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因为你这一辈子都在打怪升级。

还记得童年时每逢寒暑假都要去乡下外婆家小住,她那儿书不多,基本都是被翻烂了的杂志。

唯有一本《伊索寓言》最得我们几个小孩的欢心。

其中有一则寓言说:宙斯造人,人空有聪明才智,却无长寿,苦恼不已。

人苦心经营住所,温暖轩敞,在天寒地冻之时也能安享皮毛铺就的卧榻,围着篝火取暖,十分舒适。

马、牛和狗也找上门来请求收留。人找它们盘剥了一部分寿命,都加在自己头上。

结果,人活够了自己本身应得的岁数之后,在马的年月里,开始胡说八道,以吹牛为乐事;在牛的寿命里则努力劳作,过着当牛做马、弯腰弓背的艰难生活;最后,到了狗捐献的日子里,则脾气大坏,动不动就甩脸子。

这则故事本来是伊索用于讥嘲那些脾气不好的固执长者,但细细咀嚼,其蕴含的哲思却十分深远:人这一辈子,的确是分阶段的,而且泾渭分明。

古代中国,人口受制于耕地和出产,残破于军阀割据,平均寿命不过30岁左右,谈不上什么长远的学业或职业规划;2019年时,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已达77.3岁,倒是很有本钱来“运营”一下。

事实上,人自从呱呱坠地的瞬间,便已经走上了一条打怪升级之路。

人生:一条曲折却不断向前的轨迹

也许是大城市,也许是小县城,你出生了。

从医院明亮的产房,到家中静谧的卧室,从小区斑驳而遍布青苔的墙角,到粉笔灰飞舞的三尺讲台,从流水淙淙的田间郊野,到日新月异的水泥森林,从雄心壮志要征服事业修罗场中的每一位敌手,到暮年明悟、对功名不再萦怀的逍遥心境……

人的一生也许会遇到起伏和波折,但大方向却是不断向前的——毕竟,人的规划可能是无方向的,但时间是有方向的。

如果把人这一辈子按时间发展顺序掐成几段来看,尽管在现实层面,不同的人生轨迹有所交叉和区别,但在心理层面上则有一定趋同性。

著名的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恰好为人生的八大标准段落提供了相当准确的注脚。

埃里克森(E.H.Erikson)的治学经历发轫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他信奉后者的精神分析学说。按照埃里克森本人的说法:“我的基石——我是一个精神分析学家。”

埃里克森保留了弗氏对于人格发展的一些看法,并对此进行了修正和发散,得到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打怪升级的八个阶段

首先是婴孩期,差不多为人从出生到一岁半的时间段——对应于弗洛伊德所指的口唇期。

埃氏认为这一阶段,婴孩最迫切要满足的是“生理需求”,饿则食,渴思饮,每当饮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则能体会到身心安宁,由此得到最原初的信任感。

婴孩时期处于相互搏杀的两股势力各自站位于“信赖”和“不信赖”,拥有较好起步的婴孩则更容易具备良好的社会交互性,为后续奠定基础。

这一段相当于创建新人物时捏模型,底子要是没捏周正,后期靠时装饰品可救不回来。

紧随其后的是儿童早期,接续前者、直至约三岁以前都可算在内,对应于弗洛伊德所指称的肛门期。

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能步行,对周遭环境展现了极大兴趣,对于“探索”汲汲以求,渴望得到成人的称许——反之,则易诱发性格上的羞怯与自卑。


在跌跌撞撞之中,我们走了不少冤枉路才摸清楚整个游戏的一些基础操作手法。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年龄三至六岁——对应于弗氏所说的生殖器期。

儿童尚处在学龄前,已经发育出不错的语言能力,并能构建“主动感”和“负罪感”。

和父母乃至亲友长辈的粗浅沟通,可以帮我们了解一些最浅显的道理:太阳落山后天就会变黑,饭不按时吃会饿肚子,夏天很晒而冬天冷飕飕的……

这段时间相当于不断地找NPC交谈,知晓整个游戏的故事背景。

随后是学龄期——六至十二岁。小学生涯是整个求学之路中负担最轻的一段,掌握基础技能、直至毕业对于大多数人都不算难事,比拟于游戏中差不多正好是新手村中以稻草人试招的初期。

