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师的素养

要理解老舍作品的京味特色,没有一定的文学理论基础是做不到的。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特色首先要懂一点音韵学知识。北京话的特点十分鲜明:其一是四声匀称,平仄和谐,律动感强;其二是保有大量的 轻声字,轻重适度,节奏明快。有人对老舍的几部作品做过统计,文本中的一声占17%,二声理解人 占20%,三声占20%,四声占26%,轻声占上对文 17%。由此可见北京话声调之和谐。老舍先生运用北京话开展写作.除了体现北京话的声调的和谐特点之外,还特别追求音节的"律动”,他认为“一段文字的律动音节,是能代事实道出感情的,如音乐然",他力图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 来”。比如在《骆驼祥子》中,虎妞终于和祥子结婚了,她每天心里都特美,作品这样写到:"虎妞很高兴,她张罗着煮元宵、包饺子,白天逛庙,晚上逛灯。“根据范亦豪先生的分析,这段话每句最后一个音节分别是仄平轻仄平,音调两次起伏,听起来自然、舒服;整段话落于平声——“晚上逛灯”,烘托了虎妞新婚后高兴的心情,如果颠倒过来以仄声收尾 “晚上逛灯,白天逛庙”,则大煞风景。就句式看,节奏短促,与虎姐那忙活劲 相配合,恰恰表现了虎妞的兴奋。就平仄对仗看,“煮元宵——仄平平,“包饺子——平仄仄,“白天”——平平.“晚上”一仄仄,词义跟平仄对仗工整,音乐性与情绪表现完美结合。与这种愉快的情绪相对照,小说中写到了祥子在杨家辞工回家的一段:“拉着铺盖卷,他越走越慢,好像自己已经不是拿起腿就能跑个十里八里的祥子了。“三句话结尾两个仄声一个轻声,而且最后一句长达23个字,其中包含9个仄声、8个轻声读起来就觉得阴郁沉重。对老舍先生的作品做这种音韵学上的解读是十分有意义的,既可以使学生理解白话文的经典性,又可以为学生起到示范效应,同时也培养学生咀嚼文学语言的能力。

                《语文教学之友2021    6》也谈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写好诗》(中)
学诗的诗 律 口 诀(实用)
格律诗
诗词韵书对仗
如何填词
词牌的选择 【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