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九年级思品各课活动题点拨(第四课)

人教九年级思品各课活动题点拨(第四课)


 

人教九年级思品各课活动题点拨(第四课)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活动点拨

1、教材第47页第一个活动—— 感受开放的世界
家住武汉的安华特别喜爱国外的科幻片,安华在美国的网友艾比则对中国的武打片情有独钟,他俩经常在网上交流看电影的感受,并互相推荐最新的影片。安华的爸爸经常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赶上开放的好时代了。”
艾比:我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片。
安华:我喜欢看外国的科幻片。
○ 你能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活动意图: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感受对外开放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感受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参考答案:
○ 你能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如有的同学假期到外国探亲,给外国朋友发E-mail,与外国小朋友同住一个院子等。
○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这个事例说明了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生活的世界正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开放。

2、教材第47页第二个活动
邓小平说:“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 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活动意图:本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 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中国近代史证明,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从明朝中叶开始,我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阻塞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全面落后的局面,遭受列强宰割的百年屈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由于帝国主义当时封锁我们和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还是闭关自守。这使得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差距又扩大了。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导致愚昧和落后。
○ 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世界开放与兴盛相伴,封闭与落后并存,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就要开放,就要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

3、教材第48页第三个活动—— 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11月10日,对世界贸易组织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4次部长理事会批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图:加入世贸组织(略)
观点一: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观点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 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的?请说明理由。
活动意图: 通过让学生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与弊,考察学生分析能力。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与弊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我国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总起来说,利大于弊。
参考答案1: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也有弊,有利表现在:第一,将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第二,将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第三,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第四,有利于中国的国企改革;第五,将有利于扩大内需;第六,将有利于扩大就业;第七,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八,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第九,将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发展;第十,将有利于市场的活跃,特别是证券市场。
不利方面表现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开放的世界形势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答案2: (1)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有道理。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就业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更多地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广阔的天地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久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3)加入世贸组织也会使我们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对经济的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随着更多的境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内市场,我国的一些产业将面对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压力。

4、教材第49页第四个活动——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活动意图: 本活动旨在考察学生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所有方面的开放”的理解。
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经济方面: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我国与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的纺织品、电器产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场;
政治方面:国家领导人互访,我国领导人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各种国际组织的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上海成功地举行APEC会议等;
文化方面:“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成功举办,日韩动漫片、美国好莱坞大片风行中国
教育方面: 与多国互派留学生
体育方面:我国体育健儿积极参加世界各种体育比赛,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以上说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所有方面的开放。

5、教材第49页第五个活动—— 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
观点一: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观点二: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
○ 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活动意图: 本活动意在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既不能闭关自守,也不能照抄照搬。
参考答案: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比如“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创品牌”和“对外开放、全面引进的关系”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是,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善于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有益经验,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活动点拨

1、教材第50页第一个活动
图:世界人口已达64 亿(略)
*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
* 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 截至2004年7月10日,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4亿。
○ 人口重负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有什么意义?
活动意图: 本活动意在让学生联系所给的图片和数据,体会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的意义。
问题分析: 教材选取的这一组有关世界人口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事实。那么,这对资源、环境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日益增多的世界人口已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巨大的压力,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就是提醒世界各国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2、教材第50页第二个活动——我国面临人口问题的挑战
观点一:把人口多的包袱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关键在于提高人口素质。
观点二:多么小的问题行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
○ 请用实例说明上述观点。
活动意图: 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两个道理,一是人口多与人口素质的关系;二是我国人口多会带来许多问题。
参考答案:
观点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我国近13亿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6.15亿,文盲人口尚有8507万。这意味着我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人口素质偏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里,人口多是一种人力资源优势,但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人口多、素质低却成了社会发展的包袱。人口多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口多素质又低,所以,要把把人口多的包袱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关键要提高人口素质。
观点二:此观点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全国人民每天节约0.1元钱,那么全国每天可节约1.3亿元钱,一个月可以节省39亿元钱,一年可以节省268亿元钱,七年就可以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钱。13亿人每人每餐浪费一粒米,一天就要浪费97500多公斤(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0000个),一个月就浪费2925000公斤,一年浪费35100000公斤,可以让80000个成人吃上一年。可见,多么小的问题行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所以,我们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教材第51页第三个活动——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我国的影响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下列问题:
* 粮食供应不足;
* 就业压力加大;
* 教育经费短缺;
* ……
○ 请结合其中的某一点,用实例加以说明。
活动意图: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答案: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例如,假设一个家庭的月收人为1800 元,如果3个人来用这些钱,月人均600元钱,如果一家再多2个孩子,结果全家月人均只有360元钱。在收入不增加的前提下,家庭人口的多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成反比的。这说明我国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关系。

