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门山上访仙姑
userphoto

2024.05.19 广东

关注

“八仙”里有何仙姑,在惠州的惠东县也有一位冯仙姑。冯仙姑,是惠东县三大本土神仙中的一位,另两位为谭公和林四爷。相传冯仙姑的得道处是位于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的石门山,山上建有雷鸣庵供奉她。尽管冯仙姑的名气不如何仙姑的大,但她也是一方神圣,日前我与家人到盐洲参加亲戚的婚礼,回程时有点时间,于是转到石门山去拜访何仙姑大神。

“仙姑桥”

相传,冯仙姑原是归善县平政司骆村(今属惠东县铁涌镇)人,名叫冯亚莲,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家境贫寒,父母操劳过度相继病亡,留下两岁的冯女由婶母抚养长大。冯亚莲自幼天赋超群,加上瑶池王母娘娘暗中点化,越发出落得才貌绝佳。她与姐妹们上山割草,别人忙得不可开交,她却在一旁纵情放歌,逍遥自若,但到傍晚她却和姐妹们一样挑着满满一担柴草回来,羡煞旁人。有一年村里建桥,选了几个地方都建不起来,某一天冯亚莲路过,告知建桥的位置,果然顺利建成,人们都大感惊奇。到了冯亚莲十八岁那年,她的婶母在她不知情就把她许配给平海张氏之子,她不肯相从,其实此时冯亚莲已修成正果,与神仙约定于男方迎娶之日辰时,投奔范和石门山登仙。待到出阁那天,没想到迎亲队伍提前到达,冯亚莲仓促间脱身不得,幸得神仙相助,一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迎亲队伍乱作一团,冯女趁机逃脱,飞奔石门山。无奈路岖地滑,行走艰难,到达山腰时,时辰已过,仙洞大门訇然紧闭。冯亚莲只能倚在石门前,立地羽化成仙,世称冯仙姑。(冯仙姑传说出自刘桂儒著《走进范和》)

石门山位于稔山镇范和村的北部,在广汕公路边一座“石门山”牌坊下的小路进去,该山即得名于冯仙姑的传说。将到山前,有一座古石板桥横跨小溪,共有九节,桥面并排三块石板,桥墩被后人用混凝土重修成分水尖状,桥的一头建了一座小小的宝塔。这座古桥是旧时前往石门山的必经之路,不过现在进山公路改了道,不用从古桥经过了,古桥得以保留。这座古桥不知桥名,我姑且把它称作“仙姑桥”。

雷鸣庵大门

石门山不高,上到山顶测得海拔只有260米,但它面临大海,在山上可以望见范和港,视线极佳。雷鸣庵建于山脚,据介绍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但在文革“破四旧”中遭受破坏,现在的庙宇是上世纪90年代末重建。雷鸣庵即得名于冯仙姑得道时电闪雷鸣,大门对联为“地得山川秀,名传兰蕙芳”,既写了石门山的地理,又写了冯仙姑的事迹。雷鸣庵左侧,有一处山泉,泉水从地下石缝流出,清澈甘甜,不少人拿着大罐前来装水回去饮用。雷鸣庵的右侧有一条登山道,上去不远处有一座小亭,为冯仙姑得道亭,亭内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冯仙姑得道古迹”,为清咸丰年间旧物。沿山路继续往上走,快到山顶处有两块巨石斜斜地合在一起,这就是传说中冯仙姑得道的石门,巨石前建有一座拜亭,上书对联“石门倚得道,仙迹留人间”。再往上走,有三块石头垒成一个天然石洞,洞下有石砌砖墙遗迹,这就是曾经的佛祖古庙。从该天然古庙往上不远,就到石门山顶了。

在雷鸣庵我们得知,五年一届仙姑醮会,刚好轮到今年举行,农历十月初九日起醮,每届醮期五天六夜。这里先记下一笔,到时如有时间要再去看看热闹。

冯仙姑神像

石门山仙泉

冯仙姑得道亭

“冯仙姑得道古迹”古碑

冯仙姑得道的石门

天然佛祖古庙

在石门山顶俯瞰范和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惠东三仙吗?
寻访弥陀岭
冯帆丨神仙居真美
庐山第一景
柏家坪仙姑庙到底纪念的是谁?那年我们去了仙姑庙……
世界上最平的山,从未有人登上过山顶,网友:这是神仙住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