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里乾坤的伤寒讲义
知识点1太阳病概论与提纲证
1太阳病概论与提纲证
1.1太阳病概论
备知识:
本节主要讨论太阳病概念、临床表现、证候类型及其治疗方法。太阳病是人体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一大类疾病。一般认为,太阳病多见于外感病的早期阶段,故太阳病常作为六经证治的第一阶段。
理解太阳概念首先宜从太阳的命名开始,有两层内涵。其一,太者大也。太阳又被称为“老阳”、“巨阳”,表明太阳阳气巨大,阳气足则正气旺,抗邪故有力;其二,太者初也,太阳有六经藩篱之美誉,职司卫外,故常为受邪之始。
太阳的生理功能特点可以用“太阳主表,表统营卫”予以概括。太阳主表,包涵两层意思,一指功能言,卫外防御;一指部位言,偏于体表。外邪侵袭人体,机体自然会奋起抗邪,《灵枢?营卫生会》曰“太阳主外”,就表明太阳具有职司卫外的功能;邪袭人体多由表而里,由浅入深,太阳作为固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自然也就成为人体抵御表邪的前锋主力。简而言之,“太阳主表”即指太阳之气抗邪于外,病位在表之意。一般而言,太阳主表功能的正常发挥是由太阳之气来实施的,但所谓的太阳之气仅仅是一个非常笼统的称谓。具体而言,太阳之气即指营卫之气。营卫之气循行人体,卫主卫外,营主内守,“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营赖卫之外固而内守,卫赖营之内守而卫外。营卫二气相合,功能相依,共同发挥卫外抗邪、调节体温、温煦机表、开合汗孔的作用。营卫之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二者关系又尤以卫气功能正常与否为首要,故太阳之气多被习称为“卫气”,太阳病之诸多见症多可从卫气失司的角度推演开来。
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因其阳气多而正气盛,故可奋起抗邪于表,在表之邪气不解则太阳经气不利,营卫之气因而失和,继而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其基本脉证为“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因此,太阳病的病机特点可简要归纳为为:邪袭太阳,正邪交争于表,经气不利,营卫失和。
太阳为三阳之一,故病性属阳;正邪交争的部位在表,故病位属表;由于太阳之气不虚,可奋起与邪气相争,故病性属实。太阳为病,可表现为卫气温煦功能失司,恶寒明显,故病性多属寒。以上是从八纲的角度解读太阳病。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有内在联系,但二者的概念分属不同层次,宜细加辨别,全面理解。
由于感邪性质和体质差异,太阳病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三种类型。但在《伤寒论》中详于寒而略于温,故在辨治上根据体质强弱、腠理疏密、感邪程度、病情轻重、病理变化之不同,着重讨论了太阳病本证的三种证候类型,即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表郁轻证。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外邪侵袭,腠理疏松,营卫不和,卫强营弱者,称为太阳中风证;以恶寒,无汗,身体骨节疼痛,脉浮紧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外邪束表,腠理致密,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者,称为太阳伤寒证;以太阳表证日久,不得汗解,邪气渐轻,正气渐复,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呈阵发性发作为基本表现,其病理特点是微邪束表,营卫不和者,称为表郁轻证。
除太阳本证外,尚有因表邪不解又兼有其它证候,或在发病之初其人素有宿疾,复感外邪,形成兼夹者,称为太阳病兼证;若因失治误治,或疾病的自然发展,太阳表证已罢,出现了新的病证,称为太阳病变证。变证已不具备太阳病的特征,不属太阳病的范畴。某些杂病,在其发病过程中,有时出现一些类似太阳病的表现,称之为太阳病疑似证,此类条文旨在鉴别之用。
太阳病的治疗,遵《内经》“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旨,以解表祛邪为治则,以汗法为治疗大法。风寒者当辛温解表,风热者当辛凉解表。属太阳中风证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为代表;属太阳伤寒证,则开腠发汗、宣肺平喘,方以麻黄汤为代表;属表郁轻证则小发其汗,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太阳兼证,则在主治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太阳病变证,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太阳病的转归预后有三种趋势。第一种为痊愈,若治疗得当,则表邪随汗而解,病得康复;第二种为传变,即病情已发生变化,但仍属六经病范畴,如太阳病变为少阴病等;第三种为变证,病情同样发生变化,但已经不属六经病范畴,不具备六经病的典型性质和特点,这被称为变证。不同的转归主要取决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及治疗当否,分别包涵了正气、邪气、以及医患协作三方面的因素。
1.2太阳病脉证提纲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之爲病,脉浮,頭項强痛[1]而惡寒[2]。(1)
【词解】
[1]头项强痛:强(jiāng,音僵),拘紧不柔和。头项强痛,指头项部疼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
[2]恶寒:即怕冷,身居密室,复被向火,而冷感仍不可缓解。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脉证,被后世医家习称为太阳病提纲证。
外邪侵袭,先初多由表入里,逐层深入。太阳主表,受邪首当,太阳阳气巨大,正气旺盛,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故发为太阳病。脉浮机理为卫气浮盛于表,脉中气血充盈,实际也是正邪相争在脉象上的反映。浮脉除了具有病位在表之意外,往往还提示正气未虚。因此,正气不虚,正邪相争可作为理解太阳病的首要关键。太阳为病,则太阳经气为之不利,营卫气血运行受阻,则头项强痛。头痛一症三阳病皆可见,但项强却以太阳病为特征;太阳为病,则营卫不和,卫气不能正常发挥温煦的功能则表现为恶寒。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证候组合应是仲景对太阳病大量临床现象细致观察后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这种对疾病的认识形式标志着中医学摆脱了以往单纯的对症用药的简单模式,转而侧重从人体整体功能方面探讨不同疾病的症状规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辨证意义。此三症不仅概括了太阳病的主要脉证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太阳病“邪袭太阳,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经气不利,营卫失和”的基本病机特征,因此作为太阳病提纲,具有重要的辨证意义,此后凡言太阳病者,多具此脉此症。
【按语】
临床上“发热”一症也是太阳病的常见症状,为何未列入太阳病提纲证中?
太阳为病,正邪相争,营卫失和,卫气抗邪于外,不得泄越则多表现为发热。此为疾病发展的常态,但亦有患者于发病之初,由于卫阳被遏,阳气尚未及时伸展,因此不发热,而仅表现出恶寒。“未发热”不同于“不发热”,提纲证中虽未提到发热,但发热与恶寒并见,却是太阳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也是太阳病与其它六经病的主要区别点之一。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程郊倩:太阳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使后人一遇卒病,不问何气之交,而但兼此脉此证,便可做太阳病处治,亦必兼此脉此证,方可做太阳病处治。虽病已多日,不问其过经已未,而尚见此证此脉,仍可做太阳病处治。(《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柯韵伯: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表章之……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条脉症……仲景立六经总纲法,与内经热论不同,太阳只重在表症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看诸总纲,各立门户,其意可知。(《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太阳脉证》)
1.3太阳病分类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1],脉緩[2]者,名爲中風[3]。(2)
【词解】
[1]恶风:即怕冷,恶寒之轻者,当风则恶,无风则缓。
[2]脉缓:脉象松弛柔缓而不紧急,宜与“脉紧”对看,非怠慢迟缓之意。
[3]中风:太阳病证候类型之一,因本证症状类似风邪为害,故名为中风,与后世内科杂病突然晕倒,口眼喎斜之中风病不同。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证的脉证特点。太阳中风证是太阳病本证的第一大证候类型。
条文冠首“太阳病”,故应符合太阳病的基本病机与脉证特点。太阳主表,太阳之气发挥卫外抗邪的功能多由营卫之气而实施,故太阳病以营卫失和为基本病机。外邪袭表,正气抗邪于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故见发热。人体体质有差异,若遇腠理疏松之人,卫阳受损,卫不外固,开合失司,营不内守,以致营阴外泄,故见汗出。卫失温煦,加之汗出玄府开张,不耐风袭,故恶风明显。正气趋表欲抗邪外出,故脉应之而浮,但营阴外泄,脉道松弛,因而兼缓。“汗出” 是太阳中风证的主要特征性症状,因其既可反映太阳中风证卫不外固,营阴外泄的病机,又区别于太阳伤寒证的无汗,因此成为本条的辨证关键。
本条习称为太阳中风提纲证,同样具有重要的辨证价值。后文凡见“太阳中风”、“中风”者,即多包括上述脉证。
【按语】
1.太阳中风证是否真的因是受了风邪所致,“名为”二字有何深意?
太阳中风证并非是因受了所谓的风邪导致的,“名为”二字就暗示了所谓的“中风”只是仲景为这一证候类型所标示的一个代称或符号,并非所受邪气有风邪、寒邪的区别。程门雪先生在其所著《伤寒论歌诀》中开篇即明言“因发知受理最确,审证求因大法彰”,可谓一语中的。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反推法,因为人身处的环境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所以表现出来的证候不同而已,邪气不能独伤人,正因如此,中医在认识任何疾病时都离不开对患病者本身的考察。如山田正珍氏曾曰:“夫风寒均是一气,至其感人或为中风,或为伤寒者何也?盖以人之体气素有虚实之异,其所受之邪,每从其虚实而化,其从虚而化者谓之中风,其从实而化者谓之伤寒。”
2.中风证与表虚证有何联系?
太阳中风证又称表虚证。所谓表虚,是指素体肌腠疏松,这种表虚体质的人感受外邪后呈现的证候反应往往表现为太阳中风证,因此,二者常可互称。日丹波元坚云:“虚者,疏泄之义,非虚乏之虚”,确切地释明了表虚二字的含义,与“精气夺则虚”的八纲虚证概念并不等同。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汪苓友:太阳病即上文云脉浮头项强痛是也。篇中凡言太阳病皆仿此……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下文云紧脉,亦当仿此。愚以上言中风,非东垣所云中腑中脏中血脉之谓。盖中字与伤字同义。仲景论中,不直言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鼻塞、声重之伤风,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之也。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中篇紧脉,亦当仿此。(《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脉陰陽俱緊[1]者,名爲傷寒。(3)
【词解】
[1]脉阴阳俱紧:寸关尺三部脉都见紧象。阴阳指脉的部位,以尺寸言,即寸关尺三部。“紧”与中风证之“缓”相对,指脉象绷急、状如绳索,紧张有力。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伤寒证脉证。太阳伤寒证是太阳病本证的第二大证候类型。
同第二条太阳中风提纲证相同,本条冠首“太阳病”,故也符合太阳病的基本病机与脉证特点,即“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类患者多为腠理致密之人,感受外邪之后,卫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必见发热,故发热是太阳伤寒的主症之一,观后文35条、46条即可知之。但本条用“或已”、“或未”不定之词,说明在太阳伤寒证中,“发热”一症有迟、早的不同,其原因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卫气反应有关。“或已发热”,表明外邪袭表,卫气能及时伸展与邪相争,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是感邪较重,卫阳郁闭较甚,不能及时伸展与邪相争,或骤然之间卫气未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邪已着体,卫气终究要达表与邪相争,故发热为必有见证。恶寒属于提纲证所言之症,此处“必恶寒”则尤其注明了恶寒一症在太阳病中的重要性。另外,前已述及恶寒与发热并见为太阳病的特征之一,此条即可为佐证。提纲证中已经提到头项强痛,因此疼痛证当为太阳病的最普遍见症,但本条体痛指的是全身性的疼痛表现,与“头项强痛”相比,程度更重,范围更广。呕逆是胃气失于和降的表现。表里本为一体,太阳主表,太阳为病,表病及里则为呕逆。“脉阴阳俱紧”,即三部脉均见紧象,结合提纲证,脉应为浮紧脉,正邪相搏于表则脉浮,卫阳闭遏,营阴郁滞不利则脉紧。
太阳伤寒证作为太阳病本证的基本证候类型,其病机同样具体表现为营卫关系的不和。不同之处在于,太阳伤寒证的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临床表现以无汗为特征。本条虽未明言,当为省文所致。营阴郁滞则太阳经气运行受阻的情况较之中风证要更为严重,所以,疼痛也就更重一些,因此会表现为“体痛”。表现在脉象上就是紧脉,紧脉与缓脉相对。
总之,诸症以“发热、恶寒”为太阳病基本特征,以“无汗”为鉴别证,以“体痛、脉紧”为相对特异证,呕逆为伴见的次症,此为伤寒证的特点。
【按语】
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作为太阳病本证的两大类型,二者如何鉴别?
