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真勘误之三:什么是入静


        宇宙诞生之始,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乃是一个永恒静止的“虚无”。因为那时还没有我们这个宇宙的“时间”存在,所以我们不知道这个永恒静止的“虚无”到底是存在了多久,才在一个被称为“宇宙零时刻”的时间,突然“运动”起来了。当它一开始运动的瞬间,就产生了宇宙最初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一些比“光”还要更原始的东西。它没有任何我们可以描述的概念,也没有任何我们可以认知的形态。即使高妙如太上老君,他也不知道要怎么来描述这种物质,故而他只是说:“无名,天地之始”。这种东西是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了,而天地又并非是宇宙一诞生就形成了的。所以,我们说后来开始形成的宇宙间无数的时空结构,就都是由这种最初的物质在进一步的“运动”中才逐渐形成的。
        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即使是太上老君居住的“三十三天”,即使是佛祖居住的最高“天”,因为它们都只是一种“天”,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这种宇宙诞生后所产生的物质“进一步运动”之后的产物!(佛经中说佛祖是居住在一个叫“华藏世界”的地方,但是一个世界一重天,所以我这里说他是居住在一个最高级别的“天”中,也是可以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宇宙最初的物质是因为宇宙刚开始“运动”才形成的,而当这种物质形成了很久以后,才又在进一步的“运动”状态下产生了老君和佛陀所居住的那些宇宙中“最高级别”的“天”(这里之所以把最高级别四个字加上引号,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他们居住的那个“天”上面是否还有更高极的“天”,因为照道理来说应该是要有的,但是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了,也就不能妄下定论)。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意思也就是说:既然老君和佛陀所居住的“天”是在运动着的,那么他们本身也就肯定是在“运动”着的了!
        这就得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结论,就是:虽然老君和佛陀是由“入静”而最终得证大道的,但是其实他们也还是没能“脱离”得了这个宇宙,他们也还是没能真正的彻底“静止”下来。而我们俗常说的“无极”这个概念,它指的就是天地生成之前的那种“混沌”的物质状态。所以,即使是“无极”这种状态,它的本质也是在“运动”着的。当这种“混沌无序”的状态进一步运动时,才产生了“太极”,“太极”再进一步运动,就开始分阴阳“两仪”,阴阳分,清浊乃辨,而后方有天地生;天地生,方立“四象”;四象立,方才“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生,然后才有“八卦”成,再然后,方阴阳调,四时分,万物始,生机兴,而众生方始轮回!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宇宙的演化,它是在经过了多少层次的“运动”之后,才最终形成了我们的生命活动的。
        首先是“虚无”的初始运动,导致了宇宙的产生,第二是宇宙自身的运动导致了“无极”的产生,第三是无极的运动导致了“太极”的产生,第四是“两仪”的产生,第五是“四象”的产生,第六是“五行”的产生,第七是“八卦”的产生,第八是万物的形成,第九方才有了众生的轮回。
        这就有了个问题。就是居然老君和佛陀都只是住在一个“天”的境界里,那么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证大业,其实也都只是处于宇宙“运动”的第四个环节、也就是“阴阳两仪分”这个阶段,虽然他们从认知上已经证悟到了宇宙形成之后的“无极”阶段,但是他们的生命形式本身,却还是必须要停留在一个阴阳判立之后的宇宙的运行状态中!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当一个人修证到“纯阳之体(男)”或者是“玄阴之体(女)”后,他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修证的最高境界了。虽然他的认知还可以无限的往上延伸,但是“生命”这种形态,却已经达到了宇宙所能承载的极限!
        如果说你要不信这个邪,硬要“鼓着”往上再进一步的话,那么对不起!你的生命形式就彻底消失了,你就永恒的不存在了,这就是道祖口中的“无极”和佛祖口中的“灭度”。
        但是,就算你真的把自己给彻底“消灭”了,达到了“无极”或是“灭度”的境界了,那么你也还是在“运动”着的,你同样也还不能因此就彻底停下来“不动”了!
