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徽州127】西递:三千烟灶三千丁的桃花源里好人家

【行走徽州127】西递:三千烟灶三千丁的桃花源里好人家

司马狂/

黟县的西递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气,不过大多数情况,人们总是把西递和宏村并称,当然他们俩也是一同携手入围“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宏村我前后去过多次,西递则一直因为各种缘故未能成行,直到今年春节期间,见到黟县有针对黄山本地人的免门票政策,这才遂了心愿,终于来了一趟西递行。

徽州人选择村落定居的时候,对于水流特别重视,毕竟有水既能防火,又寓意着财源。西递一隅有溪三,曰前边、后边、社屋,此三溪不与常河同,环绕西递,不之东,而之西,故村名西溪,又有雅化之称西川。至明代,黟县设有急递铺,县称总铺,下设西递铺、桃源铺、鱼亭铺等,各设铺司1名,铺兵3-5名。这西递铺当为西溪递铺之简称,后村名替换为西递,沿用至今。

历史上的西递,在最鼎盛的时期,有人口一万多,村中三条主街,近百条的巷子,近百口的水井,蔚为壮观,素有“三千烟灶三千丁”的美誉。清代以前,此间少有战火,百姓安居乐业。直至咸同兵燹,粤兵入皖,造成村内房舍一大半悉数毁于祝融之祸。然而就是在这般情形下,如今你入得西递村,还是不由感叹着村落之大,先民的富足。窥一斑而见全豹,游历西递村,你才能体悟到为什么古人会说徽州商贾冠绝天下。

如今到西递,你走一圈下来,听到最多的名字莫过于“胡贯三”。胡翁生逢康雍乾盛世,继承祖业,业商为生。上至汉口、九江,下至南京、芜湖,中到苏州、杭州,江南各大州府,都有胡记开设的当铺、钱庄、布店、南北土货店等。几十年下来,胡贯三坐拥“七条半街”、“三十六典当行”,俨然是江南地区的首富级人物。根据西递导游讲解,经商有所成后,胡贯三与歙县雄村的曹文埴成为莫逆之交,后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和胡贯三结成儿女亲家,胡贯三重金礼聘为自己的儿子迎娶了曹府千金。如今甫入西递,就能瞧见的走马楼,就是胡贯三当年为迎接曹振镛而修建的。这里让我有点困惑的是,曹文埴的生卒年是1735-1798年,而胡贯三是1733-1794年,两个人基本属于同时代的人。而曹振镛是晚一辈的人,若是胡贯三的儿子娶曹振镛的女儿,似乎有悖常伦,这就一下子让曹振镛变成和胡贯三同辈了。更何况,根据西递导游词所述贯三公的长子胡如川也在朝为官,还做到了户部尚书。这么一来,两个人同殿为臣,结果你比我大一辈。当然,我仅为猜测,没有史料做支撑,疑惑希望能得到解答而已。

买票进西递景区,有一水潭,名曰“明经湖”。许多不懂徽州历史的人,会奇怪这么一处水潭缘何有此古怪名字。其实这是因为西递的胡姓本为李唐王族后裔,后因朱全忠篡唐,西递胡氏先祖胡昌翼为婺源胡三公所救。后胡昌翼得中明经科,所以这一脉胡姓,既有李改胡之称,也有明经胡的叫法,水潭叫明经湖是在向世人解释西递胡姓来历。湖边有胡氏“七哲祠”,所谓七哲乃是西递李胡家族史上七位最有声望的先人。

据说历史上西递一隅有牌坊十三座,可惜而今剩下的唯有村口胡文光刺史坊一座。按照牌坊上的文字,导游说胡公官居山东胶州刺史。实则不然,有明一代并无刺史之职,胡文光任职乃胶州知州。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属莱州府管辖,从五品官职。牌坊上所撰刺史,是古人崇古的表现,用古官职代指现在的官职,而非实指。胡文光在胶州任上颇有政声,隆庆四年高拱上奏给予胡文光加正五品服俸。后来胡文光右迁湖北蕲州荆王府长史,就任正五品实职。明代藩王属下文官以长史为尊,故而牌坊以首相指代长史,是为荆藩首相。

到徽州要看传统的徽派建筑,来了西递自然也不例外。走一圈西递下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此间有几家大户人家的房舍,其大门的门罩不似吾歙那般用的砖雕,而是以黟县青为原材料做的石雕。以石雕做门罩,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周边盛产黟县青,所以能就地取材的缘故。你仔细瞧,那黟县青发黑,色泽饱满,加上匠人的高超技艺,所雕之物活灵活现,很有视觉冲击力。

