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痰湿的三焦辩治

痰湿是中医里重要的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病理因素,历来为各代医家所重视。痰湿是体内津液失其常化所产生的,与肺、脾、肾等脏有重要的关系,当然和心、肝等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总的来说,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肺居上焦,脾居中焦,肾居下焦,且在肺、在脾、在肾的治法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且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在水液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故而窃拟吴鞠通之“三焦辨证”,姑以“三焦辨证”来阐述痰湿的辩治,且在薛雪的《是热论》中也可以看到三焦辨治湿热的影子,痰湿的三焦辩治,总的来说上焦调气、中焦健运、下焦益肾,或补或泻或调,皆不离其外。
虽然肺脾肾三脏,在痰湿的治疗中常相互联系,但我们先来单独的探讨上焦、中焦、下焦在痰湿中的辩治。
上焦肺,肺在水液的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其“通调百脉”的作用。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肃降的功能,通调百脉,调理体内水液的代谢,即“上焦开发,宣五谷味”,最终达到“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目的。而这些功能的完成,归根结底还是由肺气的升降出入正常决定的,因为“肺主气”,肺气机的正常,有利于水液的正常输布。所以痰湿的第一个治法为“理肺”,理肺一法应该包括三部分组成:肺脏虚损的,应补肺祛痰湿;肺脏有邪气的当以祛邪为主;还有一种情况是,肺脏本身既无虚损,也无邪气侵犯肺脏,而是肺脏本身的宣发肃降功能为某种原因所扰乱,影响了水液的正常代谢,最终导致痰湿的形成。总之,都是各种原因导致肺宣发和肃降的功能紊乱,最终影响了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津液不能通过肺的布散功能而发挥正常的功能,停聚下来而成为痰湿,所以总的治疗应以恢复肺脏正常的通调水道的功能,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上焦气机的通调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上焦应以调气为主,故治上焦之痰湿方中,多佐以桔梗、杏仁等之品,一升一降,宣畅上焦之气机。
外邪侵犯体表,或者直接从口鼻而入犯肺的,因为肺主皮毛,邪气犯表,内合于肺,总之影响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造成了痰湿的形成,总之以祛邪为主,风寒的,治以辛温解表,稍佐以化痰之品,药如三拗汤等,风热的治以辛凉解表之品,药如桑菊饮、银翘散等,切不可以使用大量苦寒清热的药物,比如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等药物,这些药物只会使病情变得更加的复杂。燥邪犯肺的,治疗应宗《内经》之旨:“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酸辛。”,

治以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杏苏散之类,但无论是何种外邪总之影响到肺通调水道的的功能,所以祛除外邪有利于上焦气机的宣畅,有利于肺功能的发挥,当然也有助于痰湿的消退。《伤寒论》中治湿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等方,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虽云湿在皮肤,但肺合皮毛,也可以看做在上焦。
肺气虚弱,导致痰湿形成的,当以补肺祛痰湿为止,遵《内经》:“虚则补之”、“劳者温之。”、《难经》:“肺不足者,补之以气。”等,补肺之不足,使肺功能恢复正常,无外乎气虚者,补肺气,参芪之属。阳虚者,温阳,甘草干姜汤之类。阴虚者,滋阴润肺,沙参麦冬汤之类,切不可过于滋腻,稍佐些疏理气机之品。这一类型用药多以甘温为主。
还有一种乃是上焦气机不畅导致的,比如外感过用寒凉,导致凉遏肺气,“凉则涩而不行”,影响上焦气机的正常的运行,最终导致痰湿的生成,这种情况当以开肺气为主,治疗以上焦宣痹汤一类的方剂,切不可再用寒凉之物,防止坏证的发生。
对于上焦调气,还不能只看到上焦的情况,还应注意到中下焦的一些情况,比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的通畅有利于肺气的通畅,也有利于痰湿的的消除,小肠的的通利也有利于胸中气机的通畅,“小肠通利,则胸中血散”。且对于一些心火比较亢盛的患者,火烁金销,可以通过通利小便,导心火从小便而走。此外,肝气也可以上冲肺脏,引起上焦气机的逆乱,这也是值得考虑的,,治疗上也要有所兼顾,但总的以|调畅为目的。
中焦包括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对于肝属中焦,大家一定会有异议,一般大家认为肝属下焦,这主要受到温病学派的影响,明清以后,温病学派兴起,由于温邪羁留日久,渐入下焦,耗伤肝肾之阴,引起肝肾亏虚。但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肝是属于下焦的,《灵枢·营卫生会》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难经。三十一难》曰:“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杨玄操注云:“自膈以上,名曰上焦”,“自脐以上,名曰中焦”,“自脐以下,名曰下焦”《难经集注》)。肝脏位于腹腔之中,右胁之下。根据三焦部位的划分,肝位于中焦,勿容置疑。痰湿在中焦的治疗当以健运为主,以达到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为目标。