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浮力专题分类解析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浮力专题分类解析2011?山东临沂)7.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是   N;
(2)根据图(a)、(b)、(c)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根据图     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解题思路】(1)分析图中A、B、C发现,物体逐渐浸入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称重法测出,即: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浮=G-F拉=3.8N-2N=1.8N.要分析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前提应该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以符合的应该是(b) 、(c)或者是(a)、(b) 、(c)。
【答案】(1)1.8 (2)液体密度 (3)(a)、(b) 、(c)(只填(b)、(c)同样给分)
【点评】本题为一道实验探究题,要利用好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难度中等。

(2011?山东临沂)9.根据某建筑工程需要制成了一体积为1m3的正方体大理石块,经测定大理石块的质量为2.7×103kg。(g取10N/kg)
(1)该大理石的密度是多少?
(2)该大理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解题思路】(1)已知大理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 可求密度。
(2)知道大理石的质量,可以求对地面的压力F=G=mg,又知道正方体的体积可求其边长,然后可求受力面积s,再根据压强公式求解;
【答案】解:(1)大理石密度
ρ=
(2)大理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mg=2.7×103kg×10N/kg=2.7×104N
体积1m3的正方体大理石块底面积为S=1m2
大理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较大。]

(2011?天津)27、(6分)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测量该矿石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1)写出其中一种方案的实验步骤及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2)简述另一种方案的步骤;
         3)对两种方案的可操作性或误差进行简单评估,写出一条即可。
【解题思路】此题所给的器材无量筒,因此不能直接测出矿石的体积。1)由于水的密度是知道的,又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G排因此可矿石排开水的体积可通过F浮=ρ水gV排
V排=F浮/gρ水= m排/ρ水求出,矿石排开水的体积与矿石的体积相同。所以方案一:先测矿石块的质量m0,再测烧杯中适量水的质量m1,将矿石放入水中测其质量m2,则m排= m2- m1,可得矿石体积V=V排=(m2- m1)/ρ水所以矿石密度ρ= m0/ V排=ρ水 m0/(m2- m1);2)方案二、三:同理,通过测溢出水或排开水的质量,同样能求出排开水的体积,求出矿石密度。3)方案二由于要溢出水操作不方便,误差较大
【答案】1)方案一、1、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m0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称出质量m1
                   3、烧杯仍放在天平左盘,用细线将矿石块系好,手提细线使矿石块浸没在烧杯中并保持静止(水无溢出且矿石块不接触烧杯)。天平平衡时的称量值为
                   4、矿石的密度:ρ=ρ水m0/(m2-m1)
          2) 方案二、1、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 m0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质量m1
                   3、将矿石块放入水中,将杯壁外的水擦干净,称出质量
                   4、矿石的密度:ρ=ρ水m0/(m0 +m1-m2)
方案三、1、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 m0
                   2、将矿石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烧杯中,用细线在烧杯外壁与水面处做一标记,称出质量m1
                   3、取出矿石块,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称出质量m2[来
                   4、矿石的密度:ρ=ρ水m0/(m0 +m2-m1)
           3)方案一操作较方便,误差较小;方案二由于要溢出水操作不方便,误差较大

【点评】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难点在于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该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求出矿石的体积。难度较大

(2011?天津)28、(6分)如图18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汽车速度为,且保持恒定。水的密度为ρ0,铁的密度为ρ1。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请完成下列有关分析和计算。
(1)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
(2)推导出自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计时)
(3)在图19中,定性画出
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
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
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
关系的图象。
【解题思路】(1) 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浸没在水中时最大,由F浮=ρ0gv,铁块体积,由ρ=m/v   m=G/g得
V=G/ρ1g,由此得:F浮=ρ0G/ρ1。(2)绳子的拉力F=G-F浮。出水面受的浮力变化与铁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有关,体积变化与铁块露出水面高度有关,露出水面高度变化:Δh=υt,由此得ΔF浮=ρ0gΔV=ρ0gs(h0-Δh),柱形实心铁块的底面积s=V/h0= G/ρ1g h0;(3)在未出水面前浮力不变,拉力功率P=Fυ=(G- F浮)υ=(G-ρ0G/ρ1)υ露出水面过程:浮力减小,拉力变大,拉力功率增大直到P=Gυ;出水面后拉力功率不变。
【答案】解:(1)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浸没在水中时最大
               由m=G/g  ρ=m/v 得V=G/ρ1g
           所以浮力F浮=ρ0gV=ρ0G/ρ1
             (2)露出水面高度变化:Δh=υt 铁块的底面积s=V/h0= G/ρ1g h0
              绳子的拉力F=G-F浮
=G-ρ0gΔV
=G-ρ0gs(h0-Δh)
=G-Gρ0(h0-υt)/ρ1 h0
=(G-Gρ0 /ρ1)+(Gρ0υ/ρ1 h0)t
                 (3)如图
 【点评】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知识点有:浮力、密度、速度、功率等。还考查学生对物理过程与图表间转化能力。难度较大。

