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西峰林的一块木匾,记载了一段历史
userphoto

2024.05.18 广东

关注

读碑文读上瘾了,这次来读的是英德英西峰林彭家祠的一块古匾。现在英西峰林已是一处热门的景点了,人称“小桂林”,我去过几次。在黄花镇有一座彭家祠,其实是一座山寨,在寨子里建有祠堂,它也被人称作“小布达拉宫”。在祠堂大门上挂着一块“明义知方”木匾,是清代咸丰六年的旧物。“明义知方”四个大字的后面,还有一段题跋小字,记载的是这块木匾的由来,也记载了一段历史。我觉得有点意思,就拿来说一说,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英西峰林彭家祠

这段文字的内容抄录如下,并加了标点:“甲寅之秋,粤东蠢动,陷及县城。时余权尉浛洭,与各乡父老收合义勇,且战且守,以图恢复。茇舍于彭氏,赋同袍焉。越乙卯夏,由间道迎合官军,克复县治,乡练之力为多。余既嘉许众志相与有成,而当日左右维持,实赖商贤后嗣也。摄宰是邑,爰旌其闾并为跋,以纪其事。 咸丰六年八月谷旦,钦加升衔赏戴蓝翎知英德县事陶人杰为绅士彭应能、珠光、宝光等立。”

咸丰六年,是1856年。甲寅年,就是咸丰四年,1854年;乙卯年,是咸丰五年,1855年。这位题匾的陶人杰,据《英德县志》载,是江西新城人,咸丰三年(1853)任浛洸巡检司,咸丰五年(1855)升任英德县知县。匾上写的“浛洭”,就是现在的英德市浛洸镇,位于北江边上的一个镇。

彭家祠大门

匾上说:咸丰四年秋天开始,广东一带土匪猖獗,连英德县城都被攻陷了。那时候他陶人杰是镇守浛洸的军官,收拢了各乡的义勇(相当于现在的民兵吧)抵抗,并在彭家寨设立了临时办公点。一直到了咸丰五年夏天,从小路会合了官军,才收复了县城。能够取得胜利,乡里团练是出了大力的,而当时能坚持抵抗,也有赖于彭家的鼎力支持。为了表彰彭氏的功劳,所以特别授予了这块匾作为嘉奖。文中的“商贤”,指的是彭祖,古代著名的长寿人物,是彭氏的始祖。

在古代,“粤东”指的是广东,而“粤西”则指广西。我在网上看了相关的报道,只是说当时“土匪猖獗”,并未提到是什么“土匪”。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一般的土匪恐怕不可能攻陷县城,并占领一年之久吧?因此,匾上说的“粤东蠢动”,指的估计就是太平天国的其中一支部队了。

木匾的大字“明义知方”,明义:显示忠义。《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知方:知礼法。语本《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内文中有个“茇”我第一次见,经查:茇,音bá,意为草根。茇舍,言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看古碑、古匾,还能学到知识,不亦乐乎?

“明义知方”木匾及小字细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英西峰林走廊,回归田野,回归山林
南海周边竟有个“香格里拉”!驱车2小时即达!
英德解秘:英西峰林-英德的“布达拉宫”彭家祠
广东英德:初游英西峰林
距离广州不到两小时车程,这里隐藏了一片淡墨山水!
何必去云南,在广东居然有着这样一个“香格里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