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印记-黑龙江百年党史网上展馆”观后感
今天我参观了网上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印记——黑龙江百年党史网上展馆”。展馆以3D数字虚拟云展馆技术整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红色资料,通过故事化讲述、可视化呈现、互动式引导、沉浸式体验的方式,生动再现百年来黑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的艰辛探索和奋进开拓、与时俱进,从胜利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故事。1950年,哈工大回到祖国的怀抱。当时,学校里的中国教师只有24人。中央确定的哈工大办学方针是“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指示哈工大要“着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1957年,8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承担了全校的教学任务。当时黑龙江的气候、饮食、住宿条件都很差。他们冬天戴着狗皮帽子、穿着羊皮袄,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高粱米饭。学校里有两排平房,前面一排是教室,后面一排是宿舍,30个人住一个屋子。

在这“八百壮士”当中有一位叫马祖光的年轻人,1950年,22岁的马祖光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来到哈工大。在这里,马祖光也做起了“小老师”,边读研,边工作,并参与组建物理教研室。1970年,马祖光和同事认为激光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决定创建激光专业。那时,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资料。马祖光在那段时间每天到黑龙江省图书馆外文部查阅资料,有时还用透明纸把图仔细地描下来,常常一坐就是一天。他摘录了厚厚的几十本资料,晚上还要花大量时间翻译资料,第二天再给其他老师讲解。“我们要建一个有特色的专业,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与世界科技界有同等对话的权利。”马祖光说。创业之初,为尽快把激光技术推广出去,他带领大家完成了许多激光的民用项目。1976年,他们接受了第一个国家重大项目。在这之后的20年里,他为这一专业设置了5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建立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成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马祖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哈工大,马祖光式的爱国奋斗故事随处可见,学校里流传着一句话:“在哈工大,马祖光像很多人,很多人像马祖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哈工大的校训,哈工大“八百壮士”将这八个字,融入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活动,需要我们全民族、全社会的整体一致的行动,我们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粤红色印记・每日一学】2021年6月26日
【南粤红色印记・每日一学】2021年6月17日
【学史】上海市保护建筑中的红色印记——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纪念地(含H5)
《红色印记》(摄影篇)
姜冬涯四篇:致敬袁隆平、致敬毛主席、致画坛巨匠倪继周、诙谐轻松教语文 红色党史融课堂
红色之旅——七大展馆游览略记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