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届中考语文练习---文言文
2014届中考语文练习---文言文 1、陈涉世家(司马迁)(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今亡亦死              (2)宜多应者                     (3) 会天大雨
(4)发闾左谪戍渔阳        (5)念鬼                        (6)旦日,卒中往往语
(7)为天下唱              (8)尉果笞广                    (9)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10)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从民欲也             (12) 辍耕之垄上
(13) 若为佣耕              (14)夜篝火                    (15)此教我先威众耳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比至陈                     (18)刑其长吏
(19)固以怪之矣           (20)陈胜王                     (21)将军身披坚执锐
(22)乃丹书帛曰           (23)忿恚尉                     (2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5)今或闻无罪           (26)发闾左谪戍渔阳             (27)度已失期
(28)吴广素爱人           (29)召令徒属曰                 (30)死即举大名耳
(31)陈涉少时             (32)怅恨久之                   (33)辍耕之垄上
(34)等死                 (35)死国可乎                   (36)召令徒属
答案:(一)、(1)逃亡(2) (2)响应  应当(3)会——适逢(恰巧遇到、正好、正赶上) (4)同"谪"(5)考虑、思索(6)旦日——明天(第二天)  (7)唱,通“倡”,首发  (8)用鞭打  (9)一起(10)十分之六七(11)愿望 (12)去、往 (13)你  (14)用笼子罩 (15)威服   (16)难道 (17)等到 (18)惩罚(19)认为……怪异 (20)为王 (21)指武器 (22)用丹砂 (23)使……恼怒(24)、编次。(25)有人。(26)指代平民  (27)估计、揣测 (28)素:向来(29)部属 (30)发动,发起  31.少:年轻;32.恨:叹恨(怨恨);33.辍:停止 (34)同样(35)为……而死  (37)召集
(二)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
(1) 之  辍耕之龚上(      )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楚人怜之(      )
(2)死 等死(       )       死国可乎(        )
(3)以 以激怒其众(       ) 祭以尉首(        ) 扶苏以数谏故(      )
(4)而 夺而杀尉(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答案:(二)、(1)去、往;音节助词;的;代项燕(2)死亡;为……而死(3)来;用;因为(4)表承接;表转折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置人所罾鱼腹中
(3) 天下苦秦久矣。
(4)等死,死国可乎?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失期,法皆斩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8)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10)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3)苟富贵,无相忘
(15)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答案:(三)、(1)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上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3)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的压迫,痛苦不堪。(或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4)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5)何况(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6)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7)如今果真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
(8)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9)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10)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1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或: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占十分之六七。(错、漏译关键词:如借第等,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12)(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13)假如有一日我们做官发财了,可不要忘记了我们穷哥们
(14)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15)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四)问答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
C、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D、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恨久之     B、世杀之    C、杜少府之任蜀州     D、天下之忧而忧
3、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项燕为楚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广故数言欲亡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亡:逃走           B、(项燕)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书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  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0、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公问其故           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    宜乎众矣
C.陈胜、吴广乃谋曰   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    国恒亡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12、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3、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1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5、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17、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皆以美于徐公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陈胜、吴广乃谋曰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18.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20、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B、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C、苟富贵,无相忘:假如今后有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咱们。
D、怅恨久之,曰:陈涉停了很久才说。
2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亡亦死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固以怪之矣    先帝不以臣卑鄙
C、宜多应者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平时)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B、夺而杀尉 (表承接)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C、广故数言欲亡(死亡)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D、尉果笞广(用竹板打)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等死,死国可乎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属予作文以记之
24、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  (   )  (   )
A为坛而盟    山盟海誓                B死即举大名耳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吴广为都尉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从民欲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5、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  河曲知叟亡以应        B.以激怒其众   策之不以其道
C.夺而杀尉  温故而知新                D.陈胜佐之  何陋之有
26、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旦日,卒中往往语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C.诚宜开张圣听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27、对文段(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
A.叙述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对人民残暴的统治。
B.交代起义的原因,说明陈胜、吴广善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举行大事。
C.叙述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D.交代起义的方法,说明陈胜、吴广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发动起义。
28、选出句式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B、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C、书非借不能读也          D、陈胜者,阳城人也。
29、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  卜者知其指意            D、之次所旁丛祠中  皆次当行
3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
A、陈胜、吴广乃谋曰  聚室而谋曰          B、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C、得鱼腹中书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帝丛祠中   时时而间进
32、加点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亡(逃亡)亦死  B.楚人怜(可怜)之  C.百姓多闻其贤(贤明)   D.宜多应(响应)者
33、词义相近的——项是          (      )
A.道:道不通得   道者多助               B.举:举大计亦死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等: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数:扶苏以数谏故 骑千余卒数万人
34.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俱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35.对下面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上使外将兵: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B.法皆斩:按军法都要杀头
C.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D.为天下唱:为天下的人鸣不平
36、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皆次当行      之次所旁丛祠中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上使外将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37、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为屯长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扶苏以数谏故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乃行卜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楚人怜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
38.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
A.好像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
B.如果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那么怎么能够富贵呢?
