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家耿·王阳明心学刍议之三:心学与当前的社会治理密切相关
    王阳明的心学与当代的社会治理有什么关系呢?
    比较客观点地讲,其实当今社会还处于人文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长长的,漫长的……什么时候走出人文管理的过程,到达社会治理的阶段,还很难说。在还处于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人与物依赖关系下的管理的情况下,一味谈社会治理,恐怕还不到这个时代。当然,这不会影响我们社会治理的研究、探索和推进。
    王阳明心学与当今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生存是有阶段性层次的,人虽然首先是要解决生存问题,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有人与物的依赖关系,社会治理的最高目标,是要达到不依赖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至今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遥远的很啊!社会的治理效果是会有差异的,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群体治理的手段做不到的缺点。社会治理,即社会人文、社会环境……等社会各方面的治理,就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治理,归根到底是每个人个体的心灵治理。社会达到了每个人心中无杂,就达到天下无杂——群体无杂,就达到了社会治理的目的了。
    王阳明心学提倡的就是个体心灵的治理。每个人都有在的“良知”,做事要有良心,自己的言行要与内心固有的良知相一致。从政治上讲的道理就是要讲德性,尤其是领导干部,讲治理首先要清明,清明是内心良知的基本要素。要内外合一,言行与良知一致,并且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这是个系统的整体工程,不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
    知行合一中的“知”与“行”是平行的,是个哲学命题,绝不能先重“行”,偏面地强调“行”,讲实际效果领先,讲究现实,如果这样的话,就不符合良知的基本要求。当然这不是强调虚无,王阳明的心学,恰恰是有实战效果的,只是要以良知为标准去求实效。社会治理有硬控制(如:刑法……等雷霆手段),也有软控制(如:法,理……等制度建设),纵观王阳明的治理,也是硬控制很硬,软控制很软的。
    现在要多提倡讲座、论坛,就是像稽山书院时王阳明讲学。那时,王阳明在稽山书院这个地方进行讲学,每次都有3.、5百人听讲,真是了不起啊!那时没有麦克风,王阳明肯定是个大嗓门,且中气十足。讲学与治理的关系是什么?记得孔子说过,社会不讲学,是最担忧的事。讲学能改变人心,改变社会的。把社会问题作为讲座,多方论坛,就是深入社会,做到了政学合一。政治家要讲学问,没有学术基础的政治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王阳明之后,讲学铺天盖地。
    王阳明心学主要有①良知学说。良知是无穷之宝藏,良知在心里。无处不在。{事例,一个杀人无数的匪首被抓住了,问他有良知否?回说没有。于是,把他的内外衣一件一件地被剥下,到最内叉裤时,匪首大叫道:不能再脱了。原来他也有“良知”。②知行合一。高度心灵上的良知意化为意识行动。不是简单的想什么做什么。③社会治理是要靠一个自上而下地形成共识。以民为天,以老百姓的需求为第一要素,不忘初心,为民办事。
    社会治理要从底层做起,改善心灵也可以重视监狱里的罪犯改造。王阳明本身当过“罪犯”,也管过罪犯,最熟悉罪犯的改造工作了。他也是从人的心灵表现——良知开始的。有一文中叙述到,王阳明问一个土匪头领罪犯有没有良知,头领罪犯回说我没有良知。于是,王阳明叫人把这个头领罪犯的衣裤一件一件地脱下来,结果脱到最后的小裤衩,头领罪犯说不要脱了。王阳明问为什么?他回说感到了耻辱感。王阳明说,这就是你的良知。
    当今的领导更需要良知的培训,要落实到教育里。21天大脑里的良知训练,知行合一式的训练模式,可以减少共产党內的贪污腐败分子。要实施心灵净化旅游线路的工程(游客),把它作为一个旅游产品,从绍兴(可以包含余姚出生地)出发,经江西、湖南、贵州,中间设有驿站,有酒和特产供应。
    阳明心学的编写课程要成为领导干部培训的课程。初心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现在我们经常讲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点是良知。这应当是人文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很好的答案。悟道不是偶然的,精神改变经济,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心变了,一切都可以变。人论合一。大生态的建设改变离不开环境改变,环境的改变离不开物质的改善,物质的改善离不开文化的改良,文化的改良离不开心灵的良知,心灵的良知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学概念,阳明心学里没有直接写到社会治理的文字,但心学里包含了这个社会治理学内容。王阳明在江西曾任一把手,当时的社会治理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社会治理就是把原来杂乱无章的事物治理后变有秩序,就目的而言,就是要实现秩序化,社会的方方面面要作为共同体进行治理,治理是要有达成目的手段。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人原本有良知的,这是内外心身的原在表现,通过自我表现在各方位的言行中呈现出来。
    内心真实化的良知是原在的,如果能有序地在心身中展示开来,使言行和良知一体化,就会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治理最重要的是,人人实现自我治理,合乎内在,知行合一,这就会实现有序治社会理,这是最有核心价值的东西,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最宝贵的东西。
    总之社会的有序依赖于每个人自己的本性良知的展示,阳明心学要提高到中国最高的传统文化的结晶的高放,落实到社会治理之中去。心中良知先照辉自己的心灵,再向外照耀,照耀愈远,与社会治理的好效果就愈近。

    王阳明,穿越古越国历史,正迎面向你走来~必将影响七百年。王阳明(1472-1529)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明朝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五百余年来,王阳明心学思想如一轮明月始终耀眼于东亚的上空。穿过历史的重重帷幕,他着一袭青衫,携一袖清风向我们走来,源远流长,冠绝古今。人文荟萃的古越国城与王阳明一生血脉相融,承载着王阳明一生的成就与传奇。那些曾经见证了荣辱兴衰的座座古迹,在烟火飘渺中,隔着百年岁月,静静散落在绍兴城的每个角落里,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一个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是内心强大的人、因为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一切诸事,皆是心事。心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如果你今生没有读过心学,那么阅见万里,也难以学会怎样使用自己的这颗心。而一旦你从心学书中领会了此心奥妙,你就会瞬间触摸到,那股本自具足的强大能量,你的灵魂会从此脱胎换骨,你的生活会发生质的转变。而心学的核心灵魂,就在于一个心字。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能驾驭自心的人,才能驾驭世界。一个人的心如果散了,那他的世界也就乱了。所以欲胜人,先胜己。遇成事,先练心。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于上海、绍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心学教你如何做个有智慧的人
【心学之思】王阳明:你不快乐,是因为疏于照看自己的心
王阳明心学 |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4个核心观点:在浮躁的社会中依然流行!
[阳明心学] 1506年,挨了40板...
读懂王阳明,让心灵去修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