        所以,你看吧。你想要偷懒“不动”吗?不行!哪怕是已经“灭度”了的佛祖,他也还得跟着宇宙一起运动着呢!只不过,他那个层次的“运动”,和我们目前的这种“运动”状态相比的话,那就真的是“天远地远”了。
        我们知道,即使你整天呆在床上不动,那么,随着地球自身的转动,你每天都得跑三万多公里(赤道上的人是四万公里,我们嘛就随便跑个三万多就可以了),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每天还得跟着地球一起绕着太阳跑呢,又还要跟着太阳绕着银河中心跑呢,还得跟着银河中心绕着更大的星系中心跑呢……最恐怖的是:我们还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以一种怎样可怕的速度,在一刻不停的绕着那个宇宙的中心在跑呢?
        你随便把你能想象得到的这些不同层次的“运动”叠加一下,来看看它会是怎样的一个“速度”吧!我想,那绝对会是一个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而我们就可以由此得出:离那个初始的宇宙“原点”越近的地方,物质的“运动”速度就会相对越慢;而物质构成的形式,也就会越简单、越原始。相应的,当然,也就会越接近宇宙的本原,越容易了解到宇宙的真相,也就是俗说的那个“道”!
        好了!这就把我们“修证”的根本方法和目的给弄清楚了。我们就是要通过让自己不断的“静”下来,把我们随着宇宙各种层次的运动叠加而导致的飞速“运动”给逐步的“停下来”,我们一旦成功的“过滤”了一个层面的运动了,我们就离宇宙的那个“原点”近了一步!我们也就能相应的证悟到那个层面宇宙的运行规律。这就是佛家里面“四禅”和道家里面“境界”的本质,也就是我们“修证”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修证,其实就是一个让生命不断“静下来”,并不断向着宇宙“原点”运动的一个过程!
        好吧!我们这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思维”永远都“停不下来”,为什么当你学着某些人装模作样的闭着眼睛在那里“打坐”时,你总是怎么也达不到那些人口中所说的那种“入静”的状态。我告诉你,那是因为他们自己其实也是在装模作样!而不但他们不可能真的“静”得下来,即使是世之大德高僧,甚至是那些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证道了的仙佛圣众,他们也都只是进入了一种不同层次的“静”罢了,哪怕是已经“灭度”了的佛陀,他也都还在那里随着宇宙一起运动着呢!不管你接不接受我这个论点,但这一定是宇宙中固有的真理!
        其实,也唯有如此,才会符合宇宙“运动存在”的这个根本属性。如果只是单纯的用我们的“想象”,或是基于自己的信仰情节,就要无视宇宙大道固有的运行规律,而强行去把佛祖或道祖排除在我们这个“运动着”的宇宙之外的话,那就已经不是修证意义上的认知,而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迷信”了!一个修证的人,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个根本点的话,那就不用往下修了。因为你一旦落入“迷信”的圈套里,就只能是跟那些整天“求神拜佛”的愚人为伍去了。你就再修一百年,也还是只会跪在那个泥巴塑像下面磕磕头而已,然后充其量能再学到点忽悠世人的东西,别的,你实在并不能修到什么。
        这就开始进入本文要论述的主题啦,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入静”,永远只是一个相对层面的概念。当你坐在那里,或是躺在那里,让身心逐渐放松下来,而飞驰的思绪也开始逐渐的放慢下来。那么我们说,在你当前所能达到的层次来说,在这个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一个“入静”的状态,并且已经在“静”中了!
        这样的话,那么,你还想要去寻求一种什么别的方式的“静”呢?你想让你的思绪彻底的停下来吗?我在这里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那只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妄想罢了!而如果你要是听谁告诉你说,他已经进入一种彻底的“入静”状态了,那不用说,他一定只是个大忽悠罢了。因为不要说是一个人,也不要说是一个普通的神仙,即使是道祖和佛祖,他们也做不到。虽然他们可以“证悟”到宇宙的元始,但是他们无法让自己置身于那个元始中,因为那已经超出了生命形式的极限。
        有的人可能要说了:这不是胡说八道呢嘛?哦!闭上眼往那一坐,慢慢的让思绪慢下来,这就是“入静”了?那谁都做得到嘛!但是怎么可能就这么就能证道了呢?你不是在忽悠我们吧?
