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74万中国老人被榨干:“趁我还带得动,赶紧生吧”

这是阿呆爸第576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陈千朵


大家好,这里是阿呆爸育儿。

为了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人,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在教育严重内卷的今天,很多家长开始拼了命地“鸡娃”,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他们不惜举全家之力,供出一个孩子。

可教育的基础源于物质,家长们不得不抛下孩子出门打拼。这就造成了给了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却给不了陪伴、照顾孩子的时间。

怎么办?

“老漂族”应运而生。

在广场上带孩子的老年人

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打拼的年轻人,而是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来生活的老年人。

在儿女为了梦想四处打拼的时候,许多老人不得不离开熟悉的乡村小镇,来到大城市中为儿女的小家再次奉献——带娃、做饭、包家务。

明明已经满头白发,为了帮儿女带娃,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大城市“遭罪”。

大城市再美好,他们却只觉得“复杂”、“陌生”,然后继续在繁华中别扭而孤独地生活。


01.

我害怕成为不懂事的老人”

张静霞阿姨的丈夫走得早,一个人辛辛苦苦供出了大学生儿子,本以为儿子结婚生子自己就能够松口气,也就能守着家里的小院安度晚年。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儿子想在大城市扎根那么难,尤其是结婚之后,生了小孙子,生活支出越来越高,一个人的工资根本负担不起。

儿媳妇不得不把工作提上日程,所以照顾年幼孩子的任务便只能交到她手中。


于是,张静霞不得不立刻收拾好行李,锁上小院,来到高楼林立的大城市。

一辈子没出过几次村的张阿姨,在大城市里总是手足无措,离开小区走远一点都迷糊。

每天除了带孩子就是做家务,和儿子儿媳的唯一话题也只是孩子今天睡了多久、玩了什么玩具。

渐渐地,她也忘了,自己当时规划的老年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像张静霞阿姨一样的老人并不在少数。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随迁老人达到1800万,其中专程照顾晚辈的比例更是高达43%,这一部分老人也被称作“老漂族”。


操劳一生,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要为了儿女的家庭再次辛劳。

谁又不想过自在的日子,可是老人们是真的不敢。

在一个街头采访中,谈到帮子女照顾孙子的问题。

一位老人有点无奈地说:儿女有求于自己,也没办法不答应,不然要是对自己有怨言,就成了不懂事的老人了。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让很多老人被困于子女亲情,也多了更多顾虑。

他们不敢安心养老,更不敢在大城市里,有半点怨言,惹得子女不满。

于是,为了儿女,再次投身大城市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就讲述了父母辛劳的一生。

妈妈每每辛苦时总会宽慰孩子:

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

可直到最后,小孙女稚嫩的话语依然响在耳旁:“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


父母的一生仿佛都在等待着幸福,可是当子女需要父母来照顾下一代时,他们总是二话不说就接过了重任。

不管不行吗?

行,但是不忍。

为子女考虑一生的父母,即使在人生的最后,还是选择放弃美丽的夕阳红,成全子女的自由。


02.

“成全了儿女,牺牲了自己”


阿呆爸有一个同学,家住上海,迫于生活压力,他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帮忙照顾孩子。

朋友和妻子每天只忙着上班下班,回到家里吃完饭就躲进房间,从没注意过父母是如何打发这漫长的一天又一天。

直到有一天晚上,妈妈在屋里跟着短视频学跳舞,他有些不耐烦地问了一句:“楼下那么多人,怎么不去楼下跳?”

年近70的妈妈就像做错了事一般,委屈而小心翼翼地说:“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懂。”

朋友这才反应过来,小区里大多是本地老人,操着熟练的上海话组织着下棋、跳舞等等活动。


可自家爸妈因为不会说、听不懂根本无法融入。

一个小区虽然住满了几千人,可到头来,连点头之交的邻居都屈指可数。

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本地的老人们举办各种娱乐活动,然后自己孤零零转身向家门走去,在屋里孤独地准备着下一餐。

但原来,父母在老家也是爱跳广场舞、爱下棋的风云人物,如今,也只能在回忆中一遍遍回味了。


“老漂族”,一个“漂”字,就足以证明他们在异乡的寂寞与孤独。

这里是孩子们打拼多年的地方,却是老人初来乍到的陌生地方,越来越小的社交圈也让老人愈发喘不过气。

如果说父母两人作伴,尚且能够缓解孤独,若因种种原因,父母必须分居两地才是真正的寂寞与无助。

电视剧《第二春》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要帮子女带娃,奶奶不得不与爷爷分居两地。