4、教材第52页第四个活动——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
据统计,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过去污染的源头在城市,现在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日趋恶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一年排放工业废水18.3亿吨.工业废气1.22亿立方米,产生工业废渣1.15亿吨。我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800多千米的河段鱼虾绝迹,遭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长江流域每年因水土流失入海的泥沙达7亿吨,相当于500多万亩土地被刮去5寸厚的表土;长江全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以每年3%的幅度增长。淮河流域的污染极为严重,20世纪,群众为此编成顺口溜:“50年代沟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 做一个小调查,看看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活动意图: 通过布置学生对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让学生对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一些感性认识。
活动方式:教师提前布置调查作业;调查活动最好分成小组;让学生预先制定调查计划,(例如:调查对象和范围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进行调查?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应该如何处理?)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
参考答案: (提示:只需答出与本地区情况相符合的环境问题即可。)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第三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活动点拨

1、教材第54页第一个活动——科技改变生活
小明一家三代人一起观看“科技改变生活”电视专题片。他们一边看一边聊天。
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联系的方式是写信。一封信寄达对方,少则六七天,多则一个月。
爸爸说,在他小时候,大家有急事需要联系就去邮电局拍电报,一封电报送达对方一般需要一两天,而且价钱比较贵。电话是奢侈品,绝大多数家庭没有电话。
小明说:“你们要是有电脑就好了。用电脑可以随时上网聊天,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更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短信,还带彩色照片呢。”
妈妈说:“咱家的电话也该升级换代了。改天咱们换一个可视电话,这样咱们跟国外的亲朋好友就可以在打电话时见面了。”
○ 是什么力量使通信工具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
○ 你能设想一下未来的通信工具还会有哪些变化吗?
活动意图: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畅想未来通信工具的变化”。
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励学生为掌握科学技术、攀登科学高峰而努力学习。
活动方式: 这一活动,不一定局限于教材中给的材料,可以用三代人对比的形式,让学生回家对自己的父辈、祖辈进行采访,比如:“家中三大件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迁”、“娱乐工具的变化”等,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些变化?
“畅想未来的变化”同样不必拘泥于通信工具的变化,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地畅想“科技改变生活”在未来的种种表现。
参考答案:
○ 是什么力量使通信工具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
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作用。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力量使通信工具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
○ 你能设想一下未来的通信工具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略)

2、教材第56页第二个活动
在如何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
观点二:我们要千方百计,即使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活动意图: 通过辨析,让学生认识到抓经济建设十分重要,但不能因抓经济而忽视教育。
参考答案: 观点一是片面的,这种观点只看到经济建设重要性的一面。观点二有道理,它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本世纪初,经济发达国家生产率增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足20%,现在已达到60%—80%;而在我国,科技的贡献率仅为30%—40%。如果认为教育抓不抓无所谓,或者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这就会耽误人才的培养,只能导致我们的科技永远处于落后状况。缺乏人才,科技落后反过来又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国家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只是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优先把教育搞上去。

3、教材第57页第三个活动
关于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认识,例如:
*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 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 离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
○ 请以“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为题,发表简短的演说。
活动意图: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体会教育在发展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提高国民素质等各个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4、教材第57页第四个活动
2003 年,广东4 名打工女深感没有文化谋生艰难,回到家乡小学重新读书、成为学习尤为勤奋的“大学生”。

○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活动意图: 本活动意在让学生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为了个人发展,许多人在职“充电”,中学生一定要抓住初中阶段美好的学习时光,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5、教材第58页第五个活动
☆ 199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 列举靠科技兴业的具体实例,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活动意图: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于科教兴国这一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发展战略从微观层面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科技兴业的具体实例:例如“863计划”实施以来,我们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在863计划重点支持的民口6个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中,共资助项目近5200个,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亿多元,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亿多元;在所选择的7个技术领域均取得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使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并在局部已形成优势,开始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是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指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6、教材第58页第六个活动
某制药厂不重视技术创新,高价购买国外药品的现成配方,生产成本加大,药价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受挫折,濒临倒闭。

○ 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结合上述例子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活动意图: 本活动意在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 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企业不重视科技创新,没有科技竞争能力。
○ 结合上述例子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这个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药品配方,不得不购买国外药品的现成配方,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减弱。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不重视技术创新。这就告诉我们,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没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厂,是没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所以我们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活动点拨