饮食水谷入胃,经脾胃的腐熟、运化为水谷精微,然后由脾的散精,营养全身。中焦脾胃的运化失常都会引起水谷的运行障碍,导致痰湿的生成,故而病机十九条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脾胃运化功能的失常,会导致水湿的生成,中焦的肝在津液运行方面的主要的作用为疏泄,肝的疏泄作用除了情志、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等有关系外,主要的作用还是在对中焦脾胃运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况且肝调节情志的功能与脾胃的运化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可以说肝的疏泄功能很大一部分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关。而大小肠的功能只是脾胃运化功能的延续。故治疗中焦的痰湿应以健运为主,健运脾胃,使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正常,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运行,津液行使正常的功能。
健运中焦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补脾、化湿、利尿、通腑、疏肝。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但以健脾为主,同时培土也可以制水,主要有温脾、补脾气等方法,治疗以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小建中汤等方,化湿法也应分为几类,芳香化湿、燥湿、开肺气等方法,芳香化湿主要运用苏叶、藿香、佩兰、香薷等芳香化湿之品,因为脾喜芳香,芳香运脾。燥湿,肌肤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术、、朴、夏之属以健脾燥湿,如平胃散等,还有一种化湿的方法就是开肺气,这一点在吴鞠通的三仁汤中有所表现,里面的杏仁就起到开肺气以化中焦的湿邪,这和丹溪翁用提壶揭盖法治疗小便不通有异曲同工之妙。利尿,也可以治疗湿邪,仲景先师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利湿法也是治疗痰湿的重要方法,茯苓、猪苓、滑石、泽泻等。通腑,主要是针对胃、大肠的,主要用于大肠、胃等腑气不通,痰湿内生,常用此法,药有瓜蒌仁、大黄、芒硝等,方如礞石滚痰丸、指迷茯苓丸等都是这一类的。疏肝法,在中焦痰湿的治疗上也很是重要,肝脏的疏泄不及和疏泄太过都会影响中焦运化功能的正常,都会导致痰湿的生成,《金匮要略》中就提到:“见肝之病,治肝传脾,当先实脾。”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在他治疗中焦的方剂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小建中汤用芍药以土中泄木等。《伤寒论》中也有应用疏肝平肝等方治疗水湿的,比如牡蛎泽泻散。故而疏肝法也是治疗痰湿的重要的方法。
下焦包括肾与膀胱,肾为水脏,主水,藏精等功能,在全身的水液调节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通过对水液的气化来完成,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一部分水液得以重新利用,剩下的水液则转化为尿液,下输膀胱。而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而能出也,所以膀胱的气化有助于尿液的排泄,而在中医上认为膀胱气化为肾气化的一部分,所以膀胱排尿功能的正常与否与肾气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肾脏的功能出现异常,水液的代谢就会出现异常,就会导致痰湿的内生,所以痰湿下焦的治疗应以益肾为主,益肾并不完全是补肾,益肾是通过各种方法来使肾的气化功能正常,从而有助于水液的代谢。
益肾的方法包括补肾、解表、利水、开肺气等方法,补肾又可以分为补肾阳、补肾阴、补肾精等方法,补肾阳主要用于肾阳不足或者肾气不足导致的水泛而为痰湿,治疗以金匮肾气丸、真武汤等方剂为主,而补肾阴,主要治疗肾阴不足导致“水熬为痰”的治疗,大补肾水,治疗以六味地黄丸、黑地黄丸为主。补肾精主要治疗由于肾精亏虚、元气不足导致的痰湿内生,治疗以填补肾精为主,方剂以金水六君煎为主。解表法运用于太阳之气不外达,影响到膀胱的气化功能,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治疗以五苓散为主,虽然这张方,现在临床应用并不拘泥于是否有表证,都可以使用,这是后人的发展,但《伤寒论》中的确实是用于治疗表邪未解的,《金匮要略》中也有用五苓散治疗痰饮的记载。利小便,则为再熟悉不过的,三焦都可以利小便来治疗。开肺气,则取自于丹溪翁“提壶揭盖”一法,治疗药物有紫苑、桔梗等药物。
痰湿的三焦辩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三者紧密联系,多有所兼夹,从上面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金水相生、培土生金、培土制水等都是其体现。所以在治疗,痰湿的时候应该综合的考虑,往往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千万不能见湿,就只想到芳香化湿、苦温燥湿、苦寒利湿等,要综合考虑。
以上一点想法,还请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焦”不通肺病缠身?老中医:肺健不健康或许还与脾、肾有关
一个中药方子,从上到下,同时帮你清除上焦,中焦,下焦一身水湿
卫气生发于肾,取资于脾,源出于肺,是下焦肾气、中焦谷气、上焦清气
扶阳中医打通三焦法—调气,补中、疏木、降胆、温肾
‘‘分消走泄’’法应用三仁汤辨治心衰
胆胃上逆、肾虚、气机畅达,神清体健、上中下三焦、肠道不畅、放屁、清理身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