青春期对应时段基本与初高中时期吻合,青少年所面临的巨大危机也许是大多数人未曾斟酌过的:角色混乱。

埃里克森专门指出此阶段中开始浮现的“同一性”和“同一性混乱”概念——对自己的各种印象攒聚为一体,联结过去、现在和将来,使之贯通为连续而相同的体验,建立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即为“自我同一感”。

这一段差不多相当于神功初成,可以下山斩妖除魔了,虽然事实上我们不过是进入另一个新环境继续练级。

游戏达成胜利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既有外交胜利和贸易胜利,也有文化胜利或征服胜利,而现实中大学生涯的练级路径也相当多元化:刨除歌舞青春、足篮球竞技不论,单论就业去向,留学深造当个“海龟”已经火了三十年有余,毕业直接进入大型企业又何尝不是人生赢家?在企业和单位中面临的竞争更加惨烈而无形。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已经有点神功初成的意味了,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则还得考量家庭经营——“分手厨房”的游戏场景几乎是一部寓教于乐的纪录片。

养育和关怀,繁殖与停滞,物质上迎来满足的贫乏,而精神上则长期处于幸福的疲惫中……漫长的人生旅途,以中年最为凶险。

最后一个阶段是老年期,五十开外的年龄已经足够对很多事物产生厌倦,玩过“植物大战僵尸”的同学都知道:后面的关卡不再会有新的植物(人生经验)加入手牌阵营,但僵尸潮的来袭却是相似的,而且总是接连不断。

对一生所学、所爱、所识和所能感到满意的人,即便迎来关服删号(死亡),也能怀着沉静满足的游戏体验离开;而对自己的成就感到失落和厌烦的个体,强烈的愤怒、愤懑、遗憾等负面情绪将长久盘踞在其内心。

享受过程,方可追逐圆满

八大阶段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各有不同,但战天斗地的奋进底色则是相似的。

从希望到危机,从亲密到孤独,平稳是短暂的,而变化是持久的。

人格的成长并不如惯常的想法、止步于青少年时期,相反,在内外部一切冲突的刺激下,它会不断成长和成熟。

苏秦先后经历关卡为国人所熟知,引锥自刺其股,强忍睡意;资用乏绝,无钱则无底气;妻子和嫂子并不将他看作家庭成员——亲情断绝的心灵鞭挞;周旋东方六国,无数次舌辩廷争,强敌环伺中杀出血路,才有了“合纵”。

他的目标,显然不止步于当一个富家翁。

求得一个衣食无缺的晚景并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取得物质上的富足并不是游戏的最高难度。

人生游戏的核心追求在于填补空白、消弭遗憾、接受真相、迎接挑战。

打怪升级只是一个寻常的比喻罢了,而圆融智慧的境界,非得靠此起彼伏的冲突和刺激来感召与激发不可。

成功应付,则逻辑自洽、信念增强;应对失常,则理论崩溃,自我怀疑。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按年龄单纯划分人生段落。它给定了各年龄层所面临的核心危机和冲突,并给出了不同阶段时我们的主线任务。

做自己而不随大流,是一种很值得欣赏的人生态度。但是,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充分领会每一阶段的核心任务,选定合适的游玩策略,能让人生游戏更为挥洒自如。

[1] Maree Jacobus G.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Erik Erikson: critical overview[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21.

[2] 陆婷. 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J]. 大众心理学,2016.

[3] 丁婷婷. 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的生活启示[J]. 大众心理学,2013.

[4] 夏兢.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D]. 北京工商大学,20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据年龄划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对于目前的你属于哪个阶段呢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
【心理学】理论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社会八阶段)
好用的教育心理学︱把握好教育的时机
人格终生发展8个阶段任务:你完成了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