两证虽均有第1条提纲证的主要脉证,但太阳伤寒证多见于素体壮实,腠理致密之人,以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为主要表现,尤其恶寒典型而明显,发热则可早可晚,因其无汗,故皮肤干燥,反映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的病机特征;太阳中风证多见于腠理疏松之人,以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为主要表现,其恶寒较轻,多为恶风,因其有汗,故皮肤潮润。反映出卫不外固,营不内守的病机特征。二者在证候上的主要鉴别在于有汗、无汗,脉浮缓与脉浮紧。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方有执:或,未定之词……必,定然之词……曰必者,言发热早晚不一,而恶寒定然即见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喻昌:仲景恐见恶寒、体痛、呕逆,又未发热,认为直中阴经之证,操刀杀人,早于辨证之先揭此一语,虑何周耶。(《尚论篇?太阳经中篇》)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1]。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2]。風溫爲病,脉陰陽俱浮[3],汗自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4]失溲[5];若被火[6]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7],若火熏之[8]。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词解】
[1]温病:外感病中的一种病证,属广义伤寒的范畴。
[2]风温:证候名,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剂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之风温证不同。
[3]脉阴阳俱浮:阴阳指尺寸。即寸关尺三部脉浮盛有力。
[4]直视:双目前视,眼球不能转动,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睛定则表示目失所养,精气大伤。
[5]失溲:溲,指大小便。《史记?扁鹊仓公传》曰“令人不得前后溲”。本条因前有小便不利,故此处当指大便失禁。
[6]被火:火,指灸、熏、熨、温针等治法。被火,指误用火法治疗。
[7]时瘛疭:瘛(ch?音赤),指收缩。疭(z?ng音纵),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8]若火熏之:象烟火熏过一样,用来描述患者肤色黄而晦暗。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温病脉证及误治后的变证。温病为广义伤寒之一,虽也属太阳病的范畴,但与中风、伤寒的证治有较大差异,所以此条是特为鉴别而设的。
太阳病,无论中风、伤寒,均不应见口渴与不恶寒之证。温病同样具有营卫失和的病机,所不同的是温病为患,极易耗伤阴津,这恰恰是温病典型的病机特点,反映到症状表现上,往往会在发热的同时出现口渴。原文中的“不恶寒”当做“微恶寒”理解,因为温病中恶寒也属必见症,乃风热伤卫,卫失固外所致,只不过其恶寒程度远较伤寒为轻、时间短暂而已。
温病初起,治用辛凉解表,切忌使用辛温药物发汗,否则就会变证蜂起。后面三个“若”(即“发汗已”、“若被下”、“若被下”),实际就是三个误治后的变证,以举例方式,申误治之变,实则揭示了太阳温病的治禁。
第一,“若发汗已”提示不可误汗。如果使用辛温药物发汗,以温治温,必致热盛津伤,形成变证,谓之“风温”。此时邪热鸱张,发热不但不降,反而升高为“身灼热”。热邪充斥内外,鼓动气血,则见脉洪大有力。阳热过盛,逼迫阴津外泄,则汗出。热伤津气,故身重。热甚神昏,则病人呈困顿嗜睡状态。邪热上扰,清窍不利则鼻鼾、语言不利。
第二,“若被下者”提示不可误下。上述证候,虽表现为一派热盛津伤之象,但里无有形之实,故下法不宜。若误下之,反夺其津液,水源枯竭,则小便不利。阴竭无以制其亢热,热盛动风,则两目直视。热极神昏,二便失控自遗,是误下而津愈伤,热愈盛也。
第三,“若被火者”提示不可误用火法。温为阳热,火法当属禁忌,若误用之,轻则两阳相熏,皮肤发黄,甚则热极动风,发如惊痫,从而出现阵发性四肢抽搐,同时火灼肝胆更为严重,使发黄之色如火熏之黄而晦暗。临证须辨证准确方可治疗,否则就会出现误治,一误尚可迁延时日,再误则危及生命,故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1.4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  
必备知识:
【原文】
病[1]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7)
【词解】
[1]病:此处是指病人及其所患病证。
【析义】
本条论述外感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以发热与否辨阴阳,在外感病的过程中尤有深意。“发热恶寒”是指疾病初起发热和恶寒并见,外邪袭表,正气不衰,邪气较实,正邪斗争较为激烈,故在恶寒的同时必然伴有发热,属邪在三阳,如太阳病发热恶寒,少阳寒热往来,阳明的但热不寒(初期可有短暂的恶寒)等,故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是指疾病初起只见恶寒,没有发热,反映正气不足,抗邪无力,病情呈抑制状态,多属邪在三阴,如太阴脾虚寒湿,少阴心肾阳虚,厥阴虚寒致厥等,均不以发热为常态,而多突出表现为恶寒明显,甚则厥冷脉微,故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对疾病的一种预测,其方法是依据伏羲氏河图生成数推演而来,因此仲景自注说这是阳成数为七,阴成数为六的缘故。这种预测方法的实际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值得提出的是,以疾病初起发热之有无来辨外感病的阴阳类型,可谓执简驭繁,但须知此仅言其常,还须知其变,如太阳伤寒证初起可有短暂的不发热阶段,太阴病亦可见到发热,故均应具体分析,不可过于拘执。
1.5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必备知识:
【原文】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脉若靜[1]者,爲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脉急數者,爲傳也。(4)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爲不傳也。(5)
【词解】
[1]静:与“动”相对,即无变化。脉象未变,仍与症状相应。
【释义】
原文4、5条论述了判断太阳病传变与否不可拘于时日,应当根据患者当下脉证表现来辨识。辨识的重点放在观察患者脉象是否与太阳病的其它见证相符即可。原文4条脉静表示患者脉象与太阳病其它见症相符,故“为不传”。原文5条“阳明,少阳证不见”为自注句,也表示仍在太阳,病情没有发生传变;然而如果患者出现恶心欲吐、燥烦,脉象急数等表现,则表示病情有变化,“为传也”。
知识点2中风表虚证
1.中风表虚证
1.1桂枝汤证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1],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2]惡寒,淅淅[3]惡風,翕翕[4]發熱,鼻鳴[5]乾嘔者,桂枝湯主之。(12)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6]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7]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温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8]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9]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10]、酒酪、臭惡[11]等物。
【词解】
[1]阳浮而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营弱;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2]啬啬:啬(s?,音色),寒冷畏缩貌。
[3]淅淅(xī,音息):冷水洒身不禁其寒之状,形容怕风。
[4]翕翕发热:翕(x?,音夕):合羽状。翕翕发热,形容发热如羽毛覆盖,轻浅温和之意。
[5]鼻鸣:由于鼻塞,呼吸时发出响声,故曰鼻鸣
[6] 咀(fǔjǔ,音府举):指将药物用口咬碎成小块,煎熬可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属于古代制剂法一种。
[7]啜(chu?,音绰),意为喝。
[8]漐漐(zh?,音折):小雨不辍也。形容汗出甚微,触之皮肤有潮润感。
[9]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
[10]五辛:据《本草纲目》为大蒜、小蒜、韭、胡荽、芸苔。此处指各种辛辣刺激性食物。
[11]臭恶:指有特殊气味或不良气味的食品。
【释义】
本条论述了太阳中风证的主症、病机、治法以及太阳中风证主方桂枝汤的方药配伍与煎服法。
条文冠首“太阳中风”,提示当结合原文第1、2条互看分析,如“头项强痛”、“脉缓”等症,本条虽未提及,但亦属常见。“阳浮而阴弱”,明言脉象,暗寓病机。所谓明言脉象,是指轻按为浮,重按见弱。暗寓病机,是指本句也可用来解释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即营卫不和,卫阳浮盛,营不内守。阳指卫气,“阳浮”即卫气浮盛于体表与邪抗争,卫气不得泄越,故“热自发”;阴指营气,营阴本受卫气固护而内守,现在卫浮盛于外,固护不暇,则营不内守,故见“汗自出”。汗属阴属营,自汗出,是为营伤,故其脉沉取则脉势弛缓而见弱,“阴弱”是对中风证典型浮缓脉象的简要病机概括。恶寒发热并见为太阳病的特征之一,“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是对太阳中风证发热、恶风或恶寒的形象描述。“啬啬恶寒”,形容怯弱畏缩之貌。“淅淅恶风”,形容如凛风冷雨骤然吹淋其身之状。“翕翕发热”,形容如鸟类羽毛覆盖之轻微发热,热在浅表有如着衣复被之热,故作为表证发热的特征,可与阳明病热证之里热炽盛所导致的“蒸蒸发热”相鉴别。表里气为一体,在太阳病中,表病见里证的现象并不罕见。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邪外束而上壅,致肺气不利,鼻道塞而时通,故作鼻鸣,并常伴流清涕,不辨香臭等证。若表气不和,影响及里,胃气上逆,则又可见“干呕”之证。需要注意的是,鼻鸣、干呕只是太阳中风的或见症,而本条所列举的发热,恶寒恶风,自汗,脉浮,才是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证。
上述诸症反映了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即邪气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故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方选桂枝汤。因为太阳中风证的主方是桂枝汤,故曰“桂枝汤主之”。“某某汤主之”,这是《伤寒论》中一种特征性行文表述方式,表示证与方合,方证的对,可放胆信任用之。另有“宜”、“却与”、“可与”等表述,则表示有斟酌试探、灵活权变之意。
【方解】
桂枝汤以主药命名,由五味药组成。方中桂枝辛甘发散,温经通阳,解肌袪风,以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滋阴和营,固护营阴之不足。桂枝芍药,二药等量相配,一辛一酸,散敛开合,调和营卫,发汗之中有敛汗之旨。余下三药,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调卫;大枣甘平,助芍药调中和营,益脾和胃,同助营卫生化之本;甘草味甘,即合桂枝辛甘化阳,又可合芍药酸甘化阴,滋阴和阳。五药配伍,解肌袪风,调和营卫。
应用桂枝汤需注意三点。第一,桂枝汤为解表剂。汗法是治疗太阳病的大法,桂枝汤作为太阳病第一方体现了这一点。第二,桂枝汤为发汗缓剂,与峻猛发汗剂的开腠作用方式不同,桂枝的发汗作用被称之为“解肌”发表,原因就在于桂枝汤是发汗中有敛汗之功,解表中有养阴之意,因此在扶阳益阴之中,兼能宣邪外出。从方中药物分析,桂枝、生姜发汗力弱,而芍药则有酸寒敛阴之力。第三,桂枝汤并非外感专方。这涉及到桂枝汤功效的归属问题,在《伤寒论》中,桂枝汤的主治并不仅限于太阳中风证。柯韵伯于《伤寒来苏集》中曾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由桂枝汤药物组成可知,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皆为调理脾胃之常用药物,故桂枝汤尚兼有调和脾胃的功能。因此,可见本方外证得之调营卫,内证得之和脾胃,是一个作用非常广泛的方剂,无论外感还是内伤,都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伤寒论》对于方后的煎服调护极为注重。由原文可知,本条对桂枝汤煎服调护的描述可谓不厌其烦,原因就在于本部分内容对于理解伤寒汗法的基本原则有重要意义。汗法是治太阳病的大法,但是必须首先明确一点,即汗法是手段而非目的。此外,汗法属祛邪疗法之一,误用汗法极易损伤正气,不仅表证不解,而且会伤阴损阳,引发变证。因此,汗不如法,运用不当,或者应汗失汗,或者不当汗而误汗,太过不及皆非所宜。故在临床应用汗法之时,必须严格讲究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汗法。具体而言,伤寒论对汗法的要求是“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即达到一种周身微汗的效果,而非大汗淋漓。为了达到这种满意的程度,本条仲景提出详尽的煎服调护法予以保障。可简要归纳为三点,第一点,若发汗力量不够则增强,常规可以采取啜粥或温覆的方法,一方面增加发汗的力量,一方面补充作汗之源。如果啜粥或温覆仍不能达到汗出的结果,则应视病情轻重,守方再服,并灵活缩短给药时间或增加剂量,直至病随汗解方止;第二点,谨防过汗,一旦邪随汗解,则应中病即止;其三,服药期间要忌口,饮食以清淡为主,防止损伤胃气,从而汗出无源。
