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赢了全红婵的那个17岁少女,成功秘诀竟是父母的“哄骗”?

这是阿呆爸第664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小蜗牛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时,“黑马”全红婵五跳惊世,以3跳满分,以近乎完美的“水花消失术”,征服现场所有评委。


年仅14岁的她,毫无悬念摘得桂冠,一夜间成为家喻户晓的跳水明星,还成功吸粉郭晶晶。


竞技场上,最残酷的莫过于:鲜花和掌声,从来都只为冠军而生。

那时排名“世界第二”的陈芋汐,站在全红婵像是透明人,很少有人关注。

然而,就在10月22日落下帷幕的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比赛上,陈芋汐却在全红婵2轮满分领先的优势下,用最后一跳击败全红婵拿下金牌。


当播报员宣布这一喜讯时,大家才意识到,这个叫陈芋汐的女孩一点都不简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块金牌的背后,都有披荆斩棘的拼命。

回顾陈芋汐一路走来,会发现她的成功,离不开她开明的父母。

01.

2005年9月11日,陈芋汐出生在一个体操世家。祖父是前体操运动员,父亲是体操教练,母亲是体操教研室副教授。

即便她拥有独天独厚的体育基因,家人却并不打算刻意栽培,因为陈芋汐从小就是个“病秧子”,别人感冒她发烧,别人发烧她住院。

对于她她搞体育这件事,家里人的态度就是希望能增强体能就可以,也没指望她走专业路线。

虽说没有严苛的要求,但陈芋汐对体操的喜爱却不受影响,她把体操馆作为游乐园,整个童年充满了欢乐。

直到史美琴的出现,这位中国首个女子跳板世界冠军,曾凭借自己的火眼金睛挖掘到吴敏霞的超级教练,让陈芋汐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了改变。

第一眼看到陈芋汐时,她正在平衡木上玩。史教练不禁感叹:这小孩怎么这么灵巧,3岁半就会翻跟斗了。

一打听才知道,她是体操教练的孩子,便对陈爸说:这小孩,给我们跳水队挺好的。

此时,已发现女儿体操天赋的陈爸急了,说:“那不行,我们体操队也要的!”


为此,他们还上演了一出拉锯战,互不相让。

经过史教练多方动员,在体操中心领导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下,史教练才得以从亲爸手中成功“挖角”。

本身具备的良好体育基因,再加上慧眼识英雄史教练的挖掘,陈芋汐就这样成功进入了“跳水队”,懵懵懂懂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02.

“抢”来的陈芋汐,那年6岁。

年龄虽小,却很会“制造”问题。

初到跳水队训练,她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因为老生病,所以总是练1天休10天。

有时候她“装病”,不训练转身跑去体操队,被教练逮到时,还理直气壮说“我就是生病了。”

虽然跳水不是她的初衷,可她却很喜欢吴敏霞,视对方为偶像。

知道她这个“软肋”后,父母和教练联手对她连哄带骗:吴敏霞姐姐今天要来游泳馆噢。

神奇的是,这个方法每次都很奏效,能让她乖乖愿意参加训练。

实在找不到人,教练就去体操馆里抓人。为了雕琢好陈芋汐这块璞玉,教练直接给陈爸“下任务”:要亲自陪送。

陈芋汐的跳水热情,也在长时间的训练中,愈发强烈。

看到她开始有了状态,又怕掐灭她的干劲,史教练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偷偷给她开小灶,同意她可以不跟队入住,但要养好身体。

身体素质跟上了,训练的状态也慢慢步入正轨。

但过一段时间后,陈芋汐又突然害怕起跳水,整个训练再次陷入困境。

那时还没满12岁的她,参加上海跳水队的试训,要先接受10米跳台207C。

虽说是入门动作,但对刚到试训队不久的陈芋汐来说,这不仅是新,还很难。

学习时,她每天都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回家。即便已经尽力,可技术还是原地踏步。

教练对跳水运动员从10米高台跳下,挑战极限的要求向来“苛刻”。

刚过完儿童节的她,第一次尝试这个动作,一连串的“啪、啪,啪”声让她无比恐惧。

但即便鼓起勇气砸进水里,教练非但没安慰,反而严厉地揪出她的问题来:

“你空中数数没有?点位定了吗?吓吧,就自己吓自己,有那么难吗?”


