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国人精神世界的家园与乐土

好的文章应该让更多的人读到与分享。他是一个公职人员,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的善良与友好的笑,对着每个人盛开。而他的文章,也一样充满了阳光的味道。心胸有多宽广,世界就有多博大,诗歌也就有了传承与温暖。

诗歌:国人精神世界的家园与乐土

                         郑扬波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创作诗歌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而饮,耕田做食"的生活,在诗歌中流传至今。中华诗歌渊源流长、浩如烟海,《诗经》、《楚辞》,开创了中国古典诗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派的先河,经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打磨,至隋唐一代终成正果,自宋代以长短句的形式发扬光大。唐诗宋词至今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值到现在,每当我们有感而发时,还能随口吟几句唐诗。几千年来,诗歌已然成为国人精神世界的家园与乐土。中国的诗歌与西方外国的诗歌不同之处在于,即使过去近千年的唐诗,现在读起来仍然能感同深受,激发读者内心深度的认同与感动,而外国诗歌因语音字符形式所限,在时间轴上远远比不上中国的诗歌。

      近年来,央视播放的《中国诗词大会》,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爱诗学诗的热潮。那细细想想,诗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精神世界的作用和好处究竟在哪里呢?孔子早就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作为入门级的诗友,我想诗歌之于国人的精神世界,大概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陶冶性情,提升文化品味。孔子曾讲过,“诗三百,一言以弊之,思无邪”,诗言志,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因此,这个作用是诗歌最重要的作用。好的诗歌,读之让人赏心悦目、丰富性情、增进修养、提升审美,能让人徜徉在诗意盎然的精神世界里品味人生。诗歌通过文字的组合,向人们传达一种意象和情感,引发人们精神上的共鸣与振奋,向人们传递着真实的情感和真善美的价值观。当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屈原为国为民的赤子之情。当读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时,我们能体会到岳将军誓死杀敌、保家为国的诤诤铁骨!当远离家乡的游子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也会不由自主的望望黑夜中的孤月,心中想念起故乡故土,内心升腾的是一种与李白同样的思乡之情,尽管相隔的时空遥远,但内心的感受却是如此相同、如此真实,让人们的情感世界更加博大,更加丰满。当读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我们念念不忘的是农民耕种的艰辛。当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体会到的是陶渊明内心中的悠然与宁静。当读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时,我们收获的是李白身上那种自信、豪放与洒脱。当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此刻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已心心相吸。当读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感受的是战士守卫边疆的苦寒艰辛和誓死杀敌的凌云壮志。当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一种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让人精神激昂振奋。读到最具盛唐气象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种正气与生机迎面扑来。读到五柳先生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我们能体会到他在田园生活中依然志向不变、斗志常在。不同的诗歌给人不同的意象与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在浩瀚的诗歌海洋里,中华儿女才浸润和修炼了诗心与情感,进而追求诗意的人生,追求心灵诗意的栖居。

      二是开拓视野,提升思想境界。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凝练性,所表达的意境往往是常人看到却想不到,想到却道不出的复杂情感。或是另辟蹊径,或是发人之未发,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感觉惊喜意外之余,还有被作者高远的境界、深遂的思想、细致的观察或创新的意境、神化的文笔所深深的折服。如面对大海,诗人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境界胸怀之宽广非常人所及。面对长江,诗人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迈奔放;面对江边的明月,诗人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年哲思至今仍迷。面对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人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创意妙喻令人惊叹。金榜题名时,诗人说,“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喜悦兴奋今古如一。即将回到久别的故土时,诗人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复杂心情跃然纸上。送别时,诗人会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友情温暖故人。面对爱情,诗人说"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心中的遗憾和难以割舍的情怀欲言又止。深冬傍晚,诗人向友人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直击人心。惊闻战乱中的捷报,长期遭遇战乱的杜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急迫,吟出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生平快诗。面对贬谪的命运,在大雨中顿悟的苏子吟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人生的旷达与超脱几人能有?这些诗句是我们一般人想说却说不出来、想写又写不出来的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极大的开阔了我们普通人的眼界,拓展了我们内心的胸怀与境界,让我们思想情感不再拘泥于锁碎的日常,而在更为广阔的天地空间里驰骋。我们常说,思考问题要有全局眼光、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其实很多优美的诗句,也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既有思想的驰骋纵横,又有深远的理趣之美。因此,只有思想境界高,站在更高、看得更远,才能道出来那一句句名垂千古的诗句。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居庙堂之高,可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处江湖之远,可以"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得意时,可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落时,可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高兴时,可以"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忧愁时,可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爱恨情仇均可成诗。诗中有春花秋月、有美酒佳肴、有渔樵耕读、有才子佳人;诗中有田园、有战争、有故土、有友人;诗中有你,也有我。几千年来,正是那些看似无用的诗歌才构建了中国人精神世界中最美的家园与乐土。比起宗教,诗歌的感发作用更为直接而世俗。

     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不仅要传承中国古典诗歌这个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还要思考如何结合时代和个人的现实生活,拉近古典、激活经典、超越古典,让诗歌真正走进生活、走向大众,发挥陶冶性情、提升境界、弘扬真善美的积极作用。人生自有诗意,热爱生活是诗歌的起点与源泉。借助诗歌,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中,我们依然能品出琴棋书画诗酒花,依然能笑傲江湖,淡定从容地享受丰满的诗意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爱中寻找永恒之美(各书己见)
地理图标·诗意情境·语言策略
【刺客诗吧】李炳林:乡愁是一条隐秘的河流
杨廷成:为了土地深情而歌
诗意的栖居——中国人的宜居梦想
郭院林:诗歌是一重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