【按语】
桂枝汤煎服调护法中涉及到了部分东汉时期的的药物剂量问题。东汉时药剂煎服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当时,一剂药只煎一次,药物煎好后,一剂药一般取三分之一量,分三次服用,包括一服(初服)、再服(更服)、三服。服既是一个动词,同时也是一个剂量名词。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程郊倩:“阳浮而阴弱,释缓字之体状也,阴阳以浮沉言,非以尺寸言。”(《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临床应用】
桂枝汤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据不完全统计,以桂枝汤所治疾病达数十种之多,如呼吸系统之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炎症等。消化系统之慢性肠炎、胃溃疡、便秘等。循环系统之心律不齐、高血压、低血压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所致的胸闷、怔忡症等。运动系统之颈肌劳损、肩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病、梨状肌综合征、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慢性滑膜炎及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内分泌系统之经常性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非黄疸性黄汗、无汗、失眠、多梦、健忘、遗精、梦交、脱发、神经衰弱、癫痫、眩晕、糖尿病性神经痛、耳聋、交感神经紧张症等。妇科之月经病如寒滞痛经、经行后期、经行头痛、经行身痒、经行浮肿、崩漏等;妊娠病如妊娠恶阻、水肿、癃闭、低热、滑胎等;产后病之产后发热、自汗、身痛、恶漏不绝、乳汁自出等。术后病如人流或绝育后低热,绝经期综合征及白带阴痒等。儿科之小儿厌食症、营养不良症、遗尿症、夜尿症、多动症、地图舌、过敏性紫癜等。皮肤科之多形性红斑、湿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蛇皮癣等。其它还有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无脉症、痿证、奔豚气、慢性阑尾炎、浅层点状角膜炎等等。足见本方是一首秘阴和阳、内和脾胃、外调营卫、解肌祛风、温通降浊、扶正祛邪的良好方剂,尽管临床症状不一,又分见于各科,但只要符合营卫不和的病机,均可辨证使用桂枝汤,且皆有良效,故被后世誉为“群方之魁”、“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
【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不仅对体温、汗腺、肠濡动、免疫功能、心率、血压均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且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镇静、止咳祛痰、抗过敏、改善消化功能、心血管功能作用等。
【典型案例】
医案一:感冒
刘某某,男,48岁。初夏患感冒,头痛发热汗出。在发热不堪时,而欲撤除衣被以自适,然稍一遇风则啬啬淅淅而恶风为甚。于是,又须着衣复被以自卫,然恶风虽去,而发热汗出又来。切其脉浮缓,舌苔白润。辨为太阳病的中风证。投桂枝汤温复,啜粥取汗而病愈。(刘渡舟.伤寒挈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6)
医案二:表虚外感久不愈者
患者姜某,男,4l岁。因感冒数次服平热散汗剂太多,遂至全身酸痛无力,动则汗出,食睡不佳,心悸短气。似此小恙,竟病休50余天。就诊时,脉象缓弱无力,舌淡苔白。虽时值严冬,尚自汗津津,证属营卫不和,令服桂枝汤二剂。服药后自汗大减,只觉体轻身爽,诸症若失,后以饮食调养数日而愈。此类病证,如与阿斯匹林、去痛片之类。一汗再汗,不符合治疗原则,如与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剂,会使肌表更虚,同样不对证。余用桂枝汤治疗表虚外感久不愈者数百例,一般服一、二剂,即获隔夜之效。(门纯德.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1)
医案三:慢性疮痍九月不愈者
刘某,男,34岁。下肢患慢性疮痍九月不愈。虽服仙方活命饮等清热解毒药多剂不效。余与桂枝汤、十全大补汤数剂,半月而愈。慢性疮痍,创面薄浅,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均不明显,只有少量渗出液,缠绵日久不愈。本证亦属全身营卫失调,抗病能力降低,疮灶失养,修复能力减退所致,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可促使早日愈合。(门纯德.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2)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13)
【释义】
此条讨论桂枝汤证的证治。本条条文很简,虽未言脉象(结合原文第2、12条,当为浮缓或浮弱),但中风证基本特点已经具备,主证俱在,已构成一个证的基本组合,故仍以太阳中风证的主方桂枝汤主之。
此条所述似与12条重复,实则另有深意。柯琴认为“此条是桂枝汤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条文冠首“太阳病”,而未明言“太阳中风”,即提示桂枝汤的运用当以证候为审证要点,无论中风证还是伤寒证,甚或杂病,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便可以认为是桂枝汤的适应证,即可用桂枝汤治疗。
【按语】
如何理解桂枝汤证与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为太阳中风证的主治方,但桂枝汤应用并非仅限于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与太阳中风证二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不等同,桂枝汤证包括太阳中风证,但其主治范围远不止太阳中风证一端,13条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拓宽了桂枝汤的应用范围,体现了“有是证用是方”的方证相应思想。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衞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風[1]者,宜桂枝湯。(95)
【词解】
[1]欲救邪风:救,解除、治疗之意。邪风即邪气。
【释义】
本条论述了太阳病病机为荣弱卫强,方选桂枝汤调和营卫。此条特殊之处在于,对太阳病病机进一步进行了简要说明,其自注为“荣弱卫强”,这与“阳浮而阴弱”病机类同,都反映太阳病营卫失和的基本病机,可相互结合理解。“发热、汗出”为本条主证,与前文之桂枝汤证无异,故仍选桂枝汤解除外邪。
【按语】
1.如何理解“卫强荣弱”?
卫强为病理概念,指卫气亢奋的状态,不是指卫气正常功能的强盛。“营弱”亦非营阴真正的虚弱,卫气受邪,开合失司,营阴不能内守而汗出,与“卫强”相比,呈现相对不足状态。
2.文中出现的“邪风”是否能说明太阳中风的病因为外感“风邪”?
前人有据本条认为,由“欲救邪风者”可知太阳中风的病因为外感“风邪”,实为误解。太阳为病,感受邪气为一,因人体体质之不同随化而已,并不局限于所谓的风邪。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方有执:上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营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营弱即阴弱,彼此互言而互相发明者也。救者,解救救护之谓。不曰风邪,而曰邪风者,以本体言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
必备知识:
【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1],榮氣和者,外不諧[2],以衞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脉中,衞行脉外。復發其汗,榮衞和則愈。宜桂枝汤。(53)
病人藏無他病[3],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衞氣不和也,先其時[4]發汗則愈,宜桂枝湯。(54)
【词解】
[1]荣气和:指营气平和。
[2]外不谐:外,主要是指敷布于体表的卫气。外不谐,即指以卫气不和为主。
[3]藏无他病:即脏腑无病。
[4]先其时:指在定时的“发热汗出”症状出现之前。
【释义】
53、54条论述营卫不和自汗出的病机与治法。桂枝汤为太阳中风证的主治方,但桂枝汤应用并非仅限于太阳中风证,53条、54条就讨论了桂枝汤证在杂病中的应用,由条文冠首为“病”即可知。
桂枝汤应用虽然广泛,但其基本病机却不离营卫不和四字,这其中又以卫气不和为主要矛盾。53条、54条皆以“自汗出”为主症,反映了营卫不调。荣气即营气,营内守,卫外固,营卫相依,营之内守依赖于卫之外固,若“卫气不和”、“外不谐”,则营不内守而致营阴外泄,就会出现“汗出”。仲景此处用“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来予以概括。治疗时只须调和营卫即可,“荣卫和则愈”,方选桂枝汤。
54条除“自汗出”外,还有“发热”一症,也属营卫不和,卫气偏盛之象。“时发热自汗出”表示发病具有定期阵发性。因此,提示在用桂枝汤时可以适当调整给药时间,提前预防给药,“先其时发汗”,会有助于疾病的痊愈。
【按语】
如何理解“复发其汗”?
条文中本以自汗为主症,但治疗时又用桂枝汤以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自汗。故称为“复发其汗”。这其中有关于病汗、药汗的区别。症见汗出,此为病汗;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得汗出,此为药汗。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徐灵胎:荣气和者,言营气不病,非调和之和……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营卫和而自汗反止矣。(《伤寒论类方?桂枝汤类》)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則愈。(24)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出现反烦不解的治法。从条文描述来看,本条应该是仲景当时对其亲历的一则病案的原始观察记录。本来是太阳病,用桂枝汤是正治法,不应有误。可是当喝了桂枝汤第一服(三分之一量)的时候,病不仅未解除,反而出现了心中烦躁的表现,原因何在呢?烦一般视作是正邪相争的表现,这是因为太阳中风邪气较重,服桂枝汤后正气虽得药力相助欲祛邪,但力尚不足以达到载邪外出,故正邪相持,邪遂郁闭不解而表现为烦象。此属太阳中风的重证,故应针药并用,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气,宣泄外邪,袪邪之力倍增,然后再喝桂枝汤,病也就可以痊愈了。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承淡安:本条服桂枝汤“反烦不解”之“烦”,即正邪交争之所致,苟正气得胜,即得汗而解。其曰“不解”,非桂枝汤之不合法,乃正气不能克服病邪之所致,故刺风池、风府以助之,使充血于头项之血疏解,仍与桂枝汤解肌,则可愈矣。若医者不明暝眩之理,遽以其烦躁而用栀子豉汤去治烦,则大误矣。(《伤寒针方浅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外證[1]未解,脉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42)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44)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脉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45)
【词解】
[1]外证:即表证。指发热,恶风寒等。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经过治疗后仍外证未解者,宜以桂枝汤解外。病属太阳病,病位在表,病势向上向外,故汗法为正治,汗下失序则为逆,外证未解者仍当以解外为务。原文42、44、45条皆为太阳病,无论来路如何,当下皆属于表证未解,此时即应汗解,方宜桂枝汤。如果在“外证未解”的情况下采用下法,那就属于汗下失序,故为逆。45条虽经误下,脉象仍浮,说明病仍在表,故仍以桂枝汤因势利导,顺其外趋之势而表解之。浮为在外,是指从脉浮判断病证仍然属表。表证多见浮脉,伤寒论中常会以脉代证,这是一种略写手法。
【按语】
原文42、44、45条中为何均选用桂枝汤而未选用麻黄汤来解表?