C.你是一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
D.你是一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懂得什么是富贵呢?
39.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
A.现在死也是死,起义也是死,等着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如果逃跑也是死,办大事也是死,同样都是死,让秦灭亡可以吗?
D.现在逃跑也是死,办大事也是死,等着死,不如为国而死,好吗?
40.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
A.或者把他杀死,或者让他逃跑。         B.有人让他死,有人让他逃跑。
C.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D.或许以为他死,或许以为他逃跑了。
4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A.又在这时使吴广到驻地旁边的树林中的祠庙里。
B.又隔了一会儿命令吴广到驻地旁边的树木隐蔽的祠庙里。
C.又暗中让吴广的部下躲在树丛的祠庙中。
D.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边的树林隐蔽的祠庙中。
4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
A.太阳升起的时候,士兵到处谈论,都指着陈胜的眼睛。
B.第二天早晨,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C.第二天早晨,士兵们来来往往,都指着陈胜的眼睛。
D.元旦那天,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4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    )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45、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4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士卒多为用者 / 吴广为都尉            B、广起,夺而杀尉 / 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且壮士不死即已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4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宜多应者          诚宜开张圣听             B.扶苏以数谏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卒买鱼烹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答案:(四)1A(苟:如果)  2C(均为动词“到”“往”) 3D(均为“屡次、多次”)
4C(“等死”应为“同样是死”)  5B(“鸿鹄之志”是陈胜年轻时的抱负,而不是吴广的)
6、B   7、C   8、D   9、B  10、D  11、A  12、C  13、A   14.C   15.A   16. D  17.D 18.D   20、D  21.C  22.C   23、 D   24、A  、C  25.C26、B 27、C  28、 D  29、A   30、C    31、A 32、B  33、C  34、B  35、D 36.D  37.C  38、C  39、B
40、C  41、D 42、B 43. C   45、C  46.B  47. A(应该)
(五)填空题
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选段记述了陈胜、吴广“举大计”的起因及准备过程。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农民起义,必然在思想、组织、行动纲领等方面存在许多缺欠。此外,他们准备过程中还明显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从         、         、        等可以看出来。
3.文段记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他向士卒发出号召:“                      ”并提出了“          ”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
答案:(五)填空题
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 行卜、念鬼、狐鸣
3.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六)简答题
1.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6.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
7.选段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8.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9.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
必然性:
10.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11.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13.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
14、吴广为什么要故意激怒将尉?
