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图读史·千古涿鹿——油画《雨里行》

    雨时落时歇,车欲行不行。艰难地在《雨里行》一天后,老式汽车终于在张家口停了下来。
    住进旅店,洗去了一身疲惫后,第一件事就是上街看《街景》。在街上随意找一家小馆子填饱肚子,回到旅店,我惬意地斜躺在床上,读起一本随身带来的老书。
    这是一本著名作家丁玲写的关于张家口土改运动的小说,书名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上点年岁的人都熟悉或至少是听说过这本书,不仅因为丁玲是大牌作家,还因为这本小说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文革后的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早在书店绝迹的书,丁玲在《重印前言》中说: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我从延安到了张家口。……正在这时,一九四六年夏天,党的关于土改的指示传达下来了。我是多么欢喜呵!我立刻请求参加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去怀来、涿鹿一带进行土改。……中秋节刚过,我们回到涿鹿县政府,遇见到这一带观察部队转移路线的朱良才同志。他一见到我便说:“怎么你们还在这里!快回张家口去!”自然我不可能被准许这样做,我到晋察冀老根据地去了。在一路向南的途中,我走在山间的碎石路上,脑子里却全是怀来、涿鹿两县特别是温泉屯土改中活动着的人们。到了阜平的红土山时,我对一路的同志们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已经构成了,现在需要的只是一张桌子、一叠纸、一支笔了。这年十一月初,我就全力投入了创作。

    桑干河是海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山西,流经晋、冀两省。桑干河也是塞北一条古老的河,它从西向东,流过张家口境内阳原、蔚县、涿鹿。
    张家口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解放的第一座大中城市,曾作为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周恩来、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都在这里工作战斗过,有“第二延安”之誉张家口在1945年8月23日第一次解放后,成立了晋察冀边区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晋察冀边区委员会均设于此。同年11月改属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1946年10月,人民解放军战略转移,撤离张家口。1948年12月24日,解放军第二次解放张家口,复建市人民政府。
    丁玲正是在解放军撤离前夕来到张家口的,她笔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故事发生在“暖水屯”,就是今张家口市涿鹿县的温泉屯。丁玲是温泉屯的传神人物,那里的人都知道丁玲,也为有了她而感到十分骄傲。如今在温泉屯建有一个丁玲纪念馆,是一间不足6平米的简陋平房,真的只有象征性的纪念意义。里面陈列着丁玲用过的碗筷、穿过的衣服、布鞋等日常杂物,墙上挂着毛泽东为丁玲写的词和丁玲的工作生活照片。纪念馆门前一棵槐树伸出两根枝条,亲密却又有一定距离地“抱”着一棵榆树,榆树用温柔的姿势靠在槐树上,宛似一对正面对面地窃窃私语的情侣。
    在古代诗人的诗作中并非没有提到过桑干河,最出名的一首诗是唐诗人刘皂的《渡桑干》。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十年旅居并州,亟欲回到故乡咸阳的时候,却不料南辕北辙地又要北渡桑干,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的他反而对并州充满了亲切的“乡”情: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诗人刘长卿在《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一诗中也提及桑干河: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雪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不过桑干河毕竟不是水光潋滟之地、玉人吹箫之境。即使出现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桑干河也只能是一条朔方寒流,荒原穷沟,一个谁也不会注意的负面形象。但由于丁玲一部文学作品,却使远在僻壤人未识的桑干河一下子名扬全国。

