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思扬古村,那一支石文笔

皇思扬围门

皇思扬古村,位于惠东县多祝镇圩镇旁,西枝江边,是一个保存十分完好的古村落。古村有500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以姓萧、杨、许、郑为主,讲福佬话(闽南话的一种)。在古村的东部,有一座龙光书室,书室前围墙内的小院子里,树立着一根高约5米的石柱,刻成一支毛笔的样子,很是特别,不禁让人想起“巨笔如椽”这个成语来。

龙光书室,据称是清代乾隆年间由皇思扬人萧凤来所建。萧凤来,乾隆四十九年(1784)武进士,官至广西左江、右江两镇总兵。龙光书室的名字出自与皇思扬相隔不远的增光凤岗村人、道光二年(1822)会元吕龙光。相传萧凤来和吕龙光是挚友,萧凤来在皇思扬建了一座龙光书室,而吕龙光也在家乡凤岗村建了一座凤来书室,分别以对方的名字来为书室命名,以此激励后辈向前辈看齐,考取功名,建功立业。

“介寿诒谋”石牌坊

皇思扬龙光书室前的这一支石文笔,具有强烈的暗示意义。它立于书室的前面,在书室读书的学生天天都能看到它,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默默地鞭策学生们刻苦用功,学有所成。同时,它也是皇思扬人重视教育的一个象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据介绍皇思扬曾出过二十多位进士、举人、贡生等有功名的人,这在惠州一带是少有的。从龙光书室外面密密麻麻的旗杆石就可以得知,旗杆石也叫功名碑,上面刻着当年取得功名的族人大名,因为要取得功名才能树立旗杆石,光宗耀祖。

皇思扬人不仅崇文,而且尚武,历史上也出过不少有军功的人,村中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萧凤来,就是武进士出身。不少老宅、祠堂的大门上,悬挂着“将军第”、“都尉第”、“钦赐花翎”、“赏戴蓝翎”的牌匾(复制品),这些都是武将的荣誉。龙光书室前的这支石文笔,还不仅仅是文笔的功能,它的笔尖处,靠着书室一侧是斜着刻的,看上去像一支毛笔,而靠外面一侧则是直的,看上去又像一支长矛,亦文亦武。在古代,无论是从文还是从武,都是取得功名、建功立业的渠道。这一根像笔又像矛的石柱子,就具有双重的象征意义了。这是皇思扬古村的文化遗产,也是他们的精神财富。

龙光书室

龙光书室内景

龙光书室前的石文笔

从这面看是长矛

龙光书室外的旗杆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有个皇思扬村,中进士比例3:10,村民以入仕为官是光宗耀祖
跟着爱酷客看见惠州 : 惠东皇思扬古围村
室早 右室前间隔
【微课堂】心包积液的超声定量
【请教】如何估计心包积液的量?
宋·《陆游诗集》[卷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