(2011?浙江温州)17.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解题思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也将不变
【答案】D
【点评】了解浮力的定义及其方向,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难度中等。

(2011?浙江温州)23.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如图,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结果发现两支蜡烛的火焰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蜡烛中间的气体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___。
 
【解题思路】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则两支蜡烛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两支蜡烛外侧的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两支蜡烛的火焰向中间靠拢。
【答案】小
【点评】此类试题可以由现象,分析其原理,也可以由原理分析出现象来。难度中等
(2011?浙江绍兴市?25题?6分)小敏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实验(所用弹簧秤的单位是牛),先后用弹簧秤测物块在空气中和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的重。
 
(1)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牛;
(2)物块浸入溢水杯前后,杯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解题思路】根据图意可以知道物块在空气中的所受的重力为4.6牛,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视重为2.6牛,根据称重法得出物块所受的浮力为2牛;随着物块慢慢的进入水中的过程中,水的深度不断增大,所以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在逐渐的变大。
【答案】(1)2    (2)不变
【点评】此题一道压强与浮力相结合的综合题,较强的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相关的物理量来定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2011?广东湛江)10.我市于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解题思路】    龙舟上的运动员坐着的位置不变,龙舟相对于运动员的位置也不变,所以,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船是静止的,故A错;龙船漂浮在水面上时,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一对平衡力关系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受力物体上,所以,龙船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错。桨往后划水时,水也给桨一下向前的力,推动龙舟向前进,这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惯性的作用”、“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所以D是一种科学性的错误。
【答案】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平衡力、力的相互作用、惯性的知识点,理解各考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011?广东湛江)17.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题思路】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质量的大小不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当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时,轮船的质量不变,它受到的重力也不变。轮船是漂浮状态的,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也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不变,河水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小,所以在河里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在海里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答案】  不变;不变;变大。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力、二力平衡、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搞清不变的是浮力,变化的是液体的密度,然后根据公式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里时位置的关系进行知识迁移而做出正确的解答。本题难度中等。
(2011 山东聊城)6. 2010年12月25日,我国的“远望六号”测量船完成“嫦娥二号”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平安回到祖车,如图所示。“远望六号”测量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26000t,它采用当今航天、航海气象、通信等领域最新技术,“远望六号”是中国航天活动的护航使者。(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光速为3×108m/s)
(1)满载时,“远望六号”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船底某处的声纳系统探测头距海面的深度为7.5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在航天测量时,通过船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出电磁波经2×10-3s收到了回波,则目示距“远望六号”的距离是多少?
【解题思路】(1)根据漂浮特征可知,“远望六号”受到的浮力等于满载时的总重力;(2)根据公式p=ρgh可计算液体压强;(3)雷达发电的电磁波实际上向前传播了1×10-3s的时间,然后根据公式s=vt计算即可。
【答案】(1)F浮=G=2.6×107kg×10N/kg=2.6×108N
(2)p=ρgh=1.0×l03 kg/m3×10 N/kg×7.5m=7.5×104 Pa
(3)s=vt=3×108m/s×1×10-3s=3.8×105m
【点评】本题以的“远望六号”测量船完成“嫦娥二号”卫星等海上测控任务这一新闻背景,考查了浮力、压强和速度的相关计算。

(2011?浙江湖州)22.元宵佳节,湖城许多人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
 [
(1)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罩外的空气密度。
(2)孔明灯内火焰温度高达300℃以上,燃烧时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森林、居民区等地,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____而引发火灾,因此我市现已禁止燃放孔明灯。
【解题思路】孔明灯上升可以与热气球上升相类比,孔明灯、热气球里面气体密度小于外面的空气密度。可燃物燃烧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答案】(1)小于 (2)着火点
【点评】本题以燃放孔明灯祈福为话题,考查孔明灯上升的原因和物体燃烧的条件。本题难度中等。
[
(2011?黑龙江 鸡西)27.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每小格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 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          ,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
          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       N;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请你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例                      。