    倘若与长江、黄河相比,桑干河就变成站在巨人胯下的侏儒,低矮和渺小的不值一提。尤其是在来自塞外的沙尘长期封杀中,它的河道变得愈来愈窄,河水也逐渐干涸,褪色的桑干河更失去了昔日风采。然而,决不应小觑这条古老的河,这条颓衰的河,因为它的河水曾经滋润了两岸沃土,曾经孕育了炎黄文化,因为它的河底至今还沉淀着许多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有关的史前信息,散落着“涿鹿之的碎片、阪泉之战”的残屑,封存着关于中华先祖黄帝炎帝蚩尤的第一手材料。
    人们也许可以忽视桑干河的存在,但决不应该对4600年前的那两次大战漠然无知,正是那两次惊天动地的大战,开启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第一次大战是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进行的,结果蚩尤败北逃到冀州一带后被杀死。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另一次是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炎、黄部落又发生冲突,大战于阪泉,结果炎帝被打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涿鹿和阪泉都坐落在桑干河畔,在今天的张家口涿鹿、怀来一带。
    两次大战的结果,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大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根基。从此,“中华民族”的名字从桑干河水的浪花中掀起,“炎黄子孙”的称呼从两次大战的硝烟中飘出。
    以“千古文明开涿鹿”为起点,衍生在塞外赵北之地、作为中原文明门户的张家口,抵挡着从漠北吹来的寒风,也抵挡着从那里陆续南迁的民族对汉文化成长时期的骚扰。在长期的战争与和平交替演绎发展过程中,不断促进着慷慨悲歌与粗犷豪放的文化交融,逐步形成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聚合。融合之后的民族心态,再也不是少数民族的,而是华族的,是中华大地主人的心态。生长在桑干河畔的华夏儿女不仅自己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桑干河文化,同时也在与蒙古、女真、突厥、契丹等各民族渗透融合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异彩缤纷的“坝上草原文化”。
    以“千古文明开涿鹿”为起点,作为北方重镇、塞外商埠和京师锁钥的张家口,经历了一系列的朝代更迭,沧桑变迁:始于春秋称王于战国七雄之前代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革新,元代“腹里”中都的繁盛,明朝宣府镇边关的建立,清代北方陆路商埠的形成,民国察哈尔设省,抗战时期成为晋察冀边区首府。一起杂居于张家口的北方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风雨中,共同开发和建设了一座以燕赵文化为核心、山西民俗为重要内容、含有察哈尔蒙古游牧文化特点的塞外古城。
    以“千古文明开涿鹿”为起点,雄踞长城关口扼南北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张家口,目睹了千百年来从未停顿的战事。从七国争雄战国时期燕国、赵国开始修筑长城,到随后的秦、汉、北魏、北齐、唐、金、明等朝代千年相继。万里长城有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却只有一道门,就是位于张家口市主城区北端的大境门。据史书记载,仅在大境门一带,大动干戈的战事就达五十多次。其中成吉思汗亲率蒙古铁骑奔袭于坝上草原大败40万金军野狐岭大战以及明朝英宗被俘50万兵马全军覆没的“土木之变”,历来都在史书上大事渲染古代历朝争斗的刀光剑影,现代革命斗争的枪林弹雨,使张家口成为一座有着千古战事记录和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

    战争频繁、土质沙化、经济贫困的张家口,直到明隆庆年间开设汉蒙之间“茶马互市”,才逐渐成为盛荣的贸易市场。到了,康熙大帝率军平定了北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使此后两百多年张家口无战事,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俄、中蒙物资和商品贸易的重要通道,被称为“陆路商埠”、“旱码头”和“皮都”。大量的毛皮、茶叶、绸缎等大宗商品,沿着一条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张家口——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而外蒙的牲畜、皮货、蘑菇、药材等到商品也由此进入内陆市场。当时这里商贾云集,店铺、商号林立,仅外国人在此设立的商行就多达40余家。
    1905年,清政府为加快张家口与北京的商品流通,决定自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会办兼总工程师。在这一浩大的工程中,詹天佑大胆尝试了多种新奇的做法解决各种难题,最为人熟知的是他运用“折反线”原理,修筑“之”字形路线降低爬坡度,并利用两头拉车交叉行进。经过四年奋战,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全长201.1公里的京张铁路,提前两年于1909年9月24日全线通车,中国的火车从此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也让中国人因此扬眉吐气了一回。
    同年,又自张家口向西展筑张家口至归绥(今呼和浩特)铁路,即京绥铁路。京张、京绥铁路的通车和张家口火车站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张家口工商业的发展,成为张家口近代经济发展的起点,对其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此后,国的第一条国有公路——张库公路,也于1918年建成通车,汽车队取代了骆驼队和老倌车队。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召开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做出了修建官厅水库的决定。海河流域的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兴建,都是对海河流域水患治理的组成部分。官厅水库的修建从1951年开始筹备,1952年正式动工。1954年5月13日,新中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全年竣工。
    凶洪制服堤千尺,发电功能水一轮。
    永定河今真永定,官厅不靠靠人民。
    叶剑英在1958年秋写的小诗《官厅水库》,预示了张家口现代化建设的新开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丁玲纪念馆
涿鹿采风 | 北京诗家部分作品
著名作家丁玲和张家口有什么渊源?
旅次朔方 / 渡桑干原文、翻译及赏析
悠悠桑干河
代郡桑干城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