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巢

黄巢(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84年7月13日唐僖宗中和四年六月十五日)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 ,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后因内部分裂、大将朱温叛变投敌等原因,起义军屡战失利,于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败死狼虎谷。唐昭宗天复初年公元901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若水点评:

    黄巢成年后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了这首诗,离开了长安全诗用新颖的比喻,赋予菊花以高洁品格,英雄的风貌,想象奇特,气魄雄伟。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就是菊花盛开,百花凋零的景象了。盛开的菊花,冲天的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鲜艳的菊色中,如同金黄铠甲分外夺目。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诗句却非出自凡夫俗子之笔。

黄巢科场的失利使他对李唐王朝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益发不满。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豪迈。他豪情万丈、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揭竿而起、气势凌厉,拉开了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大幕

黄巢还有一首写菊花的诗,《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也是一样的充满浪漫主义激情。据说他五岁写下此诗,果真如此,真是天才了?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李都蔚点评

提到黄巢此人,大部分学过历史的人想必都不会太过陌生,没错,他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农民起义军将领。黄巢在历史上毁誉参半,并不完全是我们学生时代历史课本里描述的那般正气凛然、功勋卓著史书记载黄巢和他的军队攻打陈州时候,出现军粮不足的现象。在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黄巢命令军队建造舂磨砦巨碓,采用机械化方式,将活人辗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写到此处,小编不由毛骨悚然

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吃人如麻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他将如何向佛祖忏悔他所做的一切呢。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领袖写的两首菊花诗
天下第一反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每天一首古诗词|黄巢考试失败,振臂一呼: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经典欣赏:《不第后赋菊》
本以为黄巢的咏菊诗《不第后赋菊》已经够霸气了,谁知朱元璋一模仿作《咏菊》,居然更霸气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