委屈的她,只能把泪水逼回肚子,咬牙再爬上跳台,再跳。


令人没想到的是,教练严苛的指责,反而激发出了陈芋汐的潜能,让她战胜了恐惧。

经过2个月的努力与坚持,陈芋汐的技术终于迎来大突破,那一刻,所有的苦痛都值得了。

虽然她在事后“夸”自己或许是有一点天赋,但知道她的人都清楚:再多的天赋,也抵不上千倍万倍的努力和她自己对跳水的喜爱。


03.

攻克了一个个技术卡点后,她跳进离自己梦想更近的地方——国家队。

这里承载陈芋汐的希望。

早在自己3岁时,她就梦想要像前辈们那样参加参加奥运会拿奖牌。


陈妈回忆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芋汐3岁,她学会的第一首歌是国歌。因为电视机面前的她,只要看到升国旗,就会爬到电视柜上跟着一起唱。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残酷。

在新的征途里,拼命是她的本色。因为她泡在水里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还多,所以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毛丫头。


一时间,大家还以为她赶时髦染了头发,后来才知道,原来“时髦”的黄色,是游泳池里的水里泡出来的。

父母知道,作为运动员有伤痛都很正常,是她应该承担的责任。但看到女儿的模样,还是会心疼,也动过劝她放弃的念头。

陈芋汐却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梦想,任由困难多强劲,她总能在一次次挑战中,认清自己的目标,一路向前。

经过无数挑战冼礼的陈芋汐,终于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内心。

吃过训练的苦,方能尝到阔别“梦之队”6年金牌的甜。

2019年7月17日,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的陈芋汐,在光州国际泳联世锦赛中斩获女单十米跳台冠军。


这也是中国跳水队时隔6年后,再次获得该项目的世锦赛冠军。

然而,拥有成熟技术的陈芋汐,却没能继续捍卫住她的冠军梦想。

2020年是陈芋汐最困难、最低谷的时候。因为她要应对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挑战。

身高高一点,体重多一点,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好事。

对陈芋汐而言,这意味着之前的训练技巧都要归零。她要重新适应并调整身体在空中变化的开合时间,如果控制不好,其结果也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为了控制体重,别人一天一称,她是一天3上称,随时做到体重的监管。

有一次回家吃饭,陈妈给她烧了好几个菜,结果她很谨慎只吃了几口蔬菜,就想控制住自己的体重。

虽然如此自律的她,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的比赛中输了。


但赛后,陈芋汐没有气馁,反而越挫越勇,努力调整心态并告诉自己:只要付出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差。

接受采访时,陈妈也说,每次观看女儿比赛,“我能感受到她的每一次跳跃,那种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在竞技运动中,最难的就是超越自己。”

所有竞争,到最后最大的对手都是自己。只有在背后拼尽全力,把每一步做好,才能让自己不后悔。

如果说,对外比赛是技术的比拼,那内部训练竞争则是心态的赛场。


即使在世界冠军全红婵光环下训练,陈芋汐也顶住外界对她评判,不断精进技术,用稳定的心态,告诉大家“竞技体育有输就有赢,是很正常的事情。输的时候,你要想着如何提升自己;你赢的时候,想着如何稳住心态。”

的确,跳水是一个自我较量的项目。比赛的过程,就是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

修炼自我时,对队友也极尽赞美,在和全红婵第一次合作时,她就对其评价颇高:“小红是一个在比赛中能让我很放心的女孩,我很相信她”。

“放心和相信”是对别人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认可。


陈芋汐成熟了,她通往冠军的路上,势如破竹。


04.

面对未来,陈芋汐的目标没有变,永远都是最高领奖台。她期盼单人项目“大满贯”,也乐于接受有瑕疵的人生。

眼里有光,行动有力,陈芋汐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为梦想而跳,为信念而战。

陈芋汐的成功,我们没有办法复制,但孩子成长过程中适时退出,跟随他的节奏成长,是父母应修炼的智慧。

点亮【赞】+【在看】,你退后的智慧,正是孩子走向自信、自立成长为他冠军之路的开始。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芋汐:3岁时就说要参加2020年奥运会,心想事成还捎着一金一银
陈艾森:16岁成为世界冠军,21岁夺奥运双冠,却因遮羞被评头论足
陈艾森:广东走出的跳水奥运冠军,替父母养姐姐,姐弟恋带泪
她是年龄最小的跳水世界冠军,成名后让她摔了一跤,全红婵可借鉴
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的梦想
中国军团伦敦奥运冠军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