教材第59页第一个活动
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的中国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每年因此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

☆ l 棵50年树龄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19.6万美元。它的功能包括: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等。
☆ 如果l棵50年树龄的大树被砍伐,可以制成6000—8000双筷子,价值不到40美元。

○ 关于是否砍这样的大树,各方面的理由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活动意图: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毁坏森林资源的表现及其严重危害。
参考答案:
○ 关于是否砍这样的大树,各方面的理由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主张砍大树的理由: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不同意砍大树的理由:导致森林资源锐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我的选择是:不砍大树,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

问题链接——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你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制成的吗?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何危害?你如何看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
参考答案: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1)森林是重要的物质资源。森林是重要的物质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2)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具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毁坏森林资源的表现: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
毁坏森林资源的严重危害:导致森林资源的日益匮乏,森林质量下降和森林调节环境的功能降低,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生态灾难的发生,给农业生产、水土保持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毁坏还会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很大的破坏,据有关专家预测,在今后20年内人类活动将会造成50至100万物种的灭绝。

教材第60页第二个活动
活动二:
观点一: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
观点二: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观点三: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

○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 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活动意图: 本活动所列的三种观点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讨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参考答案:
○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观点一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人类前进的道路蒙上了一层暗淡的阴影,并且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观点二:人向往吃好、穿好、住好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原始社会延续到未来的永恒主题。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它助长了人的贪婪,助长了人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的欲望。例如从自然资源消耗来看,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至少需要 20个地球。可见,“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观点三说明了:环境问题是人为造成的。防止污染和破坏,保护环境,要靠人类自己,这样做了就掌握着进入天堂的钥匙。污染和破坏也是人为的,不加以制止,不防治污染和破坏,就捏着进入地狱的钥匙。所以,进入天堂和地狱两个大门的钥匙都捏在人类自己手中。
我们要提高环境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保护环境;就要人人从自己做起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的环境。

答案二:中学生时事政治报2006226——以上三个观点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了人类要善待地球、保护环境。观点一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以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观点二认识到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我们绝不能纵容人类的贪婪,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观点三认识到了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所以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关键要靠人类自身。

启示是:保护环境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与破坏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它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非重视不可,非防治不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1、“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
3、“小草与我共同成长”
4、绿色深呼吸,阳光好滋味
5、文明贵在一言一行,环保重在一点一滴
6、保护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
7、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
8、生命来源自然,健康来自环保……

教材第61页第三个活动
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牧民都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家合作,有意识地控制各自的牲畜头数,使之与收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尽可能多地增加自己拥有的牲畜头数。显然,当整个牧场上的牲畜没有超出其承载力时,牧民们每增加一头牲畜,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然而,如果大家都这样无限制地增加下去,总有一天整个牧场会出现超载、退化、疾病、瘟疫,灾难将会降临到每个牧民的头上。
○ 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活动意图: 本活动意在考察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在目前情况下,对一个公共牧场放牧数量如何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是从个人的、暂时的利益出发?还是从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这不只是一个牧场的发展问题,它还可上升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参考答案:
○ 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我们应在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材第62页第四个活动
据预测,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到2010年还可以保证消费需求的矿产只有21种。到202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就只有9种了,特别是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4.5亿—6.1亿吨,国内可供量却只有1.8亿—2亿吨,缺口达2.5亿—4.3亿吨。
观点一:缺乏资源支撑,中国经济很难持续增长。
观点二:我们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去买资源。
○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意图: 本活动以矿产资源需求矛盾为例,教育学生懂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答案: 观点一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总有枯竭的时候。到那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问题应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观点二是一种“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资金”的错误做法。它虽然可以使我们获得暂时的经济利益,但却损害了我们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如果自己没有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是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可能面临毁灭的处境。
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生态农业循环(略)
在这一生态农业循环中,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了养鱼的好饲料.鱼塘的塘泥需要定期清理,塘泥对葡萄树来说又是上好的肥料,葡萄可以用来酿酒,葡萄园可以用来从事生态旅游。在这里,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又节省了成本,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
* 废纸、碎玻璃的回收;
* 用淘过米的水浇花;
* 用“中水”洗车;
* ……
○ 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活动意图: 本活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的事例,意在引导学生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答案: 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它与学生个人也有很大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个人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需要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活动的事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榜样,中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做更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地理必修2新课精讲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案
中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案例设计
思品人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回归教育本质 构建快乐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