        但是我要说的是:你认为这个不是“入静”的话,那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入静”呢?你又是想要怎样去“入静”呢?在那里数小绵羊吗?在那里反复的念一二一吗?没错,这种“入静”的确是人人都能做得到,这种“入静”也的确是不足于让你证道!但是谁让你一来就要证道的了?是谁才会奇葩的告诉你一开始来就要“入静”,就要去“明心见性”的了?
        所以!这里就道出了修证中的一个根本要素,就是:“入静”这种状态,它不是可以用某种“方法”来达到的!它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就能进入的状态。你到底是能进入哪一个层面的“入静”状态,是取决于你当下所达到的那个修证层次的高低,而绝对不是靠你用“脑袋”所想像出来的任何“方法”!如果你硬是要刻意的去“求静”的话,对不起!你只会把自己越弄越紧张,越想静而思绪越乱!这就是俗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
        所以,我们说,“入静”这种用于“证道”的手段,它不是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达到的,更不是什么可以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一种东西。我老是碰到很多问我“要怎么入静”这种问题的人,但是我又总是无言可对!不是我要故作神秘,也不是我不肯告诉别人,实在是世上并没有什么“入静的方法”可以教别人的。你修证到了哪个层次,就自然会有那个层次的“静态”呈现,你就能真正明白到底是要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入静”的状态;你没有修到那个层次的话,我怎么跟你说也只是个“概念性”的东西。比如一个只证到了“一禅”境界的人,他非要缠着佛祖告诉他那个“二禅”到底是怎么样个境界,佛祖又怎么可能跟他说得清呢?所以佛祖在灵山大会上拿枝花给大家看一下,只有伽叶一个人会心的笑了,佛祖就知道他已经证到了这个境界了,就告诉他说:这个法我已经传给你了,你往下传下去吧!其他那些没有证到这个程度的人,他就不跟他们多说什么了,因为说了也没用!佛祖为什么要说“不立文字”这句话呢?不是说佛祖小气,不肯“普度众生”,而是文字是不可能把这个“法”描述得清楚的!而即使是用文字把它给写出来了,没有修到那一步的人,他即使看了,也是完全没什么用处的。
        即使是我现在在这里写这些文字,其实也都是一些没有半点用处的废话!我通篇写的是关于“入静”的东西,但是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入静”的方法吗?你不能!不过,如同佛祖拿枝花出来,他是个什么意思,该明白的自然就明白了;我在这里说些“废话”,同样的也是该明白的他自然会明白,明白不了的我就是给他把唾沫说干了,他也还是张口结舌而已。当然,我可不是要狂妄的把自己跟佛祖“相比”,佛祖是普照四海的太阳的话,我连地球上的萤火虫都不是!但是,虽然我跟佛祖之间的差别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的道理却是跟他一样的。
        但是,有的人肯定要问我了:你在这里大谈“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入静’的方法”,那为什么佛道修真中还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入静要诀”、“入静口诀”,甚至什么“入静大法”的东西呢?而且,有好多都还是佛道修真界的“大德高僧”提出来的,难道他们是在说谎不成?这,你又怎么说呢?