如前所述,桂枝汤的解表作用相对较弱,而且桂枝汤发汗中有敛汗之功,解表中有养阴之意,所以后人多把桂枝汤称之为“汗法缓剂”。相比之下,麻黄汤开腠攻表,力量峻猛,故后人多称为“汗法峻剂”。上述三条,明言“外证未解”,说明已经过汗法的治疗,这时如果再用汗法,必须考虑到患者的体质能否承受。比如42条的“脉浮弱”,即桂枝证的“阳浮而阴弱”,提示此证已现不足之象,为稳妥起见,理应选用发汗力量较缓且有补益作用的桂枝汤为宜,解表而不伤正。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柯韵伯:误下后而脉仍浮,可知表证未解,阳邪未陷,只宜桂枝汤解外,勿以脉浮仍用麻黄汤也。下之仍可用桂枝汤,乃见桂枝汤方之力量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太阳脉证》)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1]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15)
【词解】
[1]其气上冲:本症状有两种理解:第一,属病人的一种自觉征,即自觉胸中有气上逆;第二,特指太阳经气上冲,与邪相争。表明表证仍在,正气未虚,故仍可向上向外与邪相争。
【释义】
本条论述可从气上冲与否的角度来判断太阳病误下后是否仍需解表。
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病变,结合人体功能考察,往往也是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的表现。通过对症状演变规律的观察,大致可以推断人体的虚实情况。15条属太阳病,太阳病禁下。邪气在表,反映病邪有向外之机,故应汗解而不可下,否则就是逆势而为,不仅不利于人体抗邪功能的发挥,往往会造成表邪内陷,酿成变证。至于表邪是否内陷就须结合误下之后人体的功能表现来综合分析,“其气上冲”,反映正气不虚,尚有驱邪能力,不因误下而改变其外排上冲之趋势,故仍可向上向外与邪相争,故“方用前法,可与服桂枝汤”。若不上冲,是正气因误下而内陷,故不可再服桂枝汤,临证总宜灵活辨证施治为妥。
必备知识:
【原文】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脉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57)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伤寒发汗后,余邪未尽而复烦,仍宜桂枝汤汗解。
伤寒证宜服麻黄汤发汗,此属正治。“已解”,表示邪随汗解,病证向愈。但经过半天左右,患者又出现烦热表现,结合脉浮数一症,表明此为余邪未尽。24条与本条之“烦”、15条之“其气上冲”同属正气抗邪的反应。出现烦的表现,表示病势仍欲外达,理应顺势“更发汗”解表,但因此时汗出热降,病邪已去大半,故只用桂枝汤缓剂解表即可,防止过汗伤正。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方有执:伤寒发汗者,服麻黄汤以发之之谓也。解,散也;复,重复也。既解而已过半日许,何事而复哉?言发汗或不如法,或汗后不谨,重新又有所复中也。盖汗出过多,则腠理反开,护养不谨,邪风又得易入,所以新又烦热,而脉转浮数,故曰可更发汗。更,改也。言当改前法,故曰宜桂枝汤。(《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
1.2桂枝汤禁例
必备知识:
【原文】
……桂枝[1]本為解肌[2],若其人脉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3]此,勿令誤也。(16下)
【词解】
[1]桂枝:此处指桂枝汤。
[2]解肌:解除肌表之邪。
[3]识(zh?,音志):记住之意。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伤寒证禁用桂枝汤。中风证与伤寒证为太阳病两大证型。二证在症状表现上最大的区别就看是否有汗出。本条中,“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说明此属太阳伤寒证,病机为卫阳闭遏,营阴郁滞,治当用发汗峻剂麻黄汤。表证发汗不可太过,但也不可不及。桂枝汤中无麻黄,发汗开腠之力弱,且桂枝汤中有芍药之酸敛,不利于卫闭营郁之证,因此很难达到邪随汗解的效果,故曰“不可与之也”。
必备知识:
【原文】
若酒客[1]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2]故也。(17)
【词解】
[1]酒客:指经常喝酒之人。
【释义】
本条论述酒客患太阳中风证,禁用桂枝汤。“酒客病”指一个平素经常饮酒的人病发太阳中风之证。平素嗜酒太过,多内蕴湿热,桂枝汤为辛温而甘之剂,辛温生热,味甘助湿,因此内蕴湿热的人,虽患太阳中风,也当慎用桂枝汤。如以桂枝汤治,会使湿热更盛,壅滞脾胃,而使胃气上逆而作呕。本条提示,临床辨证用药不仅要明辨当下脉证,更要结合患者的体质与既往生活史综合辨证。凡有湿热内蕴者,即使不是酒客也当慎重。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酒可谓好饮之人也。酒客病,谓过饮而病也。其病之状,头痛、发热、汗出、呕吐,乃湿热熏蒸使然,非风邪也。若误与桂枝汤,服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必备知识:
【原文】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19)
【释义】
本条论述内热壅盛者,禁用桂枝汤。此条是以服药后的表现来反推桂枝汤之应用禁忌。桂枝汤本无催吐作用,服桂枝汤后,若出现呕吐,则必有缘由。从“吐脓血”而推论,这应该是一个内热较盛的患者,本有里热亢盛,加之桂枝汤辛温助热,以温助热而酿成此证。综合17条所述提示,凡内有热者,均不可误投桂枝汤,以其甘温助热故也。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柯韵伯:桂枝汤不特酒客当禁用,凡热淫于内者,用甘温辛热以助其阳,不能解肌,反能涌越,热势所过,致伤阳络,则吐脓血可必也。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以此。(《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太阳脉证》)
1.3桂枝汤证兼证
太阳病属外感病初起阶段,病情变化多而复杂。如果在表邪不解的同时兼见有其他证候,或在发病之初,其人素有宿疾,复感外邪形成兼夹者,成为太阳病兼证。所谓桂枝汤证的兼证,即在太阳中风证基础上兼见有其他症状表现。即使条文中未予明言,对于中风主证也要注意辨别。治疗时,始终考虑有外邪袭表,营卫不和病机的存在,治疗时则应调和营卫,以桂枝汤为主方加减。本节中虽提及六个兼证,但也只是举例之用,临床证情多变,仍需掌握规律,灵活变通方可。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项背强几几[1],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内[2]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3]及禁忌。
臣億等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黄,今證云汗出惡風,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云無汗、惡風,正與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湯,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词解】
[1]项背强几几:几几(jǐn jǐn,音紧紧),南阳地区方言,有拘紧不柔和之意。亦有读作殊(shū,音书)者。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
[2]内:音义均同纳,“加入”之意。
[3]将息:即服药后的调理休息。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证兼太阳经气不舒的证治。太阳病症见“汗出、恶风”,说明此属太阳中风证无疑。所需注意的是,“项背强几几”为本条特意提出的症状。太阳中风证因经气不利,津液不能敷布,筋脉失养,本有“项强”的表现,相较之下,“项背强几几”是从头项延及项背皆有不适,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病变程度重,病位范围大,由项及背,因此已经构成桂枝汤证的兼证。其基本病机与太阳中风证无异,只不过经气不利的程度更重而已。因此在治疗时,仍以桂枝汤为主治方,在调和营卫的同时,加入葛根,加大升津舒经的力量,即桂枝加葛根汤
【方解】
本方当依林亿之注,即桂枝汤加葛根而成。方中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葛根甘辛而平,在此方中一则解表袪风,助桂枝汤以解表。二则宣通经气,生津舒筋,缓解经脉的拘挛。煎服法:先煮葛根,浓煎一次,分3次温服。温覆取微汗。
【按语】
为何“汗出恶风”前有一“反”字?
“项背强几几”多兼见于太阳伤寒表实无汗的葛根汤证,今症见汗出,故曰“反”。伤寒论中凡不应见而见,或少见而见之症状,其前多用“反”字加以强调。本条“反”字旨在说明本证的辨证关键在于汗出。
拓展内容:
【临床应用】
临床多用此方治疗感冒、头痛、眩晕、面部偏侧浮肿、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僵人综合征、慢性多发性肌炎、特发性震颤、胃痛、痢疾初起、急性肠炎、落枕、颈椎病、风疹等,临证以营卫不和、津液不布为使用对象。
【典型案例】
医案一:痉挛搐搦症
例:刘某某,女,30岁。患手足抽搐已四年。每次发作均出手足挛缩,环口发紧,背直项强。患者神志清楚,遇劳则发作。春季妊娠期病情加重,注射葡萄糖酸钙可缓解,停药后又复发。与桂枝加葛根汤加白苣子9克、钩藤15克,调治数日,搐搦一直未发。此类病症常因缺钙所致,此方通过调和营卫,输布周身津液,可增强机体摄取、保留血钙的功能。余用此方治疗该类患者三十余例,无不见效。(门纯德.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4)
医案二:三叉神经痛
一耄耋老翁,突发右侧三叉神经痛已2个月余。服卡马西平有效,但不能根除,仍每日发作十数次,每次发作疼痛持续时间1分钟左右。患者因疼痛而饮食睡眠均受影响,体质状况明显下降,加之担心卡马西平副作用,经朋友介绍来寻求中医治疗。家人扶持而来,见其一般情况尚可,不愿多说话,无面瘫及抽搐,舌淡红苔薄白。与上述基本方(桂枝10g,白芍60g,葛根30g,炙甘草15g,生姜10g,大枣6枚,天麻10g,夜交藤30g,合欢皮15g),考虑到老人气血不足,再加熟地黄30g。服药5剂,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患者全家喜出望外,守方再服10剂,疼痛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孙立亭.桂枝加葛根汤治疗三叉神经痛.光明中医,2011,26(2):199-200)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43)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朴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释义】
本条论述桂枝汤误下后,引起微喘的证治。太阳病,汗法为正治,下之为逆。“微喘”为太阳病误下后机体的异常表现,反映了表证仍在,正气并未内陷,人体抗病机能仍有向外向上抗病的趋势和机转,与前面条文中的“其气上冲”类同。表证仍在,故仍用桂枝汤。但因有“微喘”存在,所以在桂枝汤中加厚朴、杏仁解肌发表,降气平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必备知识:
【原文】
喘家[1],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18)
【词解】
[1]喘家:指素患喘疾的人。
【释义】
本条论述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的证治。患者素有咳喘,又新感风寒之邪,引动宿疾,风邪外袭上壅,影响肺气不利,故使喘病发作加重。从用桂枝汤为主治疗来看,其证除见喘息外,又当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太阳中风必见之证。急则治其标,虽有宿疾,此时当以治疗新感为主,用桂枝汤解肌袪风,同时加厚朴、杏仁降气利肺兼治喘。此种治法新感宿疾兼顾,但宿疾毕竟不可能根治,故曰“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按语】
原文43条与18条,二条病机、症状、治法方药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病因,一为误下所致,一为外感引发宿疾而致。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方有执:喘者,气逆于上,故呼吸不顺而声息不利也。微者,声息缓,不似大喘之气急也。以表尚在,不解其表,则邪转内攻而喘不可定,故用桂枝,解表也;加厚朴,利气也;杏仁有下气之能,所以为定喘当加之要药。(《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
【临床应用】
临床多用此方治疗呼吸系统之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支气管哮喘伴脐部悸动,气从脐两侧上冲者;循环系统之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阳不振,瘀痰阻遏者;消化系统之胃溃疡等。
【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抗呼吸道感染、镇咳平喘的作用。
【典型案例】
马某,男,3岁。四川双流县某乡。从婴儿时起,常患感冒。两岁时,曾高热咳嗽,服药后热退,但咳嗽未愈,迁延至三岁。近因新感,病势加重,发为喘逆,哮鸣之声,邻室可闻。1965年5月来诊。症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清稀,白泡沫较多,咳时微汗出,遇风咳甚。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滑。此为太阳表虚证哮喘。法宜解肌祛风,降逆平喘,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主之。处方: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芍6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厚朴4克,杏仁6克,紫菀6克,防风3克,五剂。服后咳喘明显减轻,夜能安睡。早晚遇风仍咳喘,痰多,汗出。风邪未尽,湿痰尚盛。上方加茯苓、陈皮、法夏,三剂以除湿化痰。后以小半夏汤、理中汤加味善其后。1979年7月26日追访,患儿已成年,体质健壮,哮喘未复发。此例太阳表虚,桂枝汤证具。复因风痰交争,新感引动宿疾,气机阻滞,发为哮喘。正如《伤寒论》所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验之临床,对太阳伤寒之表虚兼有喘逆之证,不论老幼皆宜。《范中林.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9-11》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1],其人惡風,小便難[2],四肢微急[3],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词解】
[1]遂漏不止:指汗出淋漓不止。
[2]小便难:小便量少而且不通畅。
[3]微急:拘急,屈伸不得自如。
【释义】
本条论述过汗伤阳致阳虚汗漏不止而表证不解的证治。太阳病,发汗本是正治之法,但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今发汗后不仅表证未除,恶风仍在,而且出现了“汗漏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症状,说明病情已经发生改变,属于过汗所致的变证。漏汗不止,本身既是一个症状,同时也是引发“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症状的原因。汗出过多则必伤阳损液。津无所化,故小便量少而且不畅。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虚液伤,四肢失去阳气的温煦、阴液的滋养,故觉拘急而活动不能自如。恶风本是太阳病应有之症,今复提出“其人恶风”,则说明其程度较前为重,一则为表邪未解,再则为过汗伤阳,腠理不固,不耐风袭之故。总之,本条证属太阳表虚而兼阳虚阴损,治宜扶阳解表,方选桂枝加附子汤。
【方解】
桂枝加附子汤即桂枝汤加附子而成。恶风不除,表证仍在,以桂枝汤主治。汗漏不止是已兼表阳虚,不能固摄所致,单用桂枝汤力有所不及,故加熟附子温经扶阳固表,与桂相合,则卫阳充实振奋,气化正常,漏汗自止,阴液渐复,则小便自然得以通利,四肢舒缓,诸症自罢。
【按语】
本证属阴阳两虚,为何治法却仅有扶阳而未用滋阴之品?
