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3---5课)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3---5课)知识点梳理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含义、社会主要矛盾、国家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为什么说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时间
①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②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
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回顾历史,我们所以能够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其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或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②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及出发点
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原因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或含义)及原因(或意义)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或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动摇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事业。

⑶、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①改革的实质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
历史的教训:由于近代中国闭关自守,导致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
当今的形势: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还不完善。这就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及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
④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⑴、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因为: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⑵、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②、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③、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1)、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自觉履行这一责任和义务,应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一国两制
1)、现阶段,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我们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因为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
党和政府为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重要意义:①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 “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③一国两制方针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意义。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注意区分几个观点:①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③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坚持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⑴、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①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变得更加开放。②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⑵、正确处理对外开放的各种关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应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①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只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②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⑵、我国人口的现状的特点 
①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②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⑴、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的影响:①我国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
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我国劳动就业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②人口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⑷、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为什么说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①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有直接的关系。②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③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④所以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⑸、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制定的依据: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里的国情是指: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及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重要国情。

⑹、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和意义 
①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③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意义:晚婚、晚育,一方面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另一方面对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也有重要的意义。少生,可以减少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④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①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②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⑵、严峻的环境形势带给我们的警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⑶、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①、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认识到,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一切成就黯然失色。②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必须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⑴、我国的资源特点: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重要国情。
⑵、为什么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因为:①我国资源的形势严峻: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同时,资源储备紧缺,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②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事关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改变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⑶、如何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应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1、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⑴、科教兴国的含义: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⑵、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科技发展的每一次重大


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只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必要性(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离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可能完成的;
、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①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这样做,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所以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①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B、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C、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目前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D、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怎样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B、
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C、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严重。
②、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③、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⑶、怎样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②我们中学生应在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学习宣传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行动;关注国家和本地区的建设,关注社区、学校的建设,提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的建议,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


知识归纳总结:
1、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教育的关系: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要靠人才,培养人才要靠教育。
2、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我国实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4、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5、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及怎样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
1)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目前,我们的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还比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怎样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积极引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6、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A、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C、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D、小草与我共同成长;
E、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F、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
G、“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
H、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环境。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P64第一自然段)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原因: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或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5、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⑶、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华美德的薪火代代相传
1、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2、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3、、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与特性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同时,中华传统美德也具有随着
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特性。例如,爱国的传统美德,封建朝代往往与忠君相联系,今天我们讲爱国,则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等有机统一的;现在我们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是要求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主张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等。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⑴、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质,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⑵、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但中华民族总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扰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民族精神。
⑵、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这些精神素质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4、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⑴、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质,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⑵、青少年应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
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
④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大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
⑤结合自身成长的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刚健有为精神、正义自省精神,以实际行动励精图治,报效祖国。
⑥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中,陶冶情操,塑造民族性格,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政治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提纲(上)
初三政治基础知识背诵
九年级三四五课基础知识检测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