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乡党篇第九④

【原文】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明·张居正:“康子是鲁大夫季康子。达是通晓。盖药有未达,自不可尝。然受而不饮,则又虚人之赐,故直以不敢尝告之。圣人交人,无往而非诚意之流通如此。”

【译文】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解读】

我们国家自古讲究礼尚往来,对送礼十分重视。赠送礼物,是对受赠者的尊敬。送礼时要衡量赠受双方的地位和身份,还要考虑双方的交情深浅,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礼物。送礼旨在表达敬意,所以只要内心诚挚,哪怕礼品是轻于鸿毛,也会令受赠者感到高兴。有些人送礼不是为了表达敬意,也不是为了表示谢意,而是别有用心,要么是有求于你要么就是想加害于你。所谓“无功不受禄”,这是我们大家,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必须谨记的教诲。

【原文】

厩[1]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

[1]厩:马棚。

宋·朱熹:“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
明·张居正:“厩是马房,焚是烧。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而仓卒之际,尤见圣人用爱之真心也。”

【译文】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有人受伤了吗?”没有问马。

【解读】

孔子只问人而不问马,并不是他不关心马,而是在他心里人比马更重要,表现了他以人为本的思想。孔子主张“仁人爱物”,但是人比物要重要。在灾难面前,如果只问物而不顾及人,那是对人的不敬。

【原文】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注释】

[1]腥:牛肉。
[2]荐:供奉。

宋·朱熹:“食恐或馂余,故不以荐。正席先尝,如对君也。言先尝,则余当以颁赐矣。腥,生肉。熟而荐之祖考,荣君赐也。畜之者,仁君之惠,无故不敢杀也。”
明·张居正:“腥是生肉。荐是献于祖考。畜是养。侍食是赐食于君侧。饭即是食。夫子或侍君侧而赐之以食,则其心尤加敬慎。”

【译文】

国君赐的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位自己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孔子一定把肉煮熟了再进奉给祖先。国君赐给活的牲畜,孔子一定把它养起来。陪国君吃饭,国君先举行饭前的祭礼,孔子就先吃饭不吃菜。

【解读】

按《周礼》介绍,君主平时吃饭时,先由厨师尝食,而有臣子陪着国君吃饭时,就不用厨师尝食了,而改由臣子尝食。所以,孔子陪同国君吃饭时,他会先为国君尝食。国君赐给孔子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席子先尝一下,这是他对国君的尊敬。国君赐给他生肉,他煮熟了一定先供奉给祖先,这是为了让祖先也体会到君赐的光荣。

【原文】

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注释】

[1]东首:头朝东。
[2]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宋·朱熹:“东首,以受生气也。病卧不能着衣束带,又不可以亵服见君,故加朝服于身,又引大带于上也。”
明·张居正:“其敬君之至,不以疾而废礼如此。”

【译文】

孔子生病了,国君来探望他,孔子便在病榻上头朝东,披上朝服,拖一条腰带,以表示敬意。

【解读】

孔子生病了,鲁国的国君来探望他,他便头朝东,以使国君能像上朝那样背北向南对着自己。并且还要披上朝服,束上腰带,虽然在病中仍然以君臣的礼节相见。由此可见,孔子绝对是周礼的忠实维护者,自己总是身体力行以恢复周礼。

【原文】

君命召[1],不俟[2]驾行矣。

【注释】

[1]召:召见,召唤。
[2]俟:等候。

宋·朱熹:“急趋君命,行出而驾车随之。”
明·张居正:“其敬君之命不敢以劳而废礼如此。”

【译文】

国君命令人召唤孔子,他不等车驾好自己先步行。

【解读】

国君想要召见孔子,派人给孔子传信。孔子接到传召后,不等下人备好车马,自己就先急匆匆地步行前往了。说明孔子极度重视国君的命令。

:有关《论语》的内容文本均采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待朋友要仁至义尽情真意切——《论语》学习248-250
【白話論語】第17章 乡党篇第十
【第253期】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18章》孔子怎样处理国君所赐?
善读「论语」10.18-21:君赐食正席先尝,君命召不俟驾行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三十五)
《乡党篇》10.18-10.20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