病机有主次,治亦当有侧重。本证虽属阴阳两虚,但阴伤由于汗漏不止,汗漏由于阳虚不固,故治法扶阳即可以固表,固表所以敛汗,敛汗即所以存津摄阴。因此,方中不用滋阴之品,但于桂枝汤中加附子扶阳固表。药后阳气得复,一则汗漏止,津不外泄,去除了阴耗之因;二则阳生阴长,阳气恢复,气化功能正常,阴液就可自行恢复。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陈修园:太阳病,固当汗之,若不微似有汗,为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前云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故其人恶风犹然不去。汗涣于表,津竭于里,故小便难。四肢为诸阳之本,不得阳气以养之,故微急。且至难以屈伸者,此因大汗以亡阳,因亡阳以脱液。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中取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其理微矣。(《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
【临床应用】
临床本方多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破伤风、白细胞减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自汗症、妇女阳虚崩漏带下、风心病、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肾盂肾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症、神经痛等慢性疾病兼见汗出不止,恶风者,临证以营卫不调,卫虚不固为辨证要点。另外,凡一切液体由于阳虚不摄而渗出,诸如溢乳、二便泄漏不止、妇女漏经、带下等,皆可考虑用本方治疗。
【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加附子汤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机能、强心、抗寒冷、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
【典型案例】
医案一:汗出不止证
有一李姓士人,得太阳证。因汗后汗不止,恶风,小便涩,足挛曲而不伸,诊其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此证桂枝汤第七证也。仲景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三投而汗止。再投以芍药甘草,而足得伸,数日愈。(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1)
医案二:产后恶风
杨某某,女,35岁,农民。初诊(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六日):产后四十余日,恶露仍断续未绝,近十余日又增恶风怯冷,不仅全身见风则恶,而且口腔牙齿亦甚怕风,张口时即觉冷风内窜,牙齿发冷难受,动则自汗,食欲尚可。观患者衣着较一般人厚,以巾裹头,在室内亦戴口罩,紧扎裤腿口。前医曾用过归脾汤、桂枝汤等乏效。舌淡红,苔白,脉沉细略弦。分析此病乃新产气血亏耗,加之其肾气本虚,无力及时驱尽恶露,又治未得法,故迁延不愈,且进一步发展为真阳内虚,卫阳不固所致。治宜温阳固卫,佐以养血祛瘀,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处方:附片6克,桂枝6克,白芍12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生姜4片,当归12克,黄芪18克,川芎9克。三剂,开水煎服。二诊(三月二十日):恶风显著减轻,口腔牙齿已不恶风,可以不戴口罩,自汗减少,偶尔还有少量恶露流出,脉舌同上。仍守上方增附片3克,益母草21克,六剂。开水煎服,并注意调理,遂愈。(杜雨茂.《伤寒论》辨证表解.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6)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下之後,脉促[1]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21)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词解】
[1]脉促:脉象急促有力。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误下后胸阳不振的证治。太阳病最忌攻下,即使兼有里证,也应采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之法,而不可只用下法,否则容易造成变证。本条之胸满,即误下损伤胸阳,致胸阳虚损,心阳不畅所致。脉促,指脉象急促而紧张。此因表邪未解,而又经误下,故现急促之脉。脉促,一方面反映邪气由表入胸,人体阳气尚能抗邪,与邪相争;另一方面也反映,胸阳之气抗邪的能力已有所衰减,力不从心,不能鼓邪外出,故脉虽急促而按之多无力。纵观全证,乃表邪不解,邪陷胸中,胸阳不振,故治当解肌祛风,兼通心阳,方以桂枝去芍药汤。之所以去芍药,原因有二:一则芍药酸敛,秉性阴柔,用之有碍于胸中阳气的振奋宣畅,不利于胸满的解除。二则芍药酸收,对桂枝合甘草辛甘发散、振奋胸阳的作用发挥无益。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钱天来:脉促者,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之促也,即急促亦可谓之促也。(《伤寒溯源集?太阳篇》)
必备知识:
【原文】
若微寒[1]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22)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词解】
[1]微寒:此处应为脉微恶寒。
【释义】
本条承22条而来,论述太阳误下后胸阳损伤的证治。“若微恶寒者”,指脉微恶寒而言。脉微,说明阳虚程度较重,阳不温煦,恶寒明显,故在桂枝去芍药汤温振胸阳的基础上加炮附子,解肌祛风兼温经复阳,方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附子意在温经复阳。
【按语】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与桂枝加附子汤证的鉴别。
二证均有表邪不解,阳气不足,用方皆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但桂枝加附子汤证以汗漏不止为主证,反映了营卫不和,阳虚不固的病机,故治疗以调和营卫,扶阳固表为主;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胸满,为胸阳被遏,阳气不足之证,治疗突出畅通胸阳,温经复阳,故去芍药。
拓展内容:
【典型案例】
医案一:胸满
王某某,男,42岁,工人。多年来,胸中发满,甚或疼痛,遇寒则增剧,并伴有咳嗽、气短等证。其脉沉弦而缓,握其手则凉,询其小便清长且多,舌淡嫩,苔白略滑。辨为心胸阳虚,寒邪凝滞而为病。为疏桂枝9克,炙甘草6克,附子9克,生姜9克,大枣7枚。患者见方除姜枣外仅三味药,流露不满之色。一周后欣然来告,称连服六剂,多年之胸中满痛得以解除。(刘渡舟.伤寒挈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7)
必备知识:
【原文】
發汗後,身疼痛,脉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62)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发汗太过营气不足而导致身疼痛的证治。太阳病常见身疼痛一症,其病机为风寒束表,经气不利,不通则痛。但汗后表解,身疼痛自应消失。反观本条,汗后身疼痛仍在,说明已不单是表证的反映,证候必定已然发生变化。仲景重脉,常举脉略证,通过观其脉象即可洞悉病变之真正本质。今脉沉迟,沉主病在里,迟乃脉行迟涩不利之象,主营血不足。说明此证之身疼痛,非为表证,乃是因发汗太过,损伤营气,气血不足,以致不能营养四肢百骸所致。本证中,主证为身疼痛,脉沉迟为辨证要点。治当调补营卫,益气和营,方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方解】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重白芍之量以和营养血,加重生姜之量,宣通阳气,以使药力达表;更加人参益气生津,可补汗后之虚,总以益气生津,养营和血为要。
【按语】
本证身疼痛与太阳病之身疼痛的鉴别?
二者都可伴有表证,但本证身痛为太阳病汗后,其痛不减,甚或较前加重,身体沉重酸痛,脉沉迟,为发汗太过,营气受损,筋脉失养所致,亦与表邪未尽有关。太阳病身痛未经发汗即有,脉浮紧或浮数,且汗后痛减,为风寒外束,卫遏营郁所致。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吴谦:发汗后身疼痛,脉沉紧或浮数,乃发汗未彻,表邪未尽也,仍当汗之,宜桂枝汤。今发汗后身虽疼痛,脉见沉迟,是营卫虚寒,故宜桂枝新加汤,以温补其营卫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临床应用】
桂枝新加汤可调和营卫、益气养营,有无表证皆可应用,故现代临床不仅用于治疗素体虚弱易感冒者,虚人外感多汗,素体阴虚外感,及多种身痛之证,而且多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慢性胃炎及溃疡,神经性头痛,美尼尔氏综合征,男女更年期综合征,痹证,便秘,产后高热、产后身痛、妊娠恶阻及不安腿综合征等属营卫不和兼气营两虚者。
【典型案例】
医案一:产后身痛证
李某,27岁,1989年10月17日初诊。产后二十天,周身疼痛,自觉发凉,身有汗出,畏寒恶风,身著厚衣,手腕等处皆以手帕缠裹,严防风入。饮食二便如常,脉沉弦稍缓,苔薄白,舌质略淡,面色 白。证系新产之后,气血两亏,复感风邪而致身痛,治以调和营卫,益气和血。宗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方用桂枝汤10克,杭芍20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生姜6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水煎服,三剂诸证皆减。复诊加炙芪12克,附片3克,服药十余剂而愈。(聂惠民.三订聂氏伤寒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44)
医案二:低热
宋某,女性,35岁,两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痛、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汗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苔薄白润,脉沉迟。此属胃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客不去,故拟健中益气,扶正祛邪之法,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党参10克。结果:服一剂发热向后移延,时间缩短,三剂后热除,诸证悉愈。(冯世伦,张长恩.经方传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4)
知识点3伤寒表实证、表郁轻证
1.伤寒表实证、表郁轻证
1.1麻黄汤证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箇(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释义】
本条详细论述太阳伤寒证的证治。
太阳伤寒的基本证治在原文第3条已予以论述,其基本病机是邪气袭表,卫闭营郁。本条有证有治,继续具体论述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用法。本条因详证略脉,故仍须与1、3条合参。结合1条之“脉浮”、3条之“脉阴阳俱紧”,麻黄汤证当见浮紧之脉。
柯韵伯在其《伤寒来苏集》中称本条提出的“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这八个证候为“麻黄八症”,因属伤寒证病变的反映,故亦可称之为“伤寒八症”。仔细分析,此八大症状可分为发热恶寒、诸身疼痛与无汗而喘三组。
第一组是发热、恶风寒。发热与恶寒或恶风并见为表证的共同特征,无论是第3条还是本条,都谈到了太阳伤寒表实证有发热、恶风寒这样的特征,本条之恶风,即为恶寒之互词。邪气束表,卫阳被遏,温煦失职,故恶寒多最先出现而且多比较严重。卫阳郁遏,不得宣泄,故发热虽可能有先后,但也属必见之候。第二组症状是诸身疼痛。由于经气不利,太阳伤寒证同样可以见到痛证。但与中风证相较,伤寒证的疼痛表现程度明显要重,痛及骨节,范围也更广,涉及头、身、腰等,此中原因与伤寒证的病机密切相关。伤寒证多见于腠理紧闭致密之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病邪不得借汗出之机而从腠理外泄,故而气血涩滞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出现诸身疼痛的症状表现;而中风证则本有汗出之症,虽然汗出不能全然达邪,但毕竟部分病邪可以随之而外泄,故虽见痛证但多病位局限或者疼痛不甚。“无汗而喘”为第三组症状。前已述及,无汗为伤寒证与中风证的主要区别。无汗既是影响上述“诸身疼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喘”的原因。喘为肺症,肺合皮毛,肺之宣发虽与呼吸之气直接相关,但皮毛亦是肺气宣发的重要途径。无汗表明皮毛为邪气所束而闭阻,则肺之宣发亦受影响,因而会代偿性地出现气促而发为喘证。“无汗而喘”既提出了两个单独的证候,也提示了无汗与喘的因果关系,即无汗是造成喘的原因。
综观全条,病机为邪气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经气不利,肺气失宣,故治以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解】
麻黄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方中麻黄微苦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是为主药。桂枝辛甘温,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炙甘草甘微温,一者调和诸药,二者可缓麻桂之性,防过汗伤正。由于麻黄具有峻猛开腠之功,故后世多称其为“发汗峻剂”。
凡属太阳病者,应用汗法皆须如桂枝汤方后注所言,当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为应用准则。尽管麻黄汤是纯辛温的发汗峻剂,但是在发汗的要求上,观本方方后注,亦循此法,仍然要求是发微汗,总以遍身微汗为宜。当然,由于本方发表之力猛,为防过汗伤正,仅温覆即可,不须啜粥,这是不同之处,其余调理则遵桂枝汤法即可。
【按语】
1.解表药一般认为需武火急煎,为何麻黄反而先煮?
先煮麻黄,去上沫,以减其悍烈之性,以免发生心烦。新采的麻黄,辛温燥烈之性比较强烈,所以要先煮,“去上沫”,减少它辛温燥烈的副作用,因为辛温燥烈太盛的话,容易动阳气,吃后心率容易快,容易心慌心跳。
2.麻黄汤方后注为何曰“不须啜粥”?
啜粥有两个作用,一为热粥可增加热能,助发汗;一为益胃气,资汗源。麻黄汤,以麻桂相配,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无须配合热稀粥助汗。另外,伤寒表实证没有营阴外泄,营阴不足的病机,症见“无汗”,故无须喝粥以资汗源。
3.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如何鉴别?