15、《陈涉世家》《醉翁亭记》都有一个加点的“醉”字。《陈涉世家》中“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
18.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21.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答案:(六)简答题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
3.①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
②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惜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阵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4.陈胜是一个能洞察时局,敢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干和领导才能的人。
5.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
6、不能。①陈涉在起义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且建立了政权。②在后来扩大起义成果的战斗中吴广并未发挥积极作用。
7.答案要点:(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8.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9.答案: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意思对即可)
10.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只答后一句也可)
11.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
13.说明陈涉青年时期的伟大的抱负。
14、答案要点:①以激怒其众②以激怒众人,也为杀尉寻找理由③杀尉
15.甲段的“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乙段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17、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法皆斩”。即使没有这根导火线,即使陈胜不起义,在秦残暴的统治之下也会有其他人因某事而起义,秦朝一定会走向灭亡的。
18、①帛书“陈胜王”三字,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腹中;②晚上在驻所旁边的丛祠中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在当时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是取得民心的最便捷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亦可赞同“欺骗人民”这一观点,理由是:当人民知道真相后可能会失去民心。)
21、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2、出师表(诸葛亮)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危急存亡之秋
(4) 悉以咨之             (5)将军宜枉驾顾之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由是先主遂诣亮       (8) 此人可就见            (9)至于斟酌损益
(10)临表涕零           (11) 遂许先帝以驱驰        (12) 猥自枉屈
(13)  以咨善道           (14) 以彰其咎                (15) 此臣所以报先帝
(16)以光先帝遗德       (17)引喻失义              (1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9)开张圣听           (20)引喻失义             (21)中道崩殂:
(22)天下三分         (23)危急存亡之秋           (24)殊遇
(25)臣本布衣     (26)深入不毛           (2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8)可计日而待也      (29)恐托付不效            (30)躬耕于南阳
(31)至于斟酌损益      (32)由是感激              (33)疲弊
(34)开张              (35)恢弘                  (36)陟罚臧否
(37)刑赏              (38)平明                  (39)志虑忠纯
(40)裨补阙漏          (41)性行淑均              (42)裨补阙漏
(43)倾颓              (44)痛恨                  (46)贞良死节
答案:(一)、(1)躬:亲自,亲身(2)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4)询问,征求意见(5)顾:拜访  (6)以:把(7)由是:因此  诣:拜访。(8)就:接近。(9)除去(10)落下,降落(11)答应  奔走效劳(12)降低身份 (13)询问 (14)表明,显扬 (15)……的原因(16)发扬光大(17)适宜、恰当(18)选拔  给予(19)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20)说话不恰当(21)半路去世  (22)天下分成三部分  (23)危难紧急存续或灭亡之时(24)特别厚待(27)都,全 (28)计算(29)奏效,实现(30)明见,英明(30)躬——亲自、自己、本人;简——选拔、挑选、选;益——增加(32)感动,激动
(二)句子翻译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将军宜枉驾顾之。
(7)遂许先帝以驱驰。
(8)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5)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6)后值倾覆:
(17)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8)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1)每与臣论此事
(22)(愿陛下亲之信之
(2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答案:(二)(1)亲近贤臣,远避(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2)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4)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5)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6)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7) 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
(8) 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1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1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
(13)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14)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
(15)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也稍有懈怠。
(16)后来正遇危亡关头。
(17)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18)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
(19)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
(20)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
(21)每次和我评论这些事.
(22)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23)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三)选择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徒以有先生也     杀之以应陈涉     B.优劣得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C.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可计日而待也    举大计
2.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E.  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
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B今南方已定            是亦不可以已乎
C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问君何能尔
D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亲贤臣,远小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6、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永之人争奔走焉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夙夜忧叹(早晚)          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      D.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9.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0.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1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1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 亲贤臣,远小人亲戚畔之           B未尝……于桓灵也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必以信愿…亲之信之      D此悉……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4、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15、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7、下面四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
A 、帝感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诚宜开张圣听
C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弛然而卧