【解题思路】在此题的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利用F浮=G-F示来求浮力,这种柱形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小格是0.5N,所以由a、b可知浮力为0.5N;利用G排=G水桶总-G空桶来计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由c、d可知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为0.5N;如果F浮=G排就可得到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轮船就是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例。为了保证这两个物理量的顺利测量,实验顺序应为a d b c(或d a b c)。
【答案】重力 
    a d b c(或d a b c)  
0.5[
0.5
F浮=G排
轮船(或盐水选种等合理的答案均得分)
【点评】此实验关键是要明白实验目的,然后知道如何测量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大小。难度较大。

(2011年湖北省荆门市?7?2分)7. 把重为8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水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A. 物块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 物块所受的浮力为10N
C. 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800Pa
D. 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000Pa
【解题思路】由于物快是静止的,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其重力的大小,为8N(故B不对),
从面有
 ,
所以物块是漂浮在水中,故A不对;再根据所受到的浮力可知C正确,D自然就不对了。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与压强的计算,关键在于对浮力公式的理解与运用,属于较难的题。

(2011年湖北省荆门市?12?2分)12. 一艘油轮满载时排水量为5800t,它受到的浮力为  ▲  N,在码头卸下8×105kg的燃料后,油轮排开水的体积是  ▲  m3。(g取10N/kg)
【解题思路】由于油轮满载时是浮在水中,所以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在卸下8×105kg的燃料后,
可知 。
【答案】 ,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方面的知识,解决此类的关键在于掌握物体受到浮力的公式和受力分析,属于难度中等的题。


(2011?福州)13.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  )(g取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1.2N的浮力
【解题思路】因为溢水杯原来装满水,所以溢出水的质量就是物体排开的质量,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1×103kg/m3×10N/kg×100×10-6 m3=1N,D错误;因为F浮<G,所以物体沉在溢水杯底部。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关键是认真审题,分析出“题干中有没有说明原来容器是否装满水”这一突破口。

(2011?江苏南京?11题?2分)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解题思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故A错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判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B正确。漂浮,浮力等于重力,D错误。根据浮力公式 ,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故C错误。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大。

(2011?江西)4、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      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      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
【解题思路】物体的沉浮,有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决定。葡萄干吸附了气泡后,相当于体积增大,从而浮力变大,大于重力,上浮;气泡破裂,相当于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变小,小于重力,从而下沉;
【答案】大于  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试题难度小


(2011?江西)20、如图11所示,“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驶向东海执行任务,该潜水艇设计体积约为Vm3,自身质量为m t。当它在东海某位置海面下h m深度处潜伏时,求:(已知海水的密度为 kg/m3,g=10N/kg;不考虑潜水艇体积变化)
(1)它所受到的浮力F浮(2)潜水艇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P

]
【解题思路】由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潜在水中时,利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求得其压强的大小。
【答案】(1)F浮=ρ海水gV排=10ρ海水V排(N)(2)P=ρ海水gh=10ρ海水g(Pa)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一些考生在答题时,想当然的认为潜水艇在水中一定是悬浮,而认为浮力的大小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导致丢分。试题难度中等。


(2011哈尔滨)27.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g=10 N/kg)(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
【解题思路】m=ρV=2g/cm3×43cm3=128g,A错;橡皮泥浸没后,排开液体体积等于物体体积,F浮=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4×10-2m)3=0.64N,B错;橡皮泥小船漂浮时,二力平衡F浮=G物=mg=0.128Kg×10 N/kg=1.28N,C错;V排=F浮/ρ液g=1.28N/(1.0×103  kg/m3×10 N/kg)=l.28×10-4m,D对。
【答案】D
【点评】本题考察浮力的相关计算,先分析物体的状态(下沉,漂浮),选择合适的公式,是解决本题关键。本题难度较大。

16.(2011年广州)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8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
       kg/m3.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10-5m3的实心物体,重是        N,把它放入密度为1.0×103kg/m3的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排开水的体积是
        m3.(g=10N/kg)
【解题思路】从图像可知,此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根据密度公式 ,可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是0.8×103kg/m3;根据公式G=ρ物Vg可求出物体的重为0.32;由于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其漂浮在水面上,其重力与所受浮力相等;根据公式 ,可求出其排开水的体积为3.2×10-5m3。
【答案】0.8×103  ;0.32 ;0.32 ;3.2×10-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质量和密度及浮力知识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密度公式运用及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关系。(试题难度中等)

