方位,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应对:读国家文件,画思维导图,全面理解

    比如读《教育现代化2035》,理解教育质量提升。对教学、教改帮助很大,所以政策、文件是很重要的。

    五、智能化时代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5G:万物互联,泛在网,低功能,高速度,低时延,重构一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创作2000首诗歌才厉害——反对《诗词大会》(因为这只是记忆的层面,能作诗,才是更重要的。)

例:神奇的5G,可用来协助抓小偷

写完后的思维导图,网络思维能力,每天构建

双减时代

怎么样做好:慢下来,宽一点,活起来。

六、教育现代化

教育,人才,科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怎么样成为名师?将"大先生",可以放在终极目标。但是,当下,可以将目标放小一点,教育生涯便可以从容一些。

鼓励:教育要培养人,培养学生。(也培养教师)

育人于细微处

桂贤娣,因生给爱十法

反思:一位父亲,不与母亲争论谁该带孩子早起,谁该带孩子去动物园,爬山。境界就得到提升。所以自己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

七,正确处理好关系

比如:纸杯,水,鸡蛋的案例说明,以柔克刚。孟子的“杯水车薪”,可以回答努力不是没有用,而是努力得还不够。

八、教育要创造美感

所以教师应具备结构性素养

九、基础教育要做到——夯实做人的基础;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夯实身心健康的基础;夯实学习力的基础。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最后:分享一首诗

《攀登心中的巅峰》

刘庸

你可以一辈子不爬山

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前往高处

它使你总有奋斗的方向

它使你任何一刻都抬起头

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图片|萍乡六中 储步云老师

作者:陈锁明、周小泉(学习周序老师的方法)

左起:周小泉、万先进、陈锁明教授、汪霁虹

写在后面:有人说讲的人比听课的人更受益。但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片面,因为听课的人如果受到讲课的人的启发,得到一些思想的共鸣或者思想的升华,可能对听课的人受益会更大。这就给讲课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诚、思考、共情、学识、内容安排等。而陈教授等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们多数都具备这些结构性素质,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点赞。再次感谢陈教授等北师大的老师们,也感谢组织实施的班主任陶缘媛、马天琳等老师。

左起:周小泉、陶缘媛(班主任)、汪霁虹、万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看曾琦教授的讲座有感
聆听首师大王陆教授“基于真实性评估的教师专业发展COP”讲座有感
【潇湘快评】黄美华/2023寒假读书之感悟系列
广西师大陈广林教授到蓝田学校做“国学与德育之根”讲座
做有价值的上班族
孤独的雷鸣——访陈有清老师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