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禁果格外甜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 。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从圣经故事中引申出来的“禁果”,其含义就是指因被禁而更想得到的东西。

“禁果效应”也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莎翁的戏剧中,罗密欧出身的蒙太古家族和朱丽叶出身的凯普莱特家族世代为仇,然而却出现了家人越是反对,他们越是相爱,最后双双殉情的结果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

以上三个故事,从不同的方面说明越是禁止的,会越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有时在教育孩子上,我们越禁止什么,他越会做什么。因为你的关注,他反而更好奇,所以生活中有很多的情场高手,他们总是若隐若现在你身边,你追她时她就离你远些,当你觉得没希望要放弃时,她又突然出现在你眼前。这样才会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如果一追究到手,会很快乏味的,所以很多的老手在恋爱上都会有些小把戏。

我遇到很多早恋的男女,由于家人的坚决反对,最后她们真就私奔。当时她们的婚姻都不会过得长久,很快的他们也就离婚了。为什么这样,因为很多女孩在家里没有得到父母那种宽宏的爱,总觉得在伴侣身上能找到,当和伴侣在一起后,因为怕失去这个爱就抓得更紧,越抓得紧伴侣会离开的越快,因为没人受得了那种窒息的爱。

遇到早恋家长怎么办呢?我遇到一个家长说的很有效果,当她的孩子喜欢一个女生的时候,妈妈说很好呀。说明你成熟了,祝贺你。想想你后你要做成怎样的人才会配得上这个女孩子,是不是更应该努力学习,在所有方面都尽量更优秀,那样我们才有机会匹配上这么优秀的女孩。后来这个孩子真的一直很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过去了那个阶段,因为不禁止,真的不会有多少会走进婚姻的殿堂。

生活中也是遇到一位很牛的家长,爸爸是在高校教心理学的,他从来不辅导孩子,都是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他说爸爸可没有你聪明努力,爸爸真的不会。但是他总是给孩子提前搞点神秘,拿些化学试剂,回家做实验,孩子有兴趣之后,就全部拿走,说等你学化学时自己上实验室会更有趣。后来她的孩子成绩一直优秀,一直喜爱化学直到博士毕业。

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苏洵有两个儿子,也就是苏轼和苏辙。在小时候,他们很顽皮,任何说服教育都无济于事。但是,苏洵并没有采用‚棍棒‛的办法强制教育孩子,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禁果效应‛。每当孩子玩耍的时候,苏洵就躲在旮旯内读书,看到孩子一来,他就把书‚藏‛起来。两个孩子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于是趁父亲外出时,把书‚偷‛出来,慢慢地,他们就将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步入了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被纳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世人称之为三苏。

社会上的禁书,总是疯狂的蔓延,如病毒般的传染,就是人们对禁止的好奇。还有A片,也是被禁止的。可是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没有看,包括女生都是偷偷的看。

所以要善用禁果效应积极的方面,对问题要善于诱导,就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更上一层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娃与父母较劲,最忌硬碰硬,巧施“禁果效应”,教育效果堪称神奇
“禁果效应”告诉我们,要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心
家教论坛:巧用心理效应实施家教
禁果效应:你越反对,我越是要这么做!
“爸爸,我错了”,16岁女孩“偷尝禁果”,愤怒爸爸反手一巴掌
非凡小狮带你了解3个儿童教育心理学,让家长读懂孩子轻松育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