18、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_ E ____和___ A __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C. 此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               D.此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E.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伤先帝之明盖    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24、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以讨贼兴复之效      B、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C、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中有足乐者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以弱为强者
25.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里是“时”的意思)B.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
C.臣本布衣,躬(弯着腰)耕南阳          D.谘(询问)臣以当世之事
26.选出加点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恢弘志士之气    醉翁之意不在酒    B.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帝不以臣卑鄙  属于作文一以记之  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同予者何人
27、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以来)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2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策之不以其道
2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徒以有先生也     杀之以应陈涉            B.优劣得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C.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可计日而待也   举大计
3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亲贤臣,远小人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2.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悉以咨之          辍耕之垄上      B.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     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
3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39.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0.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41、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42、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
B、“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C、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
D、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
43、对第一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反面说,再从正面说。
D.本段的主旨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4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是说,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业还未完成就去世了。
B.“先帝……之秋也”是说,“兴复汉室”有很多不利条件。
C.“侍卫之臣……陛下也”是说,“兴复汉室”也有很多有利条件。
D.“以光先帝遗德”是说,诸葛亮告诫刘禅不能期望只用“先帝”的遗训来鼓舞士气就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5、下面是对这一二两段文字的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蜀汉目前形势很好,是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B 作者认为朝廷内外目前存在一种强烈的报国热情。
C 作者建议皇宫中,朝廷中处理事情的标准应有所区别。
D作者希望陛下广泛听取意见,亲自做出对臣下的赏罚。
46.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文中“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臣”指诸葛亮。
B.第①段文字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C.第①段文字中“不宜妄自菲薄”的意思是“不应狂妄自大,鄙薄别人”。
D.第②段文字中最后一句概叙了作者跟随先帝艰苦创业的历史,感情极为深沉。
4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48、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答案(三)1.C    2.A.  C   3、A   5.B   6.C   7.B   8.C   10. D   11、D   12、D.  13、D.   14、C    15、D    16、B    17、B     18、E A
19、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20、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24、C   25.C   26.A   27、B      28、A   29.C     31. D
33、D  34、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35、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  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36、D(D中的两个“而”字都表转折;A中两个“之”字分别用作代词和动词;B中两个“于”字的意思分别是“在”  和“对”;C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用来”、“以致”。)
37.C(“异同”——在这里是偏义复词,指“不同”;今义:含“相同”和“不同”;“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门营业:“痛恨”——古义:痛心遗恨,今义:非常憎恨。)
38、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39、A。
40.c【解析】本题较易。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给“有司”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公正严明。并非要“刘禅应和“有司”起处理赏罚之事”。其他三项分别从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方面,准确表达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1、B.   42、C.   46.C  47、B  48、D
(四)问答题
1、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叶知秋(           )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    (          )殊途同归(           )
2.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3.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4.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5..结合选文((7、8段)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6.请从文中(8段)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7.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9. (1)选文第7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11. 1、2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   和________。
12.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外”指____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 和_____。
13.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①;                                 ②。                       (用原文回答)
14.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15.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
16、“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
17.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2)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1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19.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20.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21.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24.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25.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26.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27.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28.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29.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3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3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3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34.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35.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36.《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37.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38.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39.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40.“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