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是太阳表证的两个主要证型,均以发热、头痛、恶风寒、脉浮为基本证候,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但中风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伤寒证的基本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称表实证。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方有执:此条申上条而更互言之,所以致其详而出其治也。头痛已见太阳病,而此犹出者,以其专太阳而主始病也。上条先言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而此言头痛,次言发热者,则是以其已发热者言也……上条言必恶寒,而此言恶风者,乃更互言之,与上篇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双关互文之意同。无汗乃对上篇之有汗而言,以见彼此两相反,所以为风寒之辨别,不然无是证者,则不言也。然所以无汗者,汗乃血之液,血为营,营强则腠理闭密,虽热,汗不出也。喘,气逆也。卫主气,卫弱则气乏逆,呼吸不利而气息所以不遂也。然上篇言呕而此言喘,呕与喘皆气逆,亦互言以明互见之义。(《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周围神经炎、衄血、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病机属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营阴郁滞者,其辨证要点当见恶寒、无汗、脉浮紧等。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证明麻黄汤具有显著的解热、促进腺体分泌、镇咳、驱痰、扩张支气管、抗菌、抗病毒作用。
【典型案例】
医案一:发热
陈某,男性,24岁,1965年10月9日初诊。昨天打篮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身热(38.6℃),无汗,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此属太阳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与麻黄汤。麻黄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结果:上药急煎即服,盖棉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二天自愈。(李惠治.经方传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74)
医案二:高热
章某,男,27岁。患者因夜间受寒,次日咳喘频频,恶寒高热,头痛身酸。诊见:高热而无汗出,脉浮紧而数,亟投麻黄汤一剂,并令服药后盖被发汗,避风寒。次日高热退却,诸症亦随汗而解。素患气管炎及咳喘者,若突感风寒,恶寒无汗,喘咳加重,脉象浮紧,该方一剂可解。(门纯德.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3)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十日以去,脉浮細而嗜卧[1]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脉但浮者,與麻黄湯。(37)
【词解】
[1]嗜卧:指病人因精神倦乏而喜静安养的表现。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患病多日后的三种转归。外感多日,病情多有转变,本条即列举了太阳病患病多日后所出现的三种转归。本条“十日以去”中的十日,是约略之辞,不必深究。
第一种转归为自愈。此处的“太阳病”,从后文“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可知,指的是太阳伤寒而言。太阳伤寒多日,脉由浮紧变为“浮细”,即由紧而变细,变得没那么紧了。《内经》曰“大则病进,小则平。”,细脉就是一种小脉,这就提示了可能为邪气衰退。再看伴见证,仅有“嗜卧”,而寒热头项强痛之证未见。故综合脉证判断,此属表邪已去,正气渐复,故为“外已解也”。类似这种情况,虽病体疲惫嗜卧,略有不适,只要安心静养即可,无需服药。第二种转归,“设胸满胁痛者”,胸满胁痛多为少阳病的特征症状,反映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结的特点,说明邪气已经由表传变入少阳,故用小柴胡汤和解。第三种转归,“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太阳病,过了十多天,脉仍然只是浮紧的,提示脉不变,证亦不变。邪既未内传,也没外解,尽管病程时间比较长了,但遵照“有是证用是方”的方证相应思想,以具体脉证为凭,不拘时日,仍然选用麻黄汤。
本条的临证意义在于,提示麻黄汤并不专用于外感病的初期,那种据病期用药,无视具体脉证的做法是不符合辨证论治精神的。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王肯堂:此条当是太阳少阳二经合病。胸满虽与前同,而脉浮细嗜卧,则为表邪已解,胁痛为少阳有邪,故与柴胡。若脉但浮者,又当先治太阳也。此是设为变通之言,非为服柴胡而脉浮也。(《伤寒准绳?少阳病》)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1],劇者必衄[2],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3]故也。麻黄湯主之。(46)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47)
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55)
【词解】
[1]目瞑:瞑(m?ng,音明)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2]衄:此指鼻出血。
[3]阳气重:此处指阳气郁遏较重。
【释义】
此三条均论述太阳伤寒衄血的机转,因此放至一处讨论。太阳病辛温发汗,通过邪随汗解的方式解除表邪,此为太阳治疗之大法。治疗当须因势利导,汗法本为顺应人体自然抗病的趋势而设。感受外邪后,人体自身是自然具备这种抗病机能的,如桂枝汤之“自汗”其实就是表达了机体一种欲得汗解而不得解的无奈状态。汗虽是驱除邪气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此为其常路,常路之外,尚有支路。邪欲求解,若汗路不通,则必另寻出路。汗血同源,邪不得借汗而解,则邪必循血路而出,衄血可以认为是邪气外解的一个途径,故曰“衄乃解”。由于有这样的机制,因此,前人也多将其称之为“红汗”,寓邪从血泄之义。
47条之“自衄”紧随“身无汗”而来,说明机体在汗解无途的情况下,转而通过衄血的方式使邪气从血而泄,病从而得愈。46条之“衄”在汗后,服麻黄汤,药虽中病,但毕竟麻黄桂枝等药物为辛温疏散之品,有促进外邪向外向上发越的能力,这就可能会出现不仅未能达邪外出,反而由于热邪与药势相互壅迫而出现“发烦目瞑”的表现,此属阳郁所致,阳郁过甚而致衄,汗不解则转从衄得解。上2条皆为自衄得解的例子,但也有衄血后而病不解的例子,因衄血不足以排除过盛的邪热,故虽见衄而病仍不解,如55条之“衄”即为此例。伤寒表实失汗致衄仍须汗解。“伤寒脉浮紧”,是以脉代证,概言太阳伤寒表实证。衄后证未变,伤寒表实证仍在,故仍与麻黄汤发汗。
必备知识:
【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51)
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52)
【释义】
脉浮见于表证,病在表者即当用汗法。51、52条言脉不言证,是以脉代证。从后文“可发汗,宜麻黄汤”看,该证当具有恶寒发热、无汗、诸身疼痛等伤寒表实证的临床表现,故可以麻黄汤发汗。另需注意,两条分别以“脉浮”、“脉浮数”,举出太阳伤寒表实证虽以脉浮紧为常,但也有脉浮或浮数之变。人的体质有别,患病后脉象也千变万化,临证时不可以浮紧之脉作为太阳伤寒的唯一脉象,当脉证合参为是。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曹颖甫:此节为里气不虚者言之,故一见无汗身痛之证,无论脉浮及浮数,皆可用麻黄汤以发之,与下后身重心悸,脉浮数而尺中微,及未经误下而尺中迟者,固自不同也。(《曹氏伤寒金匮合刊发微?伤寒发微》)
承淡安:上两条言有表证,迟脉见微,见迟者,则不可汗。本条及后条言脉浮、脉浮数者可以汗,悉凭脉以示别。脉浮者,言病邪在表,正气亦抗拒于肌表,宜因势而透发之,使之汗解。(《伤寒针方浅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1.2汗法禁例
必备知识:
【原文】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83)
淋家[1]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2]。(84)
瘡家[3],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4]。(85)
衄家[5],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6],直視不能眴[7],不得眠。(86)
亡血家[8],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9]。(87)
汗家[10],重發汗,必恍惚心亂[11],小便已陰疼[12],與禹餘粮丸。(88)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13]。(89)
【词解】
[1]淋家:淋,指小便淋沥不尽,尿频量少、尿道涩痛之证。淋家,指久患淋证之人。
[2]便血:此处指尿血。
[3]疮家:久患疮疡之人。
[4]痓(zh?,音至):《金匮玉函经》《脉经》作“痉”,可从。痉,筋脉拘急之意。
[5]衄家:经常鼻出血之人。
[6]额上陷脉急紧:指额部两旁凹陷处(太阳穴)的动脉拘急。
[7]眴(sh?n,音顺):目动也,即目睛转动。
[8]亡血家:指平素经常失血之人。
[9]寒慄而振:即寒战。
[10]汗家:指平素多汗之人。
[11]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12]小便已阴疼:小便后尿道疼痛。
[13]蚘:蛔之古体字,即蛔虫。
【释义】
上述7条详述汗法的禁例及误汗后的机转。汗法为太阳病大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汗法的禁忌证,视人体体质不同而灵活使用方能起到良好效果。概括而言,虚人外感皆不可用。若误用,则会伤及人体的气血阴阳,造成变证。以下七条为具体论述。
83条论阴虚咽燥者禁用发汗。咽通于胃,喉通于肺,咽喉乃肺胃之门户,赖肺、肾滋养润泽。若咽喉干燥,则为阴液不足之象,此时即使病人患有太阳表证,也不可发汗。阴液不足,发汗无源,强行发之,发汗必更加耗伤阴液,同时也会助长阳热之势,以致阴伤热炽,变证蜂起。
84条论述阴虚有热的淋家不可发汗。“淋家”指久患淋病之人。一般淋病多属湿热下注,久则伤阴。这种热盛阴亏的病人,即使有太阳表证也不可轻易发汗。若误发其汗,则不仅助湿热,而且也会大量耗竭阴液,阴伤热炽,迫血妄行,损伤阴络,常可发生尿血之证。
85条论述营血不足的疮家不可发汗。“疮家”,指外患疮疡流脓血而不愈的患者。“身疼痛”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外患疮疡,营血受伤,筋脉失养所致;二是疮家又外感寒邪,以致卫闭营滞所引起。从“虽身疼痛,不可发汗”之句看,应以有表邪存在为是。但疮家即使患有伤寒,也不可发汗,因血汗同源,发汗必伤营血,疮家已有气血两虚,复加发汗,则营血更伤。营血伤不能濡养筋脉,则导致筋脉强直,肢体拘挛的变证。
86条论衄家阴血不足禁用辛温发汗。素患鼻衄之人,阴血亏虚者居多。虽有表证,亦不可径用发汗。若强发其汗,势必更加损伤阴血。血不濡养筋脉,则额两旁陷中之脉紧急;血虚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直视而睛不能转动。血虚不养心,神不守舍,则不得眠。
87条论气血虚弱的亡血家禁用发汗。亡血家,指平素经常失血之人,如崩漏产后、呕血、金疮破伤等,其阴血必虚,且气无所附而阳气亦不足。亡血家气血俱虚,即使患有伤寒表证,也不可妄用辛温发汗。血汗同源,《内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若强行发汗,必致气血更虚。血伤无以濡养筋脉,气伤阳虚无力温煦肌肤,故寒慄而振。
88条论平素多汗之人,慎用汗法。汗为心之液,系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平素汗出过多,无论自汗,盗汗,均有阴血阳气之伤。若再与发汗,不唯伤阳,也必损阴,以致阴阳两虚。心失所养,心神浮越,故恍惚而心乱。汗家重发汗,阴津受伤,阴中滞涩,或过汗津伤,茎中失养,故小便后阴疼。治用禹余粮丸,此方已佚,但从主药禹馀粮推断大法是敛阴止汗,重镇固摄,既救其急,亦补其虚。
89条论论中焦虚寒者禁用发汗。病人有寒,指病人中焦脾胃虚寒。中寒感邪,法当先里后表,先温中再解表,切不可强发其汗。误用发汗,使中焦已虚之阳更伤,必然导致“胃中冷”。胃不受纳,寒气冲逆,可见呕吐,若平日有蛔虫寄生者,则可吐蛔。
必备知识:
【原文】
脉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裏虚,須[1]表裏實[2],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脉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3]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50)
【词解】
[1]须:等待之义。
[2]表里实:表里,指表气与里气。实,指正气恢复。
[3]尺中迟:尺中,指寸关尺三部的尺部脉。迟,脉行迟滞无力。
【释义】
49条论述误下后里虚,尺中脉微属阳气虚者不可发汗。此条举脉略症,“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自应是浮数之脉与太阳可汗之症并见,发汗解表驱邪外出方为正治,若医者失察,误认脉浮数为实热在里而误用下法,则不仅表证不解,而且徒伤里气,就会出现“身重心悸、尺中脉微”的变证。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心无所主,因而心悸;“尺中脉微”,即指尺脉微。尺以候里,微为虚脉,尺脉微反映里气已虚,且以阳气虚为主。“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此时即使表邪仍在,也属伤寒夹虚之证,不可再用发汗的治法,而应该借助饮食、调养,或者服用如小建中汤等调补之剂来促使正气恢复,阴阳自和,“津液自和”,则自然会汗出而愈,此为不汗而汗解之法。
50条论述尺中脉迟属营血不足者不可发汗。尺脉主里,也主营血,迟表示脉行迟滞无力,故为营血不足,里虚之证。本条本以“脉浮紧、身疼痛”为主症,病属太阳伤寒证,故宜从汗解。但是脉见迟象,故此证其实属于里虚兼表之证,仲景自注云:“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虽有表证,亦不可强发其汗。血汗同源,发汗则可使营血更伤。本条禁汗,禁在营血不足,而营血虚之表现非一。尺脉迟只是举例而已,有以脉代证之意,临证当灵活掌握,不必拘泥。
【按语】
如何理解50条中之“尺中迟”?