自明代允许民间百姓设置祠堂开始,徽州人对于营建祠堂这件事就特别上心。行走在徽州一府六县境内,几乎大一点的村落都保存着祖上鼎建的祠堂,西递的明经胡氏自然也不例外。有明一代,胡氏族人就先后建造了十余座祠堂,至清代乾隆朝,已然建有四十余座祠堂,俨然成为古黟巨族。如今剩下的祠堂中,以追慕堂和敬爱堂保存最为完整,按照参观的顺序,一在头一在尾,两祠相得益彰,让游人由衷赞叹着西递胡氏一族的荣耀。

在西递村中,很多保存完好的老宅,被改造成了民宿。这点让我由衷钦佩,需知道老宅一旦没了人气,那就很容易破败。我之前曾对歙县传统村落的老宅保护提出过异议,那就是每每以政府出资的形式抢救保护下来的老宅,其实过不了几年,又会出现问题,不断输血是解决不了老宅存续问题的。黟县的领导胆子挺大,也或者是西递开发得早一些吧,这些受保护的老宅子,在不破坏它本身结构的基础上,改造成民宿,既能让老宅自己有造血功能,又能让更多的外地人亲身感受一下徽州老建筑里住宿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村内的青云轩,既保护着满月形的黟县青石门框,让圆门框和那株百年牡丹构成的“花好月圆”依旧。又用充满设计感的改造,让老宅变成了游客慕名而来的打卡点。品茗、聊天、吃饭、住宿游人喜欢,老宅子也焕发着新的活力。

除了改造成民宿之外,还有一些老宅子,依旧保存着它原始的状态,后人们也都住在里面。后人们或者不为游客所扰,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亦或者在家里售卖一些可以作为礼品带回去的小玩意。不论他们是哪种情形,都活得让我心生羡慕,既是对于他们祖上能留下如此富丽堂皇的宅子的羡慕,也是对于他们如今这种乐悠悠的生活状态的羡慕。旅游业能带动整个村子的百姓共同富裕,不是虚话。只不过大多数的村庄,没有西递这般好的资源,所以我们更多时候要考虑的是怎么创造出新的亮点,让游客也会来到我们的村庄,那么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才能落到实处。

我强烈推荐大家在春节假期来西递,不为别的,就为了来看看西递家家户户门口挂的对联。很遗憾的是,我只能穿行在村落里,若是有架无人机的话,自高空俯瞰整个西递村,这些红对联绝对能成为西递这幅徽州古村居图最靓丽的色彩。村里的对联,大多数是村民手书的毛笔字,或长或短,或古或新,或雅或俗,不一而足。既能彰显出浓郁的年味,更能体现出西递这个传统村落浓郁的文化氛围。

步入西递村之前,我最为感兴趣的地方就是“作退一步想”。我生性张扬,近来年岁渐长,一直想要磨砺心性,却始终不得法。行至胡文照的“大夫第”,见其墙壁削去一角,以青石替代砖头,让出一步距离来,边上侧门门楣上,题有匾额“作退一步想”。更为难得的是,胡知府在建造房舍的时候,厨房比正屋又往里退了一步。堂堂府尊大人,风光无限,却能主动忍让一步,这让我伫立许久,一直反思着自己性格里的缺陷。我揣度着西递村历千年而不衰,或许和以胡文照为代表的这些读书人的信仰有着莫大关系吧,前辈之言吾辈所学啊。

西递一隅,乡民耕读不辍,多有出仕官宦,未能中举者则为富贾。宦海浮沉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清末公车上书时,西递就有胡殿元、胡嘉楷、胡腾逵三个举人一起参与。不论官与商,事业有成者,皆返乡建房、修桥铺路,于是至今能有如此盛况。从东园到西园,从迪庆堂到惇仁堂,从瑞玉庭到桃李园……一处处古建筑里,都留下了过往的辉煌和引人入胜的前人故事。一篇文章,写不尽西递的好。半日之行,逛不完西递的美。君能读至此处,何不亲往西递一行?脚下步履行,见情见景见天地。

文章结尾,我想跟大家分享两张图片。一张是东源供销社的照片,这是当年西递更名为东源的证据。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了东源乡,乡政府驻地西递村。其后,1959年黟县短暂并入祁门县,1961年恢复黟县建制,改东源乡为东源公社。1983年,又改公社为乡。直至1998年才将东源乡改为西递镇。我好奇的是,这为什么非要从西改成东呢?里面有什么讲究呢?第二张图,你们可以在去西递的时候,找找它的具体位置。据说图中的汉字,意思是“口味上乘”,那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意思,就请各位在评论区不吝赐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的祠堂
走村记:墨淡西递
“黟县十景”美呆啦~皖南最值得一去的十大旅游景点!
家家户户都把祖传家训挂满厅堂,桃花源里的徽州古镇
那些不容错过的景点!原来黟县可以这么玩
安徽这个古村 比宏村早248年 被誉为“摄影天堂”却几乎没有游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