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太炎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浙江余杭人(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清末民初民族、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的学问包括文字学、声韵学及训诂学。、朴学考据学、历史、哲学、政治、佛学医学等。1898年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避地台湾1899年流亡日本为反清做准备,并与梁启超等人修好。1900年树起反清的旗帜,开始向改良派展开斗争。1902年再次流亡日本,和孙中山结识,他们共同商讨推翻清朝之后的典章制度和中国的土地赋税以至建都问题,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复会,推蔡元培为会长,时在狱中的章太炎也参与了该会的筹建工作。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错误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世凯死后被释放。1924年对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表示不满,背离孙中山,反对共产党。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晚年的行为有使人失望之处,却仍保持了爱国主义晚节。1936年6月14日病逝。他培养了众多国学大师,著名教授,有钱玄同许寿裳朱希祖、黄侃、刘文典汪东沈兼士马裕藻龚宝铨周树人(鲁迅)、周作人、胡以鲁、易培基、陶焕卿、钱家治、朱宗莱、余云岫吴承仕庞俊、沈延国、徐复朱季海王仲荦、诸祖耿、姚奠中。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一生著有400余万字。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狱中赠邹容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王若水、李都蔚共同点评:

1903年4留学日本的邹容在清廷和日本方面的双重压力下,被迫离日回国。他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莫逆之交,章太炎、章士钊、张继、邹容结拜为异姓兄弟1903年5月邹容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革命军》与章太炎的名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正式出版,这两篇名著,是当时宣传革命最有力的姐妹篇。《革命军》揭露了满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和屠戮,明确宣布革命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自文章发表以后,人们争相阅读《革命军》,交口赞誉它应成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上海的革命刊物《苏报》,宣传《革命军》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不仅为这两本书新书介绍,而且刊登《读革命军》﹑《序〈革命军〉》等文推荐邹容写的《革命军》又以显著位置刊出章太炎的著名政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对革命发出热情的礼赞。这些言论引起清政府的震恐。1903年7月《苏报》被相互勾结的中外反动派查封。反动势力上海查办革命党,章炳麟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激于义愤自动奋起投狱,决定与章炳麟共患难。1904年5月,章、邹分别被租界法庭判处监禁3年和2年徒刑,罚做苦工并禁止中国人在租界内办报纸宣传革命和出版革命书籍。诗人以为他们这次入狱不能活着出来了,因而写了这首诗送给邹容,表示和他同患难,共生死。

被发”中的“同披披发尚未束发成童,形容年纪小瀛州指日本除辫”是减掉发辫,满清统治中国后,强迫汉人都要和满人一样梳辫子,当时汉人称之为“豚尾”剪除辫子是表示献身反清革命的决心,”即干粮掺手”的意思是执手。全诗是说:邹容我的小兄弟,年纪轻轻就曾去日本留学他曾用锋利的剪刀割除了自己头上侮辱汉人的猪尾鞭子,还曾勇敢地剪去清政府派驻日本的留学生监督的发辫,这是强烈反对满清统治的革命行动,他用随身携带的干牛肉充饥而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奋力著书。现在他陪我一起坐牢,我们两个反满英雄从一入监狱的大门,天下的志士就为我们悲伤。我们携手革命,早已不惧生死,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乾坤扭转,天地变色,驱除满清,恢复中华。

1905年邹容在监狱被折磨致死,年仅20岁。1906年,章太炎刑满释放,因反抗满清第三次流亡日本。强势的清政府企图通过《苏报》案这一事件压制舆论以达到镇压革命的目的,然而事与愿违,通过《苏报》案,《革命军》的销行更广,革命风潮日盛。章太炎在《狱中答新闻报》说:天命方新,来复不远,请看五十年后,铜像巍巍,立于云表者,为我为尔,坐以待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将近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

附:邹容与《苏报》案

邹容(1885年-1905年4月3日),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绍陶,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祖籍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出生于重庆府巴县(今重庆市渝中区)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1902年秋,到达东京,入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在日本,邹容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始撰《革命军》初稿。邹容的狂放悖逆行为引起了清廷的极大震怒,在清廷和日本方面的双重压力下,邹容被迫离日回国。1903年四月返回上海,住入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恰逢拒俄运动发生。他两次在张园拒俄集会上演讲,签名加入拒俄义勇队。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1903年5月邹容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革命军》正式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章士钊为它题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揭露了满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和屠戮,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分析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明确宣布革命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革命军》与章太炎的名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出版,之后曾合在一起刊行,称《章邹合刊》。这两篇名著,是当时宣传革命最有力的姐妹篇。自文章发表以后,人们争相阅读,交口赞誉

清朝末年,上海的革命刊物《苏报》,自1903年5月27日开始改革,延请章士钊为主笔,6月1日实行大改良”。苏报》为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这两本书新书介绍刊登了邹容写的《序〈革命军〉》,和评论《革命军》的文章《读革命军》等文又以显著位置刊出章太炎的著名政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改革后的《苏报》,其主要宗旨是反对改良,宣传革命。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对革命发出热情的礼赞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这些言论引起清政府的震恐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勾结,制造了苏报案1903年7月查封了《苏报,并上海查办革命党,章太炎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激于义愤,决定与章太炎共患难,自动投案。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租界法庭判处监禁3年和2年徒刑,罚做苦工并禁止中国人在租界内办报纸宣传革命和出版革命书籍。邹容被折磨致病,于1905年4月3日卒于狱中,年仅20岁。1906年,章太炎刑满释放因反抗满清第三次流亡日本

强势的清政府企图通过苏报案压制舆论以达到镇压革命的目的,然而事与愿违,通过这一事件,《革命军》的销行更广,革命风潮日盛革命运动在全国广泛展开。广大的知识分子纷纷从改良主义的思想影响下解放出来从此,改良派的思想阵地日益缩小,革命派的思想阵地日益扩大。1904年章太炎和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等组织革命团体光复会,黄兴国后大量翻印邹容所著《革命军》,散布到军商各界,扩大反清宣传组织了华兴会1905年,孙中山把他领导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联合起来,组成中国同盟会,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写入誓词,定为革命党人必须遵循的纲领。这个纲领的实质,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共和政体。这个纲领,给革命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犀利武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将近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荣衔,崇祀宗烈祠。邹容遗著辑有《邹容文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牛人中的“东帝”与“西帝”
清朝最后文字狱案 慈禧杀一儆百反惹麻烦
1903年 《苏报》案发生
1903年
民国最牛疯子,死后享受国葬
那些红色的记忆(8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