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一聊中国古代的3分练7分食

中国武者

本文作者:沈诚

主播:小羽
图文编辑:夜夜

说到中国的健身文化,数千年来已经渗入了我们民族的基因,至今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相比西方运动的奔放外向,中国更加强调动静结合,既有跑跳纵跃,又有含蓄内敛的太极、气功、桩功等。

 

这还要从著名的科举制度开始说起在封建时代,科举的创立大大影响了中国社会,给底层人民以上升的渠道。除了皓首穷经、寒窗苦读考文举人之外,武高力大者还可以通过武举考试成为武官。提起武科举,很多人会想起黄飞鸿电影中里的高手“擂台决生死”,然而这与实际的武举考试相差甚远。

最早科举制度只针对文官,此后武则天下令开设武科举,考试科目包括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宋朝后,武科举除了武力之外,加入兵法书籍的笔试,宋神宗钦点《六韬》《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作为武学教材,称为“武经七书”。武举考试主要集中在两个环节:第一是射箭,第二是力量,各设标准,合格者才考笔试。1166年武举进士也仿效文科,有第一、二、三名的排名,这也是“武状元”的由来。

 

1898中了武状元的张三甲也就是苏乞儿,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自幼练武,骑射纯熟练,尤以大刀功夫见长,能将一把100斤的练武刀,耍的盘龙翻舞。一次他骑马舞刀,一击斩断一颗大柳树。马驮不动柳树,张三甲肩扛柳树在徒步走了3里地,面不改色,可见力量之大。22岁时张三甲赴大名府参加乡试得中武举,会试时,张三甲弓、筒、刀、石样样精熟,技压群雄,名列榜首。殿试时,张三甲舞动180斤重的大刀,翻飞于考场上,有万夫不当之勇。光绪帝龙颜大悦,钦点他为状元。

状元也需要吃饭,根据《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古人吃饭,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这里面的所谓“五谷为养”是谷物和豆类作为主食,将碳水化合物作为热量的主要来源,成为中华饮食结构中的主体。

“五果为助”是指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有机酸等物质,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肉类,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适量食用有益于人体营养的增加。

“五菜为充”指各种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

“气味合而服之”是指中医将食物分为“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

所以从古代开始,华夏民族就已经开始讲究食物的味道和性能的搭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食了。

所以啊,好的训练既离不开好的训练方式,也离不开好的饮食。

二者兼备,才能锻炼出好的身体。

好啦,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小编要重新整理自己的食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武状元和武举人,真实状态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打遍天下无敌手,名字更是霸气
祖国风光(179)阆中贡院进士馆
为什么“人生四大喜事”之首为“金榜题名时”?
张全海:《武状元:一个从庶民到将军的人才培养工程》
宋代武举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