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图读史:雄奇瞿塘——油画《蔚蓝的夜色》

    从重庆启航的三峡之旅,在《蔚蓝的夜色》中,船泊万州。素有“川东门户”之称的万州,是地处四川盆地东缘的巴渝第二城,上束巴蜀,下扼夔巫,举世闻名的大、小三峡均在其中。
    万州(原万县)古城文化的典藏作品,是“太白岩”和西山碑。万州城背靠着一座凭临长江突兀而起的山峰,“相传太白读书于此”,故名“太白岩”,又名西山、西岩。为了证明李白曾到过万州并小住过一些时日,有心的学者们钻进万州的文明史册,翻箱倒柜,寻根究底,不仅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还例举了唐代女诗人薛涛的一首七绝《西岩》:
    凭栏却忆骑鲸客,把酒临风手自招。
    细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里乱鸣蜩。
    李白去世后不久,薛涛曾在一个重阳节来到万州寻访李白足迹,诗中的“骑鲸客”当然指李白。对于古代名人不多的万州来说,能与李白挂上钩,不能不谓是一件大事。大概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出生于当地的诗人、文艺理论家何其芳,后来也把“太白岩”选为自己的长眠之地。
    风雨九百年的西山碑,竖在万州城繁华地段一座红墙绿瓦的三层亭阁内。这是一块古色古香的摩岩石刻,上面是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留题的《西山记》,记述了他在游览南浦(即万州) 西山时所见美景。《西山记》文字优美,书法恣纵,西山碑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毫无争议的万州家宝。
    过万州,经云阳,长江滔滔东流至奉节即古夔州的白帝城,真正进入了三峡之第一峡──瞿塘峡。一进瞿塘峡谷,奔腾咆哮的长江便遇上气势赫赫的夔门。夔门两岸高达千余米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只给中间留下一条最宽仅150米,最窄处不过几十米的逼仄河道,迫使滔滔大江在深谷之中激流飞奔,势如万马奔腾。山川形势也造就了瞿塘峡兼有“西控巴渝收万壑, 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和“镇金川之水, 扼巴鄂咽喉”的险峻。
    在三峡工程动工、水漫白帝城之前,在白帝城下奔腾呼啸地穿过峡谷、闯过夔门的长江,如同一条最奇诡、最惊险、富有表情和极具个性的巨龙。杜甫曾在《夔州歌十绝句》(其一)中赞叹道: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进入全长8公里的瞿塘峡,看到雄峻壮丽的大山、峭壁、深谷、激流时,仿佛走进了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世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位于长江北岸、奉节城东的白帝城,临江耸峙,背依青山、这是两千多年前古代巴国的奠基之地。两汉末年, 公孙述据蜀为王, 由成都迁来此地, 筑城以自固。传说筑城的水井里有白气腾空, 公孙述认为是白龙飞升的征兆, 遂自立为白帝, 将城改称“白帝城”。
    白帝城名气很大,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流连的胜地,而且好像是为李白准备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轻描淡写的一笔,就让白帝城的名字响彻千年。当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问世后,让很多人知道了三国时伐吴失败的蜀帝刘备曾退守于此。郁闷病笃后, 他在这里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 史称“白帝城托孤”。这段史事更让白帝城锦上添花地远播美名。

    还有一位大诗人更与白帝城有一段深厚的缘分,他就是“诗圣”杜甫。本来逃难到蜀中的杜甫,眼看难以在成都长住,正欲乘舟东下时,恰逢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在他的推荐下,杜甫被任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5年,严武去世,杜甫终于失去凭依,于五月间举家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泯江、长江漂泊,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把一个新草堂安置在白帝城附近。他在《移居夔州郭》诗中自述:
    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
    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
    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
    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饥饿、疾病、无穷的忧伤和经年的风吹雨打,使这位满头早染白霜的诗人饱尝人间的折磨和煎熬。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登高望江,唱出了一首被后人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的人生悲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在《诸葛庙》一诗中云:“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初到夔州就立即寻访有关诸葛亮的遗址景点。他在位于白帝城西郊的武侯庙内瞻仰塑像,缅怀蜀相;他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的“八阵图”遗址上,回想往事,徘徊低吟。诗人在这里写下了一首首咏怀诸葛亮的名篇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武侯庙》)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已经步入人生晚秋的杜甫又一次走进武侯祠时,面对一代宗臣诸葛亮的遗像,更深深地产生了敬慕之情。在一曲《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中,高度评价了这位蜀相的生之伟大,死而不朽: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把诸葛亮的品格与商、周两朝的开国元勋伊尹和吕尚相提并论,认为他的指挥才能使汉初的谋臣和名相萧何、曹参都黯然失色,这是诗人对蜀相的崇高评价。诗人还指出,由于汉室“气数”已尽,即使蜀相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也无法实现一统中国的宏愿。
    杜甫在夔州,先后写了430多首诗,约占今存杜诗的三分之一。著名的《秋兴八首》、《夔州歌十绝句》、《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日》、《又呈吴郎》等优秀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杜甫遂决定离开,在大历三年(768年)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在江陵住半年后,移居公安数月,于年底到达岳州(今岳阳),从此再也没有返回故地。

