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生活•大年初二祭祖

凌云树:树高天丈总有根,不管你走多远都愿意回到原点,那些匆匆来去的人流里,每个人都有回来的故事,包括你。

今天是大年初二,在好多地方,今天是新媳妇走娘家的日子,也是新姑爷上门的日子。而在我老家,今天却是祭祖上坟的日子。

天不亮,镇子里各家族的男丁们便成群结队,在有威望的长辈带领下,到村镇周围的田野山地墓前,燃放鞭炮,烧纸钱,举行祭祖上坟的活动,寄托哀思。

每年如是,这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风俗。说它特别,是因为周围村庄的人们大都在年前上上坟,年后就没有什么别的讲究了。

而我们这个村却特立独行的,却把每年初二视作约定俗成祭祖的日子。独树一帜,绝不雷同,几辈人一直这么传承,从未想过改变。

据老人们讲,在我们这里族人过年时有一个独特的仪式,族人家里摆设俗称的“家堂”,里面置祭祀之物,大年夜用隆重的仪式迎接故去的先人回家过年,这里人称之为“迎家堂”。

而在初二这天又会举行欢送仪式,并组织家族男人再去上坟,再次表达对已故先人的尊重。听起来好像这风俗逻辑思维缜密,也很合情合理,这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特有的地方风俗。

今天是大年初二,很早就听见了鞭炮的响声,我们一家族的男人们带着祭祖物品,乘车来到祭祀的田野山岭。田野的温度有些冰凉,四处烟雾弥漫,在贴近地面的地方,形成了一大片的雾气。

一行人踏着清晨的露水,阔步前行,麦地里云雾袅袅,与刚燃放过的鞭炮硝烟形成更浓重的云雾,同行的大侄子笑着说是如同置身仙境,到处是仙气缭绕。我称赞他心中有大美世界,没有抱怨成“雾霾”,此刻,我也真的感觉到这是一种神圣的祭祀。

每走一处,我们点起纸堆,放起鞭炮,虔诚磕头,每一步都是那么虔诚,磕头作揖,教育晚辈,继承做法,更表达了我们对祖先深深的敬意,和对现在幸福生活的信心。

我忽然遐想,一辈辈的族人,按照约定好的风俗,认真继承了这光荣的做法,而且从不间断让人佩服。我们同行的三叔,声情并茂地说起前几年我们在大雪里祭祖的事,仿佛还是昨天的事,一晃就过去了。

由此,我们不由得敬佩自己,风雨无阻地开展祭祀活动,是出于一种多么执着的信念和强大力量。更敬佩一代代的先人们,以怎样的方式教育着子孙们走到一起,延续着一代一代人的方法。

我似乎也弄懂了先人的用意,就是给予自己儿孙一个互相加深感情的机会,更是通过这样的家族活动,了解家族发展状况,沟通了彼此情感,加深了亲情融合,更促进了每一个的家族荣誉感。

先人坟前,经常看见面色动容的人,是思念,是不舍,是情重;先人墓前,我们长久地伫立,是深思,是眷念,是哀悼;先人坟前,我们磕长头,是敬意,是祈福,是心安。

远去了那广阔的田野山岭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豁然敞亮,懂得了生死过往,看淡了爱恨情仇,不再纠结那些身外之物,心境变得宽广,看到了更广阔的未来和希望。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们这里的人,用独有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之情。从远去了的袅袅云烟,如梦如幻的仙境般的空间里,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先人的殷殷期望,家族和睦,人丁兴旺。

祭祖结束后,父亲张罗了一桌子好饭,母亲煮好了热气腾腾的水饺,本家族人们喝酒畅聊,回忆家族的兴盛往事,畅想未来的希望愿景。不由得,我心里有了很多的触动。

希望我的家乡,埋葬着祖先的土地,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丰裕着、滋润着、护佑着这山这水,还有这里的人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 知 识 讲 座
QQ浏览器
老话:“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为何女婿不能上坟,有无道理
过年之真谛:灵与肉的盛宴
清明扫墓有哪禁忌和注意事项
闰月清明不上坟?各地风俗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