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癌患者抗PD1治疗期间肿瘤内变化的单细胞图谱

文章信息

题目:A single-cell map of intratumoral changes during anti-PD1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时间:2021年5月
期刊:Nature Medicine(IF: 36)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1-01323-8

总览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改善乳腺癌(BC)的病理完全反应,本文研究为什么只有一部分肿瘤对 ICB 有反应。激素受体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抗 PD1 治疗,作者对接受抗 PD1 治疗的初治患者(n = 29)或抗 PD1 治疗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n = 11)的治疗前与治疗中活检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T 细胞受体和蛋白质组分析。结果表明三分之一的肿瘤含有表达 PD1 的 T 细胞;无论肿瘤亚型如何,这些 T 细胞在抗 PD1 治疗后都会克隆扩增,扩增主要涉及具有明显细胞毒活性(PRF1、GZMB)、免疫细胞归巢(CXCL13)和耗竭标志物(HAVCR2、LAG3)的 CD8+ T 细胞,以及以 T-helper-1 表达为特征的 CD4+ T 细胞(IFNG)和滤泡辅助 (BCL6, CXCR5) 标志物。在治疗前活检中,免疫调节树突细胞 (PD-L1+)、特定巨噬细胞表型 (CCR2+ 或 MMP9+) 和表现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II 类表达的癌细胞的相对频率与 T 细胞扩增呈正相关。相反,未分化的前效应/记忆 T 细胞TCF7+、GZMK+)或抑制性巨噬细胞(CX3CR1+、C3+)与 T 细胞扩增呈负相关。总的来说,作者的数据确定了与抗 PD1 治疗后 T 细胞扩增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各种免疫表型和相关基因组。阐明了乳腺癌中抗 PD1 治疗反应的异质性。

样本信息

第一组(初治早期BC)的 29 名患者和第二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 BC)的 11 名患者。

单细胞测序技术

scRNA-seq(10x Genomics)  , scTCR-seq和CITE-seq

部分分析结果

抗 PD1 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单细胞分析

由scRNA-seq从第一组患者队列中获取了29对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高质量活检数据,涉及175,942个细胞,平均每个细胞检测到1,759个基因。随后的分析确定了分群:恶性乳腺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如上图)。

使用scTCR-seq方法,在51499个T细胞中定义了基于共享TCR序列的克隆型,共确定了9例在治疗前与治疗期间在两个阈值(>2或>5)上的克隆型扩张患者(如下图)

表达PD1的T细胞在抗PD1治疗后扩增

作者分析了T细胞扩增(E vs NE)和治疗(治疗前vs治疗期间)分层的scRNA-seq数据。发现经过治疗后,NEs中成纤维细胞较多,Es中T细胞较多(如图d)。在治疗期间,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NEs中更常见,而T细胞在Es中进一步富集。

作者通过对T细胞进行亚聚类(如图e),发现一个CD8 +及CD4 +细胞簇表达PD1(如图f),表示免疫检查点标志物(LAG3, HAVCR2, PDCD1)、效应(IFNG, NKG7)标志物和细胞毒性标志物 (GZMB, PRF1) 都表达的具有耗竭样的活化T细胞。作者将这种细胞称为经验T细胞(TEX细胞)。

拟时序分析结果

三种不同的CD8+ T细胞轨迹。TN连接到TEM细胞,TEM细胞分叉成三种不同的轨迹,形成TEX1和TEX2细胞、滞留记忆CD8+ T细胞(TRM)和激活效应/记忆T细胞(TEMRA细胞)。

在CD4+ T细胞(TREG除外)中,发现了额外的表型异质性。经验丰富的TEX细胞分裂为1型辅助细胞(TH1)和滤泡辅助细胞(TFH)

T细胞扩增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沿着 CD8+ TEX 轨迹确定了五组差异表达基因 (DEG)。由初始 T 细胞标记物(CCR7、LEF1)组成的第一组沿着轨迹下降,而两组由(早期)激活基因(GZMK、GZMM、GZMA、NKG7)组成,在轨迹中途增加,但随后下降。另外两组在轨迹结束时增加,并以效应子(IFNG)、细胞毒性(GZMB、PRF1)、早期和全身衰竭(PDCD1、CTLA4、ENTPD1;图 a)标记为特征。在每个基因组中,作者鉴定了几个以前未被鉴定为 T 细胞标记的基因(例如,INPP5F 和 GPR25 作为分化的 TEX 标记,图 a)。尽管轨迹将具有相似表达的细胞分配到相同的拟时序,但作者观察到一些基因在 E 和 NE 轨迹之间差异表达。例如,效应子和细胞毒活性相关基因(PRF1、GZMB、IFNG)、CTLA4 和 TOX2 在 Es 中始终较高(图 b)。RUNX3 及其辅因子 CBFB,它们在 NE 中减少(图 b)。通路分析揭示了干扰素(IFN)反应的上调和 Es 中氧化磷酸化的下调(图c、d)。沿着 CD4+ TH1 轨迹,作者在比较 Es 与 NE时类似地确定了五个基因集(图e)和 499 个 DEG,包括潜在的 TH1 标记,如 ZEB2(图f)。与 CD8+ T 细胞类似,NEs 中 RUNX3 和 CBFB 减少,而 Es 中 IFN-α/γ 反应增加(图 f-h)。因此,沿着轨迹的基因表达谱确定了在 Es 和 NEs 之间差异表达或激活的标记或途径。

这篇文章图很多很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看。

总结

这篇文章评估了接受ICB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内变化。分析的是来自配对的治疗前(接受抗PD1治疗的29名初诊患者)和治疗期间(抗PD1治疗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1名患者)的单细胞转录组、T细胞受体和蛋白质组数据。发现三分之一的肿瘤含有表达PD1的T细胞,不论肿瘤亚型如何,抗PD1治疗后T细胞可克隆扩张。总的来说,文章的数据确定了各种免疫表型和相关基因集,它们与抗PD1治疗后的T细胞扩张呈正相关或负相关,揭示了乳腺癌中抗PD1治疗反应的异质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ell】解密乳腺癌:从生物学基础到临床
单细胞测序高分文章揭示肿瘤免疫微环境
单细胞多组学揭示PD-L1免疫治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
新辅助化疗前后测序、单细胞测序成就10 CCR
健识笔谈:疾病治疗面临的“诸葛亮困境”(三)
最新8+单细胞测序结合bulk测序纯生信。小编教你如何模仿并超越本篇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