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谈站桩之四 | 静力定型


 山人与你准时相约,每日08:55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桩的间架结构和传统武术的换劲。现代医学和人体运动力学已较多地解释了人体动作的动力定型过程,而对换劲一说,却比较少见。

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它是巴甫洛夫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动作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结果就是在大脑皮质的活动中建立的一种动力定型。它是成千上万次重复某一个动作的结果,任何一个动作的动力定型,经过三个阶段,从刚开始的泛化阶段到分化阶段,最后达到不经大脑思考的自动化阶段。因此,重复的次数,是动力定型的关键因素。

静力定型,本无这个词汇,我在这里假借体育训练的专业词汇用在站桩上。在桩的间架结构基础上长时间保持桩态,强化神经系统对肢体整体联动水平控制的重复训练,就是静力定型。静力定型是一种静力条件下的神经系统的自适应训练。它的关键因素是重复的时间,站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换劲和静力定型有关系吗?可以这么说,至少站桩的静力定型是换劲的基本途径,问题是怎样的静力定型是正确的,如何去认识。前面三篇站桩短文已简单介绍了桩的基本要领,此不再赘述。

我们生活生产中形成的用力模式,在传武上,称为僵力、拙力、本力、蛮力……等不一而足,这些力的称谓意思基本一致,都是身体局部发出的力,是局部力,不是整体力,导致局部力的原因是人体最大的身弓没有参与或者很少协同参与手、足等枝、梢节上的用力。例如,拿起一个茶杯,感觉用一只手的力量即可轻松拿起,非常省力。这种省力的感觉,来源于手部神经系统反馈给大脑的结果。这种所谓的省力,在站桩训练中首要除去的用力方式。换劲后,拿起茶杯这个念头一动,腰胯已先动了,然后腰胯再带动手去拿杯子,这就是一个整体联动性动作。站桩是训练整体联动性动作的一种高效方法。区别局部力和整体力的核心在腰、胯、肩上。松腰、开肩是为了活胯后把自身重心产生的力反馈逐关节传至手上。

有了这些认识后,习者在站桩时,应时刻注意腰胯放松,特别是腰部放松,习者必须反复松腰胯,对于用了几十年僵力的习者而言,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的。松开腰胯,松开肩胛骨后,人体内脊椎这条大龙的三个生理弯曲方可进一步改造,逐步达到节节松开后顺直的程度。

站桩,正是通过静力定型,快速修正人体脊椎三曲后开发自体良能的殊胜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是如何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的?
乒乓球新手如何从乒乓球击球动力定型必要性、方法和协调三点进行动作训练
提高成年人钢琴“上手快”能力的技术分析
玩拳:摆膝的发力和动作定型
乒乓球运动员全面体能训练
赵咏梅 庞立平:人体科学观对舞蹈训练的重要体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