 专题8.浮力(2011?广东)12.如图5所示,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C正在向上运动,B静止,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请写出B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FB =______,B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
【解题思路】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都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 ,则FA=F B=FC =ρVg,B物体的密度ρB =m/v=G/gv= FB / gv=ρVg/vg=ρ,其实这个地方也可以根据实心物体悬浮时ρ物 =ρ液 判断。
【答案】答案内容FA=F B=FC        ρVg        ρ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本题难度较大。
 

.浮力(2011?福建泉州)18.池塘里漂浮着大量的冰块,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当冰块熔化后,池塘内水位将(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
【解题思路】冰漂浮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假定冰块熔化后,形成水球,水球在水中悬浮,浮力也等于重力。由于冰化成水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因此冰熔化前后所受浮力也不变,由此可知,冰熔化前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此水面高度不变。
【答案】B
【点评】本题属于典型的水面升降问题。解答本题时,也可以利用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通过计算冰熔化前后排开水的体积和冰化成水的体积,定量地比较两个“体积”大小判断出水面的升降。本题难度中等。

(2011北京)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甲、乙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
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
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  ,ρ1<ρ2          B.F1 = F2  ,ρ1<ρ2             
C.F1<F2 ,ρ1>ρ2         D.F1<F2 ,ρ1<ρ2     
解析: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形状不同,装入液体的密度不同,但液体的深度相同,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 =ρ1gh;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 = ρ2gh。根据p2=2p1,可推知ρ2 = 2ρ1,故有ρ1<ρ2。当甲、乙两球放入两液体静止后,F甲 = F乙,则有F1 +ρ1ghS1= F2 +ρ2ghS2,因为ρ1ghS1 < ρ2ghS2,所以有F1>F2,
答案:A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液体的压强、浮力等知识,本题涉及了两个过程,运用对比分析,抓住等量关系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2011北京)36.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
量筒、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
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想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前提条件是同种液体,逐渐改变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比较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答案:实验步骤:
(1)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0;用细线把一个铝块拴好,使其浸没
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用V表示;将V0、V的数据记在实
验数据记录表中。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0的数据,并记
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将步骤(1)中用细线拴好的铝块悬挂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
的烧杯内的水中,铝块不接触烧杯,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
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用m表示,将m的
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换用体积不同的铝块,仿照步骤(1)、(2)再做5次实验,依次读出它们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的数据;分别测出相应的每个铝块悬挂并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时m的
数据;分别将每次的V、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根据V排=V-V0,F浮=mg-m0g分别计算出6次的V排和F浮的数据,并分别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
V0/m3      
V/m3      
V排/m3      
m0/kg      
m/kg      
F浮/N      
思路点拨:本题通过实验考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保持同种液体,不断改变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尽量减少实验操作带来的误差。

(2011?山东济宁)8.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解题思路】A选项中从深水中走向海岸沙滩,水越来越浅,游泳者浸入水中的部分越来越小,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小;B轮船在长江或大海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的,浮力等于重力,重力没变,所以浮力也不变;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沉的,浮力不变;D轮船在码头漂浮在液面,浮力等于重力,装载货物时,重力增大,所以浮力也增大。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答案内容D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有关知识,考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本题关键要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物体漂浮的条件。难度中等。

最新五年2007-2011中考物理分类汇编专题十  浮力
2011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浮力
   36.(2011北京)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
量筒、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
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36.实验步骤:
(1)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0;用细线把一个铝块拴好,使其浸没
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用V表示;将V0、V的数据记在实
验数据记录表中。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0的数据,并记
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将步骤(1)中用细线拴好的铝块悬挂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
的烧杯内的水中,铝块不接触烧杯,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
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用m表示,将m的
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换用体积不同的铝块,仿照步骤(1)、(2)再做5次实验,依次读出它们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的数据;分别测出相应的每个铝块悬挂并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时m的
数据;分别将每次的V、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根据V排=V-V0,F浮=mg-m0g分别计算出6次的V排和F浮的数据,并分别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
V0/m3      
V/m3      
V排/m3      
m0/kg      
m/kg      
F浮/N      