50条中的“尺中迟”,迟非以脉率快慢言,因寸关尺三部脉快则俱快,慢则俱慢,不可能单在尺部表现为迟,故此言尺部脉迟,是对脉呈现涩滞不利之象的形容,机理为营血不足,心失所养,鼓动无力所致,故仲景在本条自注为“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尤在泾:尺中脉微,为里虚不足,若更发汗,则并虚其表,时无护卫而亡散随之矣。故必候表里气复,津液通和,而后汗出而愈,岂可用药强迫之哉。(《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成无己:针经曰,夺血者无汗,迟脉迟者,为营血不足,故不可发汗。(《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1.3麻黄汤证兼证
1.3.1葛根汤证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31)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倣此。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伤寒兼太阳经气不舒的证治。本条以项背强几几为主证,宜与14条之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理解。彼为“汗出恶风”,此为“无汗恶风”,其机理系因太阳病经气不利,津液不能敷布,筋脉失养而致。因为“无汗”,故反映了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的病机,属太阳伤寒证,治以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方解】
葛根汤方由桂枝汤减轻桂芍剂量,加葛根、麻黄而成。方中葛根为主药,升津液,舒筋脉;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加麻黄增强发汗解表之力。故本方既能发汗升津,又无麻黄汤过汗之虞,且方中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生姜配大枣补养气血,共助津液升发之源。本方麻黄、葛根先煮,去上沫,然后入诸药。服药后不必啜粥,只需温覆取微汗出,余遵桂枝汤调护之法即可。
【按语】
本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皆为太阳病兼经输不利,区别在于表虚与表实,有汗与无汗。本证与麻黄汤证均为伤寒表实,但葛根汤证太阳经输不利症状突出,表现为项背强几几。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成无己: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中风表实也。表虚宜解肌,表实宜发汗,是以葛根汤发之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慢性鼻炎、颈椎疾病、腹泻、眩晕、缺血性脑梗塞、血管紧张性头痛、面瘫、流行性腮腺炎、眼睑脓肿等,病机属风寒外束,太阳经气不舒者。以恶寒、无汗、项背拘急不舒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证实葛根汤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抗凝、抗炎、抗过敏、解热及减轻抗癌剂副反应等作用。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32)
【释义】
本条论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的证治。太阳与阳明合病,是太阳阳明同时受邪发病,从主方用葛根汤分析,则本条当以太阳表证为主,自必有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项背强、脉浮紧等证。今不言,是省文。又因寒束于表,阳郁而不得宣达,致阳明腑气不和,传导失职,故自下利。此乃次要证,且用明文点出。所谓“自下利者”,是既非误治,亦非里虚,而是因风寒所及,下利自然而作之意。其利多为水粪杂下,而无恶臭及肛门灼热感,并见于太阳伤寒证中。
太阳兼阳明下利,虽属表里同病,但证以太阳为主,故治当以发汗解表为先,使表解里自和,此亦称之为“逆流挽舟”之法。用葛根汤者,即取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葛根配麻黄,轻以去实,解肌表而发汗,舒经络而治项背强急。况葛根有升阳和胃止利之用,故无汗有汗,下利不下利,俱可以葛根汤主之者,意即此也。
【按语】
本条与31条同属葛根汤证,31条治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本条治太阳病兼下利,兼证虽有所异,而主证为风寒表实之机理则同,故可异病同治。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胡希恕:下利是一个病,这个下利以太阳里反映出来了,说明这个病有从表解的机会……这个病在临床上很常见的,以发汗的法子治下利……下利而现表证,如果无汗,可以用葛根汤。(《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太阳病篇》)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33)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阳明合病呕逆的治法。伤寒邪实于表,最易影响阳明胃肠升降失序,上逆则为呕逆,下迫则为下利。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当与上条自下利有异。上条外邪迫于肠,传导失职而下利;本条外邪内迫于胃,胃气上逆而呕逆。因呕与下利,皆是肠胃受病,从六经分证而言,属于阳明范围,故谓之阳明。但本证重点,仍以太阳病发热、恶寒、无汗、项背强等为主证,故治法仍用葛根汤,以解表发汗,疏通经俞为主,惟加半夏以降逆止呕。
本证是太阳表实无汗而呕,与少阳病胸胁满而呕者不同,故标之曰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不可谓是太阳与少阳合病。葛根加半夏汤证偏重于太阳,兼有呕逆,故方用葛根汤发汗解表,加半夏通阴阳,降呕逆。
1.3.2大青龙汤证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1],此為逆也。(38)
大青龍湯方
麻黄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 (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2]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虚,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词解】
[1]筋惕肉瞤(sh?n,音顺):肌肉跳动。
[2]温粉:炒温之米粉。扑在皮肤上,用于止汗。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伤寒兼郁热烦躁的证治及大青龙汤证的禁例,分两段理解。
第一段论太阳伤寒兼郁热烦躁的证治。“中风”为“伤寒”的互词,临证不必拘泥于风寒之辨,总属邪伤人体之谓。观“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诸证候,可确定此属典型伤寒表实证,当与麻黄汤治疗。然“烦躁”一症又与麻黄汤证有别,宜细加分析。烦躁一般多因内有邪热所致,本条之烦躁因为并未伴见口渴引饮等典型的阳明里热之证,故应属郁热范畴。从“不汗出而烦躁”分析,“不汗出”既为症状,又为“烦躁”之因。外邪闭表,无汗则阳郁不得宣泄,郁而生热,热邪上扰故“烦躁”。此证属邪在于表而兼有阳郁化热的病证,治以大青龙汤,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第二段论述大青龙汤的禁忌证与误服后的变逆。汗法适用于正气充足之人,属祛邪疗法。太阳病病性属实,正气充足,故可使用,但也须严格掌握方法。大青龙汤为发汗峻剂。若表里俱虚者,不得与之。本段中,其脉不浮紧而见微弱之象,又见汗出恶风等证,说明证属表里俱虚。如果误投峻汗之大青龙汤,则可因过汗亡阳,阳气不能充达四肢,而致四肢厥逆;过汗亡阳脱液,筋肉失养,出现“筋惕肉瞤”等变证。
【方解】
大青龙汤由麻黄汤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用量较麻黄汤多一倍,辛温发汗之力更猛,意在加大开腠解闭之力,使得郁热无源;但此时若单用麻黄汤恐无清里解热之能,因此新加石膏清解郁热兼除烦。麻黄辛温,石膏辛寒,二者配伍为经方常用药对,寒热制约,相反相成。另外,因本方属峻猛发汗重剂,恐作汗无源,故重用炙甘草,加生姜、大枣,和中以滋汗源,且防石膏过寒伤中之弊。因喘非主证,故减杏仁。全方解表清热,表里双解,但重在解表以宣泄阳郁之热。本方服法也需注意,虽属峻汗之剂,但仍应以微似汗出为佳,中病即止,勿过汗伤阳,以免出现“恶风、烦躁、不得眠”等亡阳里虚之证。一旦出现汗出过多,可用温粉扑身的方法来止汗。
必备知识:
【原文】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1],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词解】
[1]乍有轻时:指证情偶尔有所减轻。
【释义】
本条承上条继论大青龙汤证治及与少阴证的鉴别。
39条指出大青龙汤证之非典型脉症。太阳伤寒,由脉浮紧变为脉浮缓,由身痛变为“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这反映了在表的寒邪有随闭郁不伸的阳气化热的趋势。寒邪渐趋化热,脉则自然由紧变为不紧,证则也随之由身疼痛变为不疼。表闭未开,阳气仍然闭塞,全身气机不利,故见身重。邪气又有入里之势,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身重一证又乍有轻时。表气闭郁,里有郁热,则烦躁与发热之证也自在言外。与38条比较,本条表闭郁热之机相同,但38条述表寒闭郁,偏于外,本条论表寒部分化热,趋于里。然虽渐化热,却尚未全然入里,并未见大渴欲饮的白虎汤证,故仍用大青龙汤发之。发之者,发郁闭之邪也。另外,因少阴阳衰也会出现身重烦躁等证,所以也要注意和本条所述大青龙汤证的身重烦躁相鉴别,少阴阳衰应有脉微细,四肢厥逆,精神不振等真阳衰微之证。仲景自云“无少阴证者”,旨在提示勿犯虚虚之戒。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胡希恕:大青龙汤不但是一个解表解热的重剂,而且也是一个发水气的重剂,发水气的力量最大,比越婢汤力量大,因为越婢汤里没有桂枝。(《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太阳病篇》)
【临床应用】
临床多运用此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汗腺闭塞症、鼻衄、慢性肾盂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以外有表寒,里有郁热为辨证要点。由于本方为发汗之峻剂,其力较麻黄汤更强,故也用于表证见高热而无汗者。
【现代研究】
据日本汉方研究者报道,大青龙汤的酒浸液对蟾蜍离体心脏的活动有抑制作用,但是可逆性的。对大鼠和猫的胆汁排泌有抑制作用。小剂量时,对大鼠和猫有轻度升压作用,而大剂量时则呈降压效应。
【典型案例】
医案一:慢性肾盂肾炎
刘某,女性,32岁,病历号100382,1965年3月15日初诊。五年来浮肿,时常低烧,经检查诊为“慢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近症见:面目四肢皆肿,小便频而量少色黄,大便时干,干则浮肿甚。低烧时则恶寒、腹胀、右胁痛、头晕心烦。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球(++),红血球(++),上皮细胞(+),脉浮微数。此属水气外郁肌肤,治以发汗以行水,与大青龙汤加味:麻黄1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苍术12克。结果:上药服30余剂,头晕心烦减,面目浮肿减,午后仍低热,下肢浮肿仍明显,继加减服用,或间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1965年11月7日复诊,右胁痛减,腹胀头晕心烦已。下肢浮肿轻微,体温正常,尿常规检查:蛋白( - ),脓球( - ),白血球(0~1),红血球(1~3),上皮细胞( + )。(李惠治.经方传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94)
1.3.3小青龙汤证
必备知识:
【原文】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1],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2],或小便不利、少腹滿[3],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
小青龍湯方
麻黄(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黄,加蕘花,如一雞子,熬[4]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黄,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內麻黄,乃內杏仁者,以麻黄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41)
【词解】
[1]心下有水气:心下,即胃脘部。水气,病理概念,即水饮之邪。
[2]噎(yē,音耶):指咽喉部有气逆梗阻感。
[3]少腹满:少,通“小”,指小腹或下腹部胀满。
[4]熬:《说文?火部》:“熬,干煎也”,与烘、炒、焙近义。
【释义】
40条开门见山,自揭病机,明确指出本证为外有表邪,内有水饮之证。“伤寒表不解”,表示外有表邪,因此除“发热”外,当见“恶寒、无汗、脉浮紧等伤寒表实证。“心下有水气”,表示内有水饮,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部,此处近于肺胃,故水饮扰胃,胃气上逆则“呕”,外寒内饮,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则“咳”。 呕咳为本条主症,自“或渴”以下皆为或然证。水邪变动不居,随气机升降出入可四处为患,故小青龙汤证或见证尤多。水停为患,一般不渴,但饮停不化,津液不滋,也可口渴,但多渴喜热饮,或饮量不多;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不利,故小便不利,甚则少腹胀满;水寒射肺,肺气上逆则喘。证候虽多,皆为“水气”所致。本证为外有表寒兼心下有水饮,故治以小青龙汤外散在表之寒邪,内消心下之水饮,解表蠲饮,表里同治。
41条补述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及药后寒去欲解的表现。“伤寒,心下有水气”同样为自揭病机之语,说明外有表邪未解,内有水饮停留。本条补述“咳而微喘”,意在说明虽然小青龙汤证或见证颇多,但多以“咳喘”作为主症。本条中还专门提到了“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口渴一症,或因机体气化不利而致或因阴液无源而成。小青龙汤证属外寒内饮,渴或不渴皆可见到,内有停饮故多不渴;但若水不化气,津不上承也可见渴,如40条之“或渴”。本条之“服汤已渴者”,病因与上述不同,由“不渴”转为“渴”者,表明寒饮已消,是病邪欲解之佳兆。此因发热之后,温解之余,津液一时不足之故。虽渴而不甚,可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水津布则愈,本条渴见于服药之后,是寒饮消解的反映。
【方解】
小青龙汤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五味子三物配伍,干姜辛热温化水饮,细辛温散,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酸温,敛肺止咳,不使肺气耗散过度。三物有开有阖,有收有散,化痰饮,平喘逆,止咳嗽,各擅其长,干姜、细辛、五味子的配伍为仲景治痰饮咳喘的常用药对,是温化肺部水饮的要药。半夏辛温,降逆止呕,燥湿去痰;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解表蠲饮,表里双解之功。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汪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属太阳表证,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不解三字概之。内有水饮,则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干呕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水停则气不化,津不升故渴,水渍肠间故下利,水蓄下焦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医方集解?发表之剂第二》)