明明是少时夫妻老来伴,却为了子女的幸福,两位老人都变成了孤独的个体。

儿女也从未想过,处在人生暮年的老人也需要陪伴来填补内心空白,仅仅提供物质条件,却没有情感交流和沟通。


就像采访中,王燕母亲说的那样:

“他们回来后,要么看电视、玩手机、逗孩子,要么还要忙工作。我理解,他们白天累了一天,不想说话很正常,但这样的生活确实令人感到煎熬。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被判了'有期徒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刑满’回家。

03.

“有什么办法,儿女孙辈都需要我”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老周夫妻俩都是教师,知道儿子在北京过得艰难,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来到北京帮衬儿子。

卖房款加上一辈子的积蓄,老周终于帮儿子付了新房的首付,操办了婚礼。

可是即便付了首付,小两口仍然背负着沉重的贷款,心疼孩子的老两口,不得不在走下讲台之后做起了保洁,用微薄的工资为儿子还房贷。

在此情况下,虽然小周结了婚,可尚且需要父母贴补的他们,却根本无法负担生育成本,更别提为了孩子而辞去工作了。

和小周夫妻情况相同的家庭不在少数,在育儿中,“放下砖头没法养你,拿起砖头没法陪你”简直精准点出了他们的两难境地。


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学龄,一家人更容易被卷入那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邻居小张的父母,为了减轻小夫妻的压力,从农村来到城市帮忙带娃,本以为能够陪伴着小孙子长大也算是乐享晚年了。

结果却发现儿子儿媳身上的经济压力几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除去房贷和日常开支,孙子的兴趣班也是一大笔费用。

心疼儿子儿媳辛苦,老两口只好分头行动,奶奶在家带娃,爷爷当起了保安,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可一个不小心,爷爷累得病倒了,原本正常运转的家庭一下子乱了套。

奶奶在医院照顾老伴根本无力看顾孩子,夫妻俩也不得不请假,家里医院两头跑。


小两口忙得焦头烂额不说,就连老人心里也格外自责,不仅没帮忙,反而添了乱。

可是他们忘了,自己本应该在这个年纪安享晚年,却依然在为了儿女,甚至孙辈,辛苦奔波。

这是老漂族的无奈,却也是对儿女最深沉的爱。

可当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竞争压力的裹挟下,只会让工作、家庭、育儿三件事失去平衡,也让教育从原本的方向逐渐偏航。


除此之外,出现“老漂族”的另一个原因是:相比于自己的老年生活,父母更希望儿女过得好。

中国人最重视家庭观念,养育孩子更是头等大事。

可是年轻人要上班,孩子怎么办?

如果妈妈辞职,经济压力、女性价值、夫妻关系等等问题都会一一浮现,每一个问题都足以给一个家庭沉重一击。

此时,父母的援手无疑就是缓解夫妻困境的救命稻草。


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他们同样倾向于选择让父母帮忙。

因为近年来有关保姆的恶性事件太多,孩子是家庭爱的结晶,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孩子有一丁点的闪失。

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父母了解了孩子的难处,总是会不自觉地站出来,帮助孩子解决眼前的困境。

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过得好才是真的好。

于是,只好压下内心的孤独与疲惫,为小家庭继续发光发热。


04.


年轻的夫妻为了自己的孩子操劳,年老的夫妻同样如此。

牺牲自己的人生,成全子女的人生,是老漂族的信念,却不是他们的义务。

或许只有当教育不再需要举全家之力,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育儿才不会成为负担。

也只有当社会逐渐进步,育儿设施愈加完善,年轻父母才能能够安心工作,老漂族才会越来越少。

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夕阳下,唱着一首悠闲而自在的歌。

点亮【在看】,愿那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老了,发现子女嫌弃自己,不妨这样做
有些儿女不孝顺的老人不值得同情,孤苦老年是他们的因果!
老说孩不孝,在孩小时候,您善待他了吗?
为什么现在不孝敬父母的儿女越来越多?
退休人的悲哀:中国1800万老漂族,没有晚年!
当你走向50岁,才会恍然明白的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