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心得示略

《伤寒论》心得示略  

2011-05-18 06:34:15|  分类: 中医专业 |  标签:络脉  伤寒论  明白  经脉  腠理   |字号 订阅

       学习伤寒论,很多学者都在孜孜深入的来学习,但是有时候有一点不明白,也不容易窥其全貌。那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张仲景说过“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句话很简单,8个字,怎么来理解。很难说,为什么难说?这里面既要知道什么是卫,什么是营,什么是脉?还要知道营卫之间的关系,以及营卫与脉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不弄明白,张仲景所说的营卫不和怎么来理解,所以说很难。
       卫气怎么来理解,内经中都有说明,例如: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灵枢·胀论》;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此条可以看出卫气运行血脉以行阴阳的表现所在]等等,内经条文很多,就不在此一一例举。自己可以汇总一下,综合分析一下。
       把卫气弄明白了,再把营气弄明白,还要把脉也弄明白。这样弄明白了,整个伤寒论的三阳病就都明白了。这些问题我的帖子中都包含着,有心学习的自己可以找找,营卫好明白,但是脉不容易理解,脉属于厥阴病的范围,但是脉分为经脉与络脉,这一点我也说过了,对于营卫与脉,是经脉,但是对于络脉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这里面教科书上没有说明,全是自己看内经以及伤寒论来理解的,也是三维一体的理解方式。厥阴主脉,分为经脉与络脉,经脉对外以濡养,络脉对内以收敛,心包主经脉,肝主络脉,经脉结合营卫来理解,那么,络脉结合但是什么?
       其实络脉也是这样,脉内是营气,但是脉外不是卫气而是肝气(或者叫元气,少阳之气),这样,对于络脉也形成了一个三维理解思路。这三种物质分别构成了伤寒论的三阴病主要机理。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不明白的,这肝气营气脉,是怎么形成的三阴病?在这里就要结合我前面曾写过的一些帖子了,就是经络的微细结构,腠理是脉道的内外运行的一个门,经脉与络脉的腠理是不一样的,经脉的腠理由于卫气的开腠理的缘故,所以腠理之门是对外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对机体的温养的作用。而络脉的腠理则是正相反,络脉上的腠理之门则是对内的,肾气的封藏之性固涩者腠理,使得络脉之外的水谷精微以及水湿之邪进入络脉内,所以经脉与络脉的作用机理就是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因此也就形成了一对相反相成的正常人体机理。
      肝气在肝脉外,向上升发,以促进络脉的输运,输运脉内的营气上行于心肺,有利于布散到全身。而卫气则是通行经脉,把脉内的营气布散到全身,这样形成了对外与对内相互发挥作用的正常生理机制。只有把厥阴病所主的经络之脉弄明白了,整个伤寒论就明白了。
       所以,要理解伤寒论,必须弄明白营卫脉之间的关系。把这些正常的生理功能弄明白了,再结合条文来理解,那就很明白了。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这句话指出了经脉与络脉的不同,与张仲景中指出的经脉络脉是一个意思。但是古人在理解经络与经脉络脉的关系时,也是含糊不清,经络中穿插就经脉与络脉,经脉中也穿插了经络的循行,不知道是我还没有弄明白,还是古人只重视针灸的经络循行,没有把经脉与络脉从针灸的经络中分出来,才导致了至今没有弄明白经脉与络脉是什么。但是看在经络的循行上,又与经脉与络脉不相同,因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经脉与络脉的理解,是与经络不一样的,所以,内经很多条文中提到了。例如:“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以上是灵枢条文)“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等等。
        在我认为,古代对于经络以及经脉与络脉的认识,可能是这个意思,只是个人见解,不一定对。经脉与络脉分别是人体中能够通行气血的津液的脉道,经脉是能动的,看不见得,能够触摸到,而络脉是不动的,表浅的,看得见的。古人的解剖不是很准确,只是大概,所以对于内里的循行,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为了解释经脉与络脉的气血运行,所以结合上了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来说明经脉与络脉的通行气血津液的道理。
        这不能不说古人有古人的理解思路,但是在古代很多医生注重针灸,不用药物能解决问题,但是张仲景在深入理解内经难经的思路上,把经脉与络脉的气营相随,循环无端的道理从针灸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以药物治疗为主,把理法方药完整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思路,所以在伤寒论书中占有很少的条文来说明用针灸治疗。
        所以我的理解思路主要是在经脉与络脉,营卫之气,腠理三焦,把人体形成了一个统一体,不仅与古人的认识思路有相对出,与现在的解剖思路也有相对应的,但是只是说法不一样而已。
        经脉==动脉,络脉==静脉,卫气==动脉上的神经,肝气==静脉上的神经。麻黄通行的是卫气,柴胡升发的是肝气。那么,营气就是血管内的各种物质,均称为营,所以张仲景说道“卫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
       不论对错,个人见解,希望多多指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桂方应老师 讲课录音 部分整理
经络的生理功能
营卫钩玄
人体经络就是组织液1
卫气的分布
转载:试说‘营气’(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