【临床应用】
临床本方多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胸膜炎等呼吸道系统疾患。亦可用于肾炎、结膜炎、泪囊炎、过敏性鼻炎等证属外寒内饮者,以恶寒,无汗,咳喘,痰多稀白,舌苔白滑,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平喘、解除平滑肌痉挛、抗组织胺、抗乙酰胆碱和抗氯化钡、降低血流阻力等作用。
【典型案例】
医案一:慢性支气管炎
柴某某,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患咳喘十余年,冬重夏轻,经过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支并发肺气肿”。选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断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为疏小青龙汤内温肺胃以散水寒。麻黄9克,桂枝10克,白芍9克,细辛6克,干姜9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9克,半夏14克,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陈明等.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8)
医案二:百日咳
贺某,男,7岁。患百日咳七十余日,虽痉咳已减,但诸病缠身。诊见:颜面黄而浮肿,腹胀,下肢肿,虽不痉咳,但频频喘息,时而咳嗽干呕,时有痰涎吐出,时而索食,与之则不入口。余断为痰饮犯肺,久病伤脾。“喘”、“肿”为其主症,故先用小青龙轻剂,次日呕止喘大减。二诊,与服香砂六君子汤数剂。时过一周,其父代述,患儿已愈。治疗小儿喘、满、呕、肿症,以该方原量酌减,用之极效。(门纯德.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07)
医案三:气管炎
王某,男,40岁,患气管炎八年之久,三年前又检查为肺气肿,长期住院治疗。近来咳喘频频,痰多而稀薄,不能平卧。诊见:胸腹胀满,食少,小便少,眼睑及下肢浮肿,面目暗淡,情志不畅,苔淡舌嫩,脉象沉弦。此为寒饮久蓄,急需辛散除饮之治。遂投以小青龙汤加茯苓18克,令服二剂。服后喘满大减,已能平卧,小便利。又继服一剂,第四日夜间已能睡眠。继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三剂而诸证基本消失,后养息半月出院。支气管炎患者,肺气肿患者,若见轻微浮肿喘息者,可与小青龙汤治之。(门纯德.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07)
1.4表郁轻证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1],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2],一日二三度發。脉微緩[3]者,為欲愈也;脉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虚[4],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5]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湯。(23)
桂枝麻黄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黄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黄湯方,麻黄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箇。今以算法約之,二湯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甘草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三箇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箇,合方。詳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湯。
【词解】
[1]如疟状:指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似疟非疟。
[2]清便欲自可:清,同圊,厕所之古名,此处作动词用。欲,同尚字。自可,如常之意。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尚属正常。
[3]脉微缓:微非指脉象微弱,乃稍微,略微之意。脉微缓,指脉不浮紧,而趋于和缓。
[4]阴阳俱虚:此处阴阳,指表里而言。阴阳俱虚,即表里皆虚。
[5]热色:即红色。
【释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日久的三种转归和桂枝麻黄各半汤证证治。太阳病发病已经八九日,病程较久,邪郁不解,由持续发热恶寒转变为间断发热恶寒,是表证减轻的现象,这时多易发生以下三种转归。
第一种转归是趋向痊愈。病人现有阵发性的发热恶寒表现,而且热重寒轻,一日发作两三次,就象疟疾发作一样。这种表现不象前面中风伤寒证那样持续性的发热恶寒不解,所以反映了表邪不重,太阳抗邪之力占优势的病机特点。“其人不呕”与“清便欲自可”是两个鉴别证。“呕”为少阳主症之一,“不呕”说明邪气未传入少阳;“便难”为阳明病主症之一,“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较正常,说明邪气也未传入阳明。“脉微缓”是脉见微微和缓之象,由浮紧而渐趋和缓,反映了外邪渐退的趋势,表里气和,故为欲愈之兆。
第二种转归是病情发生传变,正虚邪传少阴,表里俱虚。“脉微而恶寒”中的“脉微”不同于上述“脉微缓”,这是少阴阳虚之脉,为阳气鼓动无力所致;“恶寒”为阳失温煦所致,反映了太阳阳气虚衰,有邪传少阴之势。太、少阳气俱虚,表里阳气皆衰,故曰“阴阳俱虚”。表邪尚在,表里俱虚,但里虚为甚,治当先里后表,不可径用汗、吐、下祛邪伐正。三个“更”字,说明在此变证出现之前,曾用过汗、吐、下等不适当的治法,这是错误的,不可一误再误。
第三种转归即表郁轻证。承上文太阳病发病已经八九日的时候,表现为“面有热色、身痒”等证。“面色反有热色者”为太阳小邪不解,阳气郁遏不伸所致。阳气郁遏不得宣泄,小邪稽留皮肤不解,气血周行不利,故见“其身必痒”。这些症状的出现,皆是因为邪郁之故,发汗即可祛除,但因属太阳病留连日久邪郁不甚,故不得大汗。当用小汗之法。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辛温解表,小发其汗。
【方解】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为桂枝汤与麻黄汤各取1/3量,按1:1比例合方,或将两方各三合煎液合并。两方为小剂组合,刚柔相济,既能发小汗以祛邪,又无过汗伤正的弊端,辛温解表,小发其汗,属发汗轻剂,对于表证日久,证轻邪轻之表郁轻证尤为妥当。
拓展内容:
【临床应用】
临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荨麻疹、皮肤搔痒证、湿疹。以邪郁日久,证轻邪微,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为辨证要点。
【典型案例】
医案一:慢性荨麻疹
张某,女,52岁,2000年10月25日就诊。患者1年半前因外出旅游食辛辣之品,当日即起红色风团,瘙痒剧烈,经外院治疗病情减轻,至全身偶起少量风团便终止治疗。最近2天病情加重。现全身散发性红色风团,遇热加重,伴有瘙痒,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处方:麻黄9g,桂枝9g,炒杏仁15g,白芍9g,生姜3片,大枣5枚,赤芍18g,生石膏3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蝉蜕9g,苍耳子15g,牛蒡子9g,甘草6g。服药7剂症状明显减轻,偶起个别风团,上方加黄芪30g,继服7剂治愈,随访1个月无复发。(王宗新.麻桂各半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70)
必备知识:
【原文】
服桂枝湯,大汗出,脉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1]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湯。(25)
桂枝二麻黄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黄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切) 杏仁十六箇(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2],麻黄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臣億等謹按,桂枝湯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黄湯方,麻黄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 ,杏仁七十箇。今以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藥、生薑各一兩六銖,甘草二十銖,大棗五枚。麻黄湯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銖,桂枝十銖三分銖之二,收之得十一銖,甘草五銖三分銖之一,收之得六銖,杏仁十五箇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箇。二湯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兩十七銖,麻黄十六銖,生薑、芍藥各一兩六銖,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杏仁十六箇,合方。
【词解】
[1]一日再发:一天发作两次。
[2]分:指份。
【释义】
本条论述服桂枝汤大汗出后两种不同转归的证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发汗应遍身漐漐微汗为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今汗不得法,造成“大汗出”,病不仅不除,常可便病情发生变化,本条列举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脉洪大者”,指脉由浮缓变洪大。洪大脉非为太阳常脉,故宜辨识,应重点鉴别是否邪传阳明。如脉变洪大,且兼见烦渴等里热之象,则属大汗后阳明津伤,表热入里无疑。今虽脉洪大,但不见大热、烦渴,说明此洪大脉为药后大汗,阳气仍盛于外所致,提示太阳中风证仍在。可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将息调理之法如桂枝汤方后所注。太阳中风,大汗出,脉洪大,极易使人误用白虎汤。必须脉证合参,不可只见脉而不见证,若误用白虎汤,可能就会凉遏表邪致病不解,甚至导致它变。
第二种情况,“形似疟,一日再发”,即恶寒发热,一天发作两次。此与23条“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病机相同而略轻,为太阳病发汗后,大邪已去,余邪犹存,属太阳表郁不解之轻证,以桂枝二麻黄一汤,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桂枝二麻黄一汤为桂枝汤与麻黄汤按2:1比例组方。与桂枝麻黄各半汤药味相同,但药量更轻,桂枝汤取原剂量5/12,麻黄汤取原剂量2/9。由于桂枝汤量较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比例增加,麻黄汤用量较之减少,故其发汗力量更小,可称为微发其汗。
【按语】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与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均为表邪轻证,症见发热恶寒如疟状。二者鉴别在于,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症状较轻,而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症状略重。
拓展内容:
【名家注解】
方有执:服桂枝汤,证转大汗出,脉转洪大者,乃风多寒少,风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两者皆不得解,而寒热如疟也。桂枝二麻黄一汤者,重解风而轻于散寒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必备知识:
【原文】
太阳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脉微弱者,此無陽[1]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藥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两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汤一分。
臣億等謹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越婢湯方,麻黄二兩,生薑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棗十五枚。今以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藥、生薑各十八銖,甘草十二銖,大棗三枚。越婢湯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銖,生薑九銖,甘草六銖,石膏二十四銖,大棗一枚八分之七,棄之。二湯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藥、甘草、麻黄各十八銖,生薑一两三銖,石膏二十四銖,大棗四枚,合方。舊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當云桂枝二也。越婢湯方,見仲景雜方中,《外臺祕要》一云起脾湯。
【词解】
[1]无阳:指阳气虚。
【释义】
本条论述表郁内热轻证的证治。原文叙证从简,当以方测证。“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应在“热多寒少”句后,此为倒装方法。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说明太阳之邪未解,与23、25条表郁轻证相似。从方中用石膏看,本证应有轻度内热,如心烦、口微渴等。其病机为表郁内热,与大青龙汤证相似,然而程度较轻。故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发其汗,兼清里热。“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说明本方虽是发汗轻剂,但如阳气虚弱者仍应禁用,不仅如此,还应处处顾固护阳气。
越婢汤原载于《金匮要略》,由麻黄、石膏、杏仁、大枣、炙甘草组成,为辛凉发越郁热之剂。桂枝二越婢一汤,即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药由桂枝汤加麻黄、石膏组成。制小其剂,取桂枝汤原方剂量的1/4,越婢汤原方剂量的1/8,两方之比为2:1。方中麻黄解表开郁,石膏辛寒清热,因用量较轻,解表清里之力较弱,故仍属小汗方的范畴。
拓展内容: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证明本方具有解热、抗菌、抗炎、利尿、止咳、镇静、增强免疫等功效。现代临床多运用此方治疗流感、上感、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支气管炎等疾病。以外有微寒,内有郁热为辨证要点。
【典型案例】
医案一:外寒内热证
许某某,男,35岁,工人。病史:因劳动过剧,内蓄郁热,新寒外束,病初自觉发热恶寒,头痛,心烦热,体痛,有时汗出,口干舌燥,面红耳赤,脉象紧而数。曾服辛凉解表剂,加味银翘散,汗未出病不解,而寒热加剧。证属:表邪未解,内有郁热。治宜:散表邪,宣郁热。处方:生石膏15克,连翘12克,白芍10克,麻黄8克,生姜6克,甘草6克,桂枝5克。服药2剂后,遍身蒸蒸汗出,发热恶寒已解,身觉轻松,头已不痛,惟心中仍然觉烦热,身倦食少。后以清热和胃疏解之品,连进二剂,诸症霍然而解。(邢锡波.邢锡波医案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3条
伤寒辑疏16
《伤寒论浅注》学习52
《伤寒论》试解No.35
自学伤寒四
伤寒论第44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