(其他解法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

12.(2011北京)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甲、乙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
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
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
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
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F1>F2  ,ρ1<ρ2          B.F1 = F2  ,ρ1<ρ2             
C.F1<F2 ,ρ1>ρ2         D.F1<F2 ,ρ1<ρ2     


18.(2011山西)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l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C   )
A.5g      B.8g      C.l0g       D.16g

14.(2011河南)如图8所示,将—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人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人乙液体中,小球沉人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
    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


19.(2011沈阳)(9分)某物理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225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7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150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7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g取10N/kg,求:
(1)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鹅卵石的密度。
 
33. (2011陕西)(8分)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1.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如图-2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
(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
33.【答案】(1)2.1N  (2)3.3N  120克  (3)8×103kg/m3。
【解析】:(1)该装置的重力为G=mg=0.21kg×10N/kg=2.1N。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F浮1= G=2.1N。
(2)该装置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3×10-3m2×0.11m=3.3×10-4m3。
所受的浮力为F浮2=ρ水g V排=1.0×103kg/m3×10N/kg×3.3×10-4m3=3.3N。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总= F浮2=3.3N。
物块A的重力为GA=G总-G=3.3N-2.1N-1.2N.
物块A的质量为mA= GA/g=0.12kg=120g。
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120g。
(3)物块A的密度是ρA= mA/V= =8×103kg/m3。

8、(2011天津)小华制成如图5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 D   )
   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
B、瓶的重力作用
C、水的浮力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28、(2011天津)(6分)如图18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汽车速度为υ,且保持恒定。水的密度为ρ0,铁的密度为ρ1。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请完成下列有关分析和计算。
(1)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
(2)推导出自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计时)
(3)在图19中,定性画出
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
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
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
关系的图象。

17、(2011吉林)如图8所示,一个体重为600N的人站在漂浮于水面的木
筏上,木筏的体积为0.4m3,木筏的密度为0.6×103kg/m3,
(g=10N/kg)
求:1)木筏的重力     2)木筏排开水的体积

17、(2011赤峰市)(6分)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10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       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有关。
3)做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1)甲     2)液体种类(液体密度)    3)乙丙

23.(2011柳州)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密度为0.8×103 ㎏/m3)深度为20 cm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 g酒精,杯底受到酒精的压强为______Pa;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_________8 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g=10 N/㎏。23、1.6×103,大于
 

39、(2011达州)(6分)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 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39、(1)由F浮=ρ液V排g得:
F浮=1.0×103kg/m3×1.0×10-3m3×10N/kg=10N………………………………………..2分
(2)木块静止在水面时,由于漂浮,所以F浮=G=6N
V排’=F浮/ρ水g=6N/1.0×103kg/m3×10N/kg=6.0×10-4m3………………………….1分
V露=V- V排’=1.0×10-3m3-6.0×10-4m3=4.0×10-4m3  ……………………………….1分
(3)h减= V露/S=4.0×10-4m3/400×10-4m2=0.01 m………………………………..1分
由p=ρ液hg得:
p=1.0×103kg/m3×0.01m×10N/kg=100Pa  ……………………………………….1分
 

27. (2011鸡西)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每小格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 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          ,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           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       N;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请你举出生产或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例                      。
 

27. (每空1分)
重力 
    a d b c(或d a b c)  
0.5
0.5
F浮=G排
轮船(或盐水选种等合理的答案均得分)

 

30(2011莆田)、(8分)《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到龙宫借宝一段有这样的描述:“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是两个金箍,紧挨金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约丈二长短,碗口粗细”。以国际单位制,金箍棒质量为6750kg,体积约0.2m3,问:
(1)在海底将上述棒抽出后,棒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多大?(g取10N/kg,ρ水=1.0×103kg/m3 )
(2)在海水中将上述棒竖直上提1000m,孙悟空至少要做多大的功?
(3)为了方便用力,孙悟空将棒变得细短了许多(质量不变)。而思思同学认为孙悟空可以不做功就能让棒上升到海面。请你说说司空要怎么做?


30、(2011自贡)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C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12、(2011包头)如图6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5 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B    )
 A、0   B、0.3N
 C、0.5N   D、0.8N


27. (2011哈尔滨)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g=10 N/kg)(  D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4m3

9. (2011烟台)图7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F甲>F乙       D. .F甲<F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及典型例题(1)
中考试题汇编精选
“浮力”错例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中考物理难点」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难度不低于动态电路
第十章《浮力》练习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