        关于这个,我有几点看法,就试着把它说出来,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1,如果是一些“气功大师”教的怎么“入静”的方法,那么,对不起!我并不懂什么是“气功”,所以也就无从知道他们口中的“入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也就无从致评。而“气功界”和“修真界”,本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就不能硬把两者混为一谈;

        2,如果只是为了达到一个调养身心的目的,或者只是为了温养全身气机,使得身体气机达到一个相对的“升清降浊”的效果,那的确是会有诸如“数息”、“听息”等方法来让身心逐渐清静下来。但这种方法本是起源于儒家“养浩然之气”的“养气”功夫,它所能达到的那种“入静”,跟修真界所谈论的“入静”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它除了能让人的身心达到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并相应的对身心和气机起到一个调整作用外,是绝对不可能在这个“静”中悟得出真正的“道”来的。

       3,如果是佛道修真界内部的一些“大德高僧”所教授的怎么“入静”的方法,那么就有几种情况:第一,这个“大德高僧”是实修的还是研究型的?如果他自己并不实修,只是一个恪守佛道戒律,毕生研究佛道经文,并达到了很高的认知程度,因而成为一个大德高僧的,那么他就并不能真正进入那种可以达到“明性证道”的“静态”中去,这点是完全不用质疑的!因为佛祖和达摩祖师,以及无数的前辈大德们都是用自己的苦修实践了摆在那里的,世间不可能有例外!即使是那些天生就具有慧识,进行“灵修”的人,如果他不去通过实修,一步步的来进入这个“定境”的话,他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入静”,而只能是以一种“元神出窍”的形式去证道罢了。第二,如果这个大德高僧确实是实修实证的,但是他又来教人们一些“入静要诀”的话,那我几乎可以肯定这并不是他自己亲口说出来的,只能是他的弟子或是学生整理了他传道时的说辞,在没有真正弄清他的本意的情况下就拿出来公之以众了。否则的话,我就要对这个“大德高僧”的修为表示怀疑了!
       4,其实,那些教人什么“入静要诀”的人,绝大多数都只是一些我们俗称为“半瓶醋”的东西,甚或连“半瓶醋”都不是!他随便在什么佛道经典或是什么大德高僧的著述中断章取义的摘点句子出来,再加上自己一知半解的胡乱揣测,就堂而皇之的以“入静要诀”的名义拿出来忽悠世人了。你要是照着他教你的“高招”去做,你哪怕去试一万次,只要你能有一次真正进入一个“入静”的状态,能让“慧识”在你眼前呈现的话,我都要恭维教这个方法的人他不是人,是一尊现世“活佛”!
        真正的入静,它是要在你利用师门传授的天心正法,经过长时期的艰苦修持后,才能一步步的进入的。从实修的角度来看,即使是一个资质上乘的修证者,在他开始实修的头十年之内,他是绝对不可能在一个“打坐”的状态下“入静”的!在他全身的经脉没有完全打通、全身的气脉没有完全通畅之前,他永远不可能在打坐的状态下“入静”,并随之进入一个“定境”!在气脉未通之前,他永远都只能是采用躺卧或是其他放松状态下的姿势来进行初期的证道!世间有好多忽悠,老是动不动就说他什么时候又进入一个“定境”了,但是你一看,他连双盘都还盘不起来,或是虽然双盘也还是盘的像模像样的,却丝毫没有那种气脉已通的自然和灵动感,他就只能是个摆摆姿势唬下世人的料,看在真正实修者的眼里,也不过一笑置之,又怎么会去戳穿他呢。
        当一个实修者在师门心传正法的引导下,通过最初的散盘,继而单盘(金刚坐和如意坐都要盘通),最终双盘(同样的要把吉祥如意坐和金刚伏魔坐都盘通),他就能顺序的进入各个层次的“入静”状态,并相应的证到该层面的道妙(比如“四禅”或是“境界”)。而在经过了十几年或是几十年的艰苦修持,把全身的气脉全部都打通后,他就能在一种被称为“金刚伏魔坐”的双盘状态下,最终进入“大定”,彻底明性证道!到了这个时候,佛家修持的就已经成就了一个“肉身不腐”的金身正果,道家修持的呢,就能成就一个“白日飞升”的天仙正果。即使是因为先天功果不足,不能灵山朝佛,仙班列位,至不济,也能做一个普度众生的世间活佛,或是游戏风尘的地仙散真。其高妙玄奥,又哪里是世间那些最终老死的“大德高僧”所能揣测其万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修炼的几点补充说明(二)
谁能解释一下道家的“无为”?耿閣(鸣天士君)著
第三讲 性命双修 佛道双证
「道家术语」什么是太极?什么是无极?二者又是什么关系?
高僧大德的故事
高僧大德禅语与禅画总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