    在杜甫之后到夔州任官的唐代著名诗人是刘禹锡,他是由805年即位的唐顺宗李诵推行“永贞革新”的牺牲品。“永贞革新”流产,八个骨干成员悉数被贬为僻远州郡的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骨干之一的刘禹锡被一贬再贬,从连州(今广东连县)到夔州再到和州(今安徽和县)。好在贬谪在异乡僻壤的刘禹锡,心胸开阔,思想豁达,从不自甘沉沦,反而乘机在《竹枝词》之乡夔州及其他巴渝之地积极地向民歌学习并努力进行创作。
    刘禹锡曾经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怀古诗,读了他的怀古诗令人感到沉重和悲怆,然而,这不是他的全部。在他的诗魂中,如同在他的生命中一样,更有一种达观、轻松和热烈的成分,并且在他的另一类风格迥异而又独树一帜的竹枝词、乐府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首首竹枝词,正是刘禹锡在巴山蜀水之间吸收和融会民歌的营养而创作的新诗,凝结了他对生活、对艺术和对自然的爱情: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词》之一)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二首》之一)
    这是对爱的赞叹,对情的捕捉,对美的探索和对险的感叹。20余年的浪迹天涯,饱经风霜,使刘禹锡走进了现实,走进了生活,走进了人民,从而使他的创作超越了自我,升华于诗坛。

    350年后,又一位大诗人踏着杜甫和刘禹锡的足迹走进夔州,此人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46岁出任夔州通判的陆游乾道六年(1170年)从山阴起程,沿长江西上入蜀,开始了他毕生难忘的川、陕宦游和军旅生活。万里赴蜀,舟经黄州(今湖北黄冈),见赤壁而追念三国英雄,船过荆州(今湖北江陵),望郢都而感叹屈原之恨,一路上洒下了《黄州》、《哀郢二首》等诗篇。
    从乾道六年年底到达夔州起,到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离开夔州止,陆游在夔州共写了60首诗歌。在夔州任职其间,没有亲朋故交的往来依赖和情感交流,陆游的心情抑郁不乐,因此怀乡思亲、感慨抒怀成为其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另一类诗作是对当地民情风俗、天气地理、山川古迹的描写。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
    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
    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
    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
    陆游的这首《夔州重阳》写于重阳节。那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陆游,一人病卧在床。傍晚醒来时听到外面传来的鼓角之声,觉得十分悲凉。想起当年在家乡之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亲情乡情,而如今又有哪个朝廷高官会给自己送来萸枝表示慰问呢!山川虽美,然而离宅太远;天地无情,催白了少年头。不要笑我佳节不敢出门,头上一个小小夔州通判的纱帽,实在禁不起秋风的吹拂啊!
    在夔州的陆诗中,很多篇章都写到杜甫,不仅因为他十分敬仰杜甫而且每首诗都蕴涵着他自身的情怀。一个夜晚,陆游独自登上白帝城楼。孤月冷照,飞楼夜静,令他倍感凄然,不由得想起白发飘零、悲凉孤独的杜甫,吟下一首对“杜拾遗”充满同情和为之不平的《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诗:
    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夜阑鸥鹭起沙边。
    一年多后,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聘,陆游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入幕襄理军务。来到汉中这一抗金前线之地,面对萧萧边关,耳听声声笳鼓,陆游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驱逐金军、收复中原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廷,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从夔州出发、在巴山蜀水间频繁迁徙的陆游,写下了一篇接一篇的诗作,宛如一泻千里的扬子江水,倾吐着壮怀激烈,为报国雪耻而只争朝夕的强烈愿望。从此,他不再俯首低吟了,他开始了大声疾呼,为多难的中华和沦陷区的人民呼号,一直呼喊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谁想过:走过夔州城的诗魂,使巴渝文化平添了多少光彩!
    有谁看到:留在白帝城的诗韵,给雄奇瞿塘注入了几多豪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唐宋诗词游长江(7):夔州(奉节)之夔州古城
有关白帝城的诗句(共74句)
【古文探奇】义正祠记-王士祯
“诗城”的必然与偶然
奉节“诗城”
杜甫七绝《夔州歌十绝句》读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