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原怎么看风水

今天地球上人类的主体,如果真的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那么其苦苦追寻的诗意栖居之地,不是水边,不是山里,而是平原。

从世界地理来看,平原,大平原,超级大平原,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高原,一类是河流的冲积洲。高原很平,但气候偏冷,物产单薄;千万年来,河流携带泥沙流淤积出来的土地,又肥沃又温润。今天的中国,文明也好,经济也好,似乎都固化在河流制造出来的平原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些地方分明是财富的产生和聚集之地。不平的地方,人们要把它弄得极其平整;平整的地方,人们要往上叠加,让高楼成为平整的复制品。所谓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只能发生在悠闲和逃逸之时,一旦要投入繁忙的生产生活,最理想的创业地,还得是平原。

漫步在黄淮海大平原上,突然想,平原这么宽广这么单调,以前的风水先生,如何看风水呢?或者说,以前的风水先生,有什么看风水的必要呢?看风水与预测占卜,是两项不同的业务。人类要预测未来,平原居住的人愿意预测,山地居住的人也愿意预测。王国首领愿意预测战争的胜负,平民百姓愿意预测疾病的吉凶。而风水,在一片宽广无垠的平原之上,确实找不出最基准的生存价值。

今天人们讨论的“夏商周时代”,也可视为人类寻找平原并逐步定居的时代。这个寻找平原的过程是高原走向低地平原的过程。完全可以想见,在“野蛮的人类”到达之前,华北平原一定是一大片森林和草原,当然这森林由于与河流挨得太近,洪水泛滥时,会成为湿地。以前的黄河也好,长江也好,淮河也好,从西部山地奔流而下之后,应当是弥漫式的网状水系。泥沙造陆成功之处,会迅速地被草木所覆盖。而未成功之处,则成为古人眼中非常美好的“水泽”。

《周易》有一卦是“兑”卦。按照类象的分法,兑卦是“泽”,有湿润多汁的意思,有愉悦美好的意思。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湿润多汁”的自然场景,当然就是沼泽之地。这样,泽与“水”,兑与“坎”才能够分开。泽如果也是水,坎如果也是水,那么意象就重叠了。或许,在古人心中,沼泽与河流,有两个不同的自然状态。

中国古人有朴素的物理观察能力,因此,“天圆地方”也好,太阳北回归线也好,基本的东南西北方位也好,二十四节气也好,通过长时间的劳动经验和适度的自然观察,还是能够有一定辨别力的,有些甚至可以称之为科学的结论。但中国人科学能力的欠缺,也恰恰就在于此,因为肤浅的观察从来没促进过原理性的探究和发现,初步的结论也没有上升为普世的价值。很多错误的认知在今天仍旧是错误的认知,很多朴素的感受在今天仍旧主宰着人们的“理性”。

城墙一定是平原居住者的发明,因为平原上竖立一堵高墙,当然就给来犯者制造了障碍,同时也给想要自由发展者设立了限制。高墙前面再挖个水沟城壕,阴阳互补,很自然地就形成了最简单的“以逸待劳型”防御体系,也很自然地封堵了“城里人”的拓展空间。

平原城墙的极品是长城。人们不仅想把居住所在地围拢起来,人们居然还想把国土所及之处都圈养起来。当游客奔赴北京郊区去欣赏长城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奇怪的感受,那就是平原上的城墙,被搬迁到了群山的脊梁上,修成了古代最早的“军事高速公路”。

找到开阔而平整的地方适度定居,就容易完成从游牧向农业的演变。农业让人类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舒展,定居给每个人都创造了无穷的发展空间。要找到“夏时代”的首都是很难的,因为游牧生活向农业定居过程中,不容易形成稳定的聚落。想要搞清楚商时代的首领们为什么经常“迁都”,却是容易的,因为游牧群体的天性,就是到处游荡,哪里安全就往哪里,哪里有可能侵占一时就往哪里。

即使有了平原,定居也不容易马上实现。或者,我们今天把“夏商周”割裂开来看,或者强调它们之间有明显的递进关系,可能是一个错误。夏商周无法断代,也不必要断代。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来看,夏朝和商朝,很可能是周朝的投射,那些帝王世系根本不是真实的发生。因为非常简单,定居之前不可能有家族化领袖传承。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依靠后代的文字怎么可能还原和证实?如果帝王世系可以通过口耳相传,递送到今天,那么人类也没有必要发明文字了。而文字发明之后,所“载录”的多半是英雄史诗而并非真实传记。

平原的人不会为了风水而风水。按东南西北的基本方位,建设一个城镇村庄和住宅,是人类适应地球的基本能力,不存在过多地拔高的价值。把居住地划分为“井”字型,或者在一个小村落修建出一条“中轴线”,那也是人类适应北半球地理的基本能力,不需要过多地夸耀。

中华文明可以探源,但探源要保持基本的认知,不能为了狂妄而狂妄。不妨把这两三千年,看成为各个部落逐步寻找和建设定居点的进程,打通“上古三代”之间的时间分野,或许,更为畅通与易明。“不存在的荣耀”不去伪造和掩饰的时候,新的荣耀一定会真正地闪光。

很多人特别希望《史记》是信史。可惜,《史记》就是一部史体的英雄小说。《史记》有可能忠实地采纳了一些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内容,但这些文字和内容本身却有可能是来源于文学创作,以及虚构的美好理想。用青铜器上的铭文,根本无法证明《史记》的真实可信。因为源头的记录如果是虚构或者想象的时候,后来的摘抄和汇编,一样仍旧是虚构和想象。

平原不需要看风水,如果我们心平如原,心静如水,心空如风,平原完全可以探出,中华文明的真正源头。

两种大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教授告诉你风水竟不是迷信?
《文化的河流》(一)
平原风水怎样看
三星堆文明是典型的平原文明,青铜文化高度发达,文化发展清晰
时事地理 | 历史上的长安与金陵
卢静:在历史的城垣上 | 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