4个四字短语回答。
41..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42、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43.选文第三段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请结合选文具体说说诸葛亮希望后主怎样“亲之信之”这些“贞良死节之臣”。
答案:(四)简答题
1、①时候 秋天 ②特别(或特殊)不同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
4.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
5、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6.“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7.报先帝忠陛下       8.例: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9、(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
10、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三项建议。
11.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12.  宫内  朝廷  宫中  府中
13.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4.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15. (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 (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6.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17. (1)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9.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20.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21.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22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5.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
2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8.不宜妄自菲薄;
2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0.“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4.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3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6.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8.遂许先帝以驱驰
39.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40.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41.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42、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43.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第11——13题。(共8分)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 非若是也                  是
⑵岂直五百里哉        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结合选段,说说画线的句子如何刻画了唐雎的形象特点。(3分)
答案:
11. ⑴是:这样。⑵直:只,仅仅。评分:共2分。每题1分。
12.(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评分:共3分。
13.“挺剑而起”是全文唯一一处对唐雎的动作描写,“挺”和“起”,迅速连贯,反映了唐雎在危急时刻言行一致,为捍卫国家利益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英雄精神。评分:共3分。
01东城区: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第13—15题。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请广于君        广:
⑵天下缟素        缟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5.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唐雎让秦王屈服的过程。(3分)
答案:13、扩充,扩大。     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14、答案:但是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共2分。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答案:表明立场,不愿将祖宗基业交换;就布衣之怒的结果与秦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挺剑而起”,打算以命相搏。  (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10—12题。(共9分)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尝与人佣耕        尝:
(2)辍耕之垄上        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怅恨久之          翻译:
(2)刑其长吏          翻译:
12.陈胜“鸿鹄之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9分)       10.(1)曾经    (2)去,往
11.(1)因失望而叹恨了好长时间  (2)惩罚当地郡县长官。
12.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当家作主。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11—13小题。(共7分)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念鬼(     )                 (2)丹书帛(     )
(3)曰:“陈胜王”(      )        (4)所罾鱼腹中(     )
(5)固以怪之(      )            (6)夜篝火(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翻译: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翻译:
13.请分别用4个字概括陈胜、吴广在起义准备过程中,为起义作舆论准备而“威众”的两件事           和           。(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7分)
11.答案:(1)考虑、思索      (2)写      (3)称王
(4)渔网,这里作动词,用渔网捕的意思。(5)已,已经  (6)笼
评分:3分,每两小题1分。
12.答案:(1)(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
(2)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看着陈胜。
评分:2分,每小题1分。
13.答案:鱼腹置书   篝火狐鸣     评分:2分,每概括一件事1分。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2-14题。 (共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广故数言欲亡         亡:           ⑵诸郡县苦秦吏者       苦: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⑵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4.选段从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刻画了陈胜这个历史人物,请说说从中体现了他能“为王”的哪些特点。(4分)
答案:
12.⑴逃跑。⑵苦于,痛恨。(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⑴即使能免除死刑,但因为驻守边疆死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⑵筑台盟誓,用(两)尉的头祭天。(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4.答案要点:⑴有大志,敢于抗争命运;⑵果敢;⑶有权谋;⑷对天下形势有清楚的了解。(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三、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2)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翻译:
14.“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12、刑:罚。  给予。
13、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
14.答案:(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评分标准:共2分。前后句各1分。有错别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止。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2-14题。(共8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②深入不毛  毛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
14.选段中最能体现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是哪一句?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分)
答:
答案: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② 长草       评分:本题共2分,每小题1分
13.① 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②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评分:本题共2分,每小题1分
14.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评分:本题共4分,答对一半给2分
★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③躬耕于南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14.结合选文①②③段,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先帝之明”的“明”,除了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案:
12、答:①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②遗:留给    ③躬:亲自
13、①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做中部督。(2分)
②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14.答案:选拔贤明的文臣留给刘禅,试用后称赞并任用有才能的武将,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3分)(前两点也可合并成一点:选拔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留给刘禅,给2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最终目的是什么?(4分)
答案:
12、扩大  给予
13、每次先帝与我谈论此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遭遇感到痛心遗憾的。
14.答案: 建议: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目的:兴复汉室
(共4分。“建议”3分,“目的”1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3—16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后施行            B. 以塞忠谏之路也        进尽忠言
C. 诚宜开张圣听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 咨臣以当世之事        悉以咨之
1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15.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6.你认为诸葛亮上此表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A
14、奔走效劳
15.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共2分)
16.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解除出师前的后顾之忧,表达对刘备父子的忠心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共2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2)悉以咨之                 咨: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14.结合文章②③段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向刘禅“举贤荐能”的两个标准是什么?(2分)
答案:
12、给予  询问
13、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14.答案要点:(1)品德、才能出众。(2)得到先帝的肯定。(共2分。共2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2013年北京市中考18篇文言文复习汇总(一)
一、阅读原则
1、分类复习,化零为整   2、读懂文本,细致落实   3、理清思路,搭出框架
4、根据特点,抓住要点   5、归纳比较,融会贯通
二、分类概括
(一)叙事写人(5篇)
篇目
作者
编者
出处
朝代
叙事
中心
启示
人物性格
写人
方法
1、《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韩非
子》
战国
扁鹊拜见蔡桓公,善意规劝其要及时治病。蔡桓公不听,最终无药可救。
不要 讳疾忌医
盲目自信
要 防微杜渐
(病   缺点)
扁  鹊:医术高超
善意规劝
机警敏锐
蔡桓公:盲目自信
固执己见
讳疾忌医
对话
2、《曹刿论战》
左丘明
《左传》
春秋
曹刿 论述战前准备
指挥长勺之战
论述获胜原因
取信于民
把握战机
观察敌情
曹  刿
远谋 爱国热情
政治远见
军事才能
鲁庄公
鄙  恩惠近臣
取信神佛
急躁冒进
不知胜因
知人善用
虚心纳谏
对话
3、《陈涉世家》
司马迁
《史记》
西汉
陈涉  审时度势
谋划起义
正确领导
发动起义
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陈涉 少有鸿鹄之志
敏锐的洞察  时局能力
卓越的军事
组织才能
三段
对话
4、《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向
《战国
策》
西汉
邹忌 借家事讽喻事;
齐王 纳谏除弊齐国大治
善于进谏
广开言路
虚心纳谏
邹忌  善思善谏
齐王  从谏如流
勇于改错
对话
5、祖逖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本文讲述了祖逖年少时闻鸡起舞,后力举北伐收复失地的故事。
素怀大志、
忧国忧民,
为收复失地
而大胆进言、
身体力行。
言:大胆直言
力主北伐
行:得不到支持,却矢志不渝
倾尽家资招兵买马
有胆 有识
2013年北京市中考18篇文言文复习汇总(一)
(二)“记”(8篇)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篇目
作 者
朝代
叙 事
景物描写(状物)
作者情怀
写作手法
1、《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
桃花林景色
(夹岸---缤纷)
桃花源环境
(土地 ---自乐)
寄予理想
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
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没有战争
民风淳朴
和平安宁
抒发不满
平铺直叙
2、《小石潭记》
柳宗元
小石潭
水清:(下见-;潭中)
石奇:(全石---)
树茂:(青树--;四面)鱼活;
凄清幽静的气氛。
贬谪后的
凄苦悲凉
寓情于景
3、《醉翁亭记》
欧阳修
滁人游、太守宴、
众宾欢、太守醉。
醉翁亭周围的美景:
(环滁--醉翁亭也)
山间朝暮四时之景:
(日出--岩穴暝)(野芳发--水落石出)
山水之乐
宴游之乐
与民同乐
写景
叙事
议论相结合
4、《岳阳楼记》
范仲淹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事及作记缘由
概括描写岳阳楼雄伟壮观之(实写)
(衔远山--气象万千)
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凄凉悲苦的秋景;
(虚写)
(淫雨霏霏--虎啸猿啼)
晴朗天气中洞庭湖上风和日丽的春景。
(虚写)
(春和景明---此乐何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国忧民
写景色引出“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作对比
5、
《陋室铭》
刘禹锡
交友高雅
生活高雅
描绘居室清幽环境
(苔痕---帘青)
安贫乐道
不慕名利
高洁傲岸
起兴类比
托物言志
6、《三峡》
郦道元
北魏
三峡 山 连绵不断
高峻:
水 浩大:
湍急:
热爱山河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7、《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寺庭漫步赏月
月光如积水,澄澈透明,
竹影如藻荇,清丽淡雅。
(庭下---竹柏影也)
赏月欣喜
漫步悠闲
人贬谪悲凉
人生感慨
叙事
写景
议论
相结合
8、《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末
苏东坡
夜游赤壁
一、概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巧
二、详写核舟
1、整体
船舱
船头
2、局部  船尾
船顶
细致观察  生动说明
三、总述并评价
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作者最后发出的感叹“技艺灵怪矣哉”。
空 间
顺 序
2013年北京市中考18篇文言文复习汇总(三)
(三)阐明事理(5篇)
篇 目
作者
编者
朝代
论  据
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 点(中心)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战国
六个人事例;
国家的例子
举例论证:
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
说明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就要灭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战国
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
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例子。
正反对比论证:
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义重于生。
举例论证:
乞人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证明“义”重于生;(正)
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揭示“见利忘义”。 (反)
正反对比论证:“乡”与“今”,揭示了见利忘义就是失其本心。
舍生取义
3、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幼年时 读书之难;
成年时 求师之难;
从师时 路途之艰;
求教时 生活之苦。
举个人事例,现身说法,
论证学习要勤奋不怕艰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勤奋艰苦
4、《出师表》
诸葛亮
东汉末
三条建议
三件往事
北伐目标
忠陛下:广开言路
奖惩分明 亲贤远佞
报先帝: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临崩托孤
目  标: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报先帝忠陛下”
5、《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士以故归之
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驳论
“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何为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上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检测
初中古文经典阅读训练
中考总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2015年海淀区初三年级期末考试精华版范围二---某附中初三语文组吐血奉献
陈涉世家课文